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七·本草(中) (27)
卷十七·本草(中) (27)
1. 三三一、蔥
(味辛平,入肺、胃二經,忌刺、蜜、犬雞肉。)辛能發散,出汗解肌,疏通骨節,以通上下陽氣。(用白不用青,白冷而青熱。)治傷寒頭痛身疼、時疾狂熱、鼻塞聲重。(散肺寒邪。)除陰毒腹痛,(陰症厥逆,用蔥白安臍上熨之。)通大小便,療下血、下痢、(蔥煮粥食,以氣通則血活。
)折傷出血、(火煨研封,止痛無瘢。)乳癰、風痹、通乳、安胎、(孕婦傷寒,蔥白一物,發汗而安胎,加生薑亦佳。合豆豉、阿膠,治胎動。)霍亂轉筋、奔豚、腳氣。搗罨傷寒結胸,專攻喉痹,亦解諸毒。按蔥味辛,肺之藥也,故解散之用居多。但多食神昏發落,虛氣上衝,散走利之故歟?
白話文:
【蔥】
(其味道辛辣且性平,主要影響肺部與胃部,食用時應避免與刺菜、蜂蜜、狗肉及雞肉一同食用。)蔥的辛辣能促進汗腺分泌,有助於排汗並能舒緩肌肉,同時也能疏通骨節,促進身體上下陽氣的流通。(在使用時,應選擇白色部分而非綠色部分,因為白色部分較冷,而綠色部分則較熱。)可用來治療感冒引起的頭痛、身體疼痛、時疫導致的高燒、鼻塞以及聲音沙啞。(可幫助排除肺部的寒邪。)能緩解因寒邪入侵導致的腹痛,(對於陰症所引起的四肢冰冷,可將蔥白放置於肚臍上,再進行熱敷以緩解症狀。)有助於排泄大小便,對於下血、下痢也有療效,(食用以蔥為主材料煮的粥,能幫助氣血流通,從而改善病症。)
能治療外傷出血,(將蔥烤熱後研磨成泥,敷於傷口,不僅能止痛,還能防止留下疤痕。)對於乳腺炎、風濕性關節炎、乳腺不通、安胎等有良好效果,(孕婦若感染風寒,單用蔥白就能發汗安胎,加入薑片效果更佳。配合豆豉、阿膠,能治療胎動不安。)對於霍亂引起的抽搐、腹部脹氣、足部水腫也有療效。將蔥搗碎敷於胸口,能有效緩解因感冒引起的胸部悶痛,對於喉嚨痛也有很好的療效,同時也能解毒。根據研究顯示,蔥的辛辣味道對肺部有正面作用,因此常被用於治療需疏散肺部寒氣的疾病。然而,過量食用蔥可能會導致精神混亂、頭髮脫落,甚至會導致虛弱的氣息上升,這可能就是因為其散熱和利尿的作用所致。
2. 三三二、大蒜
(味辛溫有毒,入脾、腎二經。忌蜜。)開胃健脾,消穀化食。闢瘟疫,消癰腫,(搗爛,麻油調敷。)化肉食。(用蒜醋則不悶。)治中暑不醒、(搗和地漿溫服。)鼻衄不止、(搗貼足心,引熱下行。)關格不通。(搗納肛中,能通幽門。)搗貼臍,能達下焦,消水腫,利二便。
切片爍艾,解一切癰疽惡瘡腫核。(凡癰疽大毒,覓獨頭蒜切片貼毒上,以陳艾揉軟,安蒜上炙之。痛則易之,不須燒至泡起傷肉,三壯易蒜,以百壯為率。來日又如是炙之。初炙壞肉不痛,到好肉方痛,則毒外出。初起即散,已成者易愈,否則內逼五臟而危矣。)驅寒氣寒痰,療腸風、(同黃連丸。
)噎氣,(同平胃散。)除蠱毒,敷蛇蟲沙蝨溪毒甚良。按性熱氣臭,凡虛熱之人勿用,即宜用者亦勿過用。若久食,動火傷肺,損目耗血,謹之!
