《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七·雜證 (4)
卷之七·雜證 (4)
1. 八、論咽喉
水煎服。肝膽火,加白芍、梔子、膽草。胃火,加石膏三錢。若大便秘結者,加大黃、芒硝。毒甚而爛者,加牛蒡子、金銀花。
六味地黃湯加麥冬二錢,五味子四分。
冰片破毒散,治急慢喉痹,腫塞切痛。
朴硝(四錢),姜蠶(微炒,去咀,八錢),甘草(八錢),青黛(六錢),馬屁勃(三錢),蒲黃(五錢),麝香(一錢),冰片(二錢),
共研細末,瓷壇密收,每用一錢,清水調咽。於是喉痹即破,出血即愈;若非喉痹,自然消散。
備採古來治喉諸病至簡至穩神方於後,以便取用。
急喉痹風:元參、牛蒡子半炒半生,各八錢,煎服。○喉中懸癰,舌腫塞痛:五倍子、姜蠶、甘草等分,白梅肉搗和丸,噙咽,其癰自破。○急喉痹風:姜蠶、南星為末,薑汁調灌,涎出即愈。○急喉風,塞腫:皂角挪水灌之,外以皂角末醋調,厚封項下。又可用皂角去皮,醋浸,炙七次,浸七次,勿太焦,研末吹之。
○喉痹將死,不可針藥,乾漆燒煙,以筒吸之。○腫喉瘡:吳茱萸末,醋調,塗足心。○喉痹欲死;紫菀搗汁浸喉,涎出即瘥;更以馬牙硝津咽之,斷根。○喉腫莫言:山豆根磨醋噙之,涎出能言。○喉中腫痛:硼砂含化,咽津。初起便治,即免喉痹。○喉癰乳蛾:明礬三錢,巴豆劈開三粒,同入銚內煎乾,去豆,研礬點之;甚者,以醋調灌。○喉痹將死者,以烏魚膽點入即瘥。
病深者,水調灌之。
以下治骨哽方:
雞煎骨哽:苧麻根搗汁服之。○又方:白鳳仙子研末水調,以筒灌入,即軟而下;或研末吹之;即根、葉醋煎服亦可。○雞骨哽喉:五倍子研末吹之。○發入喉:舊梳燒灰,酒調服。○銅鐵哽:鳳仙子及根擂汁服;即木賊燒灰,水調服亦下。○竹木哽:服半夏取吐。又秤錘燒紅,淬酒服。○治哽:用苧麻根搗如龍眼大,雞骨用雞湯下,魚骨用魚湯下。
白話文:
八、論咽喉
用水煎藥服用。如果是肝膽火旺,就加入白芍、梔子、龍膽草。如果是胃火旺盛,就加入三錢的石膏。如果大便不通暢,就加大黃和芒硝。如果毒性很強以致於咽喉潰爛,就加入牛蒡子和金銀花。
可以用六味地黃湯,再加入麥冬二錢和五味子四分。
冰片破毒散,可以治療急性或慢性的咽喉腫痛,以及腫脹堵塞的狀況。
配方是:朴硝(四錢),僵蠶(稍微炒過,去掉頭和口,八錢),甘草(八錢),青黛(六錢),馬勃(三錢),蒲黃(五錢),麝香(一錢),冰片(二錢)。
將以上藥材一起磨成細末,用瓷罐密封保存。每次取一錢,用清水調開後吞咽。這樣喉痹很快就會消散,出血也會停止;如果不是喉痹,也會自然消散。
我收集整理了歷代治療咽喉疾病最簡便有效的方法,放在下面供大家參考使用。
- 急性喉痹風:用元參和牛蒡子,一半炒過,一半生用,各八錢,煎服。
- 喉嚨中長懸癰、舌頭腫脹疼痛:用五倍子、僵蠶、甘草等量,再加上白梅肉搗爛後做成藥丸,含在口中慢慢吞咽,懸癰就會自行潰破。
- 急性喉痹風:將僵蠶和南星磨成粉末,用薑汁調和後灌服,流出涎液就會好轉。
- 急性喉風,腫脹堵塞:用皂角水灌服,外用皂角粉用醋調和,厚厚地敷在脖子下面。也可以用皂角去皮後,用醋浸泡後烤七次,浸泡七次,不要烤太焦,磨成粉末後吹入喉嚨。
- 喉痹快要死亡,不能用針刺或藥物治療:將乾漆燒煙,用管子吸入。
- 咽喉腫瘡:用吳茱萸粉末,用醋調和後塗抹在腳心。
- 喉痹快要死亡:將紫菀搗爛後取汁浸泡喉嚨,流出涎液就會好轉;再用馬牙硝吞咽,可以斷絕病根。
- 喉嚨腫脹說不出話:用山豆根磨醋含在口中,流出涎液就能夠說話。
- 喉嚨腫痛:含化硼砂,慢慢吞咽津液。剛開始發病就治療,就可以避免演變成喉痹。
- 喉癰乳蛾:用明礬三錢,加上剖開的巴豆三粒,一起放入鍋中煎乾,去掉巴豆,將明礬磨成粉點在患處;嚴重的話,可以用醋調和後灌服。
- 喉痹快要死亡的人:用烏魚膽點入喉嚨就可以好轉。病症較深的人,可以用水調和後灌服。
以下是治療骨頭卡在喉嚨的方法:
- 雞骨卡喉:用苧麻根搗汁後服用。
- 另外一個方法:將白鳳仙子的種子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後,用管子灌入喉嚨,骨頭就會軟化掉下來;也可以磨成粉末吹入喉嚨;也可以用根和葉用醋煎煮後服用。
- 雞骨卡喉:將五倍子磨成粉末吹入喉嚨。
- 頭髮卡喉:將舊梳子燒成灰,用酒調和後服用。
- 銅鐵卡喉:用鳳仙子的種子和根搗爛後取汁服用;也可以用木賊燒成灰,用水調和後服用。
- 竹木卡喉:服用半夏催吐。也可以將秤錘燒紅後,放入酒中淬火後服用。
- 治療卡喉:用苧麻根搗爛,弄成龍眼大小,雞骨卡喉用雞湯送服,魚骨卡喉用魚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