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九·兒科、瘡科 (17)

回本書目錄

卷十九·兒科、瘡科 (17)

1. 瘡科

○大毒濕瘡,痛而不癢,黏不得衣被,以菖蒲研末一斗,布席上臥之,覆以被,三五日自愈。○惡瘡初起,搗蒜加麻油厚敷,干即易之,救人危急。○諸瘡久不瘥者,用鯽魚燒研,和醬汁塗之。○癰疽不起發,頭陷黑黯,不熱不痛,服補藥不效,用人牙(煅)、穿山甲(炙)各二錢為末,以當歸、麻黃煎酒,作二次調服,外以薑汁調面敷之。○大毒,用雄雞冠血塗之。

療腫垂死,菊花一握搗汁,入口即活。冬月採根用,其效如神。○又方:以艾燒灰淋汁,加石灰少許為糊,先將針挑破,至血出,乃點藥三遍,其根自拔。○又方:蜜與蔥搗爛,先刺破瘡頭,塗之,一時毒出,以熱醋洗之。○又方:刺破瘡上,以人糞熱封之,干即易,一日除根。

○又方:內服十全大補湯,加生黃耆五錢,外用蒜切片安瘡上,以熟艾灸之,三壯易蒜。或毒重肉木,灸至肉痛方住。少頃再灸,明日又灸,總以數十壯、幾百壯為妙。若頭上生毒,艾壯宜小。此法最效,百不誤一。凡一切惡毒,具宜用此法,即瘡潰時亦當用。(此條已詳前灸法門。

用初生絲茅針酒煮服之,一針一孔,大奇。○又方:白雞翅下兩邊第一毛燒灰酒服,即破。○又方:以麻雀屎,揀兩頭尖者是雄屎,加芝麻數粒搗敷,即穿。

陀僧為末,桐油調貼即愈。

貝母、南星等分研末,生薑擦之。○又方:以生薑擦動,醋磨貝母搽塗之。○若白癜風,用白蒺藜六兩研為末,每湯水調服二錢。半月白處變紅,一月斷根神效。○又方:用附子、硫黃為末,薑汁調勻,茄蒂擦之。○又方:水銀、輕粉用薑汁擦之。

用土茯苓一兩,苡仁、銀花、防風、木瓜、木通、白鮮皮各二錢,皂莢子四分,一日二服,忌茶、牛、羊一切發物。即前誤服劫藥,變成痼疾,多服自愈。氣虛加沙參、淮藥。血虛加當歸。有熱加芩連。此外不得再加。此方最穩而效,或止用土茯苓四兩,皂莢子七個,水煎代茶飲。

○外用輕粉、大楓子肉等分為末塗之。○又方:用輕粉一錢,雄黃、硃砂各二錢半,槐花(炒)、龜板(炙)各一兩為末,糊丸,每服一錢,日二服,冷茶下,七日愈。○又方:用輕粉、胡桃肉、槐花(炒)紅棗肉各二錢,搗為丸,分作三服。一日雞湯下,二日酒下,三日茶下。

五日瘡干,七日落痂。○又方:大楓子(燒)和麻油、輕粉研塗,以楓子殼煎湯洗之,效。

用醋或豬膽汁磨墨厚塗之。○又方:用灶心土搗蒜和敷之。○又方:鹿角醋磨塗之。○又方:搗大蒜加麻油,厚敷之,干則頻易,神效。○又方:用芥菜子、柏葉搗敷。○又方:用木鱉子醋磨塗之。○又方:大黃為末,醋調塗之,干即易。○又方:五倍子醋煮敷之。○又方:馬齒莧搗敷。

白話文:

