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九·兒科、瘡科 (3)
卷十九·兒科、瘡科 (3)
1. 兒科
共研細末,蜜丸。每用竹葉煎湯,少加沙糖化下。○急驚風者,肝風甚,而心火從之,為實邪也。實則瀉之,宜用瀉青丸以瀉肝之風,導赤散以瀉心之火。如大便秘,用蜜導法:蜂蜜三兩,入鐵器內,以火熬干,捻成挺子,寸半長,從穀道插入。若用下藥,恐脾胃受傷。
吐痰方,治兒壯實,痰在喉間壅塞、藥食不得入者,則宜吐。
殭蠶,牙皂(炙焦,等分。)
研末,以土牛膝根少加水搗汁,調少許灌之,即吐。吐後服下痰藥。
辰砂膏,治小兒痰壅氣滯,服之痰自化下。
辰砂(飛過,三錢),硼砂,馬牙硝(各錢半),元明粉(二錢),全蠍(去毒),珍珠(各一錢),麝(一分),
共研末,每用一二分。治諸驚,薄荷湯下。治胎驚,乳汁合棗湯下。或用礞石滾痰丸亦妙。
至聖保命丹,治一切小兒急驚、胎驚,勢迫時用之。風平,須照證調治。此應忙之劫方也,不得過服。
膽星(牛膽九套者佳),殭蠶(糯米泔浸,焙乾,去嘴甲),白附子(各一錢),全蠍(去足焙,十四枚),天麻,防風(各一錢),辰砂(水飛,錢半),珍珠(五分,另細研),麝(一分),琥珀(三分),金箔(二十片)
共研末,粟米煮糊為丸,分為二十五粒,金箔為衣,每一粒用薄荷煎湯磨服。或只用白附子、姜蠶、全蠍等分為末,酒調一錢服,甚效。○又方:白牽牛半生半炒,黑牽牛半生半炒,大黃(煨熟)、檳榔各一錢共研末,用五分,蜜湯調下。痰甚,加輕粉一分,得微利一二次,痰熱自退,不必過下。
痰熱退則驚風自除。切不可用辛燥驅風等藥,反動心火而為害也。當其搐搦大作時,但可扶持,不可把捉。恐風痰流入經絡,或至手足拘攣也。又不可輒用艾火燈火,此陽證不宜火攻。又不可峻用攻擊,如巴豆之類,以取速效。只服清涼之劑,自可平安。諺云:「急驚風,慢慢治。
」此邇言之切當者也。
慢驚者,虛症也。有因吐瀉後脾胃虛弱而致者;有因急驚過服寒涼,及傷寒過下而致者;有因脾胃素弱,或受風寒而致者。其症:昏睡露睛,痰鳴氣促,驚跳搐搦,或乍發乍靜,或身熱身冷,或肢厥、唇青、面白、口鼻氣冷、昏迷不食、自汗泄瀉、其脈遲緩細數等症,為脾虛生風,無陽症也。此際宜速培元氣,大補脾土。
即有風痰之類,皆非實邪,不得妄用剪風化痰之藥再為消散,以傷陽氣,乃為善治。
六君子湯,治脾胃虛寒,以致痰凝氣滯、自汗泄瀉、慢驚等症。
人參(少者,以山藥四錢炒黃代之),白朮(三錢),茯苓(錢半),炙草(一錢),陳皮(去白,一錢),半夏(錢半),
薑棗水煎,頻服。如中寒泄瀉,身冷痰滯,加附子二錢。(附子溫中回陽,為慢驚之聖藥也,如元氣將脫,急炮用之。)若肝邪旺,侮脾土者,加肉桂一二錢,平肝以息風也。瀉甚者,加肉豆蔻一二錢,麵包煨,去油用。或補骨脂亦可。滑脫不禁者,加烏梅二個,或北五味子二十粒。
白話文:
兒科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調製成藥丸。每次服用時,用竹葉煎湯送服,可加入少許砂糖調味。
急驚風,是因為肝風太盛,心火也跟著旺盛,屬於實證。實證就要用瀉法,應該使用瀉青丸來平息肝風,用導赤散來瀉心火。如果大便不通暢,可以用蜜導法:將三兩蜂蜜放入鐵器中,用火熬乾,搓捏成一寸半長的條狀,從肛門插入。如果使用瀉藥,恐怕會傷到脾胃。
吐痰方,適用於體格強壯,痰液阻塞在喉嚨間,導致藥物和食物都無法進入的孩童,這時應該使用催吐法。
