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一·雜證 (7)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雜證 (7)

1. 四十、論瘰癧

瘰癧多生於耳後,纏繞項下,其初起如豆粒,漸如李核,或一粒,或三、五粒,按之則動而微痛,久之則日甚;或頸項強痛,或午後微熱,夜間口乾,食少體倦,或堅而不潰,或潰而不愈。皆由氣血不足,故為癆瘵而終。經云:「肝腎虛熱則生癧。」《病機》云:「因虛勞氣鬱所致,屬肝膽二經之病。

」二經多氣少血,或思慮恚怒以傷肝,則木火動搖而血燥。然肝火之有餘,實由於腎水之不足也。陰虛火盛,衝擊關津管束之處,結成頑核,久則潰腐,治宜養陰和肝,理脾舒郁,其瘡自消。若不詳脈證虛實,而概用追觸攻下,以損真元,則氣血愈虛,必為壞證矣。至於結在胸旁及兩脅者,此名焉刀,病同而治法不異。

白話文:

瘰癧病症及治療

瘰癧大多發生在耳後,沿著脖子往下蔓延。初期如豆粒般大小,逐漸長成李核大小,可能單個出現,也可能三五個一起。按壓時會移動並略感疼痛,時間久了症狀會加重。患者可能伴隨頸項僵硬疼痛、午後輕微發熱、夜間口乾舌燥、食慾不振、身體疲倦等症狀。瘰癧有的堅硬不破,有的破潰後難以癒合。

這些症狀都是因為氣血不足造成的,最終可能發展成癆癧。古籍記載:「肝腎虛熱則生癧。」《病機》中也提到:「因虛勞氣鬱所致,屬肝膽二經之病。」肝膽二經氣盛血虛,如果思慮過度或情緒暴躁傷肝,就會導致木火妄動,血氣乾燥。然而肝火旺盛的根本原因是腎水不足。陰虛火旺,衝擊關津管束之處,形成堅硬的結節,時間久了就會潰爛。

治療應以養陰和肝、健脾舒郁為主,這樣瘰癧便會逐漸消退。若不辨明脈證虛實,一味使用攻伐之法,會損傷人體精氣,導致氣血更加虛弱,病情惡化。

至於長在胸側和兩肋的結節,稱為「焉刀」,雖然名稱不同,但病理相同,治療方法也一致。

凡脈洪大,以元氣虛敗,不治。面色慘白,為金剋木,不治。眼內赤脈貫瞳人一條,一年死,二條二年死。

凡有身體頭項及心胸腹背皆有堅核,不痛,但作寒熱者,此名為結風氣腫也。審其是風是火,或虛或實治之。此外又有癭瘤者,癭則著於肩項,瘤則隨氣凝結。戒食厚味,忌用破決。凡長大堅硬不移者,名曰石癭;皮色不變,名曰肉癭;筋脈露結,名曰筋癭;赤脈交結者,名曰血癭;隨憂愁消長者,名曰氣癭。皆不可妄破,照證立方治之。

惟胎癭破而出其脂粉則愈。

夏枯草方,治瘰癧前後,多用夏枯草煎湯代茶,或熬膏服,並貼更妙。以入厥陰血分,生血潤燥,此病之聖藥也。

白話文:

第一段

凡是脈搏洪大,是因為元氣虛敗,無法治癒。面色慘白,是因為金剋木,也無法治癒。眼內有紅色血管貫穿瞳孔,只有一條者,一年內會死亡;如果有兩條,則兩年內會死亡。

第二段

凡是身體頭部、頸部、心胸、腹部、背部都有堅硬的腫塊,不痛,但會發冷發熱,這叫做結風氣腫。要仔細判斷是風寒還是火熱,以及虛實,然後對症下藥。此外,還有癭瘤,癭是長在肩頸部位,瘤則是氣凝結形成的腫塊。要戒食厚味,忌用破決的方法治療。凡是長大堅硬,位置不變的,叫做石癭;皮膚顏色沒有改變的,叫做肉癭;筋脈露出的,叫做筋癭;紅色血管交織在一起的,叫做血癭;隨著憂愁而增減的,叫做氣癭。這些都不可輕易破開,要根據症狀制定方劑治療。

