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八·本草(下) (23)
卷十八·本草(下) (23)
1. 四四三、蜈蚣
(味辛溫,有毒,入肝經。)辛散結,溫能行。治小兒驚癇風搐、臍風瘰癧、便毒痔漏等症。(以毒攻毒。)療諸蛇蟲魚惡毒,(見蛇,便緣上啖其腦。)殺鬼物蠱疰邪精,去瘀血,墮胎元。取赤足黑頭者,火炙或酒炙,或荷葉包煨用,去頭足尾甲。畏蜘蛛、蜒蚰、(不敢過所行之路。
)雞屎、桑皮、鹽。(中其毒者用桑汁、鹽、蒜塗之;被咬者,以蜘蛛置咬處吸之。)
白話文:
【蜈蚣】 (它的味道辛辣溫熱,有毒性,主要影響肝臟。)
辛辣可以散開結塊,溫熱則能促進血液循環。可以用來治療小兒的驚嚇引起的抽搐、癲癇,以及臍帶風、淋巴結核、便血痔瘡等疾病。(有時會利用其毒性來對抗其他毒素。)
能治療各種由蛇、蟲、魚引起的毒性傷害,(一看到蛇,它就會爬上去咬蛇的頭部。)能消滅鬼怪、蠱惑人心的邪靈,去除體內的瘀血,並能導致流產。(選用紅腳黑頭的蜈蚣,經過火烤或酒泡,或者用荷葉包裹後燒烤使用,但需去掉頭、腳、尾和硬殼。)
它害怕蜘蛛、蜒蚰,(不敢越過這些生物的活動範圍。)也怕雞糞、桑樹皮、鹽。(若中毒,可用桑樹汁、鹽、大蒜塗抹在患處;若被咬,可將蜘蛛放在咬傷的地方,讓它吸取毒素。)
2. 四四四、白頸蚯蚓
(老者頸白,味鹹,性寒。)得土中陰水之氣。治傷寒狂熱、(同荊芥穗搗汁飲之,得臭汗而解,寒能清熱也。)小水不通、腹腫黃疸。(咸主下走。)救跌打損傷垂危者,(用酒煎服,真神方也。)療痘瘡紫黑、(搗汁服。)耳卒聾秘。(蚯蚓安蔥管內,入鹽化水,點之立效。
)搗汁,井水調下入藥,或曬乾為末,或鹽化為水,或炙或燒灰,各隨所宜。(中其毒者,似遊遍身,鹽水頻浴解之。)
糞,名六一泥。可塗湯火瘡、痄腮熱毒,止消渴,解瘟疫煩熱狂躁,利小水,通淋閉疼痛,敷小兒陰囊熱腫。
白話文:
【四四四、白頸蚯蚓】
(對於年長者頸部呈白色的蚯蚓,味道偏鹹,性質偏寒。)它們吸收了土壤中的濕氣和陰涼之氣。可用於治療傷風感冒引起的高熱、精神狂躁(可以與荊芥穗一同搗碎榨汁飲用,會出現一股臭味的汗,然後病情就能得到緩解,因為寒性的物質可以清除熱毒)。也可用來治療小便不暢、腹部腫脹和黃疸(鹹味的物質通常具有下行的作用)。對於因跌打損傷而瀕臨死亡的人,(使用酒煎煮服用,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處方)。對於治療痘瘡變紫發黑(搗碎後榨汁服用),突發性耳聾也有療效(將蚯蚓放入蔥管內,加入鹽使其融化成水,滴入耳中立刻見效)。
將蚯蚓搗碎榨汁,再加入井水調和後服用,或者曬乾後研磨成粉末,或者用鹽使其融化成水,或者烤制或者燒成灰,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使用方式。(如果中毒,身體會有如被蚊蟲叮咬的感覺,可以頻繁地用鹽水洗澡來解毒。)
蚯蚓的排泄物,又稱為「六一泥」。可以塗抹在燙傷、火傷的部位,以及腮腺炎等熱毒,可以止住口渴,解瘟疫煩熱狂躁,有利於小便排泄,通暢淋閉疼痛,外敷可治療小兒陰囊熱腫。
3. 四四五、五穀蟲
(味寒。)善化積聚。(小兒食積,肚硬脹痛。)漂淨,曬乾為末用。
白話文:
五穀蟲性質偏寒。它擅長幫助消化積食。(對於小孩因為食物積滯,導致肚子硬且脹痛的情況尤為有效。)使用時,應先將其漂洗乾淨,然後曬乾磨成粉末來使用。
4. 四四六、白蠟
(味甘寒,入肝經。)屬金。生肌止血,(血涼則止,故入油為燭。)定痛補虛,續筋接骨,為外科要藥。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質偏寒,能夠影響肝臟機能。)它屬於金屬類別。可以促進傷口癒合並且有止血效果,(因為可以使血液冷卻而達到止血作用,所以常被加入油中製成蠟燭。)能緩解疼痛並滋補虛弱身體,對於連接斷裂的筋肉和接合骨折有幫助,是外科手術的重要藥物。
這種藥物口感甘甜但性質偏涼,對調節肝臟功能有幫助。它在藥理上歸類於礦物質類,具有促進傷口癒合及止血的功效,(其止血原理是藉由降低血液溫度來實現,也因此常用於製作具有凝固效果的蠟燭油。)此外,它還能減輕疼痛、增強體力,對於治療肌腱斷裂與骨折等外傷特別有效,因此在外科領域被視為非常重要的藥物。
5. 四四七、五靈脂
