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一·雜證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雜證 (3)

1. 三十五、論便血

(新者為腸風,下血不痛,有虛有實。久者為臟毒,下血腹痛,有熱有寒。)

經曰:「陰格傷,則血內溢而便血。」傷者,言風、寒、暑、濕、熱之外邪也。又云:「陰結者,便血一升,再結者二升。」此言陰氣內結,不得外行,滲入腸間,乃寒濕生災,而陰邪之勝也。大凡陽邪陰邪,俱能傷胃,而使血下故也。雖血之妄行多由於火,然火證之外,又有脾胃陽虛,而不能統血者;有元氣下陷,而血亦陷者;有病久滑泄,而血因以動者。大都有火者則血熱,無火者因虛滑。

故治血者,當以辨虛實為要。或熱、或濕、或風、或冷、或虛,及新久之異以治之,不可純用寒涼。即用涼藥,必加辛味為佐。久不愈者,當用溫劑以補脾土,使能統血而血有所歸也。又要兼酸澀之味者,是欲少斂之也。藥多用酒炒者,是欲升舉之也。收斂之後,仍和氣血、厚腸胃,使陰絡無復傷之患耳。

白話文:

(新發生的便血,稱為腸風,血下無痛,可能是虛症,也可能是實症。久病的便血,稱為臟毒,血下腹痛,可能是熱證,也可能是寒證。)

經書上說:「陰氣受傷,就會導致血液內溢而便血。」這裡說的傷,指的是風、寒、暑、濕、熱等外邪。又說:「陰氣內結,便血量是一升,再次內結,便血量就會增加到兩升。」這說明陰氣內結,無法外泄,滲入腸道,就會導致寒濕入侵,造成陰邪的勝過。總之,無論是陽邪還是陰邪,都能傷及脾胃,導致便血。雖然血妄行大多是火熱所致,但除了火熱證之外,還有脾胃陽虛,不能統攝血液的;有元氣下陷,導致血液也下陷的;有久病滑泄,導致血液失衡而妄行的。總而言之,有火熱證就會血熱,無火熱證就會因為虛弱滑泄而導致便血。

因此治療便血,首要辨別虛實。根據是熱證、濕證、風證、寒證、虛證,以及新舊病的不同而治療,不可一味使用寒涼藥物。即使使用涼藥,也必須加入辛味藥物輔助。久治不愈者,要用溫熱藥物補脾土,使之能統攝血液,讓血液歸於正位。還要加入酸澀味藥物,目的是稍微收斂止血。藥物多用酒炒,目的是升舉藥力。收斂止血後,還要調和氣血,滋養腸胃,使陰絡不再受損。

腸風者,其腹不痛,血清而色鮮,邪由外入,隨感而見者也。臟毒者,大腸濕熱,久積遂生窠穴,為積血之所,從便之前後而來,其腹則痛,血濁而色黯。雖有毒名,卻無毒也。若血射如線者,蟲痔也,自肛門蝕孔處出也。然毒有濕熱之辨;濕毒下血者,腹中不痛,以,分利為主;熱毒下血者,腹中多痛,以清涼為要。

約榮煎,治便血因火者,清熱止血,並治酒毒,濕熱下血。

當歸,白朮,白芍(酒炒),生地,茯苓,地榆,白石脂(煅,醋淬),黃芩,五味,丹參,川續斷(各錢半),

白話文:

便血分為腸風、臟毒和蟲痔三種。腸風腹不痛,血清且色鮮,是由外邪入侵引起的。臟毒則是大腸濕熱,久積形成空洞,積血藏於其中,隨排便前後而出,腹痛且血濁色黯。雖然稱為毒,但並無真正毒素。蟲痔則是血如線般射出,從肛門蝕孔處流出。濕熱毒各有不同,濕毒下血者腹不痛,以利濕為主;熱毒下血者腹痛,以清涼為要。約榮煎專治因火而引起的便血,具有清熱止血功效,並可治療酒毒、濕熱下血。方中包含當歸、白朮、白芍(酒炒)、生地、茯苓、地榆、白石脂(煅,醋淬)、黃芩、五味子、丹參和川續斷各錢半。

水煎服。若熱甚而血多與色鮮者,加黃連、防風各一錢,黃芩倍用。

臟連丸,治平素因陽臟多火,遠年近日,腸風臟毒,下血不止。

黃連(三兩),槐米(一兩,炒),枳殼(五錢),防風,甘草,槐角,香附,牙皂,木香(各二錢),

用陳米一合,同香附為末,將豬臟洗淨,入米與末縛定,於砂鍋加水煮爛,杵如泥,將各藥研末,搗勻為丸。米飲下七、八十丸,忌一切辛熱之物。

白話文:

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症狀表現為熱度高且出血量大且顏色鮮紅,則可增加黃連和防風,每種各一錢,黃芩的用量加倍使用。