第三段

只有胎癭破開,露出脂粉,才能治癒。

第四段

夏枯草方,治療瘰癧前後,常用夏枯草煎湯代茶飲用,或熬膏服用,再配合外敷效果更好。因為夏枯草入厥陰血分,可以生血潤燥,是治療這種疾病的聖藥。

第一段

脈搏洪大,說明身體元氣嚴重不足,無法治癒。面色慘白,是金剋木的表現,同樣無法治癒。眼睛裡出現紅色的血管貫穿瞳孔,一條代表一年內會死亡,兩條代表兩年內會死亡。

第二段

身體上出現堅硬的腫塊,不痛但會發冷發熱,屬於結風氣腫。要根據症狀是風寒還是火熱,以及身體虛實的情況來治療。

癭瘤是長在肩頸部位的腫塊,要戒食厚味,忌用破壞性的治療方法。根據腫塊的特性,可以分為石癭、肉癭、筋癭、血癭、氣癭。這些癭瘤都不能輕易破開,要根據症狀制定方劑治療。

第三段

只有胎癭破開,露出脂粉,才能治癒。

第四段

夏枯草可以治療瘰癧,可以用夏枯草煎湯當茶喝,或者熬成膏狀服用,配合外敷效果更好。夏枯草可以滋養血液、潤燥止渴,是治療瘰癧的最佳藥材。

又連翹能入少陽敗毒,亦此病之神藥也。

治瘰癧痰核方,治瘰癧初起,多宜服。此外用下灸法即愈。每日用忍冬花、蒲公英各五錢,夏枯草六錢煎湯服之,勿同。

瘰癧灸法,治瘰癧初起,取肩顒穴,在肩尖骨縫交接處,即是灸穴。又取曲池穴,在肘尖骨縫交接處,即是灸穴。再以指甲掐兩肩兩肘四所,覺患處微有痠麻,其穴乃真,各灸燈火七壯。在左灸左,在右灸右。左右俱病者,俱灸之。隨用大蒜切片,約三錢厚,安患處,以蘄艾或三五年之艾於手中擦熟,其軟如綿,如大豆大一粒,安蒜上灸之。痛則易艾,再挑起蒜,勿令大痛,傷肉起泡。三壯,換蒜再灸。每日灸蒜十餘片,一連四、五日,或六、七日不間,以拔郁毒,愈多愈妙。節上二穴燈火,亦以連日灸之為貴。如破久不合,更用江西豆豉為末,以唾津和作餅,如前法灸之,以助陽氣,內服補藥,外貼大乙膏,即三四年者亦愈。○又或瘡口已破,內核不腐,先服益氣養榮湯三五劑,次用針頭散敷之,以去腐肉。或再用艾灸,內服前湯。

白話文:

連翹能清熱解毒,是治療本病(瘰癧)的特效藥。

治療瘰癧痰核方

適用於瘰癧初期,多服用此方效果較好。此外,使用下述的灸法也能治癒。每日取忍冬花、蒲公英各五錢,夏枯草六錢,煎湯服用,不可同時服用其他藥物。

瘰癧灸法

適用於瘰癧初期。取肩顒穴,位於肩尖骨縫交接處;取曲池穴,位於肘尖骨縫交接處。再以指甲掐兩肩兩肘四個部位,直到患處微微感覺酸麻,便找到正確穴位,每個穴位灸燈火七壯。左邊病灶灸左邊穴位,右邊病灶灸右邊穴位,左右皆有病灶者,兩個穴位都要灸。

