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三·雜證 (7)
卷十三·雜證 (7)
1. 五十二、論痿證
先將熟地、當歸、牛膝搗成膏,後以酒二鍾蒸化鹿角膠,加煉蜜為丸,每早用淡鹽水下七、八十丸。
金剛丸,治腎損骨痿,宜此益精。
蓽薢,杜仲(薑汁炒。各八兩),肉蓯蓉(揀頂大中紅者,酒洗去甲),菟絲子(淘淨,酒蒸。各六兩),
用豬腰子二、三對,酒煮,與蓯蓉先搗為膏,後入各藥末,干則加煉蜜為丸,空心溫酒送下。
還少丹,治脾腎不足而足痿者,及一切虧損體弱之證。
熟地(八兩),山藥,棗皮,杜仲(姜水炒),枸杞(各四兩),淮牛膝(酒蒸,下部滑遺者不用),遠志(去心,薑汁浸炒),肉蓯蓉(酒洗),菟絲子(淘淨,酒蒸焙),巴戟肉(各三兩),北五味,川續斷,楮實子,舶茴香(各二兩),
煉蜜為丸,空心淡鹽湯送下六、七錢。
凡痿證與腳氣相類。腳氣外因風寒濕,正氣與邪氣相搏,故作腫痛,系邪實也。痿由內臟不足所致,但不任用,亦無痛楚,此氣血之虛也,宜十全大補湯。此外又有實而有積,六脈有力,飲食若常,此實熱內蒸,心陽獨亢,名為脈痿,宜承氣湯下數十遍而愈。此不過百之一二耳,備載之以廣見聞。
備揀古來治痿至簡至穩諸方於後,以便取用。
黃柏、蒼朮,治痿要藥。○肝腎虛弱而足無力,用六味地黃丸,不應,急用八味地黃丸,或加牛膝、杜仲、虎脛骨、龜版、黃柏更佳。○氣虛足痿,用四君加蒼朮、黃柏、黃芩。○血虛足痿,用四物加蒼朮、黃柏,或下六味丸。○濕痰足痿,用二陳加蒼朮、白朮、黃芩、黃柏之類,入竹瀝薑汁。
○經曰:「肺熱葉焦,發為痿躄。」陽明濕熱,上蒸於肺,故焦,用苡仁多服乃愈。
白話文:
先將熟地、當歸、牛膝搗成膏狀,然後用兩盅酒蒸化鹿角膠,加入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每天早上用淡鹽水送服七、八十顆。
「金剛丸」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因腎臟損傷導致的骨痿,可以補益精氣。
用蓽薢、用薑汁炒過的杜仲(各八兩)、挑選頂大且紅色的肉蓯蓉(用酒洗去表面甲皮)、洗淨後用酒蒸過的菟絲子(各六兩)。
取兩到三對豬腰子,用酒煮,先與肉蓯蓉一起搗成膏狀,然後加入其他藥材的粉末,如果太乾就加入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空腹用溫酒送服。
「還少丹」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因脾腎不足導致的足部痿軟,以及一切因虧損導致的體弱病症。
用熟地(八兩)、山藥、棗皮、用薑水炒過的杜仲、枸杞(各四兩)、用酒蒸過的淮牛膝(如果下體有滑脫遺精的狀況就不要用)、去除心芽後用薑汁浸泡炒過的遠志、用酒洗過的肉蓯蓉、洗淨後用酒蒸過的菟絲子、巴戟肉(各三兩)、北五味子、川續斷、楮實子、舶茴香(各二兩)。
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空腹用淡鹽水送服六、七錢。
一般來說,痿證和腳氣的症狀有些相似。腳氣是由於外部風寒濕邪侵襲,導致正氣與邪氣相互搏鬥,所以會出現腫痛,屬於邪氣旺盛的實證。而痿證是由於內臟虧虛所導致,只是無法正常活動,也沒有疼痛感,屬於氣血虛弱的虛證,適合用十全大補湯來治療。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實證,表現為體內有積滯,脈象有力,飲食正常,這種情況是由於體內實熱內蒸,心陽過於亢盛,稱為「脈痿」,可以用承氣湯來瀉下數十次就會好轉。這種情況只佔很少一部分,在這裡記載是為了讓大家增廣見聞。
我將古代治療痿證的簡便有效的藥方整理在下面,以便大家選用。
黃柏和蒼朮是治療痿證的重要藥材。如果肝腎虛弱導致足部無力,用六味地黃丸沒有效果,就趕緊改用八味地黃丸,或者加入牛膝、杜仲、虎脛骨、龜版、黃柏效果會更好。如果是氣虛導致的足部痿軟,可以用四君子湯加上蒼朮、黃柏、黃芩。如果是血虛導致的足部痿軟,可以用四物湯加上蒼朮、黃柏,或者服用六味地黃丸。如果是濕痰導致的足部痿軟,可以用二陳湯加上蒼朮、白朮、黃芩、黃柏之類的藥材,再加入竹瀝和薑汁。
《黃帝內經》說:「肺熱導致肺葉枯焦,就會發生痿躄。」陽明經的濕熱向上蒸騰到肺部,導致肺葉枯焦,這時可以多服用薏仁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