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三·雜證 (9)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雜證 (9)

1. 五十三、論諸蟲

水煎服,此仲景方也。不應,用化蟲丸,照上下蟲大法服之。蝕下部者曰狐,用苦參湯洗之,用雄黃煙燻之。

妙應丸,治諸蟲巢穴堅固難下者,用此悉除。

大黃,牽牛(頭末),檳榔(各一兩),雷丸(去殼),錫灰(炒不見星),鶴蝨(各錢半),大戟(一錢),使君子肉(煨,二錢),茴香(八分),貫眾(二錢),輕粉(三分),苦楝根皮(五錢),

上研細末,用皂角五皮煎膏為丸,強者五十丸,弱者減之,五更初,茶請下。少頃,再吃溫茶助之,即效。

溫臟丸,治諸蟲積,用藥下之,既下復生,由臟氣虛寒,宜溫補脾胃,以杜其源。此方攻補兼用。

人參(隨便),白朮,當歸(各四兩。大便泄者不用),白芍(酒炒),使君子(煨取肉),茯苓,川椒(去合口者,炒出汗),細榧肉,檳榔(各二兩),乾薑(炮),吳茱萸(湯泡一宿,炒。各一兩),

上為末,神麯糊為丸,白湯下七、八十丸。如臟寒,加附子一、二兩。如臟熱,加黃連一、二兩。

調補中州散(新),治一切脾胃虛寒,飲食少思,腹脹倦怠,泄瀉噯氣,及蟲積下後,宜此調補。多服久服,功效最大。

人參(無者,以時下生北條參二、三兩代之),腿白朮(制,三兩),茯苓(二兩),苡仁(炒),山藥(炒),白扁豆(炒),芡實(炒。各二兩半),陳皮(八錢),桔梗(一兩),元砂仁(去殼炒,七錢),乾薑(炮,六錢),甘草(炙,八錢),神麯(炒,七錢),白蓮肉(炒,一兩),陳米(炒黃,少淬水再炒,兩半),

共研細末,開水調服五、六錢,大小悉宜。如猶有蟲者,用川椒皮、苦楝根皮煎水調服,五更時再細嚼使君子肉四枚。如腹大而脹,是有積者,加谷蟲七錢,共研末服。如口無味者,薑棗煎湯調服。如大便泄者,加肉豆蔻(麵包煨)一兩,同研末服。如胃寒氣滯作痛者,用真藿香煎水調服。○如歸脾、四君、參苓白朮散之類,可揀而用之。

備揀古來治諸蟲病至簡至穩神方於後,以便取用。

下蟲,用苦楝根皮、檳榔、鶴蝨,煎服三、五次。○蛔蟲,用火煨使君子肉,五更食,以殼煎湯送下。○寸白蟲,用細榧子四十九枚,去殼,每月上旬,以砂糖水,砂鍋煮熟,空心食七枚,七日服盡,蟲化為水。並治三蟲(長蟲、赤蟲、蟯蟲也。)神效。○寸白蟲,用檳榔五錢,南木香二錢,研末,米湯調下。

○下諸蟲,錫灰、蕪荑、檳榔為末,用石榴根皮煎湯,五更送下三錢。○治小兒蟲痛,用皂礬細末六、七分,以酒調服。即苦楝根皮煎濃湯,服二、三次效。○小兒蛔蟲,用新石灰一撮下水,以上清水蒸雞蛋,天曉食之。○腹中蟲病,用馬齒莧,水煮一碗,加鹽醋,空腹食之。

白話文:

五十三、論各種蟲病

用水煎藥服用,這是張仲景的方子。如果效果不好,就用化蟲丸,按照治療上下部位蟲病的方法服用。蟲子侵蝕下部的話叫做「狐」,用苦參湯清洗,再用雄黃煙熏。

妙應丸,治療蟲巢堅固難以去除的,用這個藥丸就能全部清除。

藥方組成:大黃、牽牛子(頭部磨成末)、檳榔(各一兩)、雷丸(去除外殼)、錫灰(炒至不見光澤)、鶴蝨(各一錢半)、大戟(一錢)、使君子肉(煨過,二錢)、茴香(八分)、貫眾(二錢)、輕粉(三分)、苦楝根皮(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皂角五皮煎成的膏做成藥丸,身體強壯的人服用五十丸,體弱的人酌量減少,在清晨五更時,用茶水送服。過一會兒,再喝些溫茶幫助藥效發揮,效果很快。

溫臟丸,治療各種蟲積,用藥將蟲打下來後又會復發,是因為臟腑虛弱寒冷,應該溫補脾胃,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這個方子攻補兼顧。

藥方組成:人參(用量隨意)、白朮、當歸(各四兩,如果大便稀溏就不用)、白芍(用酒炒)、使君子(煨過取肉)、茯苓、川椒(去除閉合的果實,炒出汗)、細榧子肉、檳榔(各二兩)、乾薑(炮製)、吳茱萸(用湯浸泡一晚,再炒,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神麯糊做成藥丸,用白開水送服七、八十丸。如果臟腑寒冷,就加附子一兩或二兩。如果臟腑有熱,就加黃連一兩或二兩。

調補中州散(新方),治療各種脾胃虛寒,食慾不振,腹脹疲倦,腹瀉打嗝,以及蟲積清除後,都適合用這個方子調理補養。經常服用,長期服用,效果會非常好。

藥方組成:人參(沒有的話,用當季生產的北條人參二、三兩代替)、腿白朮(炮製過,三兩)、茯苓(二兩)、薏苡仁(炒)、山藥(炒)、白扁豆(炒)、芡實(炒,各二兩半)、陳皮(八錢)、桔梗(一兩)、元砂仁(去除外殼炒,七錢)、乾薑(炮製,六錢)、甘草(炙過,八錢)、神麯(炒,七錢)、白蓮肉(炒,一兩)、陳米(炒黃,稍微灑點水再炒,一兩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開水調服五、六錢,大人小孩都適合。如果還有蟲,就用川椒皮、苦楝根皮煎水調服,五更時再仔細嚼食使君子肉四枚。如果腹部脹大,說明有積滯,就加入穀蟲七錢,一起磨成粉末服用。如果口中無味,用生薑、紅棗煎湯調服。如果大便稀溏,就加入肉豆蔻(用麵包包裹煨過)一兩,一起磨成粉末服用。如果胃寒氣滯導致疼痛,用真藿香煎水調服。歸脾湯、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等,也可以選擇使用。

以下列出古代治療各種蟲病的簡便而可靠的有效方子,以便參考使用。

驅除蟲,用苦楝根皮、檳榔、鶴蝨,煎服三、五次。蛔蟲,用火煨過的使君子肉,在五更時吃,再用使君子殼煎湯送服。寸白蟲,用細榧子四十九枚,去除外殼,每月上旬,用砂糖水在砂鍋中煮熟,空腹吃七枚,七天吃完,蟲子會化成水。這個方子也能治療長蟲、赤蟲和蟯蟲這三種蟲,效果很好。寸白蟲,用檳榔五錢,南木香二錢,磨成粉末,用米湯調服。

驅除各種蟲,用錫灰、蕪荑、檳榔磨成粉末,用石榴根皮煎湯,在五更時送服三錢。治療小兒蟲痛,用皂礬細末六、七分,用酒調服。再用苦楝根皮煎濃湯,服用二、三次就會見效。治療小兒蛔蟲,用新石灰一小撮放入水中,取上清液蒸雞蛋,天亮時吃。治療腹中蟲病,用馬齒莧,用水煮一碗,加入鹽和醋,空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