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九·兒科、瘡科 (2)
卷十九·兒科、瘡科 (2)
1. 瘡科
瘡瘍一症,有出於腑而為癰,此為陽症,屬內病之稍次者,治之猶易;有出於臟而為疽,此為陰症,屬內病之最重者,治之為難。外有在皮膚者,有在筋骨者,其深澆有辨,蓋寒滯之毒,其來徐,其入深,多犯在筋骨之間;風熱之毒,其來暴,其入澆,多犯在皮肉之間。能知陰陽淺深,則治療不瘥。
然其最重者,以元氣為主。元氣強,則正勝邪,自易發而易收。若元氣弱,則邪勝正,必難發而難收。又有元氣本虧,而邪盛不能容補者,此為敗症。其有邪盛而脈症俱實者,但當直攻其毒,則不得誤補助邪,所宜詳辨也。凡脈浮數而反惡寒者,瘡疽之症也。
白話文:
【對於腫塊這種病症,有些是從體內的腑器官發作,這是陽症,屬於內傷較輕的狀況,治療起來比較容易;有些則是從體內的臟器官發作,這是陰症,屬於內傷最嚴重的狀況,治療起來比較困難。外部有在皮膚上的,也有在筋骨上的,其深度和位置有區別,因為寒冷滯留的毒素,來得緩慢,深入體內,大多侵犯筋骨之間;風熱的毒素,來得突然,深入淺層,大多侵犯皮肉之間。能夠瞭解陰陽深淺,則治療自然會更有效果。
然而,最嚴重的情況,是以元氣為主。如果元氣強壯,那麼正氣可以勝過邪氣,這樣病狀容易出現也容易痊癒。但如果元氣虛弱,那麼邪氣就會勝過正氣,病狀難以出現也難以痊癒。還有元氣原本就不足,卻又邪氣旺盛無法接受補益的,這種情況是病情惡化的表現。對於邪氣旺盛而脈象和症狀都顯示實證的,只需要直接攻擊毒素,不可以誤用補益藥物來助長邪氣,這需要詳細分辨。
總之,如果脈象浮動且反常畏寒,那麼這就是腫塊的病症。】
如腫起堅硬,膿稠痛甚,二便秘赤,腹脹胸痞,口苦咽乾,煩躁身熱,目赤脈洪,心神慌惚者,實也。此其毒在臟腑,非用硝黃峻猛之劑蕩而逐之,則毒不解,故不得不下。然非有真實者,不可輕用下也。○如腫下軟慢,膿稀身冶,瀉利嘔吐,食少自汗,肢腫音嘶,或腫而不潰,或潰而不斂,脈微昏沉者,虛也。此宜全用溫補,固無疑也。
然不獨此也,即凡脈無洪數,又無煩熱壅滯,而毒有可慮者,此雖非大虛之症,然察其但無實邪,便當托裡養榮,預顧元氣。何也?蓋恐困久膜潰,不待損而自虛矣。及其危敗臨期,即多方挽回,安有益哉!故丹溪云:癰疽因積毒在臟腑,宜先助胃壯氣,以固其本。夫然,則易於成功,而平復不難矣。
白話文:
實證
如果腫塊堅硬,膿液稠厚,疼痛劇烈,大便乾燥、小便赤色,腹部脹滿胸悶,口苦咽乾,煩躁不安,身體發熱,眼睛紅赤,脈象洪大,心神恍惚,這些都是實證。這說明毒邪已經侵入臟腑,必須使用硝黃等峻猛的藥物,強力驅逐毒邪,否則毒邪不解,就不得不使用下法。然而,必須謹慎判斷,只有確診為實證,才能使用下法。
虛證
如果腫塊軟弱,膿液稀薄,身體倦怠,大便稀溏,嘔吐,食慾不振,自汗,肢體浮腫,聲音嘶啞,或者腫塊久久不潰,或者潰瘍久久不癒合,脈象微弱昏沉,這些都是虛證。虛證宜用溫補方法治療,這是毫無疑問的。
虛實夾雜
除了上述虛實分證之外,即使脈象沒有洪數,也沒有煩熱壅滯,但仍然有毒邪存在的可能性,這雖然不是嚴重的虛症,但也要注意,因為只是沒有實邪,而不能輕視毒邪的危害。應該採用托裡養榮的方法,預先護理元氣。為什麼呢?因為擔心久病傷及正氣,導致潰瘍,未受損傷就已經虛弱了。等到病情危重,臨近死亡的時候,再想方設法挽回,恐怕就無濟於事了。正如丹溪先生所說:「癰疽是因為積毒在臟腑,所以應該先幫助脾胃,增強元氣,以固本培元。這樣,治療才能容易成功,恢復健康也不難。」
若獨攻其瘡,則脾胃一虛,七惡蜂起,安有能生者乎!○齊氏曰:「邪氣勝則實,真氣奪則虛」;又曰:「諸痛為實,諸癢為虛」;又曰:「診其脈,洪大而數者實也,細微而軟者虛也。虛者補之,和其氣以托裡也。實則瀉之,疏利而導其滯也。」
凡瘡瘍,有毒之甚者,如背疽、腦疽、脫疽、疔瘡、天蛇頭、(在手指尖。)地蛇頭、(在腳指尖。)一切無名腫毒,或腫處無頭(用濕紅貼於患處,但一點先干處乃是瘡頭),或周圍高而中一點青黑而陷者,或數腫處不知痛癢,或發如粟米之類,此皆大毒。非藥所能有功,惟用大顆獨蒜切片三分厚,貼瘡頂,以艾於手掌中久揉,自軟如綿,以豆大一壯,安於蒜片灸之,每三壯易蒜。萬一灸得痛不可忍,將蒜略揭起,易艾再灸。
白話文:
第一段
如果只針對瘡瘍本身進行治療,就會導致脾胃虛弱,各種病症接踵而來,怎麼可能康復呢?齊氏說:「邪氣盛則為實,真氣不足則為虛。」又說:「疼痛屬於實證,癢癢屬於虛證。」還說:「診脈時,脈象洪大而數者為實證,細微而軟者為虛證。虛證需要補益,調和氣血以扶持正氣。實證則需要瀉泄,疏通利導以排除積滯。」
第二段
凡是瘡瘍,毒性嚴重的,例如背疽、腦疽、脫疽、疔瘡、天蛇頭(長在手指尖)、地蛇頭(長在腳趾尖),以及各種無名腫毒,或者腫塊沒有明顯的瘡頭(可以用濕紅布貼在患處,先乾的地方就是瘡頭),或者周圍隆起而中心一點青黑凹陷的,或者腫塊很多卻沒有痛癢感的,或者像粟米一樣的,這些都是毒性很大的表現。單靠藥物很難奏效,必須使用大顆的獨蒜,切成三分厚,貼在瘡頭上,用艾葉在手掌中揉搓至軟如綿,取豆粒大小的艾絨,放在蒜片上灸灼,每灸三壯就換一次蒜片。萬一灸灼時疼痛難忍,可以稍微揭起蒜片,換艾絨繼續灸灼。
或數十壯,或來日又灸,總以多灸為妙。約一二百壯,則毒自散。未成者即消,已潰者即效,誠治癰疽惡毒之仙方也。蓋用大蒜,取其辛而能散;用艾灸,取其火力能透深遠,所以勝於藥力百倍者矣。若略灸幾壯而即止,反為有傷。經曰:「陷者灸之,灸而不痛,痛而後止其灸。
灸而不痛者,先及其潰,所以不痛,而後及良肉,所以痛也。灸而痛,不痛而後止其灸。灸而痛者,先及其未潰,所以痛,而次及將潰,所以不痛也。」人之頭為諸陽所聚,艾壯宜小而少。
又有用附子炮去皮臍,研末,以唾津和為餅,安瘡口上,將艾壯於餅上灸之。每日灸十壯,但令熱,勿令過痛,治潰瘍氣血俱虛,或風寒襲之,不能收斂,用之神效。
