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九·兒科、瘡科 (10)
卷十九·兒科、瘡科 (10)
1. 瘡科
又有用附子炮去皮臍,研末,以唾津和為餅,安瘡口上,將艾壯於餅上灸之。每日灸十壯,但令熱,勿令過痛,治潰瘍氣血俱虛,或風寒襲之,不能收斂,用之神效。
景岳曰:「凡癰疽陰盛陽衰,體弱脈虛,苦寒之劑非惟潰後不可用,即腫瘍亦不可用也。若陰邪凝結之毒,非用溫熱,何以運行?」陳氏謂:腫瘍不可用熱藥,恐不可以概言也。
又曰:「瘡腫之屬外邪者,惟時毒、丹毒、斑疹及頭面頸項上焦之症多有之。察其果有外邪,而脈見緊數,症有寒熱者,方宜表散。然散之之法,又必辨其陰陽盛衰,故或宜溫散、涼散、平散、兼補散,解毒而散,此中自有權宜也。」○又如里症用下之法,毒盛勢劇者,大下之;滯毒稍輕者,微下之;榮虛便結,而毒不解者,養血滋陰而下之;中氣不足,而便結壅滯者,潤導而出之。凡此皆通下之法,但宜酌緩急輕重而用之。
若不得法,後來將有難結之患,不但目前之害已也。是以表症不真者不可汗,汗之則亡陽;里症不實者不可下,下之則亡陰。亡陰亦死,亡陽亦死。醫固可孟浪乎!
凡腫軟而不痛者,血瘤也。腫而漸長,不大熱而時時牽痛者,氣瘤也。微腫不消,後亦成膿,此是寒熱所為也。留積日久,寒化為熱,以此潰者,必成漏也。○凡察癰疽,以手掩其上,大熱而軟者,膿成也,宜急針破之。若皮薄者,膿澆也。不甚熱者,膿未成也。○結核不消,寒熱發渴,面色黃者,已成膿也。
○至於臟腑內疽,深藏不見,惟診脈可知。胃脈,人迎也;沉數,熱聚胃口,胃脘癰也。若洪數者,膿已成也。脈沉緊,雖膿未就,已有瘀血也。宜急治之,不爾,則邪內攻而危矣。
瘡毒已結者,宜補氣血,使膿速成。膿成當驗其生熟,針而去之。不可用內消之法,以寒涼而成壞症。○小按便痛者,膿澆也。大按方痛者,膿深也。按之不易起者,膿未成也。按之而即起者,膿已成也。膿生而用針,氣血既泄,膿反不成。膿熱而不針,則腐潰益深,瘡口難斂。
若瘡深而針淺,內膿不出,外血反泄。若瘡淺而針深,內膿雖出,良肉受傷。若元氣虛弱,必先補而後針。若膿出而反痛,或煩躁嘔逆,由胃氣虧損也,宜急補之。
仙方活命飲,治瘡腫色赤,壯熱焮痛,此陽毒也。服此,未成膿者即消,已成膿者即潰,此止痛消毒之聖藥也。
穿山甲(蛤粉炒黃),白芷,防風,花粉,赤芍,歸尾,乳香,沒藥,貝母,皂刺,甘草(各錢半),金銀花(三錢),陳皮(二錢),
酒煎服。服數劑,未成者自消。若已成而膿潰者,必體虛,難得收效,當速服下方:
托裡消毒散,治瘡潰體弱,易於收斂,此標本同治也。
人參(隨症增減),黃耆(鹽水炒),當歸,川芎,白芍(炒),白朮,茯苓(各一錢),金銀花,白芷,甘草,連翹(各六分),
白話文:
還有一種方法是用炮製過的附子,去除皮臍後磨成粉,用唾液調和成餅狀,敷在瘡口上,然後在餅上放艾絨進行艾灸。每天灸十壯,只要感到熱度即可,不要過於疼痛。這個方法可以治療潰瘍,因為氣血都虛弱,或是受到風寒侵襲,導致傷口無法癒合的情況,使用這個方法效果非常好。
張景岳說:「凡是癰疽,屬於陰盛陽衰,體質虛弱、脈象虛弱的情況,寒涼的藥物不僅在潰瘍之後不能使用,即使在腫瘤階段也不能使用。如果陰邪凝結成毒,不用溫熱的藥物,怎麼能讓氣血運行呢?」陳氏認為:腫瘤不可以使用熱性藥物,這種說法恐怕不能一概而論。
