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四·傷寒(下) (7)
卷之四·傷寒(下) (7)
1. 四十二、論傷寒撮空證
(即循衣摸床也。)
此症直視譫語,脈弦者生,澀者死。小便利者可治,以其膀胱化氣,腎水猶未涸也。原由肝熱乘肺,元氣衰微,極虛之症。不論何病,但以參、耆大劑或八珍之屬補之,間有活者。若大便秘結,譫語脈實者,此為實熱,宜承氣等湯下之。(方見十四內。)
白話文:
如果大便祕結,胡言亂語,脈象實強,這屬於實熱症狀,應該使用承氣湯等瀉下類藥物來治療。(詳細藥方請參閱十四內經。)
解釋:
- “循衣摸床”:形容病人神志不清,昏迷不醒,會無意識地摸摸衣服,摸摸床鋪。
- “弦脈”:脈象緊而有力,多見於氣血充盈者。
- “澀脈”:脈象細小而滑澀,多見於氣血虛弱、津液不足者。
- “膀胱化氣”:膀胱具有蒸騰氣化的功能,可以將水液蒸發成氣體排出體外。
- “腎水猶未涸”:說明腎臟的水液尚未枯竭,還有恢復的可能。
- “肝熱乘肺”:肝火上炎,侵犯肺部,導致肺氣不足。
- “參、耆大劑”:指大量服用人參、黃芪等補氣藥物。
- “八珍之屬”:指八珍湯等補益類藥物。
- “承氣等湯”:指承氣湯等瀉下類藥物。
- “十四內”:指《內經》的十四篇,其中記載著各種中醫藥方。
總結:
这段文字描述了一种危重症患者的症状和病因,以及对应的治疗方法。患者神志不清、脉象异常,多属虚实夹杂的症候。根据具体症状,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才能有效地改善病情。
2. 四十三、論傷寒發喘
喘之為症,因肺氣上逆而然。如未汗而喘,是邪在表,宜療以解肌。痰壅腹滿而喘,療以盪滌。停飲而喘,療以散水。至若直視、煩滿、氣粗、身汗如油,此壞症也。
麻桂各半湯,治寒邪在表,發熱惡寒氣喘,以及一切感冒。
麻黃(七八分),桂枝(一錢),白芍,甘草(各一錢),杏仁(十一粒,去皮尖)
姜引。或加蘇子、陳皮各八分。
白話文:
哮喘的症狀,是因為肺部的氣息上逆所導致。如果沒有出汗卻有哮喘,這是邪氣在體表的表現,應治療以解開體表的肌肉。如果有痰多且腹部脹滿導致哮喘,應以清滌的方法進行治療。如果是由於積聚的水分導致哮喘,則應使用發散水分的方法來治療。至於出現凝視、煩躁、呼吸急促、全身汗水如油等症狀,這都是病態的表現。
「麻桂各半湯」,用於治療寒邪在體表所引起的發熱、畏寒和哮喘,以及各種感冒。
麻黃(約七八分),桂枝(一錢),白芍,甘草(各一錢),杏仁(十一粒,去皮尖)
使用薑來引導藥力。也可以加入蘇子、陳皮各八分作為輔助。
枳桔二陳湯,治痰壅氣喘。
枳殼(錢半),桔梗(二錢),半夏(二錢),茯苓(錢半),甘草(一錢),陳皮(去白,錢半),杏仁(十五粒),蘇子(炒研,八分),生薑(六分),
如咳,加麻黃五、六分。
半夏茯苓湯,治傷寒飲水過多,停滯胸隔,心下痞滿氣喘。
半夏(三錢),茯苓(四錢),生薑(二錢),
白話文:
【枳桔二陳湯】,用來治療痰液壅塞引起的呼吸困難。
- 枳殼,份量為半錢。
- 桔梗,份量為二錢。
- 半夏,份量為二錢。
- 茯苓,份量為半錢。
- 甘草,份量為一錢。
- 陳皮(去除白色部分),份量為半錢。
- 杏仁,份量為十五粒。
- 蘇子(炒熟後研磨),份量為八分。
