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四·傷寒(下)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傷寒(下) (13)

1. 五十、論傷寒用藥須得佐使

表汗用麻黃,無蔥白不發。吐痰用瓜蒂,無豆豉不湧。去實熱用大黃,無枳殼不通。溫經用附子,無干姜不熱。竹瀝得薑汁則行經絡。蜜導得皂角能通秘結。半夏、薑汁,可止嘔吐。人參、竹葉,能止虛煩。非柴胡不能和解表裡。非五苓散不能利小便花粉、乾葛,消渴解肌。

人參、麥冬、五味,生脈補元。犀角、地黃,止上焦吐衄。桃仁、承氣,破下焦瘀血。黃耆、桂枝,實表虛出汗。茯苓、白朮,去濕助脾。茵陳去疸。承氣制狂。枳實能除痞滿。羌活可治感冒。人參敗毒,能治春溫。四逆療陰厥。人參、白虎,能化赤斑。理中、烏梅,能治蛔厥。

桂枝、麻黃,治冬月之惡寒。姜附湯止陰寒之泄瀉。大柴胡去實熱之妄言。太陰脾土惡寒濕,惟乾薑、白朮以燥濕。少陰腎水惡寒燥,得附子以溫潤。厥陰肝木,藏血榮筋,須白芍、甘草以滋養。此經常用藥之大法,惟機變者乃用之無窮也。

白話文:

在治療風寒外感時,使用麻黃來促進汗腺分泌,但如果沒有蔥白的輔助,其效果就不會那麼顯著。清除痰液時,我們會使用瓜蒂,但若沒有豆豉的配合,它就無法充分發揮其催吐作用。要消除實證的熱症,大黃是首選,但若沒有枳殼,它的通便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溫暖經絡,我們通常使用附子,但若無幹薑的配合,其溫熱效果也會大為減弱。竹瀝和薑汁一起使用,可以幫助疏通經絡。蜂蜜和皁角一起使用,能有效解決便祕問題。半夏與薑汁合用,可以止住嘔吐。人參和竹葉合用,可以緩解虛煩。除非使用柴胡,否則無法調和表裡失衡。除非使用五苓散,否則無法有效利尿。

人參、麥冬和五味子合用,可以補充元氣,增強心臟功能。犀角和地黃合用,可以止住上部出血。桃仁和承氣湯合用,可以破除下焦的瘀血。黃耆和桂枝合用,可以固表止汗。茯苓和白朮合用,可以去濕健脾。茵陳可以治療黃疸。承氣湯可以控制精神錯亂。枳實可以消除脹滿。羌活可以治療感冒。人參敗毒散可以治療春季的溫病。四逆湯可以治療陰厥。人參和白虎湯合用,可以治療赤斑。理中丸和烏梅合用,可以治療蛔蟲引起的痙攣。

桂枝和麻黃合用,可以治療冬季的寒冷感。薑附湯可以止住由陰寒引起的腹瀉。大柴胡湯可以治療實證熱症引起的妄言。太陰脾土惡寒濕,需使用幹薑和白朮來祛濕。少陰腎水惡寒燥,需使用附子來溫潤。厥陰肝木藏血榮筋,需使用白芍和甘草來滋養。這些都是常用的藥物配伍原則,只有靈活運用,才能發揮無窮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