接著,取大蒜切片,約三錢厚,放置患處。用陳年艾草(三五年陳)在手中搓揉至柔軟如棉花,取如大豆大小一粒,放在蒜片上灸之。若感到疼痛,可將艾條移開,再重新挑起蒜片,避免劇痛傷肉起泡。灸三壯後換一片蒜,繼續灸之。每日灸蒜十餘片,連續四至五天,或六至七天不間斷,以拔除鬱毒,灸得越多越好。肩頸部兩個穴位,也應持續每日灸之。

若瘰癧破裂久久不愈合,可將江西豆豉研成粉末,以唾液和成餅狀,按照上述方法灸之,以助陽氣。同時配合內服補藥,外貼大乙膏,即使是患病三四年者也能痊癒。

若瘡口已破,內核未腐,先服用益氣養榮湯三至五劑,再用針頭散敷於患處,以去腐肉。也可以再用艾灸,同時內服益氣養榮湯。

益氣養榮湯,治氣血損傷,四肢頸項等處腫痛,或軟或硬,或日晡發熱,或潰而不斂。瘡科補養聖藥。

人參(無者,或以沙參、或以時下生條參、或以山藥代之。),黃耆(鹽水炒),當歸,川芎,熟地,白芍(酒炒),貝母,香附,茯苓,陳皮(各一錢),柴胡,甘草,桔梗(各六分),白朮(二錢),

白話文:

益氣養榮湯用來治療氣血受損,導致四肢、頸項等部位腫痛,腫塊或軟或硬,或在下午發熱,或潰爛而不癒合。它是瘡科補養的聖藥。方中可用人參、黃芪(鹽水炒)、當歸、川芎、熟地、白芍(酒炒)、貝母、香附、茯苓、陳皮(各一錢)、柴胡、甘草、桔梗(各六分)、白朮(二錢)等藥材。

姜引。如口渴,加五味子、麥冬。如往來寒熱,重加柴胡、地骨皮。膿清,加人參、蜜炒黃耆。膜多,重加當歸、川芎。膿不止,重加人參、黃耆、當歸。肌肉遲生,加白蘞、肉桂。

必效散,治瘰癧頑核,內服此藥,外以針頭散腐之。若氣血虛者,先服益氣養榮湯數劑,後服此方,癧毒盡下,再服前湯。

硼砂(二錢半),輕粉(一錢),麝香(五分),巴豆(五粒,去膜),白檳榔(一個),斑蝥(四十個,去頭翅,同糯米炒),

白話文:

在中醫理論中,有以下治療方案:

  • 使用薑來引導治療。如果患者感到口渴,可以加入五味子和麥冬。如果患者出現間歇性發冷和發熱,則需增加柴胡和地骨皮的用量。若病情出現膿液清稀的情況,可加入人參和蜜炒黃耆。如果膿液過多,則需增加當歸和川芎的份量。若膿液持續不消,則需加大人參、黃耆和當歸的用量。若患者肌肉恢復緩慢,則需加入白蘞和肉桂。

  • 「必效散」用於治療頑固的瘰癧病。患者需內服此藥物,同時使用針頭將病竈腐化。對於氣血虛弱的患者,首先應服用益氣養榮湯數劑,然後再服用「必效散」。這樣可以使瘰癧病的毒素完全排出,並再次服用之前的益氣養榮湯。

  • 治療方案中的藥物包括:硼砂(二錢半)、輕粉(一錢)、麝香(五分)、巴豆(五粒,去除薄膜)、白檳榔(一個)、斑蝥(四十個,去除頭翅,與糯米一同炒制)。

共為細末,取雞子二個,去黃,用清調藥,仍入殼內,以濕紙數層餬口,入飯甑蒸熟,取出曬乾,研末。虛者每服五分,實者一錢,用炒生薑煎酒,或滾湯於五更調服。如覺小腹痛,用益元散六錢,溫水調服,其毒俱從小便出。胎婦勿服。○此方斑蝥、巴豆似為峻利,然巴豆能解斑蠻之毒,用者勿畏;況癧毒之深,非此莫解。