- 生薑,份量為六分。
若出現咳嗽,可增加麻黃的份量至五、六分。
【半夏茯苓湯】,用來治療因傷寒導致過度飲水,造成胸部和膈肌處積水,引發心下部脹滿和呼吸困難。
- 半夏,份量為三錢。
- 茯苓,份量為四錢。
- 生薑,份量為二錢。
水煎服。即用下方亦可。
五苓散,治症同前,或小水不利。
白朮(一錢),豬苓(錢半),茯苓(二錢),澤瀉(一錢),肉桂(五分),車前子(一錢),
水煎服。或加蘇子八分;不效,加甘遂五分;勿加甘草,以相反也。
白話文:
水煎服用,也可以用下方藥方。五苓散,治療症狀同上,或小便不利。白朮一錢、豬苓一錢半、茯苓二錢、澤瀉一錢、肉桂五分、車前子一錢,水煎服。可以加蘇子八分,若無效,加甘遂五分;不要加甘草,因為它們相克。
3. 四十四、論傷寒腹滿
客邪入胃,即生脹滿。但有虛、實、寒、熱之辨。若是陽證,必咽乾煩熱,脈實有力,宜清宜攻。若是陰邪,必吐食畏寒,自利肢冷,脈虛無力,宜溫宜補。
清泉湯(新),治陽證實熱,脈洪腹滿。
生石膏(三五錢,研),知母(錢半),陳皮(去白),厚朴(姜炒),枳殼(各錢半),大腹皮(二錢,洗淨),黃芩(錢半),
白話文:
外邪入侵胃部,就會造成腹脹。但要區分虛實寒熱,若是陽證,一定會出現咽喉乾燥、發熱、脈象有力等症狀,應當清熱解毒,攻邪外出。若是陰邪,一定會出現嘔吐、怕冷、腹瀉、手腳冰冷、脈象虛弱等症狀,應當溫陽補虛。
清泉湯專治陽證實熱,脈洪腹滿的症狀。
方劑包括生石膏、知母、陳皮、厚朴、枳殼、大腹皮、黃芩等藥材。
水煎服。如便結,加大黃二錢以攻之。
暖胃湯(新),治陰寒虛滿,脈弱便瀉。
白芍(錢二分),乾薑(炮,二三錢),丹參(三錢),厚朴(姜炒,一錢),木香(三分),香附(醋炒,六分),吳茱萸(制,錢半),生薑(一錢),
水煎服。如寒甚者,加附子一、二錢。如食因寒滯,加神麯一錢,麥芽一錢,俱炒用。如大便不流動,加當歸二、三錢。
白話文:
藥方中包含以下藥材:
- 白芍:二分錢
- 乾薑:二到三錢,炮製後使用
- 丹參:三錢
- 厚朴:一錢,用薑炒過
- 木香:三分
- 香附:六分,用醋炒過
- 吳茱萸:半錢,制過的
- 生薑:一錢
將藥方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寒氣很重,可以再加入一到二錢附子。如果因食積寒滯導致的症狀,可以加入一錢神麴和一錢麥芽,兩者都需炒制後使用。如果大便不通暢,可以加入二到三錢當歸。
備註
- "錢"是古代的藥量單位,相當於現代的克,但具體換算需根據不同藥材而定。
- "炮"、"制"、"炒"等詞彙指的是不同的藥材炮製方法,可以增強藥效或減輕毒性。
4. 四十五、論傷寒變溫病暑病
冬時寒毒內藏,至春發為溫病,至夏發為暑病。仲景曰:發熱不惡寒而渴者,溫病也。暑病則尤甚矣,即熱病也。此與夏月中暑者不同,義詳暑症門。二病宜從清涼,固其然也,然必表裡俱有熱症,方可治用清涼。若值四時寒邪感冒未解,雖外熱如火,而內無熱病可據者,不得執以為熱,而概用涼藥。須察症察脈,則見理精矣。
白話文:
