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1. 卷之五·瘟疫
2. 一、論瘟疫與傷寒不同治法亦異
傷寒者,感冒寒氣。初起發熱惡寒,頭痛身疼,其脈浮緊無汗者為傷寒;浮緩有汗者為傷風。瘟疫初起,原無感冒之因,忽覺凜凜,以後但熱而不惡寒。傷寒投劑,一汗而解;瘟疫發散,汗不易出,即強逼出汗,亦不能解。傷寒之邪,自毫竅而入,不傳染於人;瘟疫之邪,自口鼻而入,能傳染於人。
(傍人用明雄黃時嚼口中,少搽鼻孔,可以闢之。)傷寒汗解在前,瘟疫汗解在後。傷寒解以發汗;瘟疫俟邪內潰,汗自然出,不可以期,且汗出多戰,方得解也。傷寒發斑則病篤,瘟疫發斑則病衰。傷寒感邪在經,以經傳經;瘟邪感邪在內,內溢於經,經不自傳。傷寒感發甚暴;瘟疫多有淹纏一、二日,或漸加重,或淹纏五六日忽然加重。
(醫人問此可知消息。)傷寒初起,以發表為先;瘟疫初起,以疏利為主。其所同者,邪皆傳胃,悉用承氣湯類導邪而出也。傷寒下後,脫然而愈。以其傳法,始終有進而無退也。瘟疫下後,多有未能頓解者,何也?蓋疫邪有表裡分傳者,一半向外傳,則邪留肌肉;一半向內傳,則邪留胃家。邪留於胃,故里氣結滯;裡氣結滯,表氣因而不通,於是肌肉之邪不能即達於肌表。
下後,裡氣一通,表氣亦解,則肌肉之邪發於肌表,或汗或斑,然後脫然而愈。傷寒下後,無有此症,所謂病不同,而治法亦異者,此也。
白話文:
[一、討論瘟疫與傷寒的不同及其治療方式也相異]
傷寒是因為感染了寒氣。初期會出現發燒、畏寒、頭痛、身體疼痛等症狀,如果脈搏浮緊並且無汗,那就是傷寒;若是脈搏浮緩並有出汗的情況,則是普通感冒。瘟疫在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感冒的前兆,只會突然感到寒冷,接著就只會有發熱而不會畏寒。傷寒只要服用對應藥物,一出汗就可以痊癒;但是瘟疫即使想讓它出汗也比較困難,就算強迫出汗,也不一定能解決問題。傷寒的病毒從皮膚毛孔進入,不會傳染給他人;瘟疫的病毒從口鼻進入,卻具有傳染性。
(旁邊的人可以用明雄黃在口中咀嚼,並稍微塗抹在鼻孔,可以起到防護作用。)傷寒在出汗後就能得到緩解,瘟疫則是在病情後期才會出汗。治療傷寒,主要靠出汗來解決;而瘟疫要等到病毒在體內被擊破,汗液自然會排出,這無法預期時間,而且出汗時會伴有寒戰,這樣才能解病。傷寒若出現斑疹,病情通常會加重;而瘟疫若出現斑疹,則代表病情正在減輕。傷寒的病毒入侵經絡,會通過經絡傳播;瘟疫的病毒直接侵入體內,再從體內溢到經絡,並不會通過經絡自行傳播。傷寒的發作很急;瘟疫則可能在一、兩天內逐漸加重,或在五、六天後突然加重。
(醫生可由此推測病情發展。)治療傷寒,初期應以排汗為主;治療瘟疫,初期則應以疏導和排泄為主。它們相同的地方是,病毒最終都會影響到胃部,因此都會使用承氣湯類的藥物,幫助病毒排出體外。傷寒在排泄後,病情會迅速好轉,因為它的傳播方式始終是向前的,不會有逆轉。但瘟疫在排泄後,病情不一定會馬上好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瘟疫的病毒會在表層和內部傳播,一半的病毒向外部傳播,就會留在肌肉中;另一半向內部傳播,就會留在胃部。病毒留在胃部,會導致體內氣血瘀滯;體內氣血瘀滯,表面的氣血也會受阻,這樣肌肉中的病毒就不能立即排出。
