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七·雜證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雜證 (7)

1. 十四、論腹痛

《內經》之論腹痛,獨引寒淫者居多,以寒邪之閉塞,陽氣獨甚也。但六淫七情,損傷榮衛,致病多端,豈僅一寒也哉!痛在上焦者,屬胃脘;在胃脘下者,屬太陰脾經;在中焦當臍者,屬少陰腎經;在下焦小腹者,屬厥陰肝經及大小腸膀胱也。其痛也,有因食滯、寒滯、氣滯之異;有因蟲、因火、因痰、因血之殊。

諸如此類,須辨虛實,庶無差誤。其痛之可按者為虛,拒按者為實。久痛而緩,及得食稍可,與牽連腰背,無脹無滯,二便清潤者,皆虛也。暴痛而急,及腸滿畏食,與腸臟中有物有滯,或痛處堅定不移,二便燥赤者,皆實也。微實者調之,大實者攻之。虛者,或氣或血,宜微補、峻補,自有權衡,不得以痛無補法,及痛皆屬火,而聽無稽之謬論也。

2. 腹痛脈理

寒脈,沉緊而遲,熱脈,浮洪而數;虛脈,散大無力;實脈,弦洪有力;痰脈,滑數;飲脈,沉弦;積脈,沉弦而伏;聚脈,或伏或弦;蟲脈,多沉滑,或乍大乍小;死血脈,沉而澀,或結或促。此脈之常道也。而腹痛之脈又不可拘,蓋暴痛之極者,每多沉、伏、細、澀,實亦似虛;不知氣為邪逆,則脈道不行,而沉伏異常,此正邪實之候也。能於沉伏中細察之,而有弦緊之意,此寒邪阻遏陽氣,多有是脈。

此際因其微細,認為虛脫,妄用補劑,誤矣!辨此之法,但當察其形氣,見平素之強弱,問其病因及時日之久暫。大都暴病痛急,而脈忽細伏者多實邪;久病痛緩,而脈本微弱者為虛邪。再以前論虛實之法,參而診之,則萬無一失矣。

神香散,治上焦胃脘逆氣疼痛,嘔噦,脹滿,痰飲,膈噎等症。

丁香白豆蔻(或砂仁亦可)

二味等分為末,溫水調下五七分,日數服。如寒氣作痛者,薑湯送下。

吐法,治上焦胃脘實邪,或痰飲、食積、氣逆、作痛等症。

蘿蔔子搗碎,以溫水和攪,澄清服之,即吐。或用鹽一撮,於鍋內炒紅,乃入以水,試其味稍淡飲之,以指探喉,取吐。

簡易二方,凡胃脘當心而痛,或氣、或寒,觸而屢發者,用荔枝核打碎,燒微焦三錢,加木香二錢共為末,以溫湯調服一錢。數服斷根,屢試神效。○又方:用牙皂角以微火燒煙甫盡,取起為末,用燒酒調送七八分。其效如神,屢試不爽。

理氣散寒湯(新),治中下二焦寒滯氣逆,腹痛,或嘔瀉,或不嘔不瀉,而為乾霍亂危劇等症。

蒼朮厚朴(姜炒),陳皮(去白),甘草(各一錢三分),藿香,砂仁,枳殼(各八分),木香(五分),香附烏藥(各一錢五分),

熱服。如食滯,加山楂麥芽、神麯各錢半。如痛而嘔,加半夏錢半。如寒甚喜熱者,加吳茱萸肉桂之類。如氣滯而不流通,加白芥子青皮檳榔之類。如小腹痛甚,加小茴。如兼疝者,加荔枝核(煨熟)二三錢。

養榮湯,治氣血虛寒,不能榮養心脾而痛者,連綿不止,或按之熨之,而痛稍緩。此非甘溫養血、補胃和中不可也。

當歸(二三錢),熟地(三五錢),枸杞(二錢),白芍(煨,錢半),甘草(炙,一錢),肉桂(一二錢),

溫服。如寒甚者,加附子一、二錢。如氣虛者,加人參。如脾虛痛而瀉者,加白朮二、三錢。如中氣虛寒嘔惡者,加半夏二錢,焦乾姜錢半。如氣滯者,加香附一、二錢。丹溪曰:「諸痛不如補氣」,為邪實氣滯者言之;而曰諸痛皆然,則謬矣。