使用殭蠶和炙焦過的牙皂,等分研磨成粉末,加入少許土牛膝根汁調和,少量灌入,就能催吐。吐出痰液後,再服用化痰藥。
辰砂膏,可以治療孩童痰液阻塞、氣機不暢,服用後痰液會自然消散。
使用飛過的辰砂三錢,硼砂、馬牙硝各一錢半,元明粉二錢,去除毒性的全蠍、珍珠各一錢,以及麝香一分,一起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到二分。治療各種驚風,用薄荷湯送服。治療胎驚,用乳汁和紅棗湯送服。也可以使用礞石滾痰丸,效果也很好。
至聖保命丹,可以治療所有孩童的急驚風、胎驚,在情況緊急時使用。當風邪平息後,必須依照症狀來調理治療。這是應急的藥方,不能過量服用。
使用膽星(以牛膽九套者為佳)、用糯米泔水浸泡後焙乾並去除嘴和腳甲的殭蠶、白附子各一錢,去除腳並焙乾的全蠍十四枚,天麻、防風各一錢,水飛過的辰砂一錢半,另外研磨成細末的珍珠五分,麝香一分,琥珀三分,以及金箔二十片。將這些藥材一起研磨成粉末,用小米煮成的糊調和成藥丸,分成二十五粒,用金箔包裹。每次服用一粒,用薄荷煎湯送服。或者只用白附子、殭蠶、全蠍等分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和一錢服用,效果很好。另有一個方子:用半生半炒的白牽牛、半生半炒的黑牽牛,以及煨熟的大黃、檳榔各一錢,一起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用蜜湯調和送服。如果痰液很嚴重,可以加入輕粉一分,讓腸道稍微通暢一兩次,痰熱自然消退,不必過度使用瀉藥。
痰熱消退,驚風自然就會停止。絕對不能使用辛辣燥熱的驅風藥,反而會引起心火而造成危害。當孩童抽搐發作時,只能扶住,不能用力抓握。以免風痰流入經絡,導致手足拘攣。也不可隨意使用艾草或燈火來燒灼,這種陽證不適合火攻。更不能過度使用攻伐的藥物,如巴豆之類,來求速效。只要服用清涼的藥劑,自然可以平安。俗話說:「急驚風,慢慢治。」這句話非常恰當。
慢驚風,屬於虛證。有的因為吐瀉後脾胃虛弱所導致;有的因為急驚風過度服用寒涼藥物,或是傷寒過度使用瀉藥所導致;有的因為脾胃本身就虛弱,或是受到風寒所導致。症狀包括:昏睡時眼睛無法完全閉合,喉嚨有痰鳴聲,呼吸急促,驚跳抽搐,或者時發時停,或是身體發熱又發冷,或是四肢冰冷、嘴唇發青、面色蒼白、口鼻呼吸冰冷、昏迷不食、自汗泄瀉,脈搏遲緩細數等症狀,這是因為脾虛生風,屬於沒有陽證的虛證。這時應該盡快培補元氣,大補脾胃。
即使有風痰等症狀,也不是實邪,不能妄用平息風邪、化痰的藥物來消散,以免損傷陽氣,這樣才是好的治療方式。
六君子湯,可以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導致痰液凝結、氣機不暢、自汗泄瀉、慢驚等症狀。
使用人參(若藥性太強,可用炒過的淮山藥四錢代替)、白朮三錢、茯苓一錢半、炙甘草一錢、去除內層的陳皮一錢、半夏一錢半。
用生薑和紅棗煎水服用,頻繁服用。如果因受寒而泄瀉、身體冰冷、痰液阻塞,可加入附子二錢。(附子溫中回陽,是治療慢驚風的聖藥,如果元氣快要耗盡,要立即炮製使用。)如果肝邪過於旺盛,侵犯脾土,可以加入肉桂一二錢,來平肝息風。如果泄瀉嚴重,可以加入肉豆蔻一二錢,用麵粉包裹後煨熟,去除油脂後使用。也可以使用補骨脂。如果滑脫不禁,可加入烏梅兩個,或是北五味子二十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