排泄後,體內氣血一旦流通,表面的氣血也會得到釋放,這樣肌肉中的病毒就會被排出到表面,可能以出汗或出疹的形式,然後病情就會迅速好轉。傷寒在排泄後,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這就是為什麼不同的疾病,其治療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3. 二、論瘟疫治法
瘟疫之病,不與傷寒同也。傷寒,感天地之常氣;疫者,感天地之厲氣,勿論老少強弱,觸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內不在臟腑,外不在經絡,舍於伏脊之同,去表不遠,附近於胃,乃表裡之分界,是為半表半裡,即《針經》所謂橫連膜原是也。其病初起,先寒後熱,日後但熱而無寒,脈則不浮不沉而數。
此邪不在經,若用麻、桂強發其汗,徒傷表氣,熱亦不減。此邪又不在裡,若用硝、黃早為之下,徒傷胃氣,其渴愈甚,宜用:
達原飲,治疫病初起,先寒後熱,及頭痛身疼,此邪熱之浮越也。
檳榔(二錢),厚朴(錢半),草果仁(一錢),知母(一錢),白芍(一錢),黃芩(一錢),甘草(五分),
溫服。宜速投二、三劑。以檳榔能消能磨,除伏邪為疏利之藥,又除嶺南瘴氣;厚朴破戾氣所結;草果仁辛烈氣雄,除伏邪盤踞。三味協力,直達巢穴,使邪氣潰敗,速離膜原,是以為達原也。熱傷津液加知母。熱傷榮血加白芍。黃芩清燥,甘草和中,俱有妙用。○凡疫邪遊溢諸經,當隨經引用,以助升泄。
如脅痛、耳聾、寒熱、嘔而口苦,此邪熱溢於少陽經也,加柴胡。如腰背項痛,此邪熱溢於太陽經也,加羌活。如目痛、眉稜骨痛、鼻乾不眠,此邪熱溢於陽明經也,加乾葛。其分量重輕,在臨症時權之。
白話文:
【對於瘟疫的治療方法】
瘟疫這類疾病,與一般的感冒風寒不同。風寒是受到自然界常態氣候的影響,而瘟疫則是由於接觸到自然界中的惡劣氣息所致,無論年紀大小,身體強弱,只要接觸到這種惡劣氣息,就會立即生病。病源由口鼻進入,既不深入五臟六腑,也不停留在筋絡之中,而是藏匿在背部肌肉之間,位置接近表面,且靠近胃部,正好處於表皮和內臟的交界處,也就是半表半里的狀態,這在針灸經典中被稱為橫連膜原。
疾病初期,會先感到寒冷然後轉為發熱,過了幾天後,只會持續發燒而不再感到寒冷,脈搏不會浮動或下沉,但心跳會加快。
此種疾病並非由經絡引起,如果使用麻黃或桂枝來強行發汗,不僅無法改善病情,反而可能損傷體表的氣血,熱度也不會減少。同樣的,這種病也不是由內臟引起的,如果使用大黃或芒硝等藥物來催吐,同樣會徒增胃部的負擔,口渴的情況也會更嚴重。因此,應該使用的藥方是:
達原飲,用於治療瘟疫初期,先冷後熱,以及頭痛、全身疼痛,這是因為邪熱正在浮動超越的現象。
藥方成分包括:檳榔(二錢),厚朴(一錢半),草果仁(一錢),知母(一錢),白芍(一錢),黃芩(一錢),甘草(五分)。
應趁熱服用,並盡快連續服用二至三劑。其中,檳榔具有消除病氣,疏通邪氣的功效,尤其對南方的瘴氣有很好的消除效果;厚朴則可以破壞聚集的邪氣;草果仁的辛辣氣味濃烈,可以清除盤踞在體內的邪氣。三種藥材協力作用,可以直接打擊邪氣的根源,使其迅速瓦解,遠離膜原,這就是藥方名稱"達原"的由來。熱氣傷害體內的津液,可以加入知母;熱氣傷害血液,可以加入白芍;黃芩可以清熱去燥,甘草則可以調和中焦,都有著巧妙的作用。
