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九·兒科、瘡科 (19)

回本書目錄

卷十九·兒科、瘡科 (19)

1. 瘡科

痛甚,加生地二錢。稱足分量,水煎服。大瘡悉愈。或小者復出,多服斷根。

凡小兒至熱天,遍身砂核,癢燥不安,甚則三粒五粒,變成熱癤。用赤芍大黃黃柏苦參(各二錢),連翹,荊芥,銀花,甘草(各一錢),蒼朮(錢半),羌活,獨活,黃芩(各錢二分),共研末,每用二錢,蒸濃水半杯,乘熱遍塗三、四次即愈。甚則加黃連錢半更效。此予屢試之方也,用之最妙,亦慈幼之一端也。

用青礬為末摻之,即化為水。

用酸石榴皮蘸明礬末擦之。若用醋,蟲即沉下。

凡癰疽大毒,速用真綠豆粉(一兩),乳香(五錢),燈心(用漿焙乾,研末,水法去漿。二錢),以生甘草煎濃汁,調一錢服,至一兩,香徹瘡口而愈。否則毒內攻,或不食而嘔,則危矣。

用陳石灰研末搽之,即愈。

用蠶豆殼燒灰,水調塗之。

用硼砂、爐甘石、銀殊、白蠟各四分為末,忌鐵。以麻油半小杯入藥熬化,待冷塗之,即愈。然後於囊下逢中,燒桐油燈火,一路三壯,斷根。○又方:用柴胡、當歸、車前子、木通、膽草、黃芩、甘草、澤瀉、梔仁各錢半,水煎服。後以本滓加黃連、黃柏各一錢,牡蠣粉二錢,煎水洗,隨用鳳凰殼(即抱雞出雛蛋殼。

)一錢,冰片一分,大古勇、青黛各二分,輕粉八釐共研末,擦三次立愈。屢試屢驗。○又方:蛇床子五錢,生白礬三錢,煎水洗後,用黃丹、枯礬、生牡蠣共為末擦之。○又方:胡椒煎湯洗之。○陰濕諸瘡,用蛇床子二兩,朴硝一兩煎水洗。

陀僧(三錢),水粉,花椒(各錢半),海螵蛸(一錢),硫黃(三錢),共為末,以生薑蘸藥擦患處,三次愈。但先用連翹去間四錢,酒煎服,斷根。

梔子仁研末,蜜調塗之。○又方:大黃研末,蜜調塗之。○又方:杉樹皮燒灰,雞子白調塗之。○又方:絲瓜葉搗敷。無生葉,用干葉研末,蜜調塗之。○又方:綠豆擂濃漿塗之。○又方:井底泥敷之。○又方:石膏末敷之。○又方:生桐油調人中白敷之。

用劉寄奴草搗敷,止血立愈。○又方:不拘柴燒枯炭,研末,乘熱深擦之,血止不痛。忌水浸洗。但面上勿用,恐有黑印。○又方:嚼三七敷之。再嚼一錢,米湯下,有瘀血即化。○跌打瘀血積痛,大黃(一兩,酒蒸),杏仁(七粒去皮),雞鳴時服之,血下即痊。外紅紫腫痛,大黃末,薑汁調塗妙。

○打撲瘀痕,水調半夏末敷之。○跌閃出骨,蠶砂(四兩),綠豆粉(四兩,俱炒),枯礬(二錢),為末,醋調敷之,包定,日換一次。忌孕婦見之,三次愈。○又方:骨碎、生蟹搗,沖酒服。外以滓敷之,扎定,少傾細聽,骨接有聲,神妙。○……○止血合口,用五月五日取金櫻子、桑葉、苧葉搗餅陰乾,用時研末敷之。

白話文:

疼痛劇烈: 如果疼痛非常厲害,就加入二錢的生地黃。將所有藥材按照足夠的份量秤好,用水煎煮後服用。大顆的瘡就能痊癒。如果還有小顆的瘡又長出來,就多服用幾次,徹底斷根。

小兒熱天砂核: 夏天的時候,小孩身上長滿像砂子一樣的疙瘩,又癢又乾燥不舒服,嚴重的話,三五顆會變成熱毒的癤子。使用赤芍、大黃、黃柏、苦參各二錢,連翹、荊芥、銀花、甘草各一錢,蒼朮一錢半,羌活、獨活、黃芩各一錢二分,全部磨成粉末。每次用二錢,用滾燙的開水半杯沖泡,趁熱在患處塗抹三到四次就會好。如果情況很嚴重,可以再加黃連一錢半,效果會更好。這是我多次試驗過的有效藥方,使用起來效果很好,也算是愛護幼兒的一種方法。