白話文:
【大蒜】
大蒜的味道辛辣且略帶溫熱,但有毒素,主要影響脾胃與腎臟。食用時應避免與蜂蜜一同攝取。
大蒜可以幫助開胃並強化脾胃功能,促進消化,有助於食物的分解與吸收。它還具有防疫效果,能消除腫塊。若要使用,可將其搗碎後,與麻油混合塗敷在患處,以達到療效。對於肉類食物的消化,大蒜也有很好的效果,若搭配醋一起食用,更不易造成身體負擔。
大蒜能治療中暑昏迷的情況,只需將其搗碎後,與地面泥漿溫和混合服用。對於鼻血不止的問題,大蒜也能解決,只要將其搗碎貼在腳底,能引導身體熱氣下降。對於關節阻塞無法排泄的情況,大蒜也能發揮作用,將其搗碎後塞入肛門,能幫助幽門的暢通。將大蒜搗碎貼在肚臘,能幫助下腹部的機能,消除水腫,並促進大小便的順暢。
大蒜切片後配合艾草使用,能有效治療各種膿瘡、惡性腫瘤及腫塊。對於嚴重的膿瘡或毒癥,可以找一顆單獨生長的大蒜,切片後貼在患處,再將艾草搓揉至柔軟,放在大蒜上進行灸療。若感到疼痛即可更換,不必等到皮膚起泡傷害到肌肉,通常每三次灸療後更換一次大蒜,以一百次灸療為標準。隔天再繼續同樣的灸療過程。開始時,灸療不會讓壞死的組織感到疼痛,直到碰到健康的組織才會感到疼痛,這表示毒素正在向外排出。如果在剛開始就進行灸療,通常可以避免病情擴散,即使已經形成病竈,也能較容易康復,否則毒素可能會侵入內臟,造成危險。
大蒜能驅除體內的寒氣和寒痰,對腸風等疾病有療效,可與黃連一同製成藥丸服用。對於噎氣的問題,大蒜可與平胃散一同使用。大蒜還能去除體內的寄生蟲和毒素,對於蛇咬、蟲咬、沙蝨及溪流中的毒素,大蒜的外敷效果非常好。
然而,大蒜屬熱性且味道濃烈,對於體質虛熱的人並不適合,即使適合食用,也應適量攝取。長期大量食用大蒜,會導致身體燥熱,傷害肺部,損害視力並消耗血液,請務必小心。
3. 三三三、韭菜
(味辛氣溫,微酸,入肝經。)辛能散結,溫能通行,兼有微酸,故入肝而主血,凡血之凝滯者,皆能行之,是血中行氣藥也。固精氣,暖腰膝,止遺濁,除瀉痢,進飲食,(皆溫中兼補之力也。)散一切瘀血,治吐衄血病、(搗汁童便和服。)噎膈反胃,(凡瘀血停痰在胃脘,致反胃刺痛,宜韭汁桔梗入藥,開提氣血。
有腎氣上攻致心痛者,宜韭汁和五苓散為丸,茴香湯下。)和臟腑,除胃熱,助腎補陽。但多食昏神昏目,慎之!
白話文:
【關於韭菜】
韭菜的味道辛辣,氣溫且略帶酸味,能夠進入肝臟經絡。其辛辣特性可以幫助散開身體中的結塊,溫性則促進全身的循環,加上一點點酸味,所以進入肝臟後主要調節血液,對於血液凝滯的情況都有改善效果,可稱之為在血液中運行氣血的藥物。它能鞏固精氣,使腰部和膝蓋感到溫暖,停止遺精和混濁的分泌物,消除腹瀉和痢疾,增加食慾(這都是因為它具有溫暖中焦並兼有補益的功效)。此外,韭菜還能散去身體內的所有瘀血,治療嘔吐、鼻出血等病症(將韭菜搗成汁,與孩童的尿液混合服用)。對於食道阻塞或反胃的情況,若是由於瘀血或胃部有痰導致的反胃和刺痛,適合使用韭菜汁和桔梗入藥,以調整氣血。
對於因腎臟功能上衝引起心痛的人,應將韭菜汁和五苓散混合製成丸狀,再以茴香湯送服。韭菜有助於臟腑和諧,去除胃部熱氣,同時增強腎臟,補充陽氣。但是,過量食用韭菜可能會使人頭腦昏沉,視力模糊,所以要謹慎食用。
4. 三三四、韭子
(味辛甘而溫,入肝、腎、命門三經。)補精血,助相火,(暖腰膝。)治筋痿、遺尿、泄精、溺血、白帶、白淫。(經曰:足厥陰病則遺尿;思想無窮,入房太甚,發為筋痿及為白淫。韭子同龍骨、桑螵蛸能治諸病,以其入厥陰補肝腎命門。命門者,藏精之府也。)蒸、暴、炒、研用。
白話文:
(其味道辛辣帶甜且性溫,能進入肝臟、腎臟和生命之門這三個部位。) 它可以補充精血,增強身體的內在能量,(並有溫暖腰部和膝蓋的效果。) 可治療肌肉萎縮、夜尿、早洩、尿血、白帶過多、以及性功能障礙。(根據古籍記載:如果足厥陰肝經生病,可能會導致夜尿;若思慮過度,或性行為過度,可能引發肌肉萎縮及性功能障礙。韭菜籽與龍骨、桑螵蛸一起使用能治療這些疾病,因為它們都能進入厥陰肝經,補充肝臟、腎臟和生命之門的能量。生命之門是儲存精氣的地方。) 韭菜籽可透過蒸煮、曬乾、炒製、研磨後使用。
5. 三三五、薤
(味辛氣溫,入肺、大腸二經。)調中助陽,散血生肌。泄大腸氣滯,治泄痢後重、(此氣滯氣,四逆散加薤以泄之。但後重亦有氣虛、血虛、火熱、風燥之不同。)肺氣喘急,安胎利產。葉似韭而中空,根如蒜,取白用。忌牛肉。(其葉光滑,露亦難佇,故云薤露。)
白話文:
(其味道辛辣,性質溫和,主要影響肺部與大腸兩部位。)能調節身體機能,增強陽氣,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肌肉生長。可以緩解大腸氣滯,治療腹瀉時感覺下墜的症狀,(對於這種氣滯的情況,可在四逆散中加入薤來緩解。但需注意,下墜感也可能由氣虛、血虛、火熱或風燥等不同原因引起。)能舒緩肺部氣喘,有助於安胎和順利分娩。其葉子形似韭菜但中間是空心的,根部像大蒜,使用時取白色部分。忌與牛肉一同食用。(由於其葉面光滑,露水難以停留其上,因此被稱為薤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