冬天寒毒會藏在體內,到了春天就可能發作成為溫病,到了夏天就可能發作成為暑病。張仲景說:「發燒但不畏寒,而且口渴,就是溫病。」暑病則比溫病更嚴重,也就是熱病。這與夏季中暑不同,詳細的說明請見暑症門。這兩種病都應該採用清涼的治療方法,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必須表裡都有熱症,才能使用清涼的藥物。如果正值四時寒邪感冒未解,雖然表面上熱得像火一樣,但是內裡並沒有熱病的跡象,就不可執著於表面上的熱,而一概使用涼藥。必須仔細觀察病症和脈象,才能真正理解病理精髓。
5. 四十六、論傷寒勞復食復
勞力感寒一症,外則辛苦勞力,內則七情勞神。外勞則輕,若內外俱勞,則形神悉困,斯為甚矣。今人傷寒,率多類此。輕者和解,重者培本,治法詳前。倘但知攻邪,未有不誤人者矣。
食復者,由新瘥胃虛,食稍多則復。腹滿脈實,煩熱便結。輕則二陳湯加山楂、麥芽、砂仁、神麯,重則大柴胡湯。(方見十四內。)
白話文:
勞力感寒這個病症,一方面是辛苦勞作,另一方面是七情勞神。單純勞作比較輕微,如果内外勞累交加,就會身心俱疲,這是很嚴重的。現在的人患傷寒,大多是這種情況。輕微的可以用和解的方法治療,嚴重的則需要培補元氣,詳細的治法之前已經講過了。如果只知道攻邪,一定會誤治病人。
所謂食復,指的是病人剛病癒,胃氣虛弱,稍微吃多一點就容易復發。症狀是腹脹、脈象沉實、煩躁發熱、大便不通。輕微的可以用二陳湯加上山楂、麥芽、砂仁、神麴來治療,嚴重的則用大柴胡湯。(方劑詳見十四內經)
6. 四十七、論傷寒虛證
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是寒熱之有虛也。其人本虛,故發汗而戰。耳聾者,陽氣虛也。面赤戴陽者,陰不足也。無陽不能作汗,必身冷而脈遲也。脈數為熱,當消食。如食而吐者,胃中虛冷也。虛則鄭聲,言語亂而氣息微也。身倦惡寒而利,冷極而為厥逆也。頭痛嘔吐宜溫,以頭痛之有屬陰也。
自利發熱汗出者,有陰無陽也。便溏者,以裡虛而寒在下也。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以胃中虛冷也。自利不渴者,以臟之無火也。邪中於陰者,必生內慄也。汗多而心下悸者,亡其陽也。發汗病不解,而反惡寒者,虛也。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其陽也。
白話文:
陽氣微弱時會感到畏寒,陰氣衰弱時會發燒,這是因為身體有虛弱的情況。如果一個人原本就是虛弱的,那麼在發汗後可能會感到戰抖。耳鳴通常是因為陽氣不足所導致。臉色紅潤、頭頂發熱的人,可能是陰氣不足。無法出汗,通常會有身體發冷和脈搏緩慢的現象。脈搏跳動快速代表有熱症,應該要消食。如果吃東西後出現嘔吐,這可能是胃部虛冷的表現。聲音虛弱、語無倫次且呼吸微弱,是因為身體虛弱。感到疲倦、畏寒且腹瀉,是因為身體寒冷至極,引發的厥逆症狀。頭痛伴隨嘔吐,應使用溫和的治療方式,因為頭痛與陰性病症有關。
自行發熱、出汗的人,可能有陰虛而無陽的情況。大便溏洩,可能是因為腸胃虛弱且腹部有寒氣。陽明病患者若沒有食慾,進行排熱治療可能會使他們嘔吐,這是因為胃部虛冷。自行腹瀉但不口渴的人,可能因為五臟沒有火氣。陰性病邪入侵時,會引起內寒。過度流汗並感到心慌,是因為失去陽氣。發汗後病情未改善,反而開始畏寒,這表示體質虛弱。脈搏顯示陰陽俱緊,卻仍流汗,這表示失去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