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六·雜證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雜證 (1)

1. 脈候

尺脈滑,血氣實,經脈不利。尺脈來而斷續者,月水不利。寸關如故,尺脈絕而不至者,月水不利,當患小腹痛。肝脈沉,月水不利,主腰腹痛。

經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故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為息賁者,死不治。」二陽者,足陽明胃也。女子有不得隱曲之事,郁之於心,故心不能生血,血不能養脾,始焉胃有所受,脾不能運化,繼則不能納受,故胃病發於心脾也。由是水穀衰少,不能化精微之氣,而血脈遂枯,月事不能時下矣。

陽明主肌肉,血不足,則肌肉不榮,有不風熱而消瘦乎!息賁者,風熱傳於肺,喘息而上賁也。此脾胃虛,而經脈不行也。有因勞心過度,心火上行,不得下通胞脈而不行者。有因中消胃熱,善飢漸瘦,津液不上,血海枯竭而不來者。有因冷客胞門,血寒凝泣而不下者。有因軀肥,脂滿痰多,佔住血海地位,閉塞而不行者。

有因或挾寒,或挾熱,汙血凝滯而不行者。有因食與濕痰填塞太陰,經閉作痛者。寒、熱、虛、實之不同者,總不能遁乎脈之遲數,有力無力間也。經行腹痛,寒熱交作,下如黑豆汁,兩尺沉澀,余皆弦急,此由下焦寒熱之邪,搏於衝任,痛極則熱,熱則流通,因寒濕生濁,故下如豆汁也。宜以辛散苦溫之藥治之。

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故治血病,以行氣為先,如香附(此味亦須善用,以性燥也。)之類是也。熱則流通,寒則凝結。故治血病,以熱藥為佐,如肉桂之類是也。至於病後產後,經血不行者,純屬氣血兩虛,惟宜補脾養血,元氣充復,自然流通,此不治之治也。

女子十四歲時,經已下矣。或四季一行,或一、二年一行,此為避年,因稟受衰弱耳。但宜順氣養血,切勿攻之。

有年長未配之女,……孀居之婦,庵脘之尼,思結而不得伸,多有經閉之病,致成勞瘵。或用四制香附丸、參朮大補丸,間服六味以枚水。滋水可兼補血,補血兼不得滋水。本末交治,庶幾可瘳。此七情之變,輕者可治,重者恐難治也。且芎歸辛竄,難到腎家,又須恃一點命門之火為之主宰,以陽和庶能生物也。

備揀古來治無病而經陰者,多由氣血之凝滯而然,亦有方法治之。○用當歸、沒藥(去油)、紅花等分為末,酒調服。○又方:用絲瓜焙研為末,酒調服。○又方:用蠶砂(炒)煮酒,服一盞即通。○又方:用茜草(亦名過山龍)一兩,酒煎服之,一日即通。

凡婦人經停二、三月不行者,或結胎,或經閉,不可孟浪。必用試法,方有的見。

探胎飲

用川芎不見火為末,空心,煎艾湯調下二、三錢。覺腹中動,則有胎也。臍下動者,乃血瘕也。不動者,血凝也,病也。

白話文:

[脈象觀察]

尺脈呈現滑象,顯示血氣充盈,然而經脈卻有阻滯。若尺脈出現斷續現象,通常代表月經不順暢。若是寸脈和關脈如常,而尺脈卻消失不顯,這同樣表示月經不順,可能伴隨小腹疼痛。肝脈若顯沉象,月經不順,可能導致腰腹疼痛。

古籍記載:「胃經病變影響心脾,若心事無法排解,便會導致女子月經失調,進而轉變為風消病或息賁病,這兩種情況都難以治療。」所謂二陽,即指足陽明胃經。女子若有心事難解,會使心情鬱悶,心臟無法正常製造血,血液便無法滋養脾臟。初始胃部尚能接受食物,脾臟卻無法有效運化;後期連胃部都無法接受食物,因此胃病從心臟和脾臟開始。結果導致營養攝入減少,無法產生精微之氣,血脈逐漸乾涸,月經便無法定期而至。

胃經主管肌肉,血液不足,肌肉便無法得到滋養,人體便會無緣無故消瘦!息賁病,即風熱影響肺部,造成喘息不止。這是脾胃虛弱,經脈運行受阻所致。也可能因過度操勞,心火上升,無法下行滋養胞宮,導致經脈不暢。也可能因中消胃熱,雖易餓卻漸漸消瘦,水分無法上行,血海乾涸,月經便不再來。也可能因寒氣侵襲胞宮,血液遇寒凝固,月經無法順利排出。也可能因體態豐腴,脂肪多,痰濕阻塞,佔據了血海的位置,導致月經閉塞。

也可能因寒熱夾雜,污血凝滯,導致月經不通。也可能因飲食不節,濕痰堵塞太陰經,導致經閉和腹痛。對於寒熱虛實不同的症狀,從脈象的緩急,以及脈力的強弱,都能看出端倪。月經期間腹痛,寒熱交錯,排出物如黑豆汁,兩側尺脈深沉,其餘脈象緊繃,這是由於下焦寒熱邪氣在衝脈和任脈搏鬥,疼痛達到極點便會轉為熱象,熱象有助於血液流動,因為寒濕生成濁物,所以排出物如豆汁,這類情況可用辛散苦溫的藥物治療。

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因此,治療血病,首要任務是理氣,如香附等藥物便是此類。熱象有助於血液流動,寒象則使血液凝固。因此,治療血病,常用熱性藥物輔助,如肉桂等。至於病後或產後,月經不通,純粹屬於氣血兩虛,應當補脾養血,待元氣恢復,自然能改善,這便是無需刻意治療的治療方式。

女子十四歲時,月經已經開始。有些女子每季來一次,有些一年來一、二次,這種情況稱為避年,主要是先天體質較弱。對此,應當順應氣機,滋養血液,切勿盲目攻伐。

對於年長未婚女子,...孀居婦女,庵中的尼姑,因情慾受阻,多有月經閉塞的情況,甚至發展為勞損病。可使用四制香附丸、參朮大補丸,偶爾服用六味地黃丸以滋補水分。滋補水分同時可以補血,補血同時也能滋補水分。本末同治,病情或許能得到改善。這是情感變化所致,輕微者可以治療,嚴重者恐怕難以根治。而且川芎和當歸性味辛散,難以達到腎臟,還需依靠命門之火作為主宰,以陽氣溫煦,才能滋養生命。

歷史上,治療月經陰道出血的情況,多因氣血凝滯所致,也有相應的治療方法。例如,可使用當歸、沒藥(去油)、紅花等份,磨成粉末,用酒調服。或者,使用絲瓜烘乾研磨成粉,用酒調服。或者,使用炒熟的蠶砂煮酒,喝一杯即可通經。或者,使用茜草(又名過山龍)一兩,用酒煎煮服用,一天內便可通經。

對於婦女月經停止二、三個月不來的情況,可能是懷孕,也可能是月經閉塞,不可輕率處理。必須使用驗證方法,才能確定情況。

探胎飲

使用川芎,不經火烤,磨成粉末,在空腹時,用艾草煎煮的湯水調和二、三錢服用。若感到腹部有動感,則可能懷孕。若動感在肚臍下方,可能是血瘤。若無動感,則可能是血液凝結,屬於病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