臟連丸,用於治療長期由於陽性器官過多的火氣,導致的遠年或近期腸風和內臟毒素引起的出血不停止的情況。

黃連(三兩),槐米(一兩,炒熟),枳殼(五錢),防風,甘草,槐角,香附,牙皁,木香(各二錢)。

使用陳年米一合,與香附一起研磨成粉,將豬內臟清洗乾淨,放入米和粉料,捆綁好,放入砂鍋中加入水煮至軟爛,再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混合均勻做成丸子。服用時可用米湯送下約七十到八十顆,避免食用一切辛辣熱性的食物。

壽脾湯,治脾胃虛弱,便血紫黑色,陽虧而無熱證,速宜溫補。

白朮(二、三錢),當歸(二錢),山藥(二錢),甘草(炙,一錢),棗仁(錢半),志肉(五分),乾薑(炮,一二錢),蓮肉(去心,二十粒),人參(一二錢),烏梅(二個)

水煎服。若血脫不禁者,加醋炒五倍子一錢。如虛滑不禁者,加鹿角霜二錢為末,調於藥中合服。氣虛者,加炙黃耆二、三錢。氣下陷者,加炒升麻五分。兼溏泄者,加補骨脂(炒用)一錢。如陽虛畏寒者,加附子一、二錢。如血去過多,陰虛心跳,身熱而脈細數者,加熟地八錢,或加倍。即歸脾湯、十全大補湯亦妙。此際作血熱下行,稍用涼藥,則危矣。

白話文:

壽脾湯是用來治療脾胃虛弱、便血呈紫黑色,且屬於陽氣不足、沒有發熱症狀的患者。此方主要以溫補為主,藥材包括白朮、當歸、山藥、甘草、棗仁、志肉、乾薑、蓮肉、人參、烏梅,用水煎服。如果血量過多無法止住,可以加入醋炒五倍子。若虛弱滑脫止不住,可以加鹿角霜研磨成粉末,混合藥物一起服用。氣虛者可以加炙黃耆,氣下陷者可以加炒升麻,兼有溏瀉者可以加炒補骨脂,陽虛畏寒者可以加附子。如果失血過多,導致陰虛心跳,身體發熱且脈搏細數,可以加熟地,甚至加倍。歸脾湯和十全大補湯也具有療效。需要注意的是,此時血熱下行,如果輕易使用寒涼藥物,會有危險。

香梅丸,治氣血俱虛,全無火證,而血滑不能上者,宜固澀之。

烏梅肉,白芷,百藥煎(燒存性。等分。此五倍子釀成者)

為末,米飲糊丸,空心米欲下。如無百藥煎,即五倍子醋炒亦可。腸風下血,服之即上。

烏梅丸,治大便下血如神。

姜蠶(炒,一兩),烏梅肉(兩半)

為末,蜜丸,空心醋湯下。或以補中益氣湯、歸脾湯加烏梅、五倍子、五味子亦可。

白話文:

香梅丸適合治療氣血兩虛、沒有任何火氣症狀,而且血滑不能上行的人,需要用藥物固澀止血。方劑包含烏梅肉、白芷、百藥煎(燒存性,各等份,用五倍子釀成),研磨成粉,用米湯糊丸,空腹食用,米湯欲下時服用。若沒有百藥煎,可用醋炒五倍子代替。腸風下血,服用後就能止血上行。

烏梅丸則專治大便下血,效果奇佳。方劑包含炒過的姜蠶一兩和烏梅肉半兩,研磨成粉,用蜜丸,空腹用醋湯服用。也可以在補中益氣湯或歸脾湯中加入烏梅、五倍子、五味子一同服用。

平胃地榆湯,治風寒之邪,結於五臟,蓄而便血,是謂陰結。

陳皮,厚朴,蒼朮,甘草,地榆,白朮,當歸,白芍,乾葛,茯苓,神麯,乾薑(炒),香附(等分),升麻(減半),人參(無者,以蜜炒黃耆加倍代之)

薑棗引,空心服。以風寒之邪內結,不得外行,宜溫散之。

回陽湯,治陰陽將脫,便血大下。

當歸(三錢,泄瀉者去之),白朮(三、四錢),附子(制、二、三錢),乾薑(炮、二、三錢),熟地(五錢),黃耆(蜜炙,四、五錢,或加倍),烏梅(二、三個)

白話文:

平胃地榆湯用來治療風寒邪氣積聚在五臟,導致陰結而便血。方劑包含陳皮、厚朴、蒼朮、甘草、地榆、白朮、當歸、白芍、乾葛、茯苓、神麴、乾薑(炒)、香附(等分)、升麻(減半)、人參(若無,可用蜜炒黃耆加倍代替)。用薑棗水引導,空腹服用。因為風寒邪氣內結,無法外散,所以需要溫散之。

