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六·雜證 (4)
卷之六·雜證 (4)
1. 四、論鼻證
(流濁涕為鼻淵,是腦受風熱。流清涕為鼻鼽,是腦受風寒,包熱在內。腦崩臭水為腦漏,是下虛上熱,亦腦內有蟲。鼻塞無聞,是陽明風熱。鼻生瘜肉,是陽明濕熱。鼻痛,是陽明風熱。)
肺開竅於鼻,陽明胃脈亦挾鼻上行。以竅言之,肺也;而以用言之,心也。然總之鼻症不一,非風寒外感,即陰虛火炎。治外感者,宜辛散;治內熱者,宜滋陰以降火。治法大綱,盡乎是矣。
川芎散,治外冒風寒,經絡壅塞,或頭痛,或鼻塞,宜解表也。
川芎,藁本,白芷,羌活,甘草(炙,各一錢),細辛(四分),蒼朮(錢半),
白話文:
流鼻涕又濃又濁叫做鼻淵,是腦部受到風熱侵襲。流清鼻涕叫做鼻鼽,是腦部受到風寒侵襲,熱氣卻包藏在裡面。腦部流出有臭味的液體叫做腦漏,是身體下虛上熱,也可能是腦內有蟲。鼻子不通氣、聞不到味道,是陽明經的風熱。鼻子長出息肉,是陽明經的濕熱。鼻子痛,也是陽明經的風熱。
鼻子是肺的竅道,陽明胃經也循行於鼻。從竅道來說,鼻子屬於肺;從功能來說,鼻子屬於心。總之,鼻子的病症很多,不是風寒外感,就是陰虛火旺。治療外感的,要使用辛散的藥物;治療內熱的,要滋陰降火。這便是治療鼻病的大綱。
川芎散,治療外感風寒、經絡阻塞,以及頭痛或鼻塞等症狀,屬於解表藥物。方劑中包含川芎、藁本、白芷、羌活、甘草(炙)、細辛、蒼朮等藥材。
姜三片,蔥白三寸,熱服。如麻黃、紫蘇、荊芥之類,皆可。
神愈散,治風熱在肺,鼻流濁涕,窒塞不通。
細辛(四五分),白芷,防風,羌活,半夏,川芎,桔梗,陳皮,茯苓(各一錢),當歸(錢半),薄荷(四分),
姜引。
黃芩知母湯,治心肺火邪上炎,鼻塞流涕而熱者。
白話文:
【方劑】
- 生薑三片,蔥白三寸,熱服。類似於麻黃、紫蘇、荊芥等草藥,都可用於治療。
- 「神愈散」用於治療風熱在肺部引起的鼻水混濁、呼吸阻塞不暢。
【方劑成分】
- 細辛(四五分)、白芷、防風、羌活、半夏、川芎、桔梗、陳皮、茯苓(各一錢)、當歸(錢半)、薄荷(四分),以生薑為引導。
【方劑名稱】
- 黃芩知母湯,適用於治療心肺火邪上昇導致的鼻塞流熱鼻水的情況。
黃芩,知母,桑白皮,杏仁,山梔,花粉,川貝母,枯梗,甘草(各一錢),
食遠服。如大便燥,加大黃、竹葉。
蒼耳散,治鼻淵,常流濁涕,由太陽督促之火甚也。
蒼耳(炒,二錢半),白芷(一兩),辛荑仁,薄荷葉(各五錢),
白話文:
這個方劑叫做蒼耳散,是用來治療鼻淵的。鼻淵是指鼻腔內慢性炎症,症狀包括鼻塞、流鼻涕等,是由於太陽經脈火氣過旺引起的。這個方劑由黃芩、知母、桑白皮、杏仁、山梔、花粉、川貝母、枯梗、甘草等九種藥材組成,飯後服用。如果患者大便乾燥,可以加入大黃和竹葉來潤腸通便。此外,這個方劑還包含蒼耳、白芷、辛荑仁、薄荷葉等四種藥材,其中蒼耳需要炒制以降低毒性。
上研細末,每服二錢,或蔥湯或茶清,食後調下。
清化飲,治濕熱上蒸,津汁溶溢而下,離經腐散,致涕臭者。
白芍,麥冬(各二錢),丹皮,茯苓,黃芩,生地(各二三錢),白蒺藜(三五錢),石斛(一錢),蒼耳(二三錢,炒)
