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三·傷寒(上)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傷寒(上) (4)

1. 九、感冒傷寒新舊發表諸方

姜三片,蔥白五寸,水煎,熱服,取微汗。如冬春寒甚,加麻黃五六分。夏秋,加蒼朮錢半。

加減羌活湯(新),治傷風寒,頭痛、身痛、憎寒、壯熱、脈浮緊無汗,及四時不正之氣。凡男女大小同治。以代麻、桂、青龍等湯也。

羌活(一錢),防風(一錢二分),蒼朮,川芎,白芷,甘草(各一錢),陳皮(八分),北細辛(二、三分),生薑(一錢),蔥白(五寸)

熱服,取微汗。如自汗者,去蒼朮,加白朮,或加黃耆。胸滿,加枳殼、桔梗。嘔逆,加半夏。喘促,加杏仁。可隨症加入。此方不犯三陽禁忌,為解表穩方,可以便用。

補中益氣湯,治虛弱不足。年衰脈微之人,外受風寒,難用表劑,補中即以除蔻,亦可隨症照後加入。善用者最效。

人參(無者用淮山藥三、四錢炒黃代之),黃耆(蜜炒),白朮(各錢半),陳皮(五分),當歸,甘草(炙。各一錢),升麻(用蜜水炒,或用淡鹽水炒),柴胡(酒炒。各三分),生薑(五分),紅棗(三枚),

水煎服。病屬太陽,無汗寒熱者,加羌活、防風。頭痛,加白芷、川芎,或加北細辛二、三分。汗不出者,再加蒼朮。自汗者,加桂枝、白芍。寒甚者,加蘇葉。熱甚者,加黃芩。○此方惟上焦痰嘔、中焦濕熱、傷食、膈滿者忌服。

益元散邪湯(新),治元氣太虛,脈大無力,外感寒邪,憎寒壯熱,身痛頭痛,或嘔惡泄瀉等症。邪氣不能外達,惟溫中自可散寒;即素稟薄弱之輩,或連進二三服,自必陽回而解。

當歸(二三錢),白芍(煨,錢半),陳皮(一錢),白朮,熟地(各三四錢),山藥(二錢),甘草(炙,一錢),黃耆(蜜炒,錢半),麻黃(去節,八分),桂枝(一錢),生薑(煨,錢半),

水煎,熱服,略蓋以取微汗。如頭痛,加川芎、白芷各一錢,北細辛二分。如泄瀉者,去當歸,加蓽薢四錢,茯苓一錢,木香(煨)三分。若三陽並病者,加柴胡二錢。○仲景治傷寒,如麻、桂等湯以溫散,固為千古妙方;至於陽根於陰,從補血而散者,惟此乃得云騰致雨之妙,為今時之所宜。勿得疑為驟補無用,而徒以散邪為主,致為夭枉之失。

○上方補氣以散邪,此方補血以散邪。

白話文:

九、感冒傷寒新舊發表諸方

生薑三片,蔥白五寸,用水煎煮,趁熱服用,以微微出汗為宜。 如果在寒冷的冬春季節,可以加入麻黃五六分。在夏秋季節,可以加入蒼朮一錢半。

加減羌活湯(新方),主要治療風寒感冒,症狀包括頭痛、身體疼痛、怕冷、高燒、脈搏浮緊且沒有汗,以及四時不正之氣引起的疾病。無論男女老少都適用。這個方子可以取代麻黃湯、桂枝湯、青龍湯等。

藥方組成:羌活(一錢),防風(一錢二分),蒼朮、川芎、白芷、甘草(各一錢),陳皮(八分),北細辛(二、三分),生薑(一錢),蔥白(五寸)。

用水煎煮,趁熱服用,以微微出汗為宜。如果患者容易出汗,就去掉蒼朮,加入白朮,或者加入黃耆。如果胸悶,就加入枳殼、桔梗。如果噁心想吐,就加入半夏。如果喘氣急促,就加入杏仁。可以根據病情隨時調整加入藥材。這個方子不違背三陽經的禁忌,是個穩妥的解表方,可以方便使用。

補中益氣湯,主要治療身體虛弱不足。年紀大、脈搏微弱的人,如果外感風寒,不適合使用發汗的藥物,可以用補中益氣的方法來驅除病邪,也可以根據病情隨時加入其他藥材。善用這個方子的人,效果最好。

藥方組成:人參(如果沒有人參,可以用炒黃的淮山藥三、四錢代替),黃耆(用蜂蜜炒過),白朮(各一錢半),陳皮(五分),當歸,甘草(炙。各一錢),升麻(用蜂蜜水炒,或者用淡鹽水炒),柴胡(用酒炒。各三分),生薑(五分),紅棗(三枚)。

用水煎煮服用。如果病情屬於太陽經,表現為沒有汗、怕冷發熱,可以加入羌活、防風。如果頭痛,可以加入白芷、川芎,或者加入北細辛二、三分。如果不出汗,可以再加入蒼朮。如果容易出汗,可以加入桂枝、白芍。如果很怕冷,可以加入蘇葉。如果發熱嚴重,可以加入黃芩。這個方子只忌諱上焦有痰、噁心嘔吐,中焦有濕熱、消化不良、胸膈脹滿的人服用。

益元散邪湯(新方),主要治療元氣極度虛弱,脈搏大而無力,外感寒邪,出現怕冷發熱、身體疼痛、頭痛,或者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由於邪氣無法通過發汗排出,只有溫補中焦才能驅散寒氣;即使是體質虛弱的人,連續服用二三劑,也必定能使陽氣恢復,病邪得以解除。

藥方組成:當歸(二三錢),白芍(煨過,一錢半),陳皮(一錢),白朮、熟地(各三四錢),山藥(二錢),甘草(炙,一錢),黃耆(用蜂蜜炒過,一錢半),麻黃(去除節,八分),桂枝(一錢),生薑(煨過,一錢半)。

用水煎煮,趁熱服用,略微蓋上被子幫助微微出汗。如果頭痛,可以加入川芎、白芷各一錢,北細辛二分。如果腹瀉,就去掉當歸,加入蓽薢四錢,茯苓一錢,木香(煨過)三分。如果三陽經同時發病,可以加入柴胡二錢。張仲景治療傷寒,用麻黃湯、桂枝湯等藥物來溫散解表,固然是千古妙方;但從陽氣根源於陰血的角度來看,從補血來驅散邪氣的方法,只有這個方子能達到雲騰致雨的效果,適合現在的情況。不要懷疑快速進補沒有用,而只顧著發散邪氣,導致延誤病情。

這個方子是補氣來驅散邪氣,而這個方子是補血來驅散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