回陽湯用來治療陰陽將要脫離,便血大量的病症。方劑包含當歸(泄瀉者去除)、白朮、附子(制)、乾薑(炮)、熟地、黃耆(蜜炙)、烏梅。

水煎服。加人參二錢,更效。若血再不止者,加醋炒五倍子錢半。凡內傷七情,及勞倦以動血者,此中氣不足,故有嘔惡痞滿,腹痛泄瀉,寒熱不食等證。陽敗於陰,血色灰黑,此胃氣大損,脾元脫竭,危劇證也,即速速回陽,猶恐不及;而若輩猶云痰火,不用補劑,必致於斃,殊為可憫!○大凡便血,以脾胃藥收功。

備揀古來治便血至簡至穩神方於後,以便取用。

便血不論新久,用白礬七、八分,大人一錢五分,研細末,調入雞子內,煎熟,切作細塊,空心白湯吞下。○又方:用白芷為末,每米飲下二錢。○又方:用發灰五錢、雞冠花、柏葉各一兩,為末,臥時酒服三錢。○又方:用白炭三錢,枳殼燒黑五錢,為末,五更時米飲下二錢。

白話文:

煎藥服用,加入兩錢人參效果更佳。若血仍止不住,加半錢醋炒五倍子。凡因七情內傷或勞累導致出血者,皆因中氣不足,因此會出現嘔吐、噁心、腹脹、腹痛、腹瀉、寒熱不食等症狀。陽氣衰敗於陰氣,血色灰黑,這是胃氣大損,脾元耗竭,危重症狀,必須立即回陽,否則恐難挽回。然而有些人卻認為是痰火,不願服用補藥,最終必將喪命,實在令人惋惜!總而言之,治療便血以脾胃藥收效最佳。

為了方便取用,特將歷代治療便血最簡捷、最穩妥的藥方整理如下:

便血無論新舊,皆可用白礬七、八分,成人一錢五分,研磨成細粉,調入雞蛋中,煎熟,切成小塊,空腹用白湯送服。另有一方:用白芷研磨成粉,每次用米湯送服二錢。還有一方:用發灰五錢、雞冠花、柏葉各一兩,研磨成粉,睡前用酒送服三錢。再有一方:用白炭三錢,枳殼燒黑五錢,研磨成粉,五更時用米湯送服二錢。

天明再服,立愈。忌油膩熱物。○又方:石燕磨水常服。○又方:用姜蠶炒一兩,烏梅肉五錢,搗,醋糊丸,淡醋湯下。○臟毒下血,用豬臟洗淨,入槐花末令滿,縛定,以醋煮爛,搗為丸,酒下。若下血而泄,體倦食減者,是臟寒也,用豬臟洗淨,以吳茱萸末填滿,縛定,蒸爛,搗為丸,米飲下。○大便後血,用五倍子末,艾湯下一錢。

○又方:皂角炙,槐實糠炒,為末,粟米湯下一錢。○又方:用槐花、荊芥穗為末,酒服一錢。○又方:用旱蓮草焙,研末,米飲下二錢。○臟毒下血:乾柿餅燒灰,米飲服三錢。○腸風下血:木賊煎服。○凡純下清血者,風傷肝也,宜散風涼血。下如豆汁者,濕傷脾也,宜清熱滲濕。

○大腸下血,及婦人崩漏,用敗棕燒灰存性,酒調或米湯調服二錢。

白話文:

早上服用藥物,就能立刻痊癒。要忌口油膩和熱性食物。另外,可以用石燕磨成水,經常服用。也可以用生薑和蠶一起炒一兩,烏梅肉五錢,搗碎,用醋做成丸子,用淡醋湯送服。如果是有臟毒引起的出血,可以用豬肉洗淨,加入槐花末填滿,綁緊,用醋煮爛,搗碎做成丸子,用酒送服。如果出血後伴隨腹瀉,身體疲倦,食慾不振,這是臟寒引起的,可以用豬肉洗淨,加入吳茱萸末填滿,綁緊,蒸爛,搗碎做成丸子,用米湯送服。大便後出血,可以用五倍子末,用艾湯送服一錢。

另外,可以用皂角炙烤後研末,槐實糠炒熟後研末,用粟米湯送服一錢。也可以用槐花、荊芥穗研末,用酒送服一錢。還可以將旱蓮草焙乾後研末,用米湯送服二錢。臟毒引起的出血,可以將乾柿餅燒成灰,用米湯送服三錢。腸風引起的出血,可以用木賊煎劑服用。一般來說,如果只是單純的下清血,這是風傷肝引起的,應該要散風涼血。如果血像豆汁一樣,這是濕傷脾引起的,應該要清熱滲濕。

大腸下血和婦女崩漏,可以用敗棕燒成灰,留存藥性,用酒或米湯調服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