虛者,宜補先而攻後,或間服之,無虞。○又方:用雞子,每個入斑蝥一枚,飯上蒸熟,去斑蝥,每日空心食一枚,一七便愈。若氣虛者,佐以益氣養榮湯。

白話文:

將所有藥材磨成細末。取兩個雞蛋,去掉蛋黃,用蛋清調和藥末,然後放回蛋殼中,用幾層濕紙封口,放入蒸籠蒸煮至熟,取出晾乾,再磨成粉末。虛弱的人每次服用五分量,實熱的人則服用一錢量,以炒過的生薑煮成的酒或沸騰的開水在五更時節調服。如果感到小腹疼痛,可以用六錢的益元散,加熱的水調服,毒素會從尿液中排出。孕婦禁止服用。這個方子中斑蝥和巴豆看似強烈,但巴豆能解斑蝥的毒性,使用時不必害怕;況且對於深層的癧毒,沒有這種藥物是無法解的。

虛弱的情況下,應該先補充後進行治療,或者間歇性地服用,這樣就不用擔心副作用。另外一個方子:使用每個雞蛋中放入一枚斑蝥,放在飯上蒸煮至熟,取出斑蝥,每天早上空腹食用一個,七天後病情就會痊癒。對於氣虛的人,可以配合使用益氣養榮湯來輔助治療。

如神散,治瘰癧已潰,瘀肉不去,瘡口不斂。

松香(一兩),白礬(三錢),

共為末,麻油調搽,濕則干滲。

針頭散,治一切頑瘡,內有膿管瘀肉,或瘰癧結核不化,及潰後不斂,宜此藥追觸。

赤石脂(二錢半),輕粉,麝香(各二分半),白丁香(錢半),生砒,黃丹(各五分),蜈蚣(一條,炙乾,研末,用一半),

白話文:

如神散,用於治療已經潰爛的瘰癧,瘀肉未除,瘡口難以癒合。將松香一兩、白礬三錢研成粉末,用麻油調和,塗抹於患處,待乾燥後再塗,反覆使用。針頭散則適合治療各種頑固的瘡瘍,包括有膿管、瘀肉,或瘰癧結核未化,以及潰爛後難以癒合的狀況,能夠有效地追趕觸及病灶。將赤石脂二錢半、輕粉、麝香各二分半、白丁香錢半、生砒、黃丹各五分、蜈蚣一條(炙乾研末,取一半)混合研磨,製成藥粉。

共為末,搽瘀肉上,其肉自化。若瘡口小,或痔瘡,用糯米粥和作細條,陰乾,紝入內,外以膏藥貼之,內服托裡補藥,不久合口。

替針丸,治膿成不得潰者。

白丁香,硇砂,真沒藥,乳香(各一匙),糯米(四十粒)

先以石灰一塊置碗內,量入水,待熱,將米排於灰中,良久,候米如水晶狀,取出用之。如米未就,再用灰制,後將各藥末與米再研,收貯。用時,以飯丸麥粒大,每用一粒,黏瘡頭上,其膿自出。若附骨等疽及緊要之地,宜及時針砭,出之為善。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了一種中醫治療瘀傷和膿瘡的方法。第一段介紹了用藥粉外敷治療瘀傷,以及用糯米粥治療小傷口和痔瘡的方法。第二段介紹了替針丸,一種專門用於治療膿瘡的藥丸。

藥方詳細說明了替針丸的製作方法,其中利用石灰處理糯米,使其變成透明狀,再與藥材研磨成粉末,製成藥丸。藥丸可以幫助膿瘡自行排出膿液,如果膿瘡長在重要部位,建議用針灸或砭石引流。

這段文字展現了古代中醫對疾病的治療方法,以及精細的藥方製作過程。虽然现代医学发展迅速,但中醫藥學仍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學習。