還有人說:「瘡腫屬於外邪引起的,只有時毒、丹毒、斑疹以及頭面頸項這些上焦部位的病症比較多。如果觀察到確實有外邪侵入,並且脈象呈現緊張急促,症狀有發冷發熱的,才適合用發散的方法治療。然而發散的方法,又必須分辨陰陽的盛衰,因此有時候要用溫散、涼散、平散,或者兼補的發散方法,解毒並發散,這其中自有應變之道。」另外,如果是裡證需要用攻下的方法,毒勢嚴重的情況,要大力攻下;毒勢稍輕的,要輕微攻下;如果身體虛弱,大便乾燥,而毒素無法解除的,要用養血滋陰的方法來攻下;如果中氣不足,大便阻塞不通的,要用潤滑疏導的方法來排出。這些都是通便攻下的方法,但要根據病情輕重緩急來選擇使用。
如果處理不當,以後將會留下難以治癒的後患,不僅僅是目前的危害。所以表證不真實的,不可以發汗,發汗會導致陽氣耗竭;裡證不實在的,不可以攻下,攻下會導致陰液耗竭。陰液耗竭也會死,陽氣耗竭也會死。醫生怎麼能輕率行事呢!
凡是腫脹柔軟而不痛的,是血瘤。腫脹逐漸增大,不是很熱,但時常有牽扯疼痛的,是氣瘤。輕微腫脹不消退,之後也會化膿的,這是因為寒熱引起的。如果寒氣積聚時間久了,寒就會轉化成熱,這樣潰破的,一定會形成瘺管。凡是觀察癰疽,用手按壓在上面,感覺很熱而且柔軟的,表示已經化膿了,應該趕快用針刺破。如果皮膚薄的,表示膿液比較稀薄。如果不是很熱的,表示還沒有化膿。如果結核不消散,發冷發熱,口渴,面色發黃的,表示已經化膿了。
至於臟腑內的癰疽,因為深藏在體內看不見,只有通過診脈才能知道。胃脈,就是人迎脈;如果脈象沉而數,表示熱邪聚集在胃部,是胃脘癰。如果脈象洪數,表示膿液已經形成。脈象沉而緊,雖然還沒有化膿,但是已經有瘀血了。應該趕快治療,否則邪氣會向內攻而危險。
瘡毒已經凝結的,應該補益氣血,讓膿液加速形成。膿液形成後,要檢驗膿液是成熟還是未成熟,然後用針刺破排出。不可以使用內消的方法,因為寒涼的藥物會導致病情惡化。輕輕按壓就疼痛的,表示膿液比較稀薄。大力按壓才疼痛的,表示膿液比較深。按壓下去不容易彈起的,表示膿液還沒有形成。按壓下去馬上就彈起的,表示膿液已經形成。膿液剛形成就用針刺,氣血外泄,膿液反而無法排出。膿液發熱而不刺破,則腐爛潰瘍會加深,瘡口難以收斂。
如果瘡很深而針刺很淺,內部的膿液無法排出,反而會流出外面的血液。如果瘡很淺而針刺很深,內部的膿液雖然排出,但是好的肌肉會受到損傷。如果元氣虛弱,必須先補益元氣,然後再用針刺。如果膿液排出後反而疼痛,或者煩躁嘔吐,是因為胃氣虧損,應該趕快補益胃氣。
《仙方活命飲》可以治療瘡腫,顏色發紅,發熱灼痛,這是陽毒。服用此藥,還沒有化膿的就會消散,已經化膿的就會潰破,這是止痛解毒的聖藥。
穿山甲(蛤粉炒黃)、白芷、防風、花粉、赤芍、當歸尾、乳香、沒藥、貝母、皂刺、甘草(各一錢半),金銀花(三錢),陳皮(二錢),用水加酒煎服。服用幾劑,沒有化膿的就會消散。如果已經化膿潰破,身體一定虛弱,難以見效,應該趕快服用下面的藥方:
《托裡消毒散》可以治療瘡瘍潰破後體質虛弱,容易收斂傷口,這是標本兼治的藥方。
人參(根據病情增減用量)、黃耆(鹽水炒)、當歸、川芎、白芍(炒)、白朮、茯苓(各一錢),金銀花、白芷、甘草、連翹(各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