此外,當瘟疫邪氣影響到各個經絡,應根據不同的經絡引導藥物,以幫助排出邪氣。
例如,如果感到脅痛、耳鳴、寒熱交替、噁心嘔吐和口苦,這是因為邪熱已經擴散到了少陽經,可以在藥方中加入柴胡。如果感到腰背頸部疼痛,這是因為邪熱已經擴散到了太陽經,可以加入羌活。如果感到眼睛疼痛、眉骨疼痛、鼻子乾燥和失眠,這是因為邪熱已經擴散到了陽明經,可以加入乾葛。具體的藥物份量,需要根據實際病情來決定。
4. 三、論汗宜緩
凡疫病傳變,或出表,或入里,或表裡分傳,不得執《傷寒論》:」先解其表,後攻其里」。此大謬也。蓋裡氣結滯,陽氣不得敷布於外,務宜承氣,先通其里;不待發散,多有自能汗解,以伏邪中潰也。如未得汗,以柴胡湯和之。復不得汗者,從漸解也,不可苛求其汗。疫病多有作戰汗解者,或有戰而無汗,次日當期復戰。
戰者必厥,戰而厥回無汗者,真陽尚在,表氣枯涸,可以漸愈。若厥不回,汗不出者,危矣。但戰不可動擾,動擾則止汗不出矣。但可溫復而已。
柴胡湯,治下後,內無邪熱,宜出戰汗而解。如猶未汗,服此方和解。
柴胡(二三錢),黃芩(錢半),陳皮,甘草,生薑(各一錢),大棗(二枚),
古方用人參、半夏;今表裡實,故不用人參。無嘔吐,不加半夏。
白話文:
[三、討論出汗應適度]
對於瘟疫疾病之轉變,有的可能向外表發展,有的可能向裏部深入,有的則可能表裏同時傳播,我們不能死守著《傷寒論》中的原則:「先解決表面問題,再處理內部問題」。這樣的想法是極大的誤解。因為如果內部氣機阻塞,陽氣就無法順利地散佈到身體表面,這時應優先使用承氣類藥物,先打通內部通道;不必等待發汗,通常疾病會自然通過出汗得到緩解,這是因為隱藏在體內的邪氣被逐出體外。如果尚未出汗,可以使用柴胡湯來調和身體。若仍無法出汗,應採取逐步緩解的方式,不能強求立即出汗。許多瘟疫患者會透過劇烈出汗後病情得到緩解,有的可能出現劇烈發汗但無汗的情況,通常第二天會再次出現劇烈發汗。
劇烈發汗時必然會伴隨四肢冰冷,如果劇烈發汗後四肢恢復溫暖但仍無汗,表示體內真陽仍在,只是表面氣血已乾涸,這種情況可以逐漸康復。然而,如果四肢冰冷未能恢復,且無汗,那情況就非常危險了。但在劇烈發汗時,千萬不要去打擾或移動患者,否則會阻止汗液排出。這時只需保持患者溫暖即可。
柴胡湯,適用於治療使用下法後,體內已無邪熱,正適合透過劇烈發汗來解決病情。如果仍未出汗,可以服用此方進行調和。
柴胡(2-3錢),黃芩(1.5錢),陳皮,甘草,生薑(各1錢),大棗(2枚), 古方中有加入人參、半夏;但現在表裏都存在實證,所以不加入人參。如果無嘔吐現象,就不需要加入半夏。
5. 四、論下宜急
傷寒下宜遲,要待邪傳裡方可議下。疫病下宜早,以邪伏中,下之而邪乃潰。但見舌黃,心腹痞滿,便於達原飲加大黃下之。設邪在膜原者,已有行動之機,得大黃促之而下,實為開門卻賊之法。即使未愈,邪亦不能久留,二、三日後,餘邪入胃,用小承氣湯徹其餘毒。大凡客邪,貴乎早治,乘人血氣未亂,不至危殆,投劑不至掣肘,愈後亦易平復,以病根之早拔也。
倘謂下無結糞,似乎太早;殊不知因邪熱而致燥結,非燥結而致邪熱也,下其邪熱,又何燥結之有!