白話文:
灸治癰疽,可以灸數十壯,也可以隔日再灸,總之灸得越多越好。大約灸一二百壯,毒氣就會自行散去。未潰者則消腫,已潰者則見效,可謂治療癰疽惡毒的仙方。
此方之所以有效,是因為使用了大蒜,取其辛辣之性以散毒;又用艾灸,取其火熱之性,能深入肌膚,遠勝於藥力百倍。如果只灸幾壯就停止,反而會造成傷害。
經書記載:「陷下去的傷口要用艾灸,灸的時候沒有感覺,說明灸到潰爛了,才不痛。後來灸到好的肉,就開始感到疼痛。灸的時候感到疼痛,後來就不痛了,說明先灸到了未潰爛的地方,所以疼痛。然後才灸到快要潰爛的地方,所以不痛。」
人頭部是諸陽氣匯聚的地方,艾灸時宜用小壯,且灸的次數要少。
另外,還可以用炮製去皮臍的附子,研成粉末,用唾液調和成餅,敷於瘡口上,再用艾灸灸餅。每天灸十壯,只要感到熱即可,不要灸得過於疼痛。此法適用於治療潰瘍氣血雙虛,或因風寒侵襲,導致潰瘍不能癒合者,效果神效。
景岳曰:「凡癰疽陰盛陽衰,體弱脈虛,苦寒之劑非惟潰後不可用,即腫瘍亦不可用也。若陰邪凝結之毒,非用溫熱,何以運行?」陳氏謂:腫瘍不可用熱藥,恐不可以概言也。
又曰:「瘡腫之屬外邪者,惟時毒、丹毒、斑疹及頭面頸項上焦之症多有之。察其果有外邪,而脈見緊數,症有寒熱者,方宜表散。然散之之法,又必辨其陰陽盛衰,故或宜溫散、涼散、平散、兼補散,解毒而散,此中自有權宜也。」○又如里症用下之法,毒盛勢劇者,大下之;滯毒稍輕者,微下之;榮虛便結,而毒不解者,養血滋陰而下之;中氣不足,而便結壅滯者,潤導而出之。凡此皆通下之法,但宜酌緩急輕重而用之。
白話文:
景嶽說:「對於癰疽這種病症,如果體質虛弱、脈象虛弱,苦寒的藥物不但在潰瘍後不能使用,甚至在腫塊上也不能使用。如果體內的陰邪凝聚成毒,不使用溫熱的藥物,怎麼能夠使它運行?」陳氏認為,腫塊不能使用熱藥,這並不能一概而論。
他又說:「像傷風、丹毒、皮疹和頭臉頸部等上焦的症狀,大多與外邪有關。如果確有外邪,脈象緊數,症狀表現出寒熱交替的情況,那時候我們可以使用發散的藥物。然而,發散的方法又必須區分陰陽的強弱,所以可能會使用溫散、涼散、平散或者兼補散的方法,解毒同時也能發散。其中的策略需要靈活變通。」
「另外,在內症使用下藥的方法時,如果毒力旺盛,病情急劇,就大力下藥;如果毒力稍微輕一些,則採取微小的下藥方式;如果血液虛弱、大便結硬,毒素仍未消除,就需要滋養血液、滋潤陰液,再進行下藥;如果中氣不足,大便結硬,需要使用潤滑的藥物來排出。這些都是通用的下藥方法,但需要根據情況的急緩、輕重來選擇使用。」
若不得法,後來將有難結之患,不但目前之害已也。是以表症不真者不可汗,汗之則亡陽;里症不實者不可下,下之則亡陰。亡陰亦死,亡陽亦死。醫固可孟浪乎!
凡腫軟而不痛者,血瘤也。腫而漸長,不大熱而時時牽痛者,氣瘤也。微腫不消,後亦成膿,此是寒熱所為也。留積日久,寒化為熱,以此潰者,必成漏也。○凡察癰疽,以手掩其上,大熱而軟者,膿成也,宜急針破之。若皮薄者,膿澆也。不甚熱者,膿未成也。○結核不消,寒熱發渴,面色黃者,已成膿也。
○至於臟腑內疽,深藏不見,惟診脈可知。胃脈,人迎也;沉數,熱聚胃口,胃脘癰也。若洪數者,膿已成也。脈沉緊,雖膿未就,已有瘀血也。宜急治之,不爾,則邪內攻而危矣。
白話文:
凡是腫起柔軟而不痛的,是血瘤;腫起逐漸增大,不太熱但時常牽扯疼痛的,是氣瘤;輕微腫起不消退,日後也會化膿,這是寒熱交戰所導致的。積聚時間久了,寒氣轉化為熱氣,因此潰爛的,必定會形成漏症。凡是觀察癰疽,用手捂住患處,如果非常熱而且柔軟的,是已經化膿了,應該立即用針刺破排膿。如果皮膚薄弱的,膿液會流出來。如果不太熱的,是尚未化膿。結核不消退,反覆發燒口渴,面色發黃的,已經化膿了。
第三段
○至於臟腑內疽,深藏不見,惟診脈可知。胃脈,人迎也;沉數,熱聚胃口,胃脘癰也。若洪數者,膿已成也。脈沉緊,雖膿未就,已有瘀血也。宜急治之,不爾,則邪內攻而危矣。
至於臟腑內部的癰疽,深藏於體內看不見,只能通過診脈來判斷。胃脈,也就是人迎脈;脈象沉而數的,是熱氣積聚在胃部,是胃脘部位的癰疽。如果脈象洪大而數的,是已經化膿了。脈象沉而緊的,雖然尚未化膿,但已經有瘀血了。應該立即治療,否則邪氣就會內攻而危及生命。
瘡毒已結者,宜補氣血,使膿速成。膿成當驗其生熟,針而去之。不可用內消之法,以寒涼而成壞症。○小按便痛者,膿澆也。大按方痛者,膿深也。按之不易起者,膿未成也。按之而即起者,膿已成也。膿生而用針,氣血既泄,膿反不成。膿熱而不針,則腐潰益深,瘡口難斂。
若瘡深而針淺,內膿不出,外血反泄。若瘡淺而針深,內膿雖出,良肉受傷。若元氣虛弱,必先補而後針。若膿出而反痛,或煩躁嘔逆,由胃氣虧損也,宜急補之。
仙方活命飲,治瘡腫色赤,壯熱焮痛,此陽毒也。服此,未成膿者即消,已成膿者即潰,此止痛消毒之聖藥也。
白話文:
瘡毒已結者,宜補氣血,使膿速成。膿成當驗其生熟,針而去之。不可用內消之法,以寒涼而成壞症。
對於已經形成瘡毒的患者,應該要補氣血,讓膿液儘快形成。膿液形成後,要觀察其生熟程度,用針將其引出。不可使用內消的方法,因為寒涼會造成更嚴重的病症。
○小按便痛者,膿澆也。大按方痛者,膿深也。按之不易起者,膿未成也。按之而即起者,膿已成也。膿生而用針,氣血既泄,膿反不成。膿熱而不針,則腐潰益深,瘡口難斂。
輕輕按壓就疼痛的,表示膿液積在表面;用力按壓才疼痛的,表示膿液積得較深。按壓後不易恢復的,表示膿液尚未形成;按壓後馬上恢復的,表示膿液已經形成。如果膿液已經形成就用針,氣血會外泄,反而導致膿液無法順利排出。如果膿液很熱而不用針,腐爛的程度會加深,傷口難以癒合。
若瘡深而針淺,內膿不出,外血反泄。若瘡淺而針深,內膿雖出,良肉受傷。若元氣虛弱,必先補而後針。若膿出而反痛,或煩躁嘔逆,由胃氣虧損也,宜急補之。
