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四·傷寒(下) (2)
卷之四·傷寒(下) (2)
1. 二十六、論傷寒發渴
渴者,邪熱入臟。在五六日之間,舌黃便結,酌宜清之,或下之,如竹葉石膏湯,或加酒炒大黃一二錢。舌黑芒刺,面赤,便秘,用調胃承氣湯,以熱甚也。陰虛口渴,得水而不咽,或咽而不多,是精竭而滋水潤之,宜滋陰,如六味之類。細察命門火衰,用八味冷服,以乾者為渴,不得誤認為熱。
傷寒思水為欲愈,不可不與,不可過與;過則水停,為變不一。若陰盛格陽之症,非所宜也。至若素不渴者,藥後變渴,是陽復里溫,陰陽均平,病將愈矣。
以上諸方,俱載在上。
白話文:
「口渴」通常表示體內有熱邪進入臟器,多發生在病程的五六天。如果舌頭呈黃色且大便乾結,應選擇清熱的藥物進行治療,例如竹葉石膏湯,或者加入一兩錢的酒炒大黃。如果舌頭黑色且有尖刺,臉色紅潤,大便困難,則應使用調胃承氣湯,因為這是熱度嚴重的表現。如果是陰虛導致的口渴,喝了水卻不容易下嚥,或者即使能下嚥但量不多,這表明體內精氣已盡,需要滋養陰液,應採用滋陰的藥物,如六味地黃丸等。需要仔細觀察是否因命門之火衰弱引起口渴,如果體內乾燥引發口渴,不能誤認為是熱邪所致。
傷寒病人想喝水錶示病情可能正在好轉,但不能不給他喝,也不能過量給他喝,否則水分可能會停留在體內,導致不同的變化。對於陰盛格陽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不適合使用上述方法。另外,原本就不口渴的人,在服藥後出現口渴,這可能是體內陽氣恢復,陰陽平衡,病情即將好轉的徵兆。
以上所述的各個方劑,都載錄在古籍中。
2. 二十七、論傷寒口瘡喉腫
口瘡者,心脾鬱熱,治宜清涼。更有脾氣不足,不能按納下焦陰火,治宜附子理中湯(方載十六內。)之屬,冷服。至於喉腫,有陰毒、陽毒:陽毒者,是火上衝,面赤脈洪,或有濃血,治宜清肺化毒;陰毒者,四肢冷而脈沉細,以寒積於肺,極而生熱,宜引火歸源。
清心理脾湯(新),治實火上炎,口舌糜爛,便燥尿赤,脈洪有力。
黃連(一錢),黃芩(錢半),黃柏,甘草,乾葛(各一錢),梔子(八分),連翹(一錢),生地(錢半),大黃(酒炒二錢),
白話文:
嘴巴潰瘍通常是因為心脾積熱,治療需要清熱降火。如果脾氣虛弱,無法將下焦的陰火抑制,則需服用附子理中湯溫補脾胃,藥物需要冷服。喉嚨腫痛分為陰毒和陽毒:陽毒是火氣上衝,臉色發紅脈搏有力,可能伴隨濃血,治療需要清肺化毒;陰毒則是四肢冰冷脈搏沉細,寒氣積聚在肺部,極端情況下會化熱,需要引火歸源。清心理脾湯用於治療實火上炎,出現口舌糜爛、大便乾燥、小便赤黃、脈搏有力等症狀。藥方包括黃連、黃芩、黃柏、甘草、乾葛、梔子、連翹、生地、酒炒大黃。
水煎服。或加升麻八分。
清肺化毒湯(新),治陽毒喉腫,或瘡癰膿血,便結脈實。
甘草(錢半),桔梗,苦參,大黃(各二錢),黃連(錢半),黃柏(一錢),連翹(去心),知母(各錢半),麥冬(錢二分),牛蒡子(一錢),荊芥(八分),白芷(一錢),山豆根(一錢),
白話文:
煮水飲用。或者在方劑中加入升麻八分。
「清肺化毒湯」(新),治療陽毒喉腫,或是瘡癩流膿,以及排便困難、脈象實厚的病症。
甘草(半錢),桔梗,苦參,大黃(各二錢),黃連(半錢),黃柏(一錢),連翹(去心),知母(各半錢),麥冬(二分錢),牛蒡子(一錢),荊芥(八分錢),白芷(一錢),山豆根(一錢)。
水煎服。如大便實者,加芒硝一、二錢,或加升麻八分。
附子理中湯,治陰毒喉腫,四肢冷,六脈細,寒極生熱。但便溏尿清,知非熱也,速宜救陽,用此方冷服。(方載十六內。)即八味亦可。