昆布丸,治項下結囊,欲成癭者。

昆布,海藻(俱酒洗,等分,焙)

上為末,蜜丸,含化咽之,或水化服之。如肝經病,瘰癧、癭瘤,服調治藥未應者,宜此方加膽草(酒炒)、小麥(醋炒),照上加半。

生肌散,治瘡不合。

木香,輕粉(各二錢),黃丹(五錢),枯礬(三錢),

共為細末,用豬膽汁拌勻曬乾,再研細,摻患處。此方乃解毒去腐搜膿之劑,以毒盡則肉自生,大異用龍骨、血竭之類,以求生肌,反增腐爛也。

白話文:

昆布丸可以治療頸部淋巴結腫大,快要變成癭瘤的狀況。將昆布和海藻以酒洗淨,等量烘乾研磨成粉,用蜂蜜製成丸劑,含服或用水送服。如果屬於肝經疾病導致的瘰癧、癭瘤,服用其他藥物效果不佳,可以用這個方子加酒炒膽草和小麥(醋炒),比例為原方的一半。生肌散可以治療傷口癒合不良。將木香、輕粉、黃丹、枯礬研磨成細粉,用豬膽汁拌勻曬乾,再研磨成細粉,撒在患處。這個方子可以解毒去腐、引出膿液,毒素去除後肉體自然會生長,與用龍骨、血竭等藥物促進傷口癒合效果截然不同,後者反而會加重腐爛。

凡患瘰癧者,或補或攻,藥已配就,用全穿山甲,於項上或左或右,取患處之甲二三十片,削淨切碎,土拌微火炒成珠,每劑藥用五六片為引。凡手足有病,藥力一時難到者,亦用此法。手病取前腳之甲,足病取後腳之甲。必要取真在患處者方效,此予屢試屢驗者也。

備揀古來治瘰癧至簡至穩神方於後,以便取用。

牡蠣煅研粉,項下結核,以茶引之。胸脅堅結,以小柴胡湯引之。○瘰癧初起,用蓖麻子搗敷。又方:用海藻、昆布洗淨,浸酒服,滓敷。又方:以野菊花根擂酒服,滓敷。又方:用姜蠶為末,每日水調五分,服一月愈○立齋治瘰癧諸法:焮腫脈沉數者,泄之。腫痛、寒熱脈浮者,邪在表也,宜發散。

白話文:

治療瘰癧的藥方

凡是患有瘰癧的人,治療方法需要根據情況選擇補或攻。藥方配好後,要用完整的穿山甲,取患處附近的甲片二三十片,削去外皮,切碎,用土拌勻,以微火炒成珠狀。每劑藥用五六片穿山甲作為引藥。

如果手腳有病,藥力一時難以到達患處,也可以用這個方法。手病取前腳的穿山甲,足病取後腳的穿山甲。必須取患處附近的穿山甲,才能有效。這是我多次試驗,屢試屢驗的經驗。

其他治療瘰癧的簡便有效方法

以下列出一些古時候治療瘰癧的簡易而穩妥的藥方,方便大家參考使用:

  • 牡蠣煅燒研成粉末,項下結核可以用茶水送服。
  • 胸脅堅結可以用小柴胡湯引服。
  • 瘰癧初起可以用蓖麻子搗碎敷患處。
  • 另外,可以用海藻、昆布洗淨後浸酒服用,藥渣敷患處。
  • 也可以用野菊花根搗碎泡酒服用,藥渣敷患處。
  • 用姜蠶研成粉末,每日用溫水調服五分,服用一個月即可痊癒。