三聖湯(新),治一切虛寒,老弱虧損,偶有寒觸,氣痛連日不止。凡香燥之藥,用之而反劇者,宜滋陰暖胃為主。

熟地(七錢,用薑汁炒),當歸(五錢),附子(二錢),

溫服。如氣滯,加陳皮。

化食方(新),治夾食胸腹痛,日輕夜重,得食更甚,喜重按者。

吳茱萸(開水炮一次,焙乾,二錢),神麯(炒),谷蟲,陳皮(各六分),雞內金(四、五張)

共研細末,白砂糖少許,溫水調服一錢,即睡一刻。此余屢用神驗,凡家中多辦,大人小兒,夾食感寒者,服之即愈。

局方四七湯,治痰涎停滯中脘,痞滿腹痛,嘔吐等症。

半夏(一錢五分),茯苓(一錢二分),蘇葉(六分),厚朴(姜炒,九分),生薑(六分),紅棗(二枚)

煎服。或加草豆蔻(煨研)七、八分。

上下清涼散(新),治發熱,舌乾,便燥,火焰,腹痛,脈洪數而有力者。

黃芩(二三錢),麥冬,白芍,甘草,梔子(各一錢五分),

熱服。如口渴喜冷,加生石膏二、三錢。如大便閉結,加大黃一、二錢;不效,再加芒硝二、三錢,所謂通則不痛也。如氣逆而痛,加木香五分,烏藥一錢。如小便赤澀,加澤瀉一錢。如咽乾燥,加元參錢半。如血熱妄行,加生地、青蒿知母黃柏之類。

葵根湯,治腸癰腹痛,脈大而尺獨數,肌膚甲錯,不滑澤也。

葵根(一兩),銀花(三錢),甘草節(一錢),皂角刺(二錢),陳皮(二錢),

水煎,空心服。未成者退,已成者潰。

木香順氣散,治氣滯,腹腸而痛;少壯體旺者宜之。

香附,檳榔,陳皮,枳殼,厚朴(姜炒。各一錢),甘草(炙,五分),木香,青皮,砂仁(各七分),蒼朮(一錢),姜三片,食遠服。

凡腹痛必宜溫散。此是鬱結不行,阻氣不運,故痛。所以白芍雖治腹痛,惟血虛者宜之,以酸收耳;余宜辛散,皆不可用。

凡腹中水響,以水欲下,火欲上,相觸而然;二陳湯加芩連梔子。亦有中寒而水鳴者,宜分中脘屬太陰,當臍屬少陰,小腹屬厥陰,各從其宜溫之。經曰:「脾胃虛,則腸鳴腹滿」,宜參、術之類補之。

凡腹中畏寒者,由陽氣虛,亦由命門真火虧也,宜桂、附溫之。

凡腹中窄狹,須用蒼朮。在肥人,乃濕痰凝滯,氣不升降,燥痰用蒼朮,行氣用香附。在瘦人,乃熱氣熏蒸臟腑,宜黃連、蒼朮。

凡小腹痛有氣鬱者,宜青皮。寒者,宜桂枝、吳茱萸。有陰虛者,尺脈洪大,宜六味湯。有陽虛者,尺脈沉微,宜八味湯

凡胸膈痛連及脅背,藥到口即吐者,宜就其勢探而吐之,最易最捷。若邪猶未盡,痛猶未止,再以前藥與之。或積或痰,吐盡為妙。

凡蟲痛症治,詳見諸蟲門。

備採古來治腹痛至效至穩簡易諸方於後,以便取用。

心脾諸痛,用元胡索、五靈脂(有溏心者為真)、草豆蔻仁(飯包煨)、沒藥(去油)等分為細末,每用二三錢,熱酒調下。最效奇方,名遊仙方。○心脾久痛,用蒜以醋煮熟,頓服斷根。○心脾痛,用良薑、檳榔等分,俱炒為末,米湯調服。○上焦痛,日久不食不死,待痛止二三日後,方可漸漸吃物,否則復痛。

○痛甚者,脈必伏,用溫藥附子之類,不可用參、術。○脈弦者,是食積,得溫熱藥,加行氣消導之味,則化而愈。若食得寒藥,而愈滯也。○心脾痛,服藥已止而復痛,用前藥不效者,可用元明粉,一服立止。○凡飲食下行之道。由小腹下右角間而後出於廣腸。若小腹停食為積切痛,堅突有形,以火酒磨木香,後嚼生

蒜(此面積,進蒜能化,凡化各積之藥載於積聚門。)以香酒送之,自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