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六·本草(上) (25)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本草(上) (25)

1. 九十二、薏苡仁

(味甘微寒,入脾、肺二經。生用走肺門、足門;炒用入脾門、虛門。性緩,宜重用。)甘能補脾,淡能滲濕。治水腫瀉痢、(補脾滲濕。)肺痿、肺癰、咳吐膿血,(土益則金生,性涼則熱清,一切肺病,以豬肺蘸苡仁末多服,自愈。)除腳氣疝氣,利小便,療熱淋,(性降而去濕。

)祛風熱痿弱拘攣。(扶土所以抑木。筋寒則急,熱則弛,濕則縱。苡仁去濕要藥,因寒因熱者,皆宜用。)按大便燥結,因寒轉筋及妊娠均忌。

白話文:

【九十二、薏苡仁】

(口感甘甜略帶寒性,主要影響脾臟和肺部。生食時,會作用在肺部和下肢;炒熟後食用則會對脾臟和虛弱的部位有幫助。其性質溫和,適合大量使用。)

它能滋補脾臟,又能幫助排除體內濕氣。可用於治療水腫、腹瀉,(通過補充脾臟功能和排除濕氣來達到效果。)肺部萎縮、肺部感染、咳嗽伴隨吐出膿血,(脾臟健康,肺部功能也會跟著提升;其涼性有助於清除熱毒,對於各種肺部疾病,可以用豬肺沾取薏苡仁粉大量服用,會有所好轉。)消除腳部水腫、疝氣,促進尿液排出,治療熱性尿道感染,(其性質下降,有助於去除體內濕氣。)

能驅除風熱導致的肌肉無力和抽搐。(通過強化脾臟功能來抑制肝臟過度活躍。肌肉寒冷會收縮,過熱則鬆弛,過濕則鬆軟。薏苡仁是去除體內濕氣的重要藥物,不管是因為寒冷還是過熱導致的情況,都很適合使用。)

然而,若是便祕乾燥、因寒冷導致肌肉抽搐以及懷孕期間,都不建議使用。

2. 九十三、百合

(味甘微寒,入心、肺二經。)潤肺寧心。治虛勞久嗽,(勞嗽肺必虛,百合之甘斂,勝於五味之酸收。)定驚悸,(心寧。)止涕淚,(涕為肺熱,淚為肝熱。)療肺痿,(清熱保肺。)利二便,(微寒解熱。)除百合病。(行住不寧,如有神靈,謂百合病,仲景以百合湯治之,亦清心安神之效也。)按百合氣平功緩,難圖速效,若中寒者勿用。

白話文:

(其味道甘甜略帶寒性,能影響心臟與肺部兩大系統。)有滋潤肺部、安定心神的功效。可用來治療長期虛弱引起的咳嗽,(因勞累導致的咳嗽必定伴隨肺虛,而百合的甘甜與收斂效果,比五味子的酸性收斂更為優越。)能安定驚悸,(使心神平靜。)阻止鼻涕和眼淚的流洩,(鼻涕是由肺熱造成,眼淚則由肝熱引起。)治療肺萎縮,(有助於清熱保護肺部。)促進大小便順暢,(微寒特性可幫助降火解熱。)並且可以除去百合病。(患者行走或停留時都不安穩,彷彿有神靈幹擾,此為百合病,張仲景使用百合湯來治療,同樣是利用其清心安神的效果。)然而,百合的性質平和且功效溫和,不易見到快速效果,若是體質偏寒的人應避免使用。

3. 九十四、天花粉

(味酸甘,微苦寒,入心、脾二經。)酸能生津,苦能降火,潤肺滑痰。治膈上熱痰、時疾熱狂,(性苦寒。)止消渴、疸黃、口燥,(胃經實熱。)療腫毒、乳痛,排膿生肉。(苦能退熱。)按天花粉氣味清寒,可以治渴,但宜於有餘之陽證;若汗下後亡陽作渴,陰虛火動,津液不升作渴,病證在表作渴,及脾胃虛寒泄瀉者,並宜深戒。

白話文:

(味道酸中帶甜,微苦且偏寒性,主要影響心臟和脾臟的運作。) 酸味能促進口腔分泌津液,苦味能降火,同時有潤肺和使痰液變稀的效果。用來治療胸腔上方的熱痰問題、因疾病引起的高熱與精神混亂,(因為其本質屬苦寒。) 也能止住因血糖過高而產生的口渴、黃疸、口乾,(這是由胃部實熱所引起。) 另外也能治療腫瘤毒瘡、乳房疼痛,並且幫助膿包排出、促進傷口癒合。(苦味能有助於退燒。)

進一步說,天花粉的特性清涼且偏寒,可用來治療口渴,但只適合用於實證(即身體能量過剩)的陽性症狀;然而,如果是在大量出汗或瀉下後導致體內陽氣耗盡而產生口渴、或是因陰虛導致火旺、津液無法上升而口渴、病症出現在體表而口渴,以及脾胃虛弱、虛寒導致腹瀉的人,都應該非常小心使用。

4. 九十五、栝蔞仁

(味甘性寒,入肺經。微炒,去油用。)性降而潤,能清上焦實火。治痰嗽,(肺受火逼,失下降之令,故生痰作嗽。)生津止渴,開鬱通乳,療結胸胸痹,(仲景小陷胸湯用之。又云:少陽症口渴者,小柴胡湯。以此易半夏。)通大便(潤下。)小便。(焙研,調米湯下。