小承氣湯,治邪在上焦,胸脅痞滿,自得消散。
大黃(三五錢),厚朴(錢半),枳實(一錢),姜(三片)
溫服。
大承氣湯,治中焦堅結,自得潤化而下。
大黃(三五錢),厚朴(錢半),枳實(一錢),芒硝(二三錢),
水姜煎服。
調胃承氣湯,治中焦宿結,兼有瘀熱。
大黃(三五錢),芒硝(二三錢),甘草(一錢),
水姜煎服。
邪熱傳裡,在上焦痞滿者,宜小承氣湯。中有堅結者,加芒硝,軟堅而潤燥。設無痞滿,惟存宿結,而有瘀熱者,宜謂胃承氣湯。雖無結糞,但下黏膩極臭惡物,其邪熱散矣。若待燥結,熱極變症,不可揣摩,為害不小。
凡瘟疫舌有白苔者,邪在膜原也。舌色黃至中央,乃熱邪入胃,用達原飲,加大黃。若兼三陽症現,照前加藥,名三消飲。消內消外,消不內不外也。此治內外有邪,為疫症全劑。
三消飲,治毒邪表裡分傳,膜原尚有餘結,用此兼解。
檳榔(二錢),厚朴(錢半),甘草(八分),大黃(二三錢),草果仁(一錢),白芍,知母,黃芩,葛根,羌活,柴胡(各一錢),
薑棗水煎服。
白話文:
[四、討論及時下瀉的重要性]
在處理傷寒病症時,我們應該緩慢地採取下瀉治療,必須等到邪氣深入體內才能考慮使用。然而對於瘟疫疾病,下瀉應當盡早進行,因為邪氣藏於體內,通過下瀉可以擊退邪氣。只要發現舌頭呈黃色,心腹感到脹滿,就應在「達原飲」中加入大黃來進行下瀉。如果邪氣在膜原處存在,已經有了活動的跡象,那麼加入大黃促使其下瀉,這實際上是所謂的「開門驅賊」的療法。即使疾病尚未痊癒,邪氣也不能在體內長久停留,兩三天後,殘餘的邪氣進入胃部,這時可以使用「小承氣湯」來徹底清除殘餘的毒素。
一般來說,外來的邪氣越早治療越好,趁著人體的血液和氣息尚未混亂,就不會到達危險的地步,治療時也不會束手束腳,康復後也更容易恢復正常,這是因為病根被早早拔除的原因。
若認為下瀉時並無便祕,似乎太早,但其實是因為邪熱導致的乾燥和便祕,而不是因為便祕導致邪熱,只要消除邪熱,又何需擔心便祕的問題呢!
「小承氣湯」,用於治療邪氣在上焦,胸部和肋骨間感到脹滿的情況,能自然得到緩解。
主要成分包括大黃(3-5錢),厚朴(1.5錢),枳實(1錢),薑(3片)。
溫熱服用。
「大承氣湯」,用於治療中焦堅硬結塊,可得到潤滑並順利排出。
主要成分包括大黃(3-5錢),厚朴(1.5錢),枳實(1錢),芒硝(2-3錢)。
用水與薑煎煮服用。
「調胃承氣湯」,用於治療中焦的長期結塊,同時伴有瘀熱。
主要成分包括大黃(3-5錢),芒硝(2-3錢),甘草(1錢)。
用水與薑煎煮服用。
邪熱傳入體內,如果在上焦感到脹滿,應使用「小承氣湯」。如果在中焦有堅硬結塊,可以加入芒硝,以軟化結塊並潤滑。如果沒有脹滿感,只有長期的結塊且伴有瘀熱,則應使用「調胃承氣湯」。即使沒有便祕,只要排泄出極度粘稠且異常惡臭的物質,邪熱就會散去。如果等到出現乾燥結塊,熱度極高且出現其他病症,那將無法預料,造成的危害不小。
對於所有瘟疫病症,如果舌頭上有白苔,表明邪氣在膜原。如果舌頭的顏色變黃直到舌中央,表明熱邪已進入胃部,應使用「達原飲」,並加入大黃。如果同時伴有三陽症狀,按照之前的藥方加藥,名為「三消飲」。這是一種內外兼治,治療瘟疫疾病的全面療法。
「三消飲」,用於治療邪氣在體內和體表同時傳播,膜原處仍有殘餘結塊,可以同時進行調理。
主要成分包括檳榔(2錢),厚朴(1.5錢),甘草(8分),大黃(2-3錢),草果仁(1錢),白芍,知母,黃芩,葛根,羌活,柴胡(各1錢)。
用水與薑和棗煎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