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二·治法精要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治法精要 (7)

1. 七、升陽散火滋陰降火辨

凡治火之法,有曰升陽散火者,有曰滋陰降火者。而或升或降,不可混用。夫火之為用,有發於陰者,火自內生,為五內之火,宜清宜降也;有發於陽者,火自外致,為風熱之火,宜散宜升也。何人一見火症,無分表裡,輒稱風熱,多用升陽散火之法。是不知風熱之義,其說有二:有因風而生熱者,有因熱而生風者。

因風生熱者,以風寒外閉,而火鬱於中,此外感陽分之火,風為本而火為標也。因熱生風者,以熱極傷陰,而火達於外,此內傷陰分之火,火為本而風為標也。經曰:」治病必求其本」,可見外感之火,當先治風,風散而火自息,宜升散,不宜清降,以外感之邪得清降而閉固愈甚;內生之火,當先治火,火滅而風自清,宜清降,不宜升散,以內生之火得升散而燔燎難當。此其內因外因,自有脈症可辨,須為分別。

經曰:「病生於內者,先治其陰,後治其陽,反者益甚;病生於陽者,先治其外,後治其內。反者益甚。」觀此,愈知散火、降火毫不可混用也。

白話文:

在治療火氣病症的方法上,有提升陽氣來散發火氣的方式,也有滋潤陰氣來降低火氣的方式。然而,選擇提升或是降低火氣的療法,不能隨意混用。

火氣的產生,有從陰氣發出的情況,即火氣從體內產生,這被視為體內的火氣,應當採用清熱和降低火氣的療法;也有從陽氣發出的情形,即火氣由外界引起,這被視為風熱型的火氣,應當採用散發和提升陽氣的療法。

但有人一看到火氣病症,不論是由內還是由外引起的,就斷定是風熱,大量使用提升陽氣來散發火氣的療法。這是因為他們不瞭解風熱的真正含義,風熱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風引起熱的,另一種是由熱引起風的。

由風引起熱的情況,是因為風寒封閉在外,導致體內的火氣被抑制,這種火氣是外感的陽性火氣,其中風是根本,火是表面現象。由熱引起風的情況,是因為過度的熱氣傷害了陰氣,導致火氣擴散到體外,這種火氣是內傷的陰性火氣,其中火是根本,風是表面現象。古書上寫著:「治病必須找到病因」,由此可見,對於外感的火氣,應先治風,風散去後,火自然會熄滅,適合使用提升和散發的療法,不適合使用清熱和降低的療法,因為外感的邪氣如果受到清熱和降低的療法,反而會使邪氣封閉更嚴重;對於體內產生的火氣,應先治火,火滅後,風自然會消散,適合使用清熱和降低的療法,不適合使用提升和散發的療法,因為體內的火氣如果受到提升和散發的療法,反而會使火氣更加旺盛,難以控制。這其中的內因和外因,從脈搏和症狀上就可以辨別出來,必須進行區別對待。

古書上又寫著:「如果疾病是由體內產生的,應先調理陰氣,再調理陽氣,否則病情會更加嚴重;如果疾病是由陽氣產生的,應先處理外部,再處理內部,否則病情也會更加嚴重。」從這些理論中,我們可以更加明白,散發火氣和降低火氣的療法,絕不能混用。

2. 八、君火相火論

經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此但表其大義,原無分屬之條。惟《刺禁論》曰:「七節之傍,中有小心」,此固隱然有相火所居之意。故後世諸家,咸為相火寄在命門,是固然矣。而其為明、為位之義,未之詳也。蓋君道惟神,其用在虛;相道惟力,其用在實。故君之能神者,以其明也;相之能力者,以其位也。

是明,即位之神;無明,則神用無由以著。位,即明之本;無位,則光焰何從而生!所以君火之變化於無窮,總賴此相火之栽根於有地。有此君不可無此相也明矣。君相之義,豈泛言哉!何東垣云:「相火者,下焦包絡之火,元氣之賊也」,丹溪亦述而證之。此俱誤認火之面目者也。

或曰,彼之指為賊者,不為無意。蓋謂人之情欲,多有妄動,動則起火;火盛,致傷元氣,即謂元氣之賊,亦何不可!不知情欲之火為邪氣,君相之火為正氣。是命門為元氣之根,水火之宅,精血之海。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而脾胃之土,非火不能生。

蓋以春氣始於下,則三陽從地起,而後萬物得以化生。豈非命陰之陽氣在下,正為脾土之母,而諸臟之源乎!夫既以相稱之,而竟以賊名之,其失聖人之意也遠矣!且凡火之賊傷人者,非君相之真火,無論在外在內,皆邪火耳。邪火可言賊,相火不可言賊也。二子有知,其以余言為何如?

白話文:

經典上說:「君火以光明照耀,相火以位置存在」,這只不過是闡述了其中的大意,原本並沒有詳細的區分。然而,《刺禁論》提到:「在脊椎的旁邊,藏有一顆細微的心臟」,這確實暗示了相火所存在的地方。因此,後代的學者們,都認為相火寄宿在命門,這是有道理的。但是對於「明」與「位」的真正意義,卻沒有深入的解釋。君火象徵著精神,其作用在於空靈;相火象徵著力量,其作用在於實質。所以,君火之所以能展現精神,是因為它的明亮;相火之所以能展現力量,是因為它的位置。

明亮,就是位置的精神;若無明亮,精神的作用就無法彰顯。位置,就是明亮的根本;若無位置,光芒又如何產生!因此,君火能在無窮的變化中,全靠相火在實質中的根基。有了君火,就不能沒有相火,這一點是很清楚的。君火和相火的意義,豈能輕易言說!

有人說,那些將相火視為禍害的人,並非毫無理由。他們認為人的慾望,往往會無端興起,一旦興起就會引發火氣;火氣旺盛,就會傷害元氣,這就是所謂的元氣之賊,這又有什麼不可以呢!然而,他們忽略了慾望的火氣是邪氣,而君火和相火纔是正氣。命門是元氣的根源,水火的住所,精血的海洋。五臟的陰氣,若沒有這裡,就無法滋養;五臟的陽氣,若沒有這裡,就無法發散。而脾胃的土性,若沒有火,就無法生成。

春天的氣息從下方開始,三陽從地面升起,然後萬物得以生長。難道不是命門的陽氣在下方,正是脾土的母親,以及各臟器的源頭嗎!既然已經用相來稱呼它,卻又把它當作禍害,這離聖人的原意太遠了!況且,所有傷害人的火氣,都不是真正的君火或相火,無論是在內還是外,都是邪火。邪火可以被稱為禍害,但相火不能被稱為禍害。如果這兩位前輩有知,他們會如何看待我的言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