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二·雜證 (5)
卷十二·雜證 (5)
1. 治汗備要
凡自汗、盜汗,忌用生薑,以其松腠理也。
凡自汗屬氣虛,用參耆,少佐桂枝,以實表也。若陽衰身冷,加附子。
凡止汗,麻黃根甚捷,性走周身,引諸藥至衛分而固腠理也。
凡汗者,心之液也,(人言為心血,誤矣!但血液同類,須當養心。)而腎主五液,入心為汗,故汗證未有不由心腎虛而得者。治者早夜補腎,中時補心,二者互用乃妙。
凡盜汗,屬陰虛有火,而真元猶未大虧,所以歷久無害。若自汗,則真元耗散,肺失統氣之權,不治,勢必陽亡陰竭而危。治自汗,以溫熱補益,治盜汗,以清涼滋補。
凡自汗服斂藥而不效者,當理心血。心無所養,故溢而為汗,宜大補黃耆湯(方在上。)加棗仁二錢。有微熱者,加石斛二錢。
凡內傷虛損出汗者,用補中益氣湯(方見傷寒表條。)加麻黃根二錢,附子五分為佐助,但升麻少用,須蜜重炒,又不可少,欲引參耆至表也。
凡食滯中宮,熱氣聚胃而上炎,則頭汗出。然在病後、產後,悉屬陰陽兩虛,治法不同。
凡當心汗出,名心汗,乃思慮傷脾,以生脈散或補心丹治之。
凡兩腿挾中,行走勞動,汗出腥穢,此下焦濕熱也,以滲濕熱治之。
凡飲食時鼻多汗者,此肺虛乘熱也,治宜補肺涼血。
凡兩脅下動轍有汗,此肝虛乘熱也,宜養血補肝。
凡飲食汗出如洗,日久心虛液耗,令人消渴偏風,宜早治之。
凡脾經濕熱,淫於四肢,使手足心常有汗,宜抑陽滲濕。
凡肺脈散,當自汗。肺脈緩甚,為多汗。尺脈澀,陰傷也,多汗。
白話文:
對於自行流汗或是睡夢中盜汗的情況,避免使用生薑,因為它會讓你的皮膚毛孔變得鬆弛。
如果流汗是因為氣力不足導致的,可以服用人參和黃耆,並輔以少量的桂枝,以強化身體表面的防禦力。如果身體冰冷是由於陽氣衰退,可以添加附子。
想要止汗,麻黃根的效果非常好,它能夠迅速遍佈全身,帶領其他藥物到達身體的保護層,然後鞏固皮膚毛孔。
汗液實際上是心臟分泌的液體,有人認為這是心血,其實這是錯誤的!但是血液和汗液屬於同一種類,因此我們應該照顧好心臟。而腎臟負責管理身體的液體,進入心臟的成為汗液,因此,汗液異常基本都是由於心臟和腎臟虛弱引起的。治療方法是在早晚補充腎臟,在白天補充心臟,這種交互使用的方法最為有效。
如果在睡夢中盜汗,這通常是由於陰虛和火旺,但真正的元氣並未大量流失,所以即使長時間這樣也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如果自行流汗,則代表真正元氣正在流失,肺部失去控制氣息的能力,如果不治療,可能會導致陽氣消失,陰氣枯竭,情況危險。治療自行流汗,應使用溫暖的補品;治療睡夢中盜汗,應使用清涼的滋補品。
如果自行流汗,服用收斂藥物卻無效,那應該調理心臟的血液。心臟缺乏養分,才會導致過度流汗,應該服用大補黃耆湯,並添加兩錢酸棗仁。如果有輕微發燒,再添加兩錢石斛。
如果因內傷虛弱而出汗,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並添加兩錢麻黃根,以及五分附子作為輔助,但升麻的用量要少,必須用蜂蜜炒過,而且不能省略,因為它能幫助人參和黃耆到達身體表面。
如果消化系統中有食物殘渣,胃部的熱氣上升,就會導致頭部出汗。但在生病後或生產後,這通常表示陰陽兩虛,治療方法不同。
如果只在心口部位出汗,這被稱為心汗,是因為思慮過度導致脾臟受損,可以用生脈散或補心丹來治療。
如果兩腿之間及大腿內側,在行走或勞動後出汗,且伴有腥臭味,這表示下焦有濕熱,應使用排濕熱的方法來治療。
如果在進食時鼻子經常出汗,這可能是肺部虛弱並且受到熱氣影響,應補肺涼血。
