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四·傷寒(下) (7)
卷之四·傷寒(下) (7)
1. 四十二、論傷寒撮空證
(即循衣摸床也。)
此症直視譫語,脈弦者生,澀者死。小便利者可治,以其膀胱化氣,腎水猶未涸也。原由肝熱乘肺,元氣衰微,極虛之症。不論何病,但以參、耆大劑或八珍之屬補之,間有活者。若大便秘結,譫語脈實者,此為實熱,宜承氣等湯下之。(方見十四內。)
2. 四十三、論傷寒發喘
喘之為症,因肺氣上逆而然。如未汗而喘,是邪在表,宜療以解肌。痰壅腹滿而喘,療以盪滌。停飲而喘,療以散水。至若直視、煩滿、氣粗、身汗如油,此壞症也。
麻桂各半湯,治寒邪在表,發熱惡寒氣喘,以及一切感冒。
麻黃(七八分),桂枝(一錢),白芍,甘草(各一錢),杏仁(十一粒,去皮尖)
姜引。或加蘇子、陳皮各八分。
枳桔二陳湯,治痰壅氣喘。
枳殼(錢半),桔梗(二錢),半夏(二錢),茯苓(錢半),甘草(一錢),陳皮(去白,錢半),杏仁(十五粒),蘇子(炒研,八分),生薑(六分),
如咳,加麻黃五、六分。
半夏茯苓湯,治傷寒飲水過多,停滯胸隔,心下痞滿氣喘。
半夏(三錢),茯苓(四錢),生薑(二錢),
水煎服。即用下方亦可。
五苓散,治症同前,或小水不利。
白朮(一錢),豬苓(錢半),茯苓(二錢),澤瀉(一錢),肉桂(五分),車前子(一錢),
水煎服。或加蘇子八分;不效,加甘遂五分;勿加甘草,以相反也。
3. 四十四、論傷寒腹滿
客邪入胃,即生脹滿。但有虛、實、寒、熱之辨。若是陽證,必咽乾煩熱,脈實有力,宜清宜攻。若是陰邪,必吐食畏寒,自利肢冷,脈虛無力,宜溫宜補。
清泉湯(新),治陽證實熱,脈洪腹滿。
生石膏(三五錢,研),知母(錢半),陳皮(去白),厚朴(姜炒),枳殼(各錢半),大腹皮(二錢,洗淨),黃芩(錢半),
水煎服。如便結,加大黃二錢以攻之。
暖胃湯(新),治陰寒虛滿,脈弱便瀉。
白芍(錢二分),乾薑(炮,二三錢),丹參(三錢),厚朴(姜炒,一錢),木香(三分),香附(醋炒,六分),吳茱萸(制,錢半),生薑(一錢),
水煎服。如寒甚者,加附子一、二錢。如食因寒滯,加神麯一錢,麥芽一錢,俱炒用。如大便不流動,加當歸二、三錢。
4. 四十五、論傷寒變溫病暑病
冬時寒毒內藏,至春發為溫病,至夏發為暑病。仲景曰:發熱不惡寒而渴者,溫病也。暑病則尤甚矣,即熱病也。此與夏月中暑者不同,義詳暑症門。二病宜從清涼,固其然也,然必表裡俱有熱症,方可治用清涼。若值四時寒邪感冒未解,雖外熱如火,而內無熱病可據者,不得執以為熱,而概用涼藥。須察症察脈,則見理精矣。
5. 四十六、論傷寒勞復食復
勞力感寒一症,外則辛苦勞力,內則七情勞神。外勞則輕,若內外俱勞,則形神悉困,斯為甚矣。今人傷寒,率多類此。輕者和解,重者培本,治法詳前。倘但知攻邪,未有不誤人者矣。
食復者,由新瘥胃虛,食稍多則復。腹滿脈實,煩熱便結。輕則二陳湯加山楂、麥芽、砂仁、神麯,重則大柴胡湯。(方見十四內。)
6. 四十七、論傷寒虛證
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是寒熱之有虛也。其人本虛,故發汗而戰。耳聾者,陽氣虛也。面赤戴陽者,陰不足也。無陽不能作汗,必身冷而脈遲也。脈數為熱,當消食。如食而吐者,胃中虛冷也。虛則鄭聲,言語亂而氣息微也。身倦惡寒而利,冷極而為厥逆也。頭痛嘔吐宜溫,以頭痛之有屬陰也。
自利發熱汗出者,有陰無陽也。便溏者,以裡虛而寒在下也。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以胃中虛冷也。自利不渴者,以臟之無火也。邪中於陰者,必生內慄也。汗多而心下悸者,亡其陽也。發汗病不解,而反惡寒者,虛也。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其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