如果瘡口深而針刺得淺,內部的膿液就排不出來,反而會造成外血外流。如果瘡口淺而針刺得深,雖然可以排出膿液,但卻會傷到好的肉。如果元氣虛弱,一定要先補氣血再用針。如果膿液排出後反而疼痛,或者出現煩躁、嘔吐等症狀,這是因為胃氣虛損,應該要立即補救。
仙方活命飲,治瘡腫色赤,壯熱焮痛,此陽毒也。服此,未成膿者即消,已成膿者即潰,此止痛消毒之聖藥也。
_仙方活命飲_可以治療瘡腫發紅、發熱、疼痛的病症,這是陽毒造成的。服用此藥,尚未形成膿液的可以消散,已經形成膿液的可以潰破,這是止痛消毒的聖藥。
穿山甲(蛤粉炒黃),白芷,防風,花粉,赤芍,歸尾,乳香,沒藥,貝母,皂刺,甘草(各錢半),金銀花(三錢),陳皮(二錢),
酒煎服。服數劑,未成者自消。若已成而膿潰者,必體虛,難得收效,當速服下方:
托裡消毒散,治瘡潰體弱,易於收斂,此標本同治也。
白話文:
這個藥方是用穿山甲、白芷、防風等中藥材組成,用酒煎服。服用幾劑後,如果瘡瘍還沒好,就會自己消退。但如果瘡瘍已經潰爛流膿,就說明身體虛弱,這個藥方效果就不好了,應該馬上換成“托裡消毒散”這個藥方。 “托裡消毒散”可以治療瘡瘍潰爛、體虛,而且既能治療表面症狀,又能治療根本病因。
人參(隨症增減),黃耆(鹽水炒),當歸,川芎,白芍(炒),白朮,茯苓(各一錢),金銀花,白芷,甘草,連翹(各六分),
水煎服。若潰後而新肉不生,屬氣虛者,四君子湯為主。屬血虛者,四物湯為主。氣血俱虛者,十全大補湯為主。並忌寒涼消毒之劑。
白話文:
以人參、黃耆(鹽水炒)、當歸、川芎、白芍(炒)、白朮、茯苓(各一錢)、金銀花、白芷、甘草、連翹(各六分)水煎服。若潰瘍癒合後新肉難生,屬於氣虛者,以四君子湯為主;屬於血虛者,以四物湯為主;氣血俱虛者,以十全大補湯為主。同時忌用寒涼消毒藥物。
益氣養榮湯,治氣血虧損,身發腫毒,不論軟硬赤白,或不時發熱,或潰而不斂。內服數劑,外用隔蒜艾灸二三十壯。潰者貼神異膏。
人參,黃耆(鹽水炒),當歸,川芎,熟地,白芍(炒),貝母,香附,茯苓,陳皮(各一錢),白朮(二錢),柴胡(六分),甘草,桔梗(各五分),
姜水煎服。如口乾,加五味子、麥冬。往來寒熱,柴胡用一錢,加地骨皮。膿清,倍用人參、黃耆。膿多不止,倍用黃耆、當歸。肌肉遲生,加白蘞、肉桂。
白話文:
益氣養榮湯
益氣養榮湯,用於治療氣血虧損、身體出現腫毒,無論腫毒軟硬、顏色赤白,或是時常發熱,或是潰爛而不收口等症狀。
**內服方法:**服用數劑藥湯。
**外用方法:**將蒜、艾隔著布灸患處,每次灸二三十壯。若腫毒已潰爛,則可貼敷神異膏。
藥材:
- 人參、黃耆(鹽水炒)、當歸、川芎、熟地、白芍(炒)、貝母、香附、茯苓、陳皮(各一錢)
- 白朮(二錢)
- 柴胡(六分)
- 甘草、桔梗(各五分)
**煎服方法:**用薑水煎服。
加減方法:
- 若口乾,可加入五味子、麥冬。
- 若出現往來寒熱症狀,柴胡用量增加至一錢,並加入地骨皮。
- 若膿液清稀,人參、黃耆用量加倍。
- 若膿液多且止不住,黃耆、當歸用量加倍。
- 若肌肉生長遲緩,可加入白蘞、肉桂。
秘方托裡散,治一切瘡毒。始終常服,不致內陷。
栝蔞(大者一個,搗),當歸,黃耆,白芍,甘草(各兩半),熟地,花粉,金銀花,皂刺(炒。各一兩),
上每味用一半,以酒五茶盅入瓷器內,以紙密封,置鍋內久煮,取出待冷,陸續溫服。○立齋曰:此方藥品平易,消毒之功甚大,且不動臟腑,不傷血氣,不問陰陽腫潰,屢用屢效,真仙方也。凡有腫毒,先用隔蒜艾灸。若脈沉實,大小便秘者,失用疏通,而後用此,其功甚捷。若大毒已退,不作膿,或不潰者,更宜此方托裡。潰而不斂,及膿清者,方用峻補。
白話文:
托裡散能治各種瘡毒,長期服用,可防止毒素內陷。將栝蔞(大的取一個,搗碎)、當歸、黃耆、白芍、甘草(各取一半)、熟地、花粉、金銀花、皂刺(炒過,各一兩)各取一半,用五杯酒放入瓷器中,用紙密封,置於鍋中長時間煮沸,取出待涼,分次溫服。此方藥材平易,消毒效果極佳,而且不傷臟腑,不傷血氣,無論是陰性或陽性腫毒,潰爛或未潰,都能有效治癒,是真正的仙方。如有腫毒,先用隔著蒜和艾灸灸治。如果脈象沉實,大小便不通,就先要疏通,再用此方,效果更快。若毒素已消退,不化膿也不潰爛,更應該用此方托裡。潰爛卻不能癒合,或膿液已清澈,則需改用峻補藥方。
托裡養榮湯,治瘰癧流注及一切癰疽不足之症,不作膿,或不潰,或潰後發熱,或口渴,或惡寒,飢瘦盜汗,倦臥,不思飲食等症。
人參,黃耆(蜜炙),當歸,白芍(酒炒),川芎(各一錢),白朮(錢半),熟地(二錢),五味(炒研),麥冬,甘草(各五分),
姜五分,棗二枚,水煎服。
參耆托裡散,治瘡毒平塌,色暗神倦,其痛不甚,或不知痛癢,此陰毒也。能急補托,可免其毒內攻而危。或腐潰不能收斂,惡寒發熱,一切不足之症。
人參,黃耆(蜜炒),白朮,當歸,熟地,白芍(酒炒),茯苓,陳皮(各錢半),金銀花(三錢),
白話文:
托裡[養榮湯]
功效: 治療瘰癧(頸部淋巴結核)流注及各種癰疽(化膿性炎症)不足之症,如不形成膿液,或不潰破,或潰破後發熱、口渴,或惡寒、體瘦、盜汗、倦怠、食慾不振等症狀。
藥方:
- 人參、黃耆(蜜炙)、當歸、白芍(酒炒)、川芎(各一錢)
- 白朮(錢半)
- 熟地(二錢)
- 五味子(炒研)
- 麥冬、甘草(各五分)
- 生薑五分
- 紅棗二枚
用法: 水煎服。
參耆托裡散
功效: 治療瘡毒平塌、顏色暗淡、精神倦怠,疼痛不劇烈,或無知覺,此為陰毒。能急補托裡,可避免毒素內攻而危及生命。亦可治療潰瘍腐爛不能收口、惡寒發熱,以及一切不足之症。
藥方:
- 人參、黃耆(蜜炒)、白朮、當歸、熟地、白芍(酒炒)、茯苓、陳皮(各錢半)
- 金銀花(三錢)
用法: (未提及用法,需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中医师)