立齋治療瘰癧的原則

  • 如果瘰癧紅腫、脈沉數,則需要瀉火。
  • 如果瘰癧腫痛、寒熱、脈浮,則邪氣在表,需要發散。

註釋

  • 瘰癧:頸部淋巴結結核,是一種慢性感染疾病。
  • 穿山甲:一種鱗甲目動物,其鱗片具有活血化瘀、通經下乳、消腫止痛的功效。
  • 牡蠣:一種軟體動物,其貝殼具有平肝潛陽、軟堅散結、鎮心安神的作用。
  • 小柴胡湯:一種常用中藥湯劑,具有疏肝解鬱、和解少陽的功效。
  • 蓖麻子:一種植物的種子,具有瀉下通便、消腫止痛的功效。
  • 海藻、昆布:兩種海藻類植物,具有軟堅散結、消痰利水、降脂減肥的功效。
  • 野菊花根:一種菊科植物的根部,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瘀的功效。
  • 姜蠶:一種蠶蛾的幼蟲,具有化瘀止痛、消腫散結的功效。

因怒者,疏肝行氣。腫痛,脈浮洪而數者,祛風清熱。脈澀者,補血為主。脈弱者,補氣為主。腫硬不潰者,補氣血為主。抑鬱所致者,解鬱結,調氣血。潰後不斂者,屬氣血俱虛,宜大補。虛勞所致者,補之。因有核而不斂者,腐而補之。脈實而不斂或不消者,下之。○凡瘰癧,用牡蠣粉四兩,元參末三兩,甘草一兩,麵糊丸,每用三十丸,酒下,日三服。

不拘已潰、未潰皆效,併除根。或用牡蠣四兩,甘草一兩,為末,茶調服一錢,神效。

凡瘰癧治法,先用燈火,次用隔蒜灸法,以連日多灸為貴,內服夏枯草方。不消,脈證實者,用必效散,毒下即止,服補養藥。不消,再下,隨服益氣養榮湯數十劑,自消。至於潰者,亦看虛實,虛者內服補藥,外用豆豉餅灸法,接引陽氣。或有瘀肉,用如神散搽之,或有膿管,用針頭散敷之,進益氣養榮湯,即年久不愈者,無不收功。若潰後屬實者,照前脈證俱實者治法可也。

白話文:

對於生氣的情況,應當疏肝理氣。對於腫脹疼痛,脈象浮洪且跳動頻率快的情況,應當祛風清熱。如果脈象沈細,則主要需要補血。如果脈象虛弱,則主要需要補氣。對於腫塊堅硬不易潰瘍的狀況,主要需要補充氣血。若是情緒抑鬱導致的,則需解開鬱結,調和氣血。如果潰瘍後未能癒合,可能是由於氣血俱虛,需要大補。如果是虛勞引起的病症,也需要進行補救。對於有核但未能癒合的狀況,需要進行腐蝕和補救。如果脈象實而未能癒合或病情未能減輕,則需要使用下藥的方法。

總的來說,對於淋巴結腫大,可以使用牡蠣粉四兩、元參末三兩、甘草一兩,加麵糊做成丸子,每次服用三十粒,配以酒,每日三次,無論是否已經潰瘍或者尚未潰瘍,都能達到療效,並能根治。

還有一種方法,使用牡蠣四兩、甘草一兩,研磨成粉末,用水煎成茶飲用,每次一錢,效果神奇。

對於淋巴結腫大的治療,首先可以使用燈火照射,其次可以使用隔蒜灸法,以連續多天的灸療為佳,同時內服夏枯草方。如果病情仍未消退,且脈象和症狀顯示為實證,則可以使用必效散,排出毒素後,再服用滋補藥物。如果病情仍未消退,則需要再次使用下藥的方法,並在之後服用益氣養榮湯數十劑,自行消除。對於已經潰瘍的情況,也需要視其虛實情況,虛者內服補藥,外用豆豉餅灸法,引導陽氣。如果有瘀肉,可以使用如神散來擦拭;如果有膿管,則可以使用針頭散敷上,進食益氣養榮湯。即使是長期未能痊癒的病患,也能收到良好效果。如果潰瘍後是實證的情況,按照前面脈象和症狀都是實證的治療方式進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