如果兩側腋下運動後容易出汗,這可能是肝臟虛弱並且受到熱氣影響,應養血補肝。
如果吃飯時汗如雨下,長久以往心臟虛弱,液體流失,可能導致口渴症或偏風,應盡早治療。
如果脾臟的濕熱影響到四肢,導致手掌和腳掌常有汗,應抑制陽氣,排濕。
如果肺部的脈絡散亂,會導致自行流汗。如果肺部脈搏過於緩慢,可能會導致大量出汗。如果手腕內側的脈搏遲鈍,表示陰氣受損,也會導致大量出汗。
2. 論汗出凶證
凡身一邊出汗者,氣血不周也。○或吐血、衄血,頭汗而身無汗者,為陽亡陰竭。○汗出如雨,揩拭不逮者,名洗屍汗,三陽絕也。○脈不為汗衰者,汗出喘甚者,汗出脈脫者,汗出身痛甚者,汗出發潤如油之黏,如珠之緩而不流者,皆死證也,不治。
備揀古來治汗至簡至穩神方於後,以便取用。
止汗,如麻黃根、浮小麥、烏梅、五味子、小黑豆、龍骨、牡蠣之屬,可隨宜擇用。○黃耆得防風,而固表止汗之力愈大。○肉桂最能實表止汗。○盜汗,用桑葉焙乾研末,米飲調服。○盜汗,用五倍子為末,津調填滿臍,以綢帛縛定,一夜即效。次日換之,或少加枯研末。
○凡汗遺精,用鹿角霜二兩,龍骨(炒)、牡蠣(煅)各一兩,為末,酒調服,或米酒糊丸,鹽湯下。○虛勞出汗,用牡蠣粉、麻黃根、蜜黃耆等分為末,每用五錢,煎服,或為丸服。○凡汗,用艾葉、茯神、烏梅煎服。
白話文:
[討論關於大量出汗的危險症狀]
只要是身體只有一側在出汗,這表示氣血運行不順暢。有的時候,如果出現吐血或者鼻血,並伴有頭部大量出汗但身體其他部位卻無汗,這表明體內的陽氣已經耗盡,陰氣也已枯竭。當汗水如雨般不停滴落,擦都擦不及,這種被稱為"洗屍汗"的情況,代表著三陽已經完全衰竭。如果心跳脈搏不受汗水影響仍然強烈,或是出汗同時伴隨劇烈喘息,或者汗水導致脈搏脫節,亦或出汗後身體疼痛難忍,又或者是汗水像油一樣粘稠,像珠子一樣緩慢滴落而不流動,這些都是死亡的症狀,基本上無法救治。
接下來我會提供一些自古以來治療汗症的簡單且穩定的祕方,以供參考使用。
止汗的藥物有麻黃根、浮小麥、烏梅、五味子、小黑豆、龍骨和牡蠣等,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使用。黃耆搭配防風,可以更有效地固表止汗。肉桂則是最能幫助固表止汗的藥物。對於盜汗,可以使用烘焙乾燥後研磨成粉末的桑葉,用水調和服用。另一種方法是,用五倍子研磨成粉末,用唾液調和後塗抹於肚臍,再用綢布固定,一夜後就能見效,第二天再換一次,也可以加上一些枯研末。
對於因出汗而遺精的情況,可以用二兩鹿角霜,以及各一兩經過炒制的龍骨和煅燒的牡蠣,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和服用,或者做成丸子,用鹽水吞服。對於虛弱勞累導致的出汗,可以使用牡蠣粉、麻黃根和蜜製黃耆,按照同等份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煎煮後服用,或者做成丸子服用。對於一般的出汗,可以使用艾葉、茯神和烏梅煎煮後服用。
3. 四十五、論痙證
(附:勞風、風搐各經兼證。)
古言痙,今言痓,傳寫之誤也。仲景曰:「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發熱汗出,而不惡寒者,名曰柔痙。」又曰:「太陽病,發熱太多因致痙。風病下之,則成痙。瘡家不可發汗,汗之亦成痙。」蓋誤汗者必傷血液,誤下者必傷真陰。陰血受傷則血燥,血燥則筋失所滋,由是為拘為攀,反張強直,頭搖口噤,戴眼面赤,或身熱足寒之類皆是也。況《內經》之經脈篇曰,止言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