水煎多服。如不效,加乾薑(炒)一錢,肉桂錢半。○若膿出而反痛者,氣血虛也,八珍湯。如不作膿,不腐潰者,陽氣虛也,四君加歸耆、肉桂。如不生肌,不收斂,脾氣虛也,四君加地黃、木香。如惡寒憎寒,陽氣虛也,十全大補加姜附。如晡熱內熱,陰血虛也,四物加參朮。
如欲嘔作嘔,胃氣虛也,六君加炮姜。如自汗盜汗,五臟虛也,六味丸料加五味子。如食少體倦,脾氣虛也,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如喘促咳嗽,脾肺虛也,前湯加麥冬、五味。如欲嘔少食,脾胃虛也,人參理中湯。如腹痛泄瀉,脾胃虛寒也,附子理中湯。如小腹痞,足膝冷,脾腎虛也,十全大補湯加棗皮、山藥、肉桂。
白話文:
煮水後多服用。如果效果不佳,可以添加乾薑(炒)一錢,肉桂錢半。若傷口開始流膿卻反而感到疼痛,這是因為氣血不足,需要使用八珍湯。若傷口不流膿,也不腐爛,則是陽氣不足,應使用四君子湯加歸耆、肉桂。若傷口不長肉,不癒合,這可能是脾氣不足,使用四君子湯加地黃、木香。若畏寒怕冷,這是陽氣不足,可用十全大補湯加姜附。若下午發熱或內心熱,這可能是陰血不足,使用四物湯加參朮。
若想嘔吐就嘔吐,這是胃氣不足,可使用六君子湯加炮姜。若自汗或盜汗,五臟都可能有虛弱,需要使用六味丸料加五味子。若飲食減少,感到疲倦,這是脾氣不足,使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若喘息咳嗽,這是脾肺不足,使用前面的湯方加麥冬、五味。若想嘔吐但吃得不多,這是脾胃虛弱,使用人參理中湯。若腹部疼痛,大便溏洩,這是脾胃虛寒,使用附子理中湯。若小腹脹滿,腳和膝蓋冰冷,這是脾腎虛弱,使用十全大補湯加棗皮、山藥、肉桂。
如泄瀉足冷,脾腎虛寒也,前藥加桂附。如熱渴淋秘,腎虛陰火也,加減八味丸。(即六味丸加肉桂、五味。)觀此,即知百病用藥之法。
濟陰湯,治瘡毒初起,腫毒熱渴,脈滑數有力,症屬純陽者。
連翹(二錢),山梔(炒),黃芩(炒),黃連(炒),甘草(各一錢),白芍(錢半),丹皮(二錢),金銀花(三錢),
水煎服。如大便秘,加大黃。
抑陽散,外治前症屬純陽者。
白話文:
如果出現腹瀉、手腳冰冷的症狀,可能是脾腎虛寒,可以用前一種藥方加上桂枝、附子。如果出現口渴、小便不暢,可能是腎虛陰火,可以用六味丸加上肉桂、五味子。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治療百病的用藥方法。
濟陰湯適用於瘡毒初起、腫痛發熱、口渴、脈象滑數有力,症狀屬於純陽的病人。
藥方:連翹(二錢)、山梔(炒)、黃芩(炒)、黃連(炒)、甘草(各一錢)、白芍(錢半)、丹皮(二錢)、金銀花(三錢)。
水煎服。如果便秘,可以加用大黃。
抑陽散,用於外治前述症狀屬於純陽的病人。
花粉(三兩),薑黃,白芷,赤芍(各一兩),
共為末,茶調,厚敷患處。內外調治,則熱毒自解,瘀滯自散。
沖和湯,治瘡毒似腫非腫,似痛非痛,似潰非潰,脈洪數而無力,屬半陰陽者。此因元氣虛弱,失於補托所致。
人參(少者,用蜜炙黃耆三錢代之),陳皮,生黃耆,白朮,當歸,白芷(各錢半),茯苓,川芎,皂角刺,乳香,沒藥,金銀花,寒化(各一錢),
半水半酒煎服。
陰陽散,外治前症屬半陰半陽者。
紫荊皮(炒,五兩),獨活(炒,一兩),赤芍(炒),白芷,石菖蒲(各二兩),
白話文:
花粉、薑黃、白芷、赤芍(各三錢),共同研磨成粉末,用茶調和後,厚敷在患病的地方。內外兼施調理,熱毒自然消散,瘀滯自然散去。
「沖和湯」,適用於腫塊似有非有,疼痛感不明確,傷口似開未開的情況,脈象洪大但力道不足,屬於半陰半陽的狀態。這是因為元氣虛弱,未能得到適當補益和託舉所導致的。
主要藥材包括:少用人參(或用三錢的蜜炙黃耆代替)、陳皮、生黃耆、白朮、當歸、白芷(各錢半)、茯苓、川芎、皁角刺、乳香、沒藥、金銀花、寒化(各一錢),用半水半酒的方式煎煮後服用。
「陰陽散」,適用於前症屬於半陰半陽的情況,使用外敷的方法進行治療。
主要藥材包括:紫荊皮(炒,五兩)、獨活(炒,一兩)、赤芍(炒)、白芷、石菖蒲(各二兩)。
共為末,蔥汁好酒調敷。內外夾治,則氣血自和,瘀滯自消。
回陽湯,治瘡毒微腫微痛,或色暗不痛,或堅硬不潰,脈雖洪大,按之微細軟弱,屬純陰者。此屬脾腎虛寒,或因藥虧損元氣所致。
人參,白朮,黃耆(各三錢),乾薑(炮),附子(制),甘草(炙),陳皮,當歸(各二錢),柴胡,升麻(各五分),
半酒半水煎服。如不應,倍加姜附。
抑陰散,外治前症屬純陰者。
草烏(二兩),南星(煨),赤芍(炒),白芷(各一兩),肉桂(五錢),
白話文:
最後,用蔥汁和好酒調和敷在患處。內外兼治,就能使氣血自然調和,瘀滯自然消散。
回陽湯用於治療瘡毒微腫微痛,或顏色暗沉不痛,或堅硬不潰,脈搏雖然洪大,但按壓時微細軟弱,屬於純陰的情況。這是由於脾腎虛寒,或因藥物虧損元氣所致。
藥方為:人參、白朮、黃耆各三錢,乾薑(炮製)、附子(制)、甘草(炙)、陳皮、當歸各二錢,柴胡、升麻各五分,
用半酒半水煎服。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加倍姜附。
抑陰散用於外治前述純陰的情況。
藥方為:草烏二兩,南星(煨)、赤芍(炒)、白芷各一兩,肉桂五錢。
共為末,蔥湯調敷,熱酒亦可。內外共扶,則脾胃自健,陽氣自回也。
丹溪曰:敷貼之劑,應酬輕小熱症耳。若不辨其陰症、陽症而妄敷寒涼之藥,則迷塞腠理,凝滯氣血,毒反內攻,而肉反死矣。況元氣得寒則不健,瘀血得寒則不散,敗肉得寒則不潰,新肉得寒則不生,治者審焉。
凡瘡疽之痛不一,止之亦異。有因熱邪痛者,以涼藥止之;有因寒邪痛者,以熱劑止之。因風者除其風,因濕者導其濕。燥者潤之,塞者通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之類,臨機應變,方為上醫。有謂乳沒可以止痛,究何益哉!
