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八·本草(下) (22)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八·本草(下) (22)

1. 四四○、玳瑁

得水中至陰之氣,性寒,解一切熱毒。治心風驚癇,利大小腸。又解痘毒,神效。凡遇時行痘症,用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濃汁一合,和勻,服半合,日三服。未發內消,已發稀少。若痘黑陷者,乃心熱血凝也,照此,加入豬心血少許,紫草汁五匙,溫服,可以起死回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玳瑁(一種海龜的殼)的功效。它吸收了水中的極陰之氣,性質偏寒,能解除各種熱毒。可用來治療心悸、驚風癲癇,並有通暢大小腸的效果。此外,它還能解除痘疹的毒素,效果神奇。

如果遇到流行的痘疹病症,可使用生玳瑁和生犀牛角,各自研磨成濃稠的汁液一合,混合均勻後,每次服用半合,一天服用三次。這樣做可以讓尚未爆發的痘疹在體內消散,已經出現的痘疹也會減少。

若痘疹呈現黑色且凹陷,這是因為心臟過熱導致血液凝結。這種情況下,可在上述配方中加入少量的豬心血,以及五匙的紫草汁,溫熱後服用,有可能讓病患從瀕死狀態恢復生機。

2. 四四一、斑蝥

(味辛寒有毒,入肺、脾二經。畏巴豆、丹參、甘草、豆花。惟黃連、黑豆、蔥、茶能解其毒。)辛寒。能走散下泄,以毒攻毒,勢不少停。善用之有再造之功。外用之,蝕死肌,敷惡瘡。內用之,破口淋,拔瘰癧、疔腫,墮胎元,下猘犬(癲犬)毒。(有方在諸毒門。)豆葉上蟲,黃黑斑文,去翅足,同糯米炒用;亦有用米取氣不取質者;或以醋煮用,皆可。

(斑蝥,豆葉上蟲;蚖責,食芫花者,青綠色,尤毒;亭長,春生,食葛花者,黑身赤頭;地膽,秋生,冬入地,黑頭赤尾,四蟲不同,功略相近。)皆有極毒,須當慎用。按斑蝥內服下敗物,痛甚,以木通導之。

白話文:

【斑蝥】

(其味道辛辣且性寒,有毒性,主要影響肺部和脾臟。與巴豆、丹參、甘草、豆花等藥物相剋。然而,黃連、黑豆、蔥、茶可以緩解其毒性。)

其性質辛辣且寒涼,具有強烈的散熱和排泄作用,能以毒攻毒,其效用不會稍有停歇。若妥善使用,可有起死回生的功效。外用時,能去除壞死組織,治療惡性瘡瘍。內服時,則可治尿道感染,清除淋巴結核、疔瘡和腫瘤,甚至可引發流產,並能解狂犬病的毒素。(相關的療法詳見各種毒症的處理方法。)

斑蝥是豆葉上的昆蟲,身體上有黃黑色的斑紋。去掉翅膀和腳後,通常會與糯米一起炒來使用;也有單純利用其氣味而非實質成分的使用方式;或者用醋煮熟後使用,這些都是可行的方法。

(斑蝥是在豆葉上的昆蟲;蚖責,是食用芫花的昆蟲,呈現青綠色,毒性更強;亭長,春季出生,食用葛花,身體黑色,頭部紅色;地膽,秋季出生,冬季潛入地下,頭部黑色,尾部紅色。這四種昆蟲雖然不同,但功效大致相似。)

這些昆蟲都有劇毒,使用時必須謹慎。據說,若內服斑蝥後,排出的物質敗壞,疼痛難忍,可用木通來引導其毒性。

3. 四四二、蠍

(味辛甘有毒,入肝經。全用者去足,焙或用尾,尾力尤緊。形緊小者良。)色青屬木。以辛溫走散之性,故專入肝。祛筋骨風邪、(諸風掉眩皆屬肝木。)大人真中風、小兒急驚風、身體搐掣、口眼喎斜。(白附、殭蠶、全蠍等分為末,酒服二錢,甚效。)療帶下疝痛、(二症屬風,俱宜加用。

)破傷風、(宜以防風、全蠍為末,酒下。)小兒臍風。(初生斷臍後傷風,肚青、口攝、吐白沫,此時垂危,用蠍可救。方在小兒門。)按似中風、小兒慢脾驚風屬虛者忌用。

白話文:

蠍子的味道辛辣微甜但有劇毒,主要影響肝臟。使用整隻蠍子時會先去掉腳部,然後烘乾或者只用尾巴部分,因為尾巴的效果更強烈。緊實且較小的蠍子品質較佳。

蠍子的顏色是青色,代表五行中的木。由於其辛辣溫熱的特性,主要作用於肝臟。能驅除筋骨中的風邪,特別適用於各種因風引起的抽搐和頭暈,這些病症都與肝臟相關。

它可用來治療成人真正的中風、兒童的急性驚風、肌肉抽搐、口眼歪斜等症狀。(將白附子、殭蠶、全蠍等量研磨成粉末,用酒服用兩錢,效果顯著。)

此外,蠍子還能治療婦女的白帶異常、疝氣疼痛,(這兩種病徵屬於風邪,都適合加入蠍子治療。)

破傷風的治療,(建議將防風、全蠍研磨成粉,用酒送服。)

對於新生兒的臍風,(出生後剪斷臍帶後受風影響,腹部發青、口脣緊閉、吐出白色泡沫,這種情況非常危險,可以使用蠍子救治。具體配方請參考兒童疾病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疑似中風、兒童慢性脾驚風等虛弱類型的病症,不建議使用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