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五·瘟疫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瘟疫 (3)

1. 八、論瘟疫痞滿

凡下後痞滿,有實有虛。脈實者,餘邪猶留胸脅,按之而痛,食後更甚,宜再下之;若脈不數,不潮熱,不口渴,下後痞更甚者為虛,宜補養之。

化滯湯(新),治下後餘邪作痞,心胸飽脹,脈實而數。宜導滯除邪。

陳皮(去白,一錢),青皮(六分),茯苓(錢半),厚朴(一錢),白芥子(炒研,六分),大黃(煨,二錢),

水煎服。不效,加枳實一錢。

參附養榮湯,治下後虛痞,不熱不渴,脈平而弱。

當歸(二錢),白芍(酒炒,錢半),生地(酒浸,錢半),乾薑(炒,一錢),附子(制,七分),人參(一錢,無人參,即以條參或沙參三五錢代之亦可。)

水煎服。

白話文:

[八、討論瘟疫引發的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在治療後仍持續存在,有可能是實證也可能是虛證。如果脈搏強勁,表示餘邪還停留在胸口和脅部,按壓會感到疼痛,飯後情況更嚴重,應該再次使用瀉下法;但如果脈搏並非快速,沒有潮熱或口渴現象,治療後消化不良反而更嚴重,這就是虛證,應該進行補養。

化滯湯(新方),用於治療治療後餘邪導致的消化不良,心胸感覺飽脹,脈搏實且頻率快。適合用於導滯除邪。

藥方如下:陳皮(去掉白色部分,一錢),青皮(六分),茯苓(錢半),厚朴(一錢),白芥子(炒過研磨,六分),大黃(煨製,二錢), 用水煎煮服用。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加入一錢的枳實。

參附養榮湯,用於治療治療後虛證的消化不良,無發熱或口渴,脈搏平穩但弱。

藥方如下:當歸(二錢),白芍(酒炒,錢半),生地(酒浸,錢半),乾薑(炒,一錢),附子(炮製,七分),人參(一錢,如無人參,可用條參或沙參三五錢代替亦可。) 用水煎煮服用。

2. 九、論瘟疫嘔吐

凡嘔吐,有寒有熱。邪留胃口,熱甚作咽,下之減半,宜再下之。猶有餘熱,體弱而不可下者清之。至於下後邪盡,毫無熱症熱脈而復嘔者,以胃口續得寒也,宜溫之。

竹葉石膏湯,治瘟疫下後,胃口猶有餘熱,時作嘔吐,用此清之。

石膏(生研,三錢),半夏(錢半),甘草(一錢),麥冬(錢半),淡竹葉(十三片),米(一撮),人參(隨其有無)

生薑三片引。若口微渴,大便微燥,加酒炒大黃一錢。

半夏藿香湯,治下後脈靜身涼,不渴不躁,胃寒嘔逆。

半夏(錢半),真藿香,乾薑(炒),茯苓,陳皮,白朮(各一錢),甘草(五分),生薑(八分),

熱服。

白話文:

[九、討論瘟疫引起的嘔吐]

所有嘔吐的情況,可能因寒冷或過熱引起。當病邪滯留在胃部,如果情況過於嚴重,會導致喉嚨痛,這種情況下,先進行一次治療可以減輕一半的症狀,應考慮再進行一次治療。然而,如果還有殘餘的熱氣,但身體狀況已經很虛弱,無法承受進一步治療,這時候應該用清熱的方法來處理。直到治療後,邪氣已被完全清除,且沒有任何熱症或熱脈的現象,卻又再次出現嘔吐,這可能是因為胃部又受了寒,這時應該用溫補的方法來治療。

「竹葉石膏湯」,適用於治療瘟疫後,胃部仍有殘餘熱氣,偶爾會嘔吐的情況,使用此藥方可以清熱。

藥方包含:生石膏(研磨,三錢),半夏(錢半),甘草(一錢),麥冬(錢半),淡竹葉(十三片),米(一小撮),人參(根據病人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加入)。