降癰散,治陽毒癰疽,焮腫切痛之甚者。煎劑功緩,用此外敷,散毒止痛立效。
白話文:
各種瘡疽的疼痛原因各不相同,止痛方法也各不相同。有因熱邪引起的疼痛,就用涼藥止痛;有因寒邪引起的疼痛,就用熱藥止痛。有因風引起的,就祛除風邪;有因濕引起的,就引導濕邪。乾燥的就滋潤它,阻塞的就通暢它,虛弱的就補益它,積聚的就瀉泄它,等等。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變,這才是真正的醫生。有人說乳沒可以止痛,到底有什麼用呢?
第四段
降癰散,治陽毒癰疽,焮腫切痛之甚者。煎劑功緩,用此外敷,散毒止痛立效。
降癰散,用於治療陽毒引起的癰疽,腫脹疼痛非常嚴重的情況。煎劑效果緩慢,用它外敷,可以迅速散毒止痛。
薄荷葉,野菊花(連根葉,各一握),土貝母(半之),茅根(一握)
乾者為末,鮮者同貝母搗爛,外將茅根煎濃湯,乘熱調敷患處,仍留前湯頓熱,不時潤於藥上,但不用冷,約半日即換之。
又方:治疽毒堅頑深固,及結核痰滯等症。
腦荷(倍用),生南星,土貝母,朴硝(等分),石灰(風化者,倍用)
共為末,用鹽水調敷患處。膿成留頭,經宿干即易之,或炒熱攤絹上,隔絹貼之。或用麻油調,或用茅根湯調亦可。若欲止痛速效,加麝香,或冰片少許更妙。
白話文:
薄荷葉、野菊花(連根葉,各一握)、土貝母(半之)、茅根(一握),乾的研磨成粉,鮮的與土貝母一起搗爛。用茅根煎煮濃湯,趁熱調和敷在患處,並不斷用熱湯潤濕藥物,但不能用冷水,大約半日就需要更換一次。
另外一個方法是:治疽毒堅頑深固,以及結核痰滯等病症。腦荷(加倍)、生南星、土貝母、朴硝(等分)、石灰(風化的,加倍)一起研磨成粉,用鹽水調和敷在患處。膿成後留頭,隔夜乾燥就更換,或者炒熱攤在絹布上,隔著絹布貼敷。也可以用麻油調和,或者用茅根湯調和。如果想要止痛迅速,可以加一點麝香或冰片效果更佳。
槐花酒,治腫毒屬濕熱者,退之神速。惟胃寒之人不可過用。
槐花四五兩,炒微黃,乘熱入酒二三盅,煎十餘滾,去渣熱服。未成者二三服,已成者一二服,即消。大抵腫毒,先用蒜灸,次服槐花酒以去其毒,勝於托裡諸藥多多矣。
忍冬酒,治一切癰疽、腫毒、發背、疔瘡、喉痹等症。
忍冬藤(一名金銀藤,鮮者四五兩,乾者止用二兩,搗碎),甘草節(一兩),
水煎就,入酒一盅,再煎數沸,每日二服。外用藤搗爛,入酒少許,敷患處。或用花、用葉,生者搗汁半盅,和熱酒半盅溫服,更佳。甚者三五服即愈。
白話文:
槐花酒,適用於治療因濕熱所導致的腫毒,效果迅速。但胃寒的人不宜過量使用。
做法是取槐花四至五兩,炒至微黃,趁熱加入二至三杯酒,煎煮十多遍,然後去掉渣滓,熱服。未成形的,可服用二至三次;已成形的,一次即可消腫。
總體來說,對於腫毒,先用大蒜灸治,接著服用槐花酒來除毒,比其他拔毒的藥物效果要好得多。
忍冬酒,適用於治療各種膿腫、腫毒、發背、疔瘡、喉部疾病等症狀。
所需材料有忍冬藤(又名金銀藤,鮮品四至五兩,乾品僅需二兩,搗碎),甘草節(一兩)。
將以上材料加水煎煮,後加入一杯酒,再次煎煮幾次沸騰,每日服用兩次。外用藤材搗碎後加入少量酒,敷在患處。也可使用花或葉,鮮品搗汁半杯,與半杯熱酒混合後溫服,效果更佳。對於病情嚴重者,三至五次服用即可痊癒。
凡癰疽之毒有淺深,故斂之有遲速,不可早用龍骨、血竭收口之藥、恐毒氣未盡,後必復發,為患非輕。若久不合口,其肉白而膿少者,此氣血俱虛,不能潮運,而瘡口冷澀也。每日用艾葉煎湯,避風熱洗,及燒松香煙燻之,或用豬蹄湯洗之,更以神異膏貼之。必須守禁忌,服補藥乃愈。
神異膏,治一切痛疽瘡毒,及收口甚效。此瘡瘍中第一方也。
麻油(一斤),黃丹(三兩),黃耆,杏仁,元參(各五錢),蛇脫(三錢),男發(用半雞子大一團),蜂房(子多者佳,五錢),
白話文:
癰疽毒性深淺不一,因此癒合速度也不同。不能過早使用龍骨、血竭等收口藥物,因為毒氣可能未盡,之後容易復發,後患無窮。如果傷口長時間不癒合,肉色蒼白且膿液稀少,說明氣血虛弱,無法正常運行,導致傷口冰冷。每天用艾葉煎湯避風熱洗,用松香煙燻,或用豬蹄湯洗,再敷上神異膏。必須注意禁忌,同時服用補藥才能痊癒。
神異膏可以治療各種疼痛的癰疽瘡毒,並能有效收口,是治療瘡瘍的首選藥方。
神異膏的配方如下:麻油一斤,黃丹三兩,黃芪、杏仁、元參各五錢,蛇脫三錢,人髮半個雞蛋大小一團,蜂房(子多者佳)五錢。
先以黃耆、杏仁、元參入油煎至將黑,乃入蛇脫、蜂房、亂髮煎至焦黑,去渣,徐下黃丹,慢火再煎,滴水成珠為度。
凡氣血聞香則行,聞臭則逆。況瘡本腥臭,又聞臭觸則愈甚,宜間用香散之藥為妙。
萬金散,治瘡疽已潰未潰者,有消毒破瘀之功。
栝蔞(一個,打碎),甘草節(二錢),沒藥(一錢,另研)
用酒煎前二味,後入沒藥服。
丹溪曰:腫瘍內外皆壅,宜以托裡表散為主。如欲用大黃,寧無孟浪之非!潰瘍內外皆虛,宜以補接為主。如欲用香散,未免虛虛之失。
凡癰疽膿潰之後,脈微澀遲緩者,邪氣去,而真氣將復也,為易愈。若沉細而直者,裡虛而欲變症也。若膿血既去,則當脈靜身涼,腫消痛息,如傷寒表症之得汗也。若反發熱作渴,脈洪數者,此真氣虛,而邪氣實也,死無疑矣。
白話文:
第一段
先用黃耆、杏仁、元參加入油中煎煮,直到快要變成黑色,然後再加入蛇脫、蜂房、亂髮繼續煎煮,直到焦黑。去除藥渣,慢慢地加入黃丹,用小火繼續煎煮,直到藥液滴落成珠狀為止。
第二段
氣血聞到香味就會順暢流通,聞到臭味就會逆流。況且瘡瘍本來就帶有腥臭味,如果再聞到臭味或接觸到臭物,就會更加嚴重,所以應該適當地使用香散藥物來去除臭味才是最好的方法。
第三段
萬金散,可以治療瘡疽尚未潰爛和已經潰爛的症狀,具有消毒破瘀的功效。
藥方
栝蔞(一粒,打碎),甘草節(二錢),沒藥(一錢,另研)
先用酒煎煮前兩種藥材,然後加入研磨好的沒藥一起服用。
第四段
