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四·傷寒(下)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傷寒(下) (4)

1. 三十一、論傷寒發黃

熱邪傳裡,胃氣熏蒸,則成濕熱;透於肌腠,遂成黃病。由小便不利,邪無輸泄也。

茵陳湯,治邪熱鬱滯,變為黃病,身目如金,口渴尿赤。

茵陳(錢半),山梔(二錢),大黃(三四錢),

姜水煎服。

(胃熱移於下焦,故用大黃為君。熱無以泄,臣以山梔,利小便而瘀熱自除。至於茵陳,為治疽退黃之專藥也。若用茵陳五苓散,不惟不能退黃,小便間亦難利。)

白話文:

[三十一、討論傷寒導致黃疸的情況]

當熱邪侵入體內,影響到脾胃功能,使得身體產生濕熱。這種濕熱透過皮膚肌肉散發出來,就會形成黃疸。這是由於小便不通暢,使得邪氣無法排出體外。

「茵陳湯」,用來治療因邪熱積聚而引發的黃疸,症狀包括全身和眼睛呈現金黃色,口渴且尿液顏色深紅。

藥方組成為:茵陳(約4.5克),山梔(約6克),大黃(約9至12克)。

用薑水煎煮服用。

(胃部的熱氣影響到下焦,所以使用大黃作為主藥。對於熱氣無法排出的狀況,輔以山梔,可以幫助利尿並清除瘀熱。至於茵陳,是專門用來治療膿瘍和黃疸的藥物。如果使用茵陳五苓散,不但無法退黃,甚至可能使小便更難順利排出。)

2. 三十二、論傷寒腹痛

腹痛,有陰陽虛實之異。陽邪痛者,其痛不常;陰邪痛者,痛無休歇。(陽即熱,陰即寒。)按而痛甚為實,按而痛減為虛。如煩渴、氣粗、便結,其痛暴甚,右關脈實,是屬熱而實也;若腸鳴、泄利,時痛不已,口唾冷涎,重按則減,脈緊而弱,是屬寒而虛也。又有裡寒表熱而腹痛者,內喜熱湯,肚喜熱熨,不得誤以為熱,宜細辨治之。

清熱止痛湯(新),治陽邪肚痛,煩渴喜冷,便結拒按症候。

黃連(一錢),黃芩(二錢),梔仁(一錢),扁豆(二三錢,炒),白芍(錢半),甘草(一錢),大黃(酒炒,錢半),陳皮(一錢),牛膝(一錢),

水煎,熱服。如繞臍硬痛,便結煩渴者,有燥屎也,加芒硝三錢,化服下之。因食積者治亦同。其症雖昏迷肢冷,脈若沉實,按腹痛甚者是也。

溫中湯(新),治裡寒便溏,腹痛喜按,口唾冷涎,脈虛弱者。

白朮(一錢),山藥(炒,錢半),扁豆(炒研,二錢),陳皮(八分),厚朴(姜炒,一錢),砂仁(八分),藿香(一錢),乾薑(炒,八分),甘草(炙,一錢),白芍(一錢),

水煎服。如宿食,加神麯(炒)、麥芽(炒)各一錢。如嘔逆,加生薑錢半。如氣滯者,加木香四五分。

暖胃和中湯(新),治腹痛脹脹,喜熱惡食、脈沉緊者。

山藥(炒,錢半),茯苓(錢三分),扁豆(炒研,二錢),烏藥(一錢二分),吳茱萸(開水炮一次用,七分),陳皮(八分),草豆蔻(煨研,八分),木香(三分),甘草(炙,八分),

水煎服。

加味理中湯(新),治陰寒腹痛,脈緊而微者。

白朮(二錢),乾薑(炒,錢半),甘草(炙,一錢),丁香(五分),白豆蔻(去殼炒研,一錢),

水煎服。如寒甚,而手足厥逆,上吐冷涎,下泄清水,加附子二三錢。如假熱在上不納者,冰冷與服。如表熱裡寒者,亦治。經謂「甘溫能退大熱」是也。

白話文:

[三十二、討論傷寒導致的腹痛]

腹痛的情況,有因陰或陽、虛或實的不同而異。由陽邪(熱)引起的疼痛,其痛感並非持續不變;而由陰邪(寒)引起的疼痛,則會無間斷地痛。(陽即代表熱,陰即代表寒。)若按壓腹部疼痛加重,表示實證;若按壓腹部疼痛減輕,表示虛證。例如,如果伴有煩躁口渴、呼吸急促、便祕,且疼痛突然加劇,右關脈象強實,這屬於熱且實的證狀;若腸鳴、瀉痢,疼痛持續不止,口中吐出冷涎,深按腹部則痛感減輕,脈象緊且弱,這屬於寒且虛的證狀。還有一種情況,是由於內寒外熱導致的腹痛,這種情況,患者內心喜歡喝熱湯,腹部喜歡熱敷,不能誤認為是熱證,應詳細辨別治療。

清熱止痛湯(新方),用來治療由陽邪導致的腹痛,伴有煩躁口渴、喜冷飲、便祕且按壓腹部會痛的症狀。

黃連、黃芩、梔仁、炒扁豆、白芍、甘草、酒炒大黃、陳皮、牛膝等藥材,用水煎煮,趁熱服用。若腹痛部位在肚臍周圍,且伴有便祕、煩渴,可能是有燥屎,可再加入三錢芒硝,溶解後服用。如果是因為食物積滯引起,治療方式相同。即使患者出現昏迷、四肢冰冷、脈象沉實,只要按壓腹部疼痛明顯,都適用此方。