以膀胱為津液之腑,腎為藏精之臟,病在二經,水虧可知。故治此者,當以真陰為主。何今人但見此證,多門分類,而悉作風治?不知外感之風寒,邪證也,治宜解散;內生之風,血燥證也,止宜滋補。矧風藥多燥,當此精敗血枯之候,而再用燥劑,吾未見有能回生者矣!其論已詳於中風門,所當參閱。
凡痙證多由誤治而致。或者正氣虛,而外邪間有襲者。因風則有汗,脈必浮緩;因寒則無汗,脈必浮緊;因濕則身痛,脈必沉細。更有陽緩陰急,則久久拘攀;陰緩陽急,則反張強直。二證宜分別之。
十全大補湯(方見傷寒補條。),治氣血兩虛,內起風火發痙,少加附子五六分,行參耆之性以補衛,引歸地之性以補榮,則痙不治而自愈矣。
氣血兩補湯(新),治痙因汗因瀉,氣血兩虛,六脈虛弱,或浮大無力,不得誤為實證治之。
人參(少者,以山藥四、五錢炒黃代之),白朮(錢半),甘草(炙,一錢),棗仁(炒,二錢),當歸(瀉者土炒,二錢),熟地(砂仁煎汁炒乾,三錢),白芍(酒炒,錢半),
水煎服。如嘔惡,加生薑二錢。如汗多,加五味子十四粒。如氣虛,加蜜炒黃耆一、二錢。如兼外感風寒而拘攣者,加鉤藤鉤、荊芥之類。
耆附湯,治陽虛、汗多亡陽而痙者。
黃耆(蜜炒),附子(等分),
姜引。若汗多兼火而燥熱者,宜當歸六黃湯。(方見汗證門。)
溫胃湯,治痙因誤下而瀉不止者。
白朮(二三錢),山藥(炒),扁豆(炒),茯苓(各錢半),蓽薢(四錢),車前子(去殼,微炒),甘草(炙),乾薑(炮,各一錢),
薑棗引,溫服。如瀉甚者,加肉豆蔻(麵炒用)二錢,或補骨脂亦可。如陽虛下脫不固者,加附子二錢,或加烏梅二個,煨木香三分。如四肢拘攣,口眼歪斜者,屬木動風搖,兼侮脾土而泄者,加肉桂一、二錢。凡有泄者,宜參此用。
清化飲,治痙因有火,脈見洪滑,證多煩熱,宜滋陰以救血燥。
白芍,麥冬,生地,茯苓(各二錢),丹皮,黃芩(各錢半),石斛(錢半),
溫服。如熱甚而渴,加石膏二、三錢。如小便澀者,加木通錢半,或加黃柏、梔子。如兼外邪發熱,加柴胡錢半。如陰虛血虧者,加熟地三錢,山藥二錢,當歸二錢。若熱甚煩躁,加黃連、黃柏、知母、青蒿、地骨皮之類。可隨證加用。
大和中飲,治痙因汗下太過,陽虛陰盛,復感邪而畏寒莫解者。
熟地,白朮,當歸(各二、三錢),人參(隨便),山藥(錢半),甘草(炙,一錢),柴胡,麻黃,肉桂(各一、二錢),白芍(酒炒,一錢),生薑(錢半),
溫服。如汗甚,去麻黃,加黃耆二錢。如寒甚,加附子一、二錢。
降火化痰湯(新),治痰因火炎而致痙者,不得不暫為清理。但得痰氣稍開,便宜調補氣血,以此證候多屬虛火虛痰也。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貝母,膽星,海石,木通(各錢半),白芥子(六分),
溫服。如火盛痰不降者,加童便一小鐘。
神術湯,治無汗之剛痙兼有濕者。
蒼朮,防風,甘草(各三錢),
加羌活或獨活、麻黃,用蔥白為引。
白朮湯,治有汗之柔痙兼有濕者。
白朮,防風,甘草(各二錢),
加桂心、黃耆,用生薑為引。
白話文:
標題翻譯爲:[45、討論痙攣症狀]
古代所說的痙,現在稱爲痙攣,這是書寫上的誤傳。張仲景說:“太陽病,發熱無汗,反而怕冷的,稱爲剛痙;發熱出汗,卻不畏寒的,稱爲柔痙。”他又說:“太陽病,發熱過重就會引發痙攣。風病若誤用下法治療,則會變成痙攣。瘡病患者不能發汗,若發汗也會導致痙攣。”通常來說,誤用發汗法會損傷血液,誤用下法則會傷害真陰。陰血受損會導致血燥,血燥會使筋脈失去滋養,從而產生拘攣、抽搐,反弓僵直,頭部搖晃、口緊閉、眼睛上翻、面部潮紅,或身體發熱、腳部冰冷等症狀。