)炒香酒服,止一切血熱妄行。(寒降火。)按栝蔞仁氣味悍劣,善動,噁心嘔吐及中氣虛寒泄瀉者勿用。

白話文:

[九十五、栝蔞仁]

(味道甘甜,性質偏寒,主要影響肺部。使用時應輕微炒過,去除多餘油脂。)

其特性為向下疏通且滋潤,能夠清除上焦的實火。用於治療因肺部受到火熱侵擾,導致其正常的下降功能受阻,因而產生痰和咳嗽的症狀。亦可生津解渴,開解鬱悶,促進乳汁分泌,治療結胸和胸痛的病症。(在仲景的小陷胸湯中就有使用到。另有一種說法是:若少陽病患者出現口渴的症狀,可以使用小柴胡湯,但需將半夏換成栝蔞仁。)亦能幫助排便,(因其有潤滑作用。)以及小便問題。(將其炒香後,與酒一同服用,或者研磨後以米湯調服。)

炒香後與酒一同服用,能制止由血熱所引起的各種不正常出血。(因其具有寒涼性,能降低體內火氣。)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栝蔞仁的味道強烈,容易引發噁心嘔吐,對於中氣虛弱,有寒性泄瀉的人,不宜使用。

5. 九十六、續斷

(味苦辛,微溫而澀。用川產節節斷皮、黃皺如雞腳、折之有煙塵者真。入肝、腎、脾三經。酒浸用。)滋陰益氣,養肝(辛溫。)補腎,(苦溫。)兼入脾經。養血活血,補勞傷,(甘也。)理筋骨折傷,(以功命名。)消癰痔腫毒,(味苦。)止上下一切血溢,縮小便、腸風血痢、遺精帶濁、胎漏,(味澀。

)暖子宮。(性溫。)女科外科要藥。補而不滯,行而不瀉,佐之以甘草、地黃之類,其效尤捷。

白話文:

[九十六、續斷]

(味道有點苦、辛,性質微溫且帶澀。應選用四川產的,其外觀呈節狀斷裂,皮膚黃皺像雞腳,折斷後會有煙塵飛出的為上品。此藥主要影響肝、腎、脾三條經絡。使用前需以酒浸泡。)

此藥能滋養陰液,增強體力,對肝臟有益(因其性質辛溫)。同時也能補腎(因其性質苦溫),並進入脾臟經絡。它能養血和活血,對勞損有補益作用(因其性質甘)。它還能治療筋骨骨折(因此得名續斷),消除癰痔腫毒(因其性質苦)。能止住全身各處的出血,對小便頻數、腸風血痢、遺精、白帶混濁、胎動不安等症狀有收斂效果(因其性質澀)。

此外,此藥能溫暖子宮(因其性質溫)。是婦科和外科的重要藥物。它補身但不會造成滯留,活血但不會過度排泄,若與甘草、地黃等藥物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6. 九十七、萹蓄

(味苦性涼,入膀胱經。),殺蛔蟲,利小便,治癃淋,理蟲蝕下部。(皆去濕熱之功。)按萹蓄直遂,不能益人,不宜恆用。

白話文:

(萹蓄的味道苦且性質偏涼,主要作用在膀胱。)它能消滅蛔蟲,促進小便排泄,治療尿道不通或尿急尿痛,也能處理因寄生蟲造成的下體問題。(這些效果都是因為它有去除濕熱的功能。)然而,萹蓄的作用直接而猛烈,並不會對身體產生全面性的滋補,因此不適合長期使用。

7. 九十八、燈芯

(味甘淡,性寒,入心、小腸二經。),其質輕通,清肺熱降心火,(心能入心。)利小便,使心經蘊熱從小便而出,(心與小腸相表裡,心火清則肺清,小腸亦清。)為上焦伏熱,治五淋之聖藥。消濕腫,(利水。)除喉痹,(燒燈草灰吹之。)止小兒夜啼,(燈芯燒灰塗乳頭,令咀之。

)療金瘡,(燒灰敷之,血止肌生。)除消渴,(敗席煮服,更勝。)治下疳瘡。(亦用燒灰,加輕粉、麝香為末摻之良。)若虛脫證,小便不禁者忌之。

白話文:

[九十八、燈芯]

燈芯的口感微甜且清淡,屬性偏寒,主要影響心臟和小腸的運作。由於其輕盈特性,能有效地清肺去熱,降低心火,對心臟有特別的療效。它有利尿的效果,能促使心臟積存的熱量通過小便排出。心臟和小腸在中醫理論中互為表裡,當心臟的火氣得到清除,肺部和小腸也會跟著清爽。

燈芯是治療上焦伏熱及五種尿路問題的神聖藥物,能消除身體的濕腫,以及咽喉痛。如果小孩晚上哭鬧不止,可以將燈芯燒成灰,塗在乳頭上,讓小孩吸吮。

對於刀傷,可將燈芯燒成灰後敷在傷口,有助於止血和肌肉恢復。對於口渴症,可以用舊蓆子煮來飲用,效果更佳。燈芯也能治療下疳瘡,方法是將燈芯燒成灰,加上輕粉和麝香磨成粉末,塗抹在患處。

然而,對於虛弱到脫力,且無法控制小便的人,應避免使用燈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