(味甘氣溫,入肝經。)血中之氣藥也,大能行血行氣,逐瘀止痛。凡男女血中氣逆如腸風血痢、(行腸胃瘀滯。)心腹脅肋冷氣、惡氣諸痛悉治;(行血順氣。)婦人經閉不通,經行滯痛不利,及產後心腹小腹血氣刺痛,(同蒲黃等分研末,以酒調末,熬成膏,入水再煎,並服其滓,或加童便。)卒暴心痛。
(五靈脂炒錢半,乾薑炒三分為末,熱酒調服,立愈。)療血潰怪病。(或眼中白珠渾黑,毛髮堅直如鐵,能飲食而不語,名曰血潰,以五靈脂為末,湯服二錢,即愈。)五靈脂乃北方寒號禽之糞也。黑色氣臊,有糖心者真。酒飛去砂石用。生用行血,炒熟和血,炒黑止血。
惡人參。(此即曷旦鳥,夏月毛採五色,鳴曰:鳳凰不如我。冬月毛落,忍寒而號:得過且過。)
白話文:
[四四七、五靈脂]
五靈脂味道甘甜,性質溫和,主要影響肝臟。它是一種能調整血液中氣流的藥物,具有強大的活血與行氣功效,能有效消除瘀血並緩解疼痛。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只要是因為血液中的氣流不順導致的問題,例如腸道出血、血痢,或是心臟、腹部、脅肋部位的冷感、各種疼痛,都能得到治療。具體來說,它可以幫助血液流通,使氣流順暢。
對於婦女來說,如果出現月經閉塞、月經來潮時疼痛難忍,或是產後心腹小腹處感到血氣刺痛,可以將五靈脂和蒲黃按照同等比例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合後熬成膏狀,再加入水再次煮沸,服用膏狀物和殘渣,或者可以添加一些兒童的尿液。
對於突然發生的心痛,可以用五靈脂半錢炒製,加上三分炒製的乾薑,一起研磨成粉,用熱酒調和後服用,能立即緩解。
五靈脂也能治療一種奇怪的血液疾病。有些患者眼睛的白眼球變黑,頭髮變得堅硬像鐵,能夠進食但不能說話,這種情況被稱為「血潰」,用五靈脂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兩錢,用湯水送服,就能痊癒。
五靈脂實際上是北方一種叫做寒號的鳥類的排泄物。它的顏色是黑色,帶有腥臭氣味,有糖心的纔是真品。使用前需要用酒沖洗去除沙石。生用可促進血液循環,炒熟後則能和血,炒至黑色可以止血。
值得注意的是,五靈脂和人參相剋。
這種鳥類在夏天時,羽毛呈現五彩斑斕,會發出「鳳凰不如我」的啼叫。冬天時,羽毛脫落,它們忍受寒冷,發出「得過且過」的啼聲。
6. 四四八、白花蛇
(味甘鹹,性溫,有毒。)透骨搜風,內達臟腑,外逐皮膚,無處不到。能引祛風之藥至於病所。治手足癱瘓、肢節軟疼、口眼歪斜、筋脈攣急、厲風疥癩、急驚慢驚,(諸症皆屬於風,必須佐以補血養肝之藥為主。)及白癜風、鶴膝風、髭眉脫落、鼻柱塌壞,凡諸藥力莫及,但服蛇藥酒,切忌見風。
(宜於密室靜坐。)凡似中風、虛弱人禁用。出蘄州。(龍頭虎口,脅有二十四方勝紋,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長牙,尾有爪甲,其長二三分腸如連珠,眼光如生,他產則否。頭尾有毒,各去三寸,亦有單用頭尾者。春秋酒浸三夜,夏一宿,冬五,火炙,去盡皮骨,取肉焙乾,久藏不壞,宜煮酒服。
)
烏梢蛇,色黑,尾細有劍脊者是。功用略同,炮製不異。但性善無毒,(頭尾有毒。)而力亦小耳。
白話文:
【四四八、白花蛇】
(口感甘鹹,性質溫熱,含有毒性。)能深入骨髓搜尋風邪,內可達到臟腑,外可透達皮膚,無孔不入。能夠帶領祛風的藥物到達病痛部位。用於治療手腳麻痺、關節疼痛、面部口眼歪斜、筋脈緊繃急迫、惡性風濕、皮膚病、急性與慢性驚厥,(這些症狀大多由風邪引起,使用時應輔以補血和養肝的藥物為主。)以及白癜風、鶴膝風、鬍鬚眉毛脫落、鼻樑塌陷等,一般的藥物難以達到療效,但服用白花蛇藥酒卻可以,服用期間要嚴格避免接觸風。
(應在密閉的房間內靜坐。)對於類似中風或身體虛弱的人禁止使用。產自蘄州。(白花蛇的特徵:頭形似龍,嘴形似虎,兩側各有十二個方形花紋,腹部有像念珠一樣的斑點,口中有四顆長牙,尾巴末端有爪甲,腸子長約二三分,形狀如連珠,眼睛明亮有神,其他地方產的白花蛇則不具備這些特徵。頭尾部分含有毒素,通常會去除各三寸長的部分,但也有人只使用頭尾。春天和秋天需用酒浸泡三天三夜,夏天浸泡一夜,冬天浸泡五天,然後用火烤至皮骨完全去除,取出肉體烘乾,即使存放很久也不會腐爛,適合煮酒服用。)
烏梢蛇,身體顏色為黑色,尾巴細長且背部有劍狀脊椎的是真品。其功效與白花蛇相近,處理方法也相同。但是它的性情溫和,無毒,(但頭尾部分仍含毒。)因此療效相對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