《內經》中的經脈篇僅提及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膀胱作爲津液的腑,腎臟作爲藏精的髒,疾病發生在這些經絡上,水分不足是可以預料的。因此,在治療這類疾病時,應當以滋補真陰爲主。爲何現今的人們只看到這種病症,將其分類處理,且一律當作風病治療呢?不知道外感風寒是邪證,應該採用散邪法治療;而內在的風,即血燥證,只適宜滋補。況且風藥大多燥熱,在這種精氣衰敗、血液乾涸的時候,再使用燥熱藥物,我從未見過能夠挽救生命的情況!這個論點在中風章節已經詳細說明,應參考閱讀。
痙攣症狀多數是由誤診或誤治造成的。有時是因爲正氣虛弱,外邪偶爾侵襲。因爲風邪入侵會有汗出,脈象必然浮緩;因爲寒邪入侵則無汗,脈象必然浮緊;因爲溼邪入侵則全身疼痛,脈象必然沉細。更有陽虛陰盛,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拘攣;陰虛陽盛,則會出現反弓僵直。這兩種情況應當分別對待。
十全大補湯,用於氣血兩虛,體內風火引起的痙攣,少量添加附子五六分,可以增強人參、黃芪的補衛作用,引導當歸、地黃的補榮作用,這樣痙攣無需特別治療就能自然痊癒。
氣血兩補湯,用於因汗出或瀉下而導致氣血兩虛,脈象虛弱無力,不宜誤認爲實證進行治療。
人參(量少時,可用四五錢山藥炒黃代替),白朮(一錢半),甘草(炙,一錢),酸棗仁(炒,二錢),當歸(腹瀉者土炒,二錢),熟地(砂仁煎汁炒幹,三錢),白芍(酒炒,一錢半),
水煎服。如果噁心嘔吐,加生薑二錢。如果汗出過多,加五味子十四粒。如果氣虛,加蜜炒黃芪一二錢。如果伴有外感風寒而出現拘攣,可以加鉤藤、荊芥之類。
耆附湯,用於陽虛、汗出過多導致亡陽而痙攣的情況。
黃芪(蜜炒),附子(等分),
用生薑做引。如果汗出過多且伴隨火旺燥熱,宜用當歸六黃湯。
溫胃湯,用於痙攣因誤用下法而導致持續腹瀉的情況。
白朮(二三錢),山藥(炒),扁豆(炒),茯苓(各一錢半),萆薢(四錢),車前子(去殼,微炒),甘草(炙),乾薑(炮,各一錢),
用生薑、紅棗做引,溫服。如果腹瀉嚴重,加肉豆蔻(麪粉炒後使用)二錢,或補骨脂也可。如果陽虛下脫無法固定,加附子二錢,或加烏梅兩個,煨木香三分。如果四肢拘攣,口眼歪斜,屬於木動風搖,同時脾土受侮而泄瀉,加肉桂一至二錢。如果有泄瀉,應參照上述方法使用。
清化飲,用於痙攣因體內有火,脈象洪滑,症狀多爲煩熱,應滋陰以緩解血燥。
白芍,麥冬,生地,茯苓(各二錢),丹皮,黃芩(各一錢半),石斛(一錢半),
溫服。如果熱甚且口渴,加石膏二三錢。如果小便澀滯,加木通一錢半,或加黃柏、梔子。如果伴有外邪發熱,加柴胡一錢半。如果陰虛血虧,加熟地三錢,山藥二錢,當歸二錢。如果熱甚煩躁,加黃連、黃柏、知母、青蒿、地骨皮之類。可根據症狀適當加用。
大和中飲,用於痙攣因汗出和下法過度,陽虛陰盛,再次感受邪氣而畏寒不解的情況。
熟地,白朮,當歸(各二三錢),人參(隨意),山藥(一錢半),甘草(炙,一錢),柴胡,麻黃,肉桂(各一至二錢),白芍(酒炒,一錢),生薑(一錢半),
溫服。如果汗出過多,去掉麻黃,加黃芪二錢。如果寒氣過重,加附子一至二錢。
降火化痰湯,用於痰因火炎而導致痙攣的情況,必須暫時進行清理。但一旦痰氣稍微通暢,就應調整並補充氣血,因爲這種症狀多屬於虛火和虛痰。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貝母,膽星,海石,木通(各一錢半),白芥子(六分),
溫服。如果火盛痰不降,加童便一小杯。
神術湯,用於無汗的剛痙且伴有溼邪的情況。
蒼朮,防風,甘草(各三錢),
加羌活或獨活、麻黃,用蔥白做引。
白朮湯,用於有汗的柔痙且伴有溼邪的情況。
白朮,防風,甘草(各二錢),
加桂心、黃芪,用生薑做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