用生薑三片作為引導。如果患者口微渴,大便微燥,可加入酒炒過的大黃一錢。

「半夏藿香湯」,適用於治療治療後,脈搏平穩,身體涼爽,不渴不躁,胃寒導致嘔吐的情況。

藥方包含:半夏(錢半),真藿香,乾薑(炒),茯苓,陳皮,白朮(各一錢),甘草(五分),生薑(八分)。

需熱服。

3. 十、論瘟疫蓄血

蓄血之病,原因失下,或下之未盡,熱移下焦血分,小腹硬痛,小便清長。小便屬氣,清則氣分無病,知其在血分也。其有喜忘如狂者,此胃熱波及於血分,血乃心之屬,血中留火,延蔓心家,宜有是症,仍從胃治。

桃仁承氣湯,治熱移下焦血分,小腹或硬或痛,其人如狂。

大黃(三錢),芒硝(二錢),當歸,白芍(各一錢),桃仁(去皮尖,一錢半),丹皮(一錢),

煎服。熱除為愈;或熱少減,宜再服。但有餘焰者,宜犀角地黃湯調之,(方見第五。)不得再用前方,恐亡血過多也。

白話文:

蓄血病症的起因,通常是因為未能及時排解,或是排解不完全,導致熱氣轉移到下焦的血分,造成小腹部位硬且疼痛,但小便卻呈現清長的情況。小便屬於氣分,若呈現清狀就表示氣分並無疾病,這就顯示出問題在於血分。有些患者會出現記憶力減退或像瘋狂般的行為,這是因為胃熱影響到了血分,而血分與心臟相關,如果血液中殘留了熱氣,就會蔓延到心臟,導致這種症狀,因此治療上還是要從胃部著手。

「桃仁承氣湯」,用於治療熱氣轉移到下焦血分,造成小腹部位硬或疼痛,以及患者行為類似瘋狂的狀況。

藥方成分:大黃(三錢)、芒硝(二錢)、當歸、白芍(各一錢)、桃仁(去皮尖,一錢半)、牡丹皮(一錢)。

煎煮服用。熱氣消除即痊癒;若熱氣稍有減緩,應再次服用。但若是仍有餘熱,應該改用「犀角地黃湯」來調理,(配方請參閱第五篇)。不能再使用先前的藥方,以免血液流失過多。

4. 十一、論瘟疫發黃

疫邪傳裡,胃氣熏蒸,則成濕熱。透於肌腠,遂成黃病。由小便不利,邪無輸泄也。

茵陳湯,治邪熱鬱滯,變為黃疸,身目如金,口渴尿赤。

茵除(錢半),山梔(二錢),大黃(三四錢),

姜水煎服。胃熱移於下焦,故用大黃為君;熱無以泄,臣以山梔,利小便而瘀熱自除。至於茵陳,為治疸退黃之專藥也;若用茵陳而兼五苓,不惟不能退黃,小便間亦難利。

白話文:

在瘟疫的邪氣侵入身體深處後,若胃部功能受到影響,產生過多的濕氣與熱氣,這些濕熱氣體透過皮膚散發出來,就會形成黃疸病。這通常是由於小便不順,導致體內的邪氣無法正常排出所造成的。

「茵陳湯」,適用於治療因邪熱滯留體內,進而引發黃疸的情況,症狀包含全身和眼睛都呈現金黃色,口渴且小便顏色偏紅。

配方為:茵陳(約4.5公克),山梔(約6公克),大黃(約9至13.5公克)。

以薑水煎煮服用。由於胃部的熱氣向下移動到下腹部,所以使用大黃作為主要成分;當熱氣無法排出時,輔以山梔,促進小便排泄,從而去除體內的瘀熱。至於茵陳,是專門用來治療黃疸,幫助褪去黃色的藥物;但如果同時使用茵陳和五苓,不僅無法褪黃,甚至可能讓小便更難排暢。

5. 十二、論瘟疫自汗

自汗者,伏邪中潰,氣通故也。若脈長洪而數,身熱大渴,宜白虎湯得戰汗而解。有里症下後,三五日間汗出不止,熱甚則汗甚,熱微汗亦微。此屬實症,乃表有留邪也,宜柴胡湯以佐之,表解則汗自止。設有三陽經症,當用前三陽隨經加法,(加法見達原飲後。)不得誤認為表虛,用黃耆及止汗之劑。