丹溪說:腫瘍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都屬於氣血壅塞不通,所以應該以托裡表散的方法為主。如果想要使用大黃,就不要輕率,因為這樣可能會造成不好的後果。潰瘍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都屬於氣血虛弱,所以應該以補接的方法為主。如果想要使用香散藥物,就會造成虛虛之失。
第五段
凡是癰疽膿潰之後,脈象微弱、澀滯、遲緩的,說明邪氣已經去除,真氣將要恢復,預示著容易痊癒。如果脈象沉細而直,說明身體內部虛弱,而且病情可能會發生變化。如果膿血已經排乾淨,則應該脈象平和,身體感到涼爽,腫痛消退,就如同傷寒表症患者出汗一樣。如果反而發熱口渴,脈象洪大而快速,說明真氣虛弱,而邪氣卻很盛,這種情況就無疑是死亡的徵兆。
第一段
首先將黃耆、杏仁、元參放入油中煎煮,直到顏色接近黑色,然後再加入蛇脫、蜂房、亂髮繼續煎煮,直至焦黑。去除藥渣,慢慢地加入黃丹,用小火繼續煎煮,直到藥液滴落成珠狀。
第二段
氣血聞到香味就會順暢,聞到臭味就會逆流。瘡瘍本身就有腥臭味,接觸到臭味會加重病情,所以應該使用香散藥物去除臭味。
第三段
萬金散可以治療瘡疽,無論是未潰爛還是已潰爛,都有消毒破瘀的功效。
藥方
栝蔞一粒,打碎,甘草節二錢,沒藥一錢,研磨。
先用酒煎煮栝蔞和甘草節,然後加入沒藥一起服用。
第四段
丹溪指出,腫瘍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都屬於氣血不通,應該使用托裡表散的方法。不要輕易使用大黃,否則可能會造成不良後果。潰瘍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都屬於氣血虛弱,應該使用補接的方法。不要使用香散藥物,會導致身體更虛弱。
第五段
癰疽膿潰後,脈象微弱、澀滯、遲緩,說明邪氣已去除,真氣將要恢復,預示著病情會好轉。如果脈象沉細而直,說明身體內部虛弱,病情可能會有變化。如果膿血已排乾淨,脈象應該平和,身體涼爽,腫痛消退,如同傷寒表症患者出汗一樣。如果反而發熱口渴,脈象洪大而快速,說明真氣虛弱,邪氣盛,這種情況很危險,可能會死亡。
立齋曰:「瘡瘍食肉,乃自棄也。瘡瘍之毒,發於榮氣,今反助之,與自棄何異。雖用藥施治,亦不能愈。」景岳曰:「惟熱症及疔毒陽癰則不可犯。至若榮衛大虛,而毒不能化,肉不能長,凡宜滋、宜補等症,可少食之。若牛肉、雞、鵝、醇酒,及傷脾助濕等物,所宜忌也。」
太乙膏,一切瘡瘍並宜貼之。先用隔蒜艾灸,更服活命飲,(方載前。)以收全功。
當歸,生地,白芍,元參,大黃(各二兩),甘草(四兩),
用麻油二斤入砂鍋煎藥至枯黑,去渣,加黃丹三兩再煎,至滴水成珠為度。忌鐵。
白話文:
立齋說:「瘡瘍腐蝕肌膚,如同自棄一般。瘡瘍的毒素,發源於人體的榮氣,如今反而助長它,與自棄又有何異?即使用藥治療,也無法痊癒。」
景岳說:「只有熱症和疔毒陽癰等病症不可食用。至於榮衛氣虛,毒素無法化解,傷口無法癒合,凡是需要滋補的病症,可以少量食用。而牛肉、雞、鵝、醇酒等,以及會損傷脾胃、助長濕氣的食物,則應該忌口。」
太乙膏可以治療各種瘡瘍,宜外敷。先用隔著蒜頭和艾草灸患處,再服用活命飲(方劑見前文),如此便能取得全功。
當歸、生地、白芍、元參、大黃(各二兩)、甘草(四兩),
用麻油二斤放入砂鍋煎煮藥材,直至藥液枯黑,去除藥渣,再加入黃丹三兩繼續煎煮,直到藥液滴水成珠為止。忌用鐵器。
神效當歸膏,治一切瘡瘍潰爛,及湯火疼痛等症。
當歸,生地(各二兩),白蠟(一兩),麻油(六兩),
先將當歸、地黃各一兩入油煎黑去渣,又將二味入油煎黑去渣,乃入蠟溶化,候冷攪勻,即成膏矣。用塗患處,以紙蓋之。如有死肉,須用利刀修去,去腐生新,其效如神。凡洗拭換膏,須預備即貼之,以新肉畏風故也。此藥生肌止痛,補血續筋,故與新肉相宜。○煎膏忌鐵,宜用砂鍋之類。
烏金膏,治一切癰疽潰爛。中央肉死,塗之即腐。未死,塗之即生。若初起腫痛,用點數處,則解毒腫消。若瘀肉腐黑,塗之即潰。若毒氣散漫,中黯外赤,不腐不潰,內服大補之劑,中塗三四寸詳,至五六日間,中央漸潰、漸脫,內用純陽之藥以接元氣,自能收斂。若塗涼藥,則毒氣不解,無益而有害也。
白話文:
神效當歸膏專治各種瘡瘍潰爛,以及燙傷、火傷引起的疼痛等症狀。製作方法是將當歸和生地各兩錢放入麻油中煎煮至黑色,去除渣滓,再將剩下的當歸和生地放入油中煎煮至黑色,去除渣滓,最後加入白蠟溶化,待冷卻後攪拌均勻即可製成膏。使用時塗抹在患處,並用紙蓋住。如果有壞死組織,需用鋒利的刀具清除,去除腐肉,促進新肉生長,效果非常神奇。每次清洗、更換藥膏時,都要儘快貼敷,因為新生的肉組織怕風。此藥具有生肌止痛、補血續筋的功效,所以適合用於治療新生的肉組織。煎膏時忌諱使用鐵器,宜用砂鍋等器皿。
烏金膏專治各種癰疽潰爛。如果傷口中央組織壞死,塗抹烏金膏就能使其腐爛。如果組織尚未壞死,塗抹烏金膏就能使其生長。如果剛開始出現腫痛,塗抹少量就能解毒消腫。如果出現瘀血腐爛,塗抹烏金膏就能使其潰爛。如果毒氣蔓延,表面呈暗紅色,既不腐爛也不潰爛,則需內服大補藥物,同時塗抹厚厚的烏金膏,持續五到六天,傷口中央就會逐漸潰爛、脫落。之後需內服純陽藥物以補充元氣,傷口就能自然收斂。如果塗抹涼性的藥物,則毒氣無法消除,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巴豆不拘多少,去殼,炒黑,研為膏,點腫處或塗瘀肉上,則自消化。或加乳香少許更妙。惡瘡頑瘡,中有毒根,久不收斂,以少許紝其內,即化而愈。或加香油少許,調稀可用。此方簡而效,為功不小。
加味羌活湯,治瘡瘍腫痛,寒熱頭痛,身痛脊強,脈浮緊者。初宜疏通表散。
