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七·本草(中) (6)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本草(中) (6)

1. 二二三、檳榔

(味苦辛氣溫,入胃、大腸二經。忌見火。)辛破滯,苦伏蟲,溫散邪,墜氣至於極下。攻堅,去脹,消食,殺蟲,下水,截瘧。治痰癖、癥結、瘴癘、痢疾、水腫、大小便氣秘、裡急後重。(悉辛溫之功。)形如雞心,破之作錦紋者良。(嶺南多瘴氣,以檳榔代茶可解。若地無瘴氣及氣虛下陷者,所當避之。)

白話文:

(檳榔的味道苦澀且帶有辛辣,性溫,能作用於胃和大腸。使用時應避免加熱。)它的辛辣可以破除身體的阻滯,苦味可以驅除體內的寄生蟲,溫熱的特性可以散發體內的邪氣,並且能將氣力降至身體的最底層。檳榔可以攻破堅硬的積塊,消除脹氣,幫助消化,殺死體內的寄生蟲,促進水分排泄,防止瘧疾。它還可以用來治療痰濕、結石、熱帶疾病、痢疾、水腫、以及大小便的氣滯祕結,和腸胃的緊迫感和排便困難。(這些都是檳榔的辛辣和溫熱功效。)其形狀類似雞心,剖開後呈現出像錦繡一樣紋理的是上等品質。(在嶺南地區,由於多瘴氣,飲用檳榔可以起到解毒的作用。但如果在沒有瘴氣的地方,或者身體虛弱、氣血下陷的人,則應避免食用。)

2. 二二四、川椒

(味辛性熱,有毒,入肺、脾、胃三經。閉口者殺人。)稟純陽之氣,下達命門,益下而不衝上。蓋導火歸元,溫脾暖胃。治三焦沉寒冷痼,消食除脹。療心腹冷痛、泄瀉、嘔吐、水腫、痰飲。暖腰膝,縮小便、(皆補火之效。)陰汗、泄精,(下焦虛寒。)堅齒,明目,(能去翳膜。

)通血,安蛔,腎氣上逆,(性能下行。)溫補下焦,(每日吞二十粒,最妙。)最殺傳屍勞蟲。(研為末,每日米飲下三錢,服至斤許蟲自吐出。)去目微炒用。若陰虛火旺,肺胃熱者忌服。

白話文:

【二二四、川椒】

(味道辛辣且性質熱烈,含有毒素,主要影響肺、脾、胃三個部位。如果椒實閉合未開,食用可能致命。)

川椒蘊含純陽之氣,能向下達到身體深處,有益於下部而不會刺激上部。它有助於引導體內熱力回歸根本,溫暖脾胃。適用於治療三焦深層的寒涼痼疾,幫助消化和消除脹氣。也能緩解心腹部冷痛、腹瀉、嘔吐、水腫和痰多等症狀。同時,它能溫暖腰膝,控制小便量,這些都是因為其有補充體內火力的作用。此外,對於陰汗、泄精等下焦虛寒引起的問題也有改善效果,並能強健牙齒、增進視力,去除眼睛的翳障。

川椒還能促進血液流通,安定腸道寄生蟲,防止腎氣上逆,溫補下焦。每天服用二十粒,效果極佳。它對殺死傳染病蟲非常有效,可將其研磨成粉末,每日以米湯送服三錢,持續服用至一斤左右,蟲子會自然排出體外。使用時應先將其炒過以去其濕氣。然而,若是陰虛火旺或肺胃有熱的人,則不宜服用。

3. 二二五、椒目

(即川椒子。味苦辛。)專行水道,不行穀道。治水蠱,除脹,定喘,(行水。)斂汗。可塞耳療聾。

白話文:

(這裡所說的椒目,就是花椒的種子,其味道苦且辛辣。)花椒種子主要作用於泌尿系統,而不影響消化系統。它能用於治療由水份代謝異常所導致的疾病,如消除身體浮腫,穩定喘息狀況,(幫助水分排出),並有收斂汗水的效果。此外,花椒種子還可以用來填塞耳朵,治療聽力下降的問題。

4. 二二六、胡椒

(味辛大熱,有毒,入胃、大腸二經。)辛熱純陽,暖胃快膈,善走氣分,溫中下氣。治寒痰、食積、腸滑冷痢、陰毒腹痛、吐酸水、嘔逆、脹滿。(胃寒之患。)殺一切魚肉毒。食料宜之。多食動火,發痔瘡臟毒,齒痛目昏。

畢澄茄

一類二種,主治略同。

又一種花椒,肉薄色黑,專於殺蟲。治乾疥蟲癬。外科用之,不作湯服。

白話文:

【二二六、胡椒】

(味道辛辣且性大熱,有毒性,主要影響胃與大腸兩個部位。)其辛辣與熱性屬純陽,能溫暖胃部,促進消化,擅長調節氣機,有溫暖中焦與降氣的作用。能治療因寒冷引起的痰飲、食物積滯、腸胃滑泄、冷痢、陰寒導致的腹痛、反酸、嘔吐、脹氣等症狀。(主要適用於胃寒的患者。)能解各種魚肉中毒。適合做為食物調料。但若過量食用,則可能引發火氣上升,造成痔瘡、內臟毒素、牙痛、視力模糊等問題。

畢澄茄

有兩種類型,其主要療效大致相同。

另有一種花椒,果皮較薄且顏色偏黑,主要功能在於殺蟲。可用於治療乾燥性疥癬等由蟲害引起的皮膚病。在外科領域會使用到,但一般不做成湯劑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