瘡口化水: 直接將青礬磨成粉末塗在瘡口,就會化成水流出來。

瘡口止癢: 用酸石榴皮沾著明礬粉末擦拭患處。如果用醋,蟲就會沉下去。

癰疽大毒: 遇到癰疽這種大毒瘡,要趕快用真正的綠豆粉一兩,乳香五錢,燈心(用米漿浸泡後烘乾,磨成粉末,用水去除米漿)二錢,用生甘草煎煮濃汁,調和一錢的粉末服用,一直服用到一兩,讓藥香滲透到瘡口就會痊癒。否則毒會往體內侵襲,可能會因為不想吃東西而嘔吐,那就危險了。

瘡口收口: 用陳年的石灰磨成粉末塗在患處,就會痊癒。

瘡口收口: 用蠶豆殼燒成灰,用水調和後塗在患處。

瘡口收口: 用硼砂、爐甘石、銀硃、白蠟各四分磨成粉末,注意不要用鐵器磨。將半小杯麻油倒入藥粉中熬煮到融化,等冷卻後塗在患處,就會痊癒。然後在膿包的下方,用桐油燈火燒灼三個部位,徹底斷根。另一個藥方:用柴胡、當歸、車前子、木通、膽草、黃芩、甘草、澤瀉、梔仁各一錢半,用水煎煮服用。之後用剩下的藥渣加上黃連、黃柏各一錢,牡蠣粉二錢,煎水清洗患處。隨後用鳳凰殼(也就是母雞孵出小雞的蛋殼)一錢,冰片一分,大古勇、青黛各二分,輕粉八釐,一起磨成粉末,擦拭三次就會立刻痊癒。這個藥方屢試屢驗。另一個藥方:用蛇床子五錢,生白礬三錢,煎水清洗後,用黃丹、枯礬、生牡蠣一起磨成粉末擦拭。另一個藥方:用胡椒煎湯清洗患處。對於陰部潮濕引起的各種瘡,可以用蛇床子二兩,朴硝一兩,煎水清洗。

瘡口生膿: 將陀僧三錢,水粉、花椒各一錢半,海螵蛸一錢,硫黃三錢,一起磨成粉末,用生薑沾取藥粉擦拭患處,三次就會痊癒。但是要先用連翹去掉中間的部位四錢,用酒煎煮後服用,徹底斷根。

瘡口收口: 將梔子仁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後塗在患處。另一個藥方:將大黃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後塗在患處。另一個藥方:將杉樹皮燒成灰,用雞蛋清調和後塗在患處。另一個藥方:將絲瓜葉搗爛後敷在患處。如果沒有新鮮葉子,就用乾燥的葉子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後塗在患處。另一個藥方:將綠豆磨成濃漿後塗在患處。另一個藥方:將井底的泥敷在患處。另一個藥方:將石膏粉末敷在患處。另一個藥方:用生桐油調和人中白(人糞的沉積物)敷在患處。

外傷止血: 將劉寄奴草搗爛後敷在患處,可以立即止血。另一個藥方:不論是什麼柴燒成的炭,磨成粉末,趁熱用力擦拭患處,可以止血止痛。但要避免用水浸泡清洗。臉上不要使用,可能會留下黑色的痕跡。另一個藥方:嚼爛三七後敷在患處。再嚼一錢,用米湯送服,可以化解瘀血。跌打損傷導致的瘀血積痛,用大黃(一兩,用酒蒸過),杏仁(七粒,去皮),在雞叫的時候服用,血塊排出後就會痊癒。如果外傷出現紅腫疼痛,將大黃粉末用薑汁調和後塗抹,效果很好。

跌打瘀痕: 跌打損傷造成的瘀痕,用水調和半夏粉末後敷在患處。跌打損傷導致的脫臼,用蠶砂(四兩)、綠豆粉(四兩,都要炒過)、枯礬(二錢),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後敷在患處,包紮固定,每天換一次藥。孕婦要避免看到,三次就會痊癒。另一個藥方:將骨碎補和生蟹搗爛,用酒沖服。然後將剩下的藥渣敷在患處,包紮固定,過一會兒仔細聽,如果聽到骨頭接合的聲音,就非常神奇。......

止血合口: 止血並使傷口癒合,在農曆五月初五那天,取金櫻子、桑葉、苧麻葉搗成餅狀,在陰涼處晾乾,使用時磨成粉末敷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