羌活,防風,蒼朮(各一錢),白芷,川芎,生地,黃芩,甘草(各錢半),北細辛(三分),連翹(錢二),金銀花(二錢),
白話文:
【巴豆膏】,不限量,去除果殼後炒至黑色,研磨成膏狀,點在腫塊處或塗抹於瘀傷部位,它會自行消化。或者加入少量乳香效果更佳。對於惡性或老化的傷口,其中藏有毒根,久久無法收口,使用少量巴豆膏擦拭內部,就會迅速痊癒。也可以加入少量香油,調和後使用。這個方子簡便但療效顯著,功效不可小覷。
【加味羌活湯】,用於治療腫痛、寒熱頭痛、全身疼痛及背部僵硬,當脈象表現為浮緊時。初期應當以疏通表皮、發散風寒為主。
成分如下:羌活、防風、蒼朮(各1錢)、白芷、川芎、生地、黃芩、甘草(各1錢半)、北細辛(3分)、連翹(2錢)、金銀花(2錢)。
薑棗引,熱服取汗。如有汗,去蒼朮,加白朮。渴者,加葛根、石膏。
栝蔞托裡散,治瘡瘍毒盛者。未成者消,已成者潰,即潰者斂。
栝蔞(一個,杵碎),忍冬藤,乳香(各一兩),蘇木(五錢),沒藥(三錢),甘草(二錢),
酒煎,日三服。
蠟礬丸,治一切癰疽,托裡止痛。護臟腑,勿使毒氣內攻。老少皆宜。
黃蠟一兩,溶開,離火,入生白礬末一兩為丸。用熟水日進三服,各四五十丸,至三四兩之上,其效自見。或止用白礬末為丸,以蔥湯送三錢。三五服後,再服仙方活命飲二劑,諸惡毒自愈。若服金石毒藥發疽者,尤效。
白話文:
【薑桂湯,熱服出汗。若有汗,去掉蒼朮,加白朮。口渴者,加入葛根、石膏。】
「栝蔞託裡散」,治療腫瘤毒力強者。未成者能消,已成者能破,即破後能收口。
「栝蔞(一個,搗碎)」、「忍冬藤」、「乳香(各一兩)」、「蘇木(五錢)」、「沒藥(三錢)」、「甘草(二錢)」,用水煎煮,每日分三次服用。
「蠟礬丸」,治療各種癰疽,能托出體內之毒而止痛。保護臟腑,防止毒素入侵。適合各年齡層人士。
「黃蠟一兩,熔化,離火,加入生白礬末一兩製成丸。用熱水每日服用三次,每次約四五十丸,直至數兩以上,療效自然顯現。也可單獨使用白礬末製成丸,用蔥湯送服三錢。服用幾次後,再服用「仙方活命飲」兩劑,各種惡性病態自然痊癒。若因服用了金屬石質的毒藥導致癰疽者,尤其有效。」
奪命丹,治疔瘡發背等大毒,或麻木昏憒,或嘔吐、寒熱等症。服此者,不起者起,不痛者痛;痛者止,昏者蘇;未成者消,已成者潰。乃惡症中之至寶也。
蟾酥(酒化),輕粉,麝香(各五分),枯礬,寒水石,銅綠,乳香,沒藥(各一錢),硃砂(三錢),蝸牛(無亦可)
上為細末,酒糊丸,綠豆大。每服二三丸,溫酒蔥湯下。或用蔥白三四寸,病者自嚼爛,吐於手心,包藥在內,熱酒送下。如人行五里,汗出為效。重者,再服一二丸。或外用一丸入瘡孔內,以膏藥貼之。
白話文:
_ 奪命丹 _ 是一種中藥方劑,用於治療瘡瘍發背等嚴重病症,包括麻痹昏迷等症狀以及嘔吐和發熱等其他症狀。服用這種藥物可以緩解疼痛,並有助於消除未形成的疾病並治癒已經形成的問題。這是一種非常寶貴的治療方法。
配方中的成分有: 蟾酥 (用酒溶解),輕粉, 麝香(各 5 分之一錢), 枯礬, 寒水石 ,銅綠, 乳香, 沒藥 (每個都是一錢), 砂 (三個錢), 蝸牛 (沒有也可以)
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細粉末後加入酒糊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兩到三顆,溫熱的葡萄酒或者蔥湯都可以作爲飲料來幫助吞嚥。 或者使用四英吋長的蔥白,病人自己咀嚼爛掉然後放在手掌心中包裹住藥品,然後再喝一杯熱水。如果走了大約五英里的路程之後出汗了就表示有效果。 如果病情較重,則可能需要再次服用一顆或多顆藥丸。 另一個方法是把一顆藥丸放入瘡口內,然後貼上膏藥進行外部治療。
宣毒散,治癰毒在臟,脈實便秘。若脈虛便調者,不可用。
大黃(煨),白芷(各五錢),
水煎服。此乃宣通攻毒之劑,其功最大。
雄黃解毒湯,治一切瘡毒潰爛。先用此洗三次,以後用豬蹄湯。
雄黃(一兩),白礬(三兩),寒水石(煅,兩半),
共為末,用滾水二碗乘熱入藥末一兩,洗患處,冷則溫熱再洗,以神異膏貼之。洗時避風。
豬蹄湯,亦治前症。
白芷,白礬,當歸,赤芍,獨活,甘草,露蜂房(連子者佳。各五錢),
白話文:
【宣毒散】,用於治療內臟的癰毒,如果脈象堅實且大便不通時可以使用。但如果脈象虛弱且大便順暢,則不宜使用。
大黃(經過炮製),白芷(各五錢),加水煎煮後服用。這是一種宣暢開通、攻逐毒素的方劑,功效顯著。
【雄黃解毒湯】,用於治療各種膿瘍、潰爛等病狀。首先,用此湯洗患處三次,然後再用豬蹄湯。
雄黃(一兩),白礬(三兩),寒水石(經煅燒,兩半),共同研磨為粉末。使用兩碗沸水,加入一兩的藥粉,洗患處。當水變涼時,再次加熱後再洗,並用神異膏貼在患處。洗療期間應避免風吹。
【豬蹄湯】,同樣可以治療前述的病狀。
白芷,白礬,當歸,赤芍,獨活,甘草,露蜂房(連同子一起的更好。各五錢),
用豬蹄一隻,水四碗煮之,去油渣,取清湯,入前藥一分,作四分分開,煎十數沸,去渣溫洗。惡肉隨洗而下,即用前膏貼之。
集香散,亦治前症。
白芷,藿香,茅香,香附,防風,甘草(各三錢),木香(一錢),
用水三碗,煎就去渣,洗患處。○凡血氣聞香則行,聞臭則逆。彼瘡將盡未盡宜用之。洗後速用膏藥貼之,直至收斂為度。忌用生肌之藥。
乳香定痛散,治瘡瘍潰爛切痛,諸藥不效者。
乳香,沒藥(各二錢),寒水石(煅),滑石(各四錢),冰片(一分)
白話文:
使用一隻豬蹄,加四碗水煮沸,去除油渣,保留清湯,加入一兩份的前藥,分成四部分,每部分再煎煮十數次沸騰,然後過濾,溫熱清洗患處。惡化的組織隨著清洗逐漸去除,之後用前面的膏藥貼上。
「集香散」也能治療前述病症。
白芷、藿香、茅香、香附、防風、甘草(各三錢)、木香(一錢)