又有里症,不拘天時,多作自汗,宜下之。至於表裡無實症,喜熱畏冷,面青唇白,脈微欲絕,忽得自汗,為虛脫,急當峻補。有大病愈後數日,每飲食及驚動即汗出,此表裡虛怯,宜養榮湯,倍黃耆。

白話文:

[十二、討論瘟疫中的自發性出汗]

自發性出汗的情況,通常是潛藏在體內的邪氣開始崩潰,身體的氣血開始流通的徵兆。如果脈搏強壯且頻率快,伴有高燒和極度口渴,應該使用白虎湯,通過劇烈的出汗來達到病情的緩解。

有些情況下,體內的病症在進行了治療後,三到五天內仍然持續出汗,體溫越高,汗就越多,體溫稍微下降,汗也就相對減少。這屬於實證的情況,說明體表仍有殘餘的邪氣,應該使用柴胡湯來輔助治療,一旦表邪被清除,出汗自然就會停止。

假如有太陽經絡的病症,應該根據前面提到的太陽經絡的治療原則進行加減治療,不能誤以為是表氣虛弱,而使用黃耆或其它止汗的藥物。

另一種情況是體內有病症,無論天氣如何,經常自發性出汗,這種情況應該進行清熱瀉火的治療。至於那些表裡都沒有實證,喜歡熱量,害怕寒冷,面色蒼白,嘴脣無色,脈搏微弱幾乎要斷絕,突然自發性出汗的人,這屬於嚴重的虛弱,應該立即進行強烈的滋補。

有些大病初癒的人,在幾天後,每次飲食或者受到驚嚇都會大量出汗,這是表裡虛弱,膽怯的表現,應該使用養榮湯,並且加倍使用黃耆。

6. 十三、論瘟疫盜汗

里症下後,續得盜汗者,表有微邪也,亦用柴胡湯以佐之。瘟疫愈後數日,脈靜身涼,及得盜汗與自汗者,俱屬表虛,宜黃耆湯。

柴胡湯,治表有微邪,自汗、盜汗二症。

柴胡(錢半),黃芩,陳皮,甘草,生薑(各一錢),大棗(二枚),

黃耆湯,治瘟疫愈後數日自汗盜汗,屬表虛者。

黃耆(蜜炙,三錢),五味子(一錢),當歸(錢半),白朮(錢半),甘草(炙,五分),

照前煎服。如汗未止,加麻黃淨根一錢五分,無不止者。但屬實者多,邪氣盛也:屬虛者少,正氣奪也。虛實之分,在乎有熱無熱。有熱為實,無熱為虛。再參脈息,庶幾無誤。

白話文:

在治療內臟病症後,如果接續出現晚上不自主流汗的情況,這表示體表仍有些許病邪未清,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柴胡湯來輔助治療。在瘟疫康復後的幾天,即使脈搏平穩、身體涼爽,但如果還是會出現晚上或白天自發性流汗,這都屬於表層防禦力下降,應使用黃耆湯來調理。

柴胡湯,適用於治療體表有輕微病邪導致的自汗和盜汗兩種症狀。

其成分包括:柴胡(1.5錢),黃芩,陳皮,甘草,生薑(各1錢),大棗(2顆)。

黃耆湯,適用於瘟疫康復後數日,因表層防禦力下降導致自汗和盜汗的情況。

其成分包括:黃耆(3錢,需用蜂蜜炒過),五味子(1錢),當歸(1.5錢),白朮(1.5錢),甘草(0.5錢,需炒過)。

以上藥材均按照上述份量煎煮服用。若汗還未停止,可再加入麻黃的淨根1.5錢,通常都會有效。然而,通常多數情況是因為病邪旺盛,導致實證;少數情況是因為正氣衰弱,導致虛證。區分虛實的關鍵在於有無發熱現象。若有發熱,則屬於實證;若無發熱,則屬於虛證。再次確認脈搏狀況,這樣才能減少診斷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