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二十·痘科 (10)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痘科 (10)

1. 痘科

既靨之後,毒從外解,陰之候也,脈宜和緩,不宜洪數。但要和平有神,切忌虛大無力。六日以前宜動,六日以後宜靜也。脈靜身涼而神寧者生,脈燥身熱而心煩者死,所必然也。然六部之外,又有衝陽脈者,胃脈也。(脈在足大指、次指之間,陷上三寸,動脈者是也。)太谿脈者,腎脈也。

(脈在足內踝下,動脈者是也。)胃為主,腎為根,此二脈關係最重。倘至六部無脈,生死難辨,宜於此診之。若悠悠條理,不斷不急,元氣尚在,猶有生意,可救而活也。若此二脈先絕,縱六脈猶存,亦為凶候。復以二脈較之,則太谿尤重於衝陽耳。其中脈理,所當熟晰。

備揀古來治痘雜症至簡至穩單方於後,以便取用。

硃砂(一錢,研細),真麝香(五釐),蓖麻子(三十六粒,去殼,紙裹壓去油),共研成糊,於端午日午時,塗兒頂囟、前後心、手足心、兩手彎、兩腿彎如錢大,任其月落,不可洗去。(此方塗一年者,止出二分。塗二年者,止出一分。塗三年者,不復出矣。傳方之家,已十六世不出痘矣。

)○又方:用梅花蕊(七朵研),硃砂(細研,水飛,一錢),於除夕砂糖調服,出痘必稀。再用一服者,痘可不出。○又方:用蚯蚓一條,(細小白頸者佳)烏雞卵一個,於卵開一小孔,入蚯蚓在內,紙封其孔,飯上蒸熟。每歲立春日或春分日與兒食一枚,永不出痘。凡值痘證時行,即食二三枚亦妙。

○又方:用蟬蛻、鳳凰殼、(即抱出雞子殼)神仙脫(即父母爪甲。)等分研末,於除夕用蜜湯調服一錢,三年後永不出痘。○又方:用七星烏魚(頭上有七星,夜朝北斗。)大者一尾,小者不拘,(此魚用水可以久蓄。)於除夕煮湯,將兒遍洗。耳鼻等處,俱要水到。若天寒,於火邊塗之,不可因魚腥而用清水洗去。

不信,或留一手一足不洗,日後出痘,此處獨多。○又方:用本兒脫下臍帶燒灰存性為末,敷於乳頭,令兒吮之。稀麻痘,並解瘡毒。○又方:於痘未見點時,用絲瓜近蒂三寸,連皮子燒灰存性為末,沙糖水調下,或用燈心湯調服,多老少,少者無。○又方:用雞卵七個,以童便次第浸七日,每日換童便,先浸者先取,水煮,令兒食一個,痘出最稀,亦有不出者。

防痘入目,於發熱時,常以胭脂浸水點之,或以白芥子研末,水調敷足心,熱歸下,可免。○咽喉痘瘡,用牛蒡子二錢,桔梗一錢,甘草節七分,煎服。外以屋上老瓦細研末吹之。○痘出不快,熱甚便秘,用牛蒡子(炒)一錢二分,荊芥穗二分,甘草四分,煎服。即已出者亦可服。

大便利者忌用。○痘瘡煩渴,甘草(炙)花粉等分煎服。○痘毒入心,始有白泡,忽搐入腹,紫黑無膿,用大鬱金一枚,甘草二錢半,水一碗,煮乾,去甘草,焙研為末,入冰片一分,每用一錢,以生豬血五七滴,開水調下,不過二服。甚者,毒氣從手足心出如癰狀,乃瘥。

白話文:

在水痘(靨)之後,毒素從體外排出,這是陰證的表現,脈象應該平和舒緩,不應該洪大且跳動頻繁。重點是要脈象平和有精神,切忌虛弱無力。發病六天前宜活動,六天後宜靜養。脈象平靜、身體涼爽且精神安寧的表示病情好轉,脈象躁動、身體發熱且心煩意亂的表示病情危險,這是必然的。