使用三碗水,煎煮後去除渣滓,清洗患處。所有有血氣的東西聞到香味就會流動,聞到臭味就會逆轉。對於快好但還未完全好的傷口,適用這種方法。清洗後迅速用膏藥貼上,直到傷口癒合為止。避免使用生肌的藥物。
「乳香定痛散」,用於治療傷口潰爛劇烈疼痛,其他藥物無法奏效的情況。
乳香、沒藥(各二錢)、寒水石(煅)、滑石(各四錢)、冰片(一分)
為細末,敷患處,痛即止。此方乳沒性溫,佐以寒劑制之,故寒熱之痛皆宜。
替針丸,治膿成不潰者。
白丁香(即麻雀屎),硇砂,沒藥,乳香(各一錢),
糯米四十粒,先以礦灰拳大一塊置碗內,量入水,熱氣出,以米排入灰中,良久,候米如水晶狀,取出用之。如未就,再用灰制。各研末,後和勻收貯。用時,以飯丸麥粒大,用一粒,水濕安瘡頭上,其膿自出。若附骨疽及緊耍之地,當時針砭,出之為善。(下有單方。)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敷在患處,疼痛即可止住。這個方子裡乳香性溫,配以寒性的藥材來制約它,因此無論寒痛還是熱痛都適用。
[替針丸],用於治療化膿但未潰瘍的病症。
白丁香,[硇砂],沒藥,乳香(各一錢),
[糯米]四十粒,先用礦灰拳頭大小一塊放在碗裡,加適量水,加熱至冒熱氣,然後將糯米粒排放在灰燼中,過一段時間,待糯米粒變成水晶狀時取出使用。如果還沒有達到這種狀態,就繼續用灰燼處理。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匀後保存。使用時,用飯粒大小捏成丸狀,取一粒,用水潤濕後貼在瘡頭上,膿液就會自行排出。如果膿腫長在骨頭上或難以處理的地方,最好及時用針或刀將膿液引出,這樣效果更好。(以下還有單方。)
生肌散,治瘡口不合。
木香,輕粉(各二錢),黃丹(四錢),枯礬(三錢),
共為細末,用豬膽汁拌勻,曬乾,再研細,摻患處。○立齋曰:「此方乃解毒去腐搜膿之劑,非竟是生肌藥也。蓋毒盡則肉自生。嘗見患者,每用龍骨、血竭之類以求生肌,殊不知餘毒未盡,反生腐爛耳。若此方誠有見也。」
又方:治膿止。若生肌時,用鯽魚去腸,實以羯羊糞,烘焙為末摻之,瘡口自斂。
桔梗杏仁煎,治肺癰,吐膿腥臭,或痰中帶血,或胸膈隱痛等證。
白話文:
生肌散可以治療瘡口癒合不良。配方是:木香、輕粉(各二錢)、黃丹(四錢)、枯礬(三錢),將它們研磨成細粉,用豬膽汁拌勻,曬乾,再研磨成細粉,撒在患處。立齋說:「這個藥方是解毒去腐搜膿的藥,不是真正的生肌藥。因為毒素消除了,肉就會自然長出來。我曾經見過病人,他們經常使用龍骨、血竭之類的藥來促進生肌,卻不知道餘毒未盡,反而會導致腐爛。這個藥方才是真正的見效。」
另一個治療膿止的藥方是:如果在生肌的時候,可以用鯽魚去除內臟,裝入羯羊糞,烘烤成粉末撒在瘡口,瘡口就會自然癒合。
桔梗杏仁煎可以治療肺癰,症狀包括吐膿腥臭、痰中帶血、胸膈隱痛等。
桔梗,杏仁,甘草(各一錢),阿膠,金銀花,麥冬,百合,夏枯草,連翹(各二錢),貝母(三錢),枳殼(錢半),紅藤(三錢),
水煎服。如火盛兼渴者,加花粉二錢。此症因汗後傷風入於肺,變成瘡疽,其脈右寸數而虛者,肺痿也;數而實者,肺癰也;微緊而數者,未有膿也;緊甚而數者,已有膿也。脈短而澀者易治;浮洪而大者難治,面色當白而反赤者,火剋金,皆不可治。
小青龍湯,治肺輕受寒,咳嗽喘急,將成肺癰。先服二劑。
白話文:
桔梗、杏仁、甘草各一錢,阿膠、金銀花、麥冬、百合、夏枯草、連翹各二錢,貝母三錢,枳殼一錢半,紅藤三錢,水煎服。如果患者火氣旺盛還口渴,可以加花粉二錢。這種病症是因出汗後受風寒侵入肺部,導致瘡疽形成。脈象右寸脈數而虛者,是肺痿;數而實者,是肺癰;微緊而數者,尚未化膿;緊甚而數者,已經化膿。脈短而澀者易於治療;脈浮洪而大者難以治療,面色應該白卻反而是紅色的,火克金,這兩種情況都不可治。小青龍湯用於治療肺部輕微受寒、咳嗽喘急,將要形成肺癰的患者。先服用兩劑。
麻黃(去節,五分),桂枝,白芍,甘草(各八分),乾薑(炮,五分),半夏(一錢),五味(十一粒)
水煎,熱服。
葶藶大棗瀉肺湯,治咳嗽胸脹,氣喘面浮,已成肺癰,繼用此方。
甜葶藶(炒研,三錢),大棗(十枚,去核)
水煎,先入大棗煎就,去棗,後入葶藶,煎十餘沸,食後服。
八味排膿湯,治腸癰,小腹脹痛,時下膿血,脈滑而數,身膚甲錯等證。
白話文:
麻黃(去節,五分)、桂枝、白芍、甘草(各八分)、乾薑(炮,五分)、半夏(一錢)、五味(十一粒)用水煎,熱服,可以治療咳嗽胸脹、氣喘面浮,已成肺癰的患者。
甜葶藶(炒研,三錢)、大棗(十枚,去核)用水煎,先把大棗煮開,去棗後再加入甜葶藶,煎十餘沸,飯後服用,可以治療肺部炎症。
八味排膿湯可以治療腸癰,症狀包括小腹脹痛、時下膿血、脈滑而數、身膚甲錯等。
黃耆(炒),當歸(酒拌),金銀花,穿山甲(蛤粉炒),白芷,防風,連翹,栝蔞(各二錢),
水煎服。或為末,每服三錢,蜜湯調下。如膿將盡,去穿山甲、連翹,倍當歸,加川芎。
神效栝蔞散,治乳癰及一切大毒。初起腫痛即消,膿成即潰,膿出即愈。治癰之方甚多,獨此方神效。治瘰癧尤效。凡屬癰毒,皆宜用之。
栝蔞(一個,爛研),當歸(酒洗),甘草(各五錢),乳香,沒藥(各一錢),
酒煎服。如不能飲酒,加水煎。數劑後,宜服補氣血之藥。
槐花散,治腸風臟毒下血。
白話文:
黃耆炒過,當歸用酒拌過,再與金銀花、穿山甲(用蛤粉炒)、白芷、防風、連翹、栝蔞(各兩錢)一起水煎服。也可以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蜜水調服。如果膿快要排盡了,就去除穿山甲、連翹,把當歸加倍,再加入川芎。
這個叫做「神效栝蔞散」的方子,可以治療乳癰和其他各種毒素造成的疾病。剛開始腫痛時就能消腫止痛,膿成時就能化膿潰瘍,膿出來就能痊癒。治療癰瘡的方子很多,但只有這個方子特別有效。治療瘰癧也特別有效。凡是屬於癰毒的疾病,都可以使用這個方子。
栝蔞