如熱甚而渴,加石膏。
腦漏秘方,治鼻中時流臭水,俗名控腦砂,有蟲食腦中。
用絲瓜藤近根三尺曬乾,燒存性,為細末,酒調服之,即愈。
白話文:
這是一個叫做「清化飲」的藥方,用來治療濕熱上蒸導致的津液外溢、鼻涕有臭味等症狀。藥方包括白芍、麥冬、丹皮、茯苓、黃芩、生地、白蒺藜、石斛、蒼耳等藥材。如果熱症嚴重並且口渴,可以加入石膏。
另外,還有一個用於治療鼻子經常流出臭水,俗稱控腦砂的秘方,使用絲瓜藤靠近根部曬乾後燒成的灰燼,用酒調服即可痊癒。
黃白散,治鼻生瘜肉,阻塞氣道,謂之鼻齆。
雄黃,白礬,細辛,瓜蒂(炒。等分)
共為末,以雄犬膽汁和為丸,如棗核大,塞鼻。即細辛為末吹鼻亦效。
輕黃散,治鼻中瘜肉。
輕粉(二分),雄黃(一錢),麝香(一釐),杏仁(去皮,二分),
先研杏仁,次將余藥合研,於臥時用箸頭蘸米粒許,點瘜肉上,半月見效。
白話文:
【黃白散】,用來治療鼻子長出的瘜肉,導致呼吸道阻塞,這種狀況稱為鼻齆。
雄黃、白礬、細辛、瓜蒂(需先炒過,四種材料等量)。
混合磨成粉末,再以雄犬的膽汁調和成丸狀,大小如棗核,塞入鼻子中使用。也可以將細辛磨成粉末,直接吹入鼻子,效果相同。
【輕黃散】,用來治療鼻子中的瘜肉。
輕粉(二分)、雄黃(一錢)、麝香(一釐)、杏仁(去皮,二分)。
首先研磨杏仁,接著將剩下的藥材與杏仁混合研磨。在睡前用筷子沾取米粒大小的份量,點在瘜肉上,約一個半月後會見效。
白礬散,治肺經風熱,鼻生酒皶。
白礬,硫黃,乳香(等分),用茄汁調敷。
又方:用硫黃、輕粉各一錢,杏仁五分共為末,以津唾調搽。
又方:以銅綠為末,晚時,切生薑蘸擦之。
備棟古來治鼻諸病至簡至穩神方於後,以便取用。
鼻中生肉贅,極臭極痛,以白礬加硇砂少許吹上,化水而消。內服清濕熱之藥。○鼻塞,久不聞香臭者,用生蔥分作三段,早用蔥白,午用中段,晚用末段,搗塞鼻中,氣透自效。○鼻赤,用大黃、朴硝等分為末,津調塗之。○疳蟲食鼻,用五倍子燒存性,研末摻之。○風刺赤鼻,用大風子仁、木鱉子仁、輕粉、硫黃為末,夜唾津塗之。
白話文:
白礬散可以治療肺經風熱導致的鼻子上長酒皶。做法是用白礬、硫黃、乳香等分,用茄汁調和敷在患處。另外,也可以用硫黃、輕粉各一錢,杏仁五分,研成粉末,用唾液調和塗抹。還有一種方法是用銅綠研成粉末,晚上用生薑切片蘸取粉末擦拭。這些都是古人留下來治療鼻部疾病的簡便有效的方法,方便大家隨時取用。如果鼻腔長了肉贅,又臭又痛,可以用白礬加上少許硇砂吹上去,會化水消散,同時也要服用清熱除濕的藥物。鼻子不通,長期聞不到香臭味,可以將生蔥分為三段,早上用蔥白,中午用中間一段,晚上用末端,搗碎塞入鼻中,氣通自然就會好。鼻子發紅可以用大黃、朴硝等分研末,用唾液調和塗抹。如果鼻腔被疳蟲侵蝕,可以用五倍子燒成炭,研成粉末撒在患處。風刺導致的鼻頭發紅,可以用大風子仁、木鱉子仁、輕粉、硫黃研成粉末,晚上用唾液塗抹。
○鼻中生瘡,用黃柏、檳榔研末,豬脂調敷。○鼻中瘜肉,用冰片點之,或細辛末時時吹之。○鼻中生瘡,以桃葉搗爛塞之。無葉用枝。○鼻瘜、鼻痔,用狗頭骨燒灰,加硇砂,日吹之,化為水。又方:用雄黃一塊塞鼻,十日自落。○鼻中生毛,挺出數寸,痛不可忍,用硇砂、乳香為丸,服十粒自脫。