除了手腕六處脈象外,還有衝陽脈,屬於胃脈(位置在腳大拇指和第二指之間,凹陷處向上約三寸,摸到動脈的地方)。太谿脈,屬於腎脈(位置在腳內踝下方,摸到動脈的地方)。胃是根本,腎是根源,這兩條脈象最重要。如果手腕六處脈象摸不到,難以判斷生死,就應該在這兩處脈象診斷。如果這兩處脈象舒緩條理,不間斷也不急促,表示元氣還在,還有生機,可以救活。如果這兩處脈象先消失,即使手腕六處脈象還在,也是凶險的徵兆。再比較這兩條脈象,太谿脈比衝陽脈更重要。其中脈象的道理,應當熟知。

以下整理了過去治療水痘的各種簡單且穩妥的單方,方便取用:

硃砂(一錢,磨細),真麝香(五釐),蓖麻子(三十六粒,去殼,用纸包着压去油),一起磨成糊狀,在端午節午時,塗在兒童的頭頂囟門、前後心、手腳心、兩手肘彎、兩腿膝彎處,約銅錢大小,等月亮下山後再洗掉。這個藥方塗一年,水痘只會出兩分(即很少);塗二年,只會出一分;塗三年,就不會再出水痘了。傳這個藥方的人家,已經十六代沒有出過水痘了。

另一個藥方:用梅花花蕊(七朵,磨細),硃砂(磨細,用水提煉,一錢),在除夕用砂糖調和服用,出水痘一定很少。再服用一次,水痘可能就不會出了。另一個藥方:用蚯蚓一條(細小白色脖子的為佳),烏雞蛋一個,在雞蛋上開一個小孔,把蚯蚓放進去,用紙封住小孔,放在飯上蒸熟。每年立春或春分時給孩子吃一個,就永遠不會出水痘。凡是遇到水痘流行時,吃二三個也很好。

另一個藥方:用蟬蛻、鳳凰殼(即剛孵出來的小雞蛋殼)、神仙脫(即父母的指甲)等分磨成末,在除夕用蜜湯調服一錢,三年後就永遠不會出水痘了。另一個藥方:用七星烏魚(頭上有七個星點,晚上朝向北斗星)大的用一條,小的隨意(這種魚用水可以養很久)。在除夕煮湯,給孩子全身洗浴,耳朵鼻子等地方都要洗到。如果天氣冷,就在火邊塗抹,不能因為魚腥味就用清水洗掉。不相信的話,可以留一手或一腳不洗,日後出水痘,這裡會特別多。另一個藥方:用孩子脫落的臍帶燒成灰,磨成末,敷在母親的乳頭上,讓孩子吸吮,可以減少水痘,並解除瘡毒。

另一個藥方:在水痘還沒出現紅點時,用絲瓜靠近蒂的三寸,連皮帶籽燒成灰,磨成末,用砂糖水調和服用,或用燈芯草湯調和服用,大人小孩都可以用,小孩用量減半。另一個藥方:用雞蛋七個,用童子尿依次浸泡七天,每天換童子尿,先浸泡的先取出,用水煮熟,讓孩子吃一個,水痘出得最少,也可能不出。

為了防止水痘入眼,在發燒時,常用胭脂浸水點眼,或用白芥子磨成末,用水調敷在腳心,使熱氣下行,可以避免。咽喉長水痘,用牛蒡子二錢,桔梗一錢,甘草節七分,煎服。外用屋簷上的老瓦磨成細末吹入喉嚨。水痘出得不快,發熱厲害且便秘,用牛蒡子(炒過)一錢二分,荊芥穗二分,甘草四分,煎服。即使已經出過水痘的人也可以服用。大便稀溏的人忌用。水痘瘡發渴,用甘草(烤過)和花粉等分煎服。水痘毒氣攻心,剛開始出現白色水泡,突然抽搐,氣攻入腹,水痘變成紫黑色且無膿,用大鬱金一枚,甘草二錢半,用水一碗煮乾,去掉甘草,烘乾磨成末,加入冰片一分,每次用一錢,用生豬血五七滴,開水調和服用,服用不超過兩次。病情嚴重的,毒氣會從手腳心排出像癰一樣,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