溫中湯(新方),用來治療裡寒、大便稀軟、腹痛喜按、口吐冷涎、脈象虛弱的症狀。

白朮、炒山藥、炒扁豆、陳皮、姜炒厚朴、砂仁、藿香、炒乾薑、炙甘草、白芍等藥材,用水煎煮服用。若因宿食引發,可加入炒神麯、炒麥芽各一錢。若出現嘔吐,可加入生薑錢半。若氣滯,可加入木香四五分。

暖胃和中湯(新方),用來治療腹痛脹滿、喜熱惡食、脈象沉緊的症狀。

炒山藥、茯苓、炒扁豆、烏藥、開水炮製過的吳茱萸、陳皮、煨草豆蔻、木香、炙甘草等藥材,用水煎煮服用。

加味理中湯(新方),用來治療陰寒腹痛、脈象緊且微的症狀。

白朮、炒乾薑、炙甘草、丁香、去殼炒白豆蔻等藥材,用水煎煮服用。若寒冷嚴重,手腳冰冷,上吐冷涎,下瀉清水,可加入附子二三錢。若假熱在上部,無法接受熱量,可用冰冷的方式服用。若表面有熱象,但裡頭是寒象,也能用此方。經典所說「甘溫能退大熱」即是這個道理。

3. 三十三、論傷寒蓄血

蓄血者,熱蓄血分,留結下焦,小腹硬滿而痛,大便或瀉或黑,其人如狂,喜忘,小便自利。蓋水由氣化,病在血而不在氣,故小水利也。血瘀於下,去血自愈。下後宜補脾和肝,調和氣血為主。海藏曰:凡氣症則飲水,若蓄血發燥而內不渴,雖漱水而不咽也。

加味玉燭散(新),治血分有滯,小腹脹痛,熱蓄下焦。

當歸(錢三分),川芎(一錢),白芍(一錢),生地黃(錢半),大黃(一二錢),桃仁(去皮,一錢),紅花(一錢),甘草(一錢),牛膝(一錢),

水煎服。血不下,加芒硝三錢,化溶服,並重加大黃。老弱婦人血虛者皆可服,以代仲景抵當湯。

白話文:

蓄血的情況指的是熱邪聚集在血液之中,停留在下腹部形成結塊,導致小腹堅硬且疼痛,排便可能出現稀軟或是黑色的情況,患者可能會有類似精神混亂的表現,容易忘記事情,但小便卻能自行排出順暢。因為水液的運行是由氣來推動的,而此病是出現在血液上,而不是在氣上,所以小便還能正常排出。血液在下部瘀積,只要排除瘀血,病症就能得到改善。在排除瘀血後,應該注重補充脾臟功能,調和肝臟,使氣血達到平衡。

海藏先生說:凡是氣症的患者會想要喝水,但如果因為蓄血而產生燥熱感,患者內部並不感到口渴,就算含漱口水也不會吞下去。

以下是一種新的處方「加味玉燭散」,用於治療血液中有阻滯,導致小腹脹痛,熱邪聚集在下腹部的病症。

處方成分如下:當歸(3錢),川芎(1錢),白芍(1錢),生地黃(1.5錢),大黃(1-2錢),桃仁(去皮,1錢),紅花(1錢),甘草(1錢),牛膝(1錢)。

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血液未順利排出,可以再加入芒硝3錢,溶解後服用,同時加大黃的份量。這方藥即使是年老體弱,或是血虛的女性都能服用,可以作為替代仲景抵當湯的選擇。

4. 三十四、論傷寒熱入血室

血室者,即衝任血海也,亦血分也,兼男女而言之。凡血分之病,有蓄血者,以血因熱結,而留蓄不行,故小腹硬痛,去之即愈。若熱入血室者,以邪入血分,而血亂不調,故下血譫語,調之則安。調之之法,析下治法。

調陰湯,治熱入血室,下血譫語,煩躁不寧。

當歸(錢半),川芎(一錢),白芍(酒炒,一錢),生地(二三錢),阿膠(炒,一錢),丹參(三錢),陳皮(八分),續斷(錢半),青蒿(錢半),

水煎服。如血熱而下,加赤芍錢半,青蒿加重。如血虛躁熱,加熟地三、五錢。如瘀血作梗,血帶紫色,加酒炒元胡二錢,紅花六、七分。如邪未散,而寒熱時有者,加柴胡錢半。當知病在下焦,無犯胃氣及上中二焦,斯為善治。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傷寒熱入血室」的問題。「血室」指的是女性的子宮,也就是中醫所稱的「衝任血海」,這是血液聚集的地方,這裡同時適用於男性和女性。如果血液系統出了問題,像是血液因為熱毒而凝結,無法正常循環,會導致下腹部硬且疼痛,這種情況需要排除血液中的凝塊才能恢復健康。

然而,若是熱毒進入血液系統,導致血液混亂,運行失調,就會出現下血、神智不清的情況,這時需要調整血液狀態,使之平穩。調整的方法,主要通過藥物治療。

以下是一種用於治療熱毒進入血室,導致下血、神智不清、情緒煩躁的處方——「調陰湯」:

  • 當歸:約4.5克
  • 川芎:約3克
  • 白芍:炒過,約3克
  • 生地:約6至9克
  • 阿膠:炒過,約3克
  • 丹參:約9克
  • 陳皮:約2.4克
  • 續斷:約4.5克
  • 青蒿:約4.5克

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血液過熱而出血,可以增加赤芍約4.5克,並加大青蒿的用量。如果血液不足導致燥熱,可增加熟地約9至15克。若血液中有淤積,血色偏紫,可加入炒過的延胡索約6克,紅花約2至2.5克。若邪氣未散,仍有寒熱交替的症狀,可加入柴胡約4.5克。需要明白的是,如果病源在下焦,治療時應避免影響到胃部和其他上中焦的機能,這樣纔是良好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