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六·雜證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雜證 (2)

1. 脈候

凡偏頭風,左屬血虛,右屬氣虛,(此大概言,不可拘執。)有痛無定所,此屬氣也。頭風多害目者,經謂:「東風生於春,病在肝。」目者,肝之竅,肝風動,則邪害肝竅也,治以養血、平肝、去風。

加味四物湯(新),治偏頭風,血虛暴痛,將來害目。

當歸(二錢,血虛有寒者可多用,血虛有熱者宜少用),川芎(一錢三分),熟地(二錢,有熱症者加生地三錢),白芍(錢半),白芷(一錢),羌活(八分),川獨活(一錢),蔓荊子(一錢),川烏(制,八分),荊芥穗,菊花(各七分),北細辛(三分),甘草(八分),

速進一二三服,外用生蘿蔔搗汁,仰臥注鼻,不用枕頭睡一刻,三次即愈。又用蓖麻子仁、乳香各二、三錢,搗為餅,左右貼太陽穴。婦人解發出氣,否則害目。無蘿蔔之時,用旱蓮草汁(即俗名墨斗菜),代之亦可。

天香散,治年久頭風不得愈者,屬風痰,大效。

南星,半夏,川烏(去皮),白芷(各錢半),

薑汁半盞,同煎服。

葛根蔥白湯,治傷寒已汗未汗頭痛。

葛根,白芍,川芎,知母,生薑(各二錢),蔥白(連根五莖)

溫服。即單用蔥白二兩,生薑二錢半,治頭痛如破。

清空膏,治偏正頭痛屬風、濕、熱及腦痛不愈者;若血虛頭痛忌服。

川芎(一錢),柴胡(一錢二分),黃連(酒炒),防風(各二錢),羌活(二錢),甘草(錢半),子黃芩(二錢,一半炒,一半生),

共為細末,茶調下二錢。加北細辛五分更效。

如系火邪,其脈必洪,口渴舌黃,大便燥,小便赤,加白芍、天花粉、芩、連、知、柏、龍膽、梔子之類,可酌用之。但治火之法,不宜升散,蓋外邪之火,可散而去,內郁之火,得升而愈熾矣。

加味十全大補湯(新),治頭上冷而畏風,或痛或不痛,屬後天氣血之不足也。經曰:「頭上諸病,求之於真陰、真陽而不得者,其病在脾、肺、肝三經。」寒者如是,諸症可以類推。

人參(無者,山藥三錢代之),白朮(錢半),茯苓,炙草,當歸,白芍,川芎(各一錢二分),熟地,黃耆(蜜炙。各二錢),肉桂(一錢),升麻(鹽炒),柴胡(酒炒。各三分),天麻(錢半),白附子(如竹節者真。八分),

溫服。余病頭頂冷者多年,得經言而制此方,一服而愈。

錦囊秘方,治偏頭痛有神。

荊子,土茯苓,金銀花,菊花,元參,川芎,天麻,芽茶,荊芥,烏梅(各等分),黑豆(加倍)

清震膏,治雷頭風,突起核塊,及頭中如雷鳴。

升麻(二錢),蒼朮(三錢),青荷葉(一大個,全用;乾者用二個)

水煎,食後服。有因痰火者,耳如雷鳴、脈洪而實,用:半夏(五錢),大黃(煨,一兩),天麻(三錢),黃芩(三錢),薄荷葉(一錢五分),甘草(二錢),

白話文:

[脈候]

一般的偏頭痛,左邊痛多半是血虛,右邊痛多半是氣虛(這只是大概的說法,不必過於執著)。如果疼痛的位置不固定,那就是氣引起的。頭痛常常影響眼睛的,醫書說:「東風在春天產生,病在肝。」眼睛是肝臟的孔竅,肝風發動,邪氣就會侵擾肝的孔竅,治療要用養血、平肝、祛風的方法。

加味四物湯(新方),治療偏頭痛,因為血虛引起的突然疼痛,而且將來會影響眼睛。

藥方組成:當歸(二錢,血虛有寒的人可以多用,血虛有熱的人要少用),川芎(一錢三分),熟地(二錢,有熱症的人加生地三錢),白芍(一錢半),白芷(一錢),羌活(八分),川獨活(一錢),蔓荊子(一錢),川烏(製過的,八分),荊芥穗,菊花(各七分),北細辛(三分),甘草(八分)。

趕快服用一兩到三帖,外用生蘿蔔搗成汁,仰臥將汁滴入鼻孔,不用枕頭睡一會兒,三次就會好。另外用蓖麻子仁、乳香各二三錢,搗成餅狀,左右貼在太陽穴。婦女要解開頭髮,讓氣散發出來,不然會影響眼睛。沒有蘿蔔的時候,可以用旱蓮草汁(就是俗稱的墨斗菜)代替。

天香散,治療多年頭痛無法治癒,屬於風痰引起的,效果很好。

藥方組成:南星,半夏,川烏(去皮),白芷(各一錢半)。

用薑汁半杯一起煎服。

葛根蔥白湯,治療傷寒已經發汗或還沒發汗的頭痛。

藥方組成:葛根,白芍,川芎,知母,生薑(各二錢),蔥白(連根五段)。

溫服。單用蔥白二兩,生薑二錢半,也能治療頭痛像要裂開一樣。

清空膏,治療偏頭痛、正頭痛,屬於風、濕、熱引起的,以及腦痛很久治不好的;如果是血虛引起的頭痛就不要服用。

藥方組成:川芎(一錢),柴胡(一錢二分),黃連(用酒炒過),防風(各二錢),羌活(二錢),甘草(一錢半),子黃芩(二錢,一半炒過,一半生用)。

一起磨成細粉,用茶水調和服用二錢。加上北細辛五分效果更好。

如果是火邪引起的,脈象一定很洪大,口渴、舌苔發黃、大便乾燥、小便赤黃,可以加白芍、天花粉、黃芩、黃連、知母、黃柏、龍膽、梔子之類的藥,可以斟酌使用。但是治療火的方法,不適合用升散的藥,因為外來的火邪可以用發散的方法去除,體內鬱積的火,用了升散的藥反而會更嚴重。

加味十全大補湯(新方),治療頭上怕冷怕風,有時痛有時不痛,屬於後天體內氣血不足。醫書說:「頭部的各種疾病,如果從真陰、真陽方面尋找原因卻找不到,那疾病就在脾、肺、肝三條經脈。」寒症是這樣,其他症狀可以以此類推。

藥方組成:人參(沒有人參,用山藥三錢代替),白朮(一錢半),茯苓,炙甘草,當歸,白芍,川芎(各一錢二分),熟地,黃耆(用蜂蜜炙過,各二錢),肉桂(一錢),升麻(用鹽炒過),柴胡(用酒炒過,各三分),天麻(一錢半),白附子(像竹節的才是真的,八分)。

溫服。我以前頭頂冰冷多年,看了醫書後開這個方子,吃了一帖就好了。

錦囊秘方,治療偏頭痛,非常有效。

藥方組成:蔓荊子,土茯苓,金銀花,菊花,元參,川芎,天麻,芽茶,荊芥,烏梅(各等分),黑豆(加倍)。

清震膏,治療雷頭風,突然長出腫塊,以及頭部像有雷鳴聲。

藥方組成:升麻(二錢),蒼朮(三錢),青荷葉(一大片,全部用;乾燥的用兩片)。

用水煎服,飯後服用。如果是由於痰火引起的,耳朵像有雷鳴聲、脈搏洪大有力,可以用:半夏(五錢),大黃(煨過,一兩),天麻(三錢),黃芩(三錢),薄荷葉(一錢五分),甘草(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