白話文:
使用方法
水煎服。如果大便乾燥,可以加芒硝一到兩錢,或者加升麻八分。
附子理中湯
此方用於治療陰毒喉腫,四肢冰冷,脈象細弱,寒極生熱的症狀。但如果患者大便稀溏、小便清澈,就說明不是熱症,應該要盡快溫陽救護,用此方冷服。(此方載於《十六內科》)。八味丸亦可使用。
3. 二十八、論傷寒咳嗽
咳嗽有三:初受寒而即咳嗽者,治宜發散。至表症除而咳嗽者,是寒變熱,治宜清涼。若口乾古燥,火氣上升,六脈洪大而咳嗽者,是火乘肺也,始以清涼;不效,繼以苦寒降火,則肺寧而咳嗽止矣。
散寒清金湯(新),治傷寒發熱畏寒,脈浮緊而咳嗽者。
麻黃(去節,七分),桂枝(一錢),甘草(八分),白芍(一錢),杏仁(去皮,八分),陳皮(一錢),茯苓(一錢),半夏(一錢二分),生薑(五分),蔥白(三莖)
白話文:
咳嗽有三种:刚开始受寒就咳嗽的,应该用发散的药来治疗。等到表症消除但咳嗽还存在,这是寒变热了,应该用清凉的药来治疗。如果口干舌燥,火气上升,脉搏洪大而咳嗽,这是火气侵犯了肺部,一开始用清凉的药;如果无效,就接着用苦寒的药降火,这样肺气就会恢复,咳嗽也就停止了。
散寒清金汤适用于伤寒发热怕冷,脉象浮紧并伴有咳嗽的患者。
水煎,熱服,覆取微汗。即夏月亦可用,以內有白芍斂陰,但麻黃留節止用四五分。若此際用一味清熱涼藥,則肺邪愈蔽,咳久莫止。
清熱寧肺湯(新),治寒鬱變熱,肺燥喉癢,咳嗽不寧。
桔梗(錢半),麥冬,黃芩,甘草,半夏,陳皮(去白。各一錢),麻黃(留節,四分),連翹(去心,八分),栝蔞仁(去油八分),桑白皮(蜜炙,一錢),枳殼(一錢),
白話文:
將藥材水煮,熱騰騰地喝下,蓋好被子微微出汗即可。即使是夏天也可以服用,因為方子裡有白芍斂陰,但麻黃留節只需用四五分即可。若在此時用單味清熱涼藥,則肺部的邪氣更加阻塞,咳嗽久久不愈。這個藥方叫做清熱寧肺湯,是用來治療寒鬱化熱、肺燥喉癢、咳嗽不止的。藥材包括桔梗、麥冬、黃芩、甘草、半夏、陳皮(去白)、麻黃(留節)、連翹(去心)、栝蔞仁(去油)、桑白皮(蜜炙)、枳殼,各取適量。
水煎服。○肺為清靜之腑,不容外邪,用清涼者須加麻黃,庶不致陰藥寒肺也。即夏月可用,可加馬兜鈴三分。
降火安金湯(新),治實火上炎,肺受火爍,咳嗽煩甚,脈洪大者。
知母(二錢),麥冬,生地(各錢半),桔梗,牛膝,甘草(各一錢),桑皮,陳皮(各一錢),
水煎服。有痰易來,加半夏二錢。如咳甚而痰難來者,加只母錢半。如大便秘結,加酒炒大黃錢半。
逍遙散,治乾咳,連聲而痰不來,或全無痰者,此火鬱於中也。
白話文:
煎水服用。肺部是清淨的臟器,不能容納外邪,使用清涼的藥物時必須加入麻黃,才不會因為寒涼藥物損傷肺部。即使在夏季也能服用,可以加馬兜鈴三分。
降火安金湯,治實火上炎,肺部受熱灼傷,咳嗽嚴重,脈搏洪大。
知母二錢,麥冬、生地各錢半,桔梗、牛膝、甘草各一錢,桑皮、陳皮各一錢,煎水服用。如果容易有痰,加半夏二錢。如果咳嗽嚴重但痰難咳出,加只母錢半。如果大便便秘,加酒炒大黃錢半。
逍遙散,治乾咳,連續咳嗽卻沒有痰,或完全沒有痰,這是因為火氣鬱結在體內。
茯苓,柴胡,當歸(酒拌),白芍(酒炒),白朮(各一錢),甘草(五分),薄荷葉(三分),煨姜(六分),
水煎服。愈後,宜用六味,加歸、芍以養肝,則不發。
白話文:
茯苓、柴胡、當歸(酒拌)、白芍(酒炒)、白朮(各一錢)、甘草(五分)、薄荷葉(三分)、煨姜(六分),用水煎服。病癒後,宜用六味湯,加入當歸、白芍以養肝,則可預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