○鼻瘡,用杏仁、大黃研末吹之。又方:用陀僧、白芷研末點之。○鼻衄(即鼻血也。)不止,用白芨研末,水調服二錢,外塗山根(即鼻上起處。)上。又方:血三五日不止者,人中白新瓦焙乾,入麝香少許,溫酒調服。又方:服生葛根汁三次。又方:用山梔四錢,炒黑煎服。
白話文:
○ 鼻子長了腫物,使用黃柏和檳榔研磨後的粉末,調和豬油敷在患處。○ 鼻子裡長了息肉,使用冰片點擦,或者使用細辛研磨後的粉末,經常吹進鼻子裡。○ 鼻子長了腫物,使用桃葉打成糊狀,塞進患處。沒有葉子可以用枝條代替。○ 鼻子息肉、鼻痔,使用狗頭骨燒成灰,加入硇砂,每天吹進鼻子裡,直至化為水。另外的方法:使用雄黃一塊塞進鼻子,十天後自然掉落。○ 鼻子長了毛髮,長出數寸,疼痛難忍,使用硇砂和乳香研磨成丸子,服用十粒後會自行脫落。
○ 鼻子有腫物,使用杏仁和大黃研磨後的粉末,吹進鼻子裡。另外的方法:使用陀僧和白芷研磨後的粉末,點在患處。○ 鼻子出血不止,使用白芨研磨後的粉末,調和水服用兩錢,外塗在鼻樑(即鼻子最高處)。另外的方法:鼻子出血持續三五天不見好,使用人中白新瓦焙乾,加入少量麝香,調和溫酒服用。另外的方法:服用生葛根汁三次。另外的方法:使用山梔四錢,炒至黑色後煎水服用。
又方:用蔥搗汁,入酒少許,滴鼻中,即覺血從腦上散下。又方:搗蒜貼足心。又方:以發燒灰塞鼻中。又方:以墨磨茶服。又方:以冷水濕後頸窩。○鼻竅閉,不聞香臭,用白薇、貝母、款冬花、百部等分研末,米湯調下。○鼻淵,用細辛四分,辛荑、白芷各錢半,水煎服。
○鼻塞不聞香臭,每日用桑白皮七八錢煎服,一七自通。○鼻皶赤皰,用陀僧為末,人乳調敷,日夜常洗。○鼻準赤色,用雄黃、硫黃各五錢,水粉二錢,以初生乳汁調敷,二三次愈。○衄血不止,以硼砂一錢水服,立止。○鼻生紅點,癢則搔爛出風水,用穿山甲(炒)一錢,全斑蝥二個,糯米十八粒,拌炒黃,去米,同甲研末,麻油調塗,神妙。
白話文:
- 另一種方法:將蔥搗成汁,加入少量酒,滴入鼻孔中,會感到血液從頭頂散開。另一種方法:將蒜頭搗碎貼在腳底。另一種方法:用頭髮燒成的灰塞入鼻孔中。另一種方法:將墨研磨與茶混合飲用。另一種方法:用冷水濕潤後頸窪。若鼻孔堵塞,無法聞到香氣和味道,可將白薇、貝母、款冬花、百部等量研磨成粉末,用米湯調和服用。對於鼻腔問題,可以使用細辛四分、辛荑、白芷各錢半,加水煎煮後飲用。若鼻塞且無法聞到香氣和味道,每天用桑白皮七八錢煎煮後飲用,七天後自然通暢。對於紅腫的鼻孔,可用陀僧研磨成粉末,再與人乳混合敷在患處,每日早晚清洗。若鼻尖呈紅色,可用雄黃、硫磺各五錢,水粉二錢,以初生的乳汁調和敷在患處,兩到三次即可痊癒。若出血不停,可用硼砂一錢,加水服用,可立即止血。對於鼻孔出現紅點,搔抓後會有風水現象,可用穿山甲(炒)一錢,全斑蝥兩個,糯米十八粒,拌炒至黃色,去除米粒,與甲一起研磨成粉末,再用麻油調和塗抹,效果神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