瘡科

  • **嚴重的濕瘡,**會感到疼痛卻不癢,而且會黏住衣物被子。可以用菖蒲磨成粉末一斗,鋪在席子上,人躺在上面,再蓋上被子,三五天就會痊癒。
  • **惡瘡剛開始長的時候,**把大蒜搗爛,加入麻油厚厚地敷在瘡上,藥乾了就換新的,可以救急。
  • **各種瘡久久不好,**可以用鯽魚燒成灰磨成粉,加上醬油汁塗抹。
  • **癰疽長不出來,**頭部凹陷呈現黑黯色,不熱也不痛,吃補藥也沒效。可以用人牙(燒過)、穿山甲(烤過)各二錢磨成粉,用當歸、麻黃煮酒,分兩次調服。外面用薑汁調麵粉敷在瘡上。
  • **嚴重的毒瘡,**可以用公雞冠的血塗抹。
  • **治療腫瘡快要死的人,**將菊花一把搗爛取汁,讓病人喝下就能活命。冬天採菊花根使用,效果極好。
  • **另一個方法:**將艾草燒成灰,用水淋出汁液,加上少許石灰調成糊狀。先用針挑破瘡,讓血流出,然後將藥點在瘡上三次,瘡的根就會自己拔出。
  • **另一個方法:**將蜂蜜和蔥搗爛,先刺破瘡頭,塗上藥,毒就會立刻出來,再用熱醋清洗。
  • **另一個方法:**刺破瘡,用熱的人糞封住,乾了就換新的,一天就能去除病根。
  • **另一個方法:**內服十全大補湯,加上生黃耆五錢。外用蒜片放在瘡上,用熟艾草灸,灸三壯就換蒜片。如果毒很深,肉都硬化了,就灸到肉痛為止。過一會兒再灸,明天再灸,總共要灸幾十壯、甚至幾百壯最好。如果頭上長毒瘡,艾草柱要小一點。這個方法最有效,幾乎不會有錯。所有惡毒的瘡,都適合用這個方法,即使瘡破了也要用(這個方法在之前的灸法門已經詳細說明過了)。
  • 用剛長出來的絲茅草針煮酒喝,一根針灸一個孔,效果很神奇。
  • **另一個方法:**把白雞翅膀下兩邊第一根毛燒成灰,用酒送服,瘡就會破。
  • **另一個方法:**用麻雀屎,挑選兩頭尖的是公麻雀的屎,加上幾粒芝麻搗爛敷在瘡上,瘡就會穿孔。
  • 用陀僧磨成粉末,用桐油調和塗抹,瘡就會好。
  • 貝母、南星等份磨成粉末,用生薑擦拭患處。
  • **另一個方法:**用生薑擦拭患處,再用醋磨貝母塗抹。
  • **如果是白癜風,**用白蒺藜六兩磨成粉末,每次用湯水調服二錢。半個月後,白斑會變紅,一個月就能徹底治好。
  • **另一個方法:**用附子、硫磺磨成粉末,用薑汁調勻,用茄子蒂擦拭患處。
  • **另一個方法:**用水銀、輕粉用薑汁擦拭患處。
  • 用土茯苓一兩,苡仁、銀花、防風、木瓜、木通、白鮮皮各二錢,皂莢子四分,一天服用兩次。要忌茶、牛、羊等所有會誘發疾病的食物。即使之前誤服了會使病情惡化的藥,變成頑疾,多服用也能治好。氣虛的人要加沙參、淮山。血虛的人要加當歸。有熱的人要加黃芩、黃連。其他藥就不要再加了。這個方子最穩妥有效,或者只用土茯苓四兩,皂莢子七個,用水煎煮當茶喝。
  • 外用輕粉、大楓子肉等份磨成粉末塗抹。
  • **另一個方法:**用輕粉一錢,雄黃、硃砂各二錢半,槐花(炒過)、龜板(烤過)各一兩磨成粉末,做成糊狀藥丸,每次服用一錢,一天兩次,用冷茶送服,七天就會痊癒。
  • **另一個方法:**用輕粉、胡桃肉、槐花(炒過)、紅棗肉各二錢,搗成藥丸,分作三次服用。第一天用雞湯送服,第二天用酒送服,第三天用茶送服。
  • 五天瘡會變乾,七天會結痂脫落。
  • **另一個方法:**把大楓子(燒過)和麻油、輕粉磨成粉末塗抹,用楓子殼煎湯清洗患處,效果很好。
  • 用醋或豬膽汁磨墨厚厚地塗抹。
  • **另一個方法:**用灶心土搗爛,和大蒜一起敷在瘡上。
  • **另一個方法:**用鹿角磨醋塗抹。
  • **另一個方法:**搗爛大蒜,加入麻油厚厚地敷在瘡上,乾了就頻繁更換,效果很好。
  • **另一個方法:**用芥菜籽、柏葉搗爛敷在瘡上。
  • **另一個方法:**用木鱉子磨醋塗抹。
  • **另一個方法:**用大黃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塗抹,乾了就換新的。
  • **另一個方法:**用五倍子煮醋敷在瘡上。
  • **另一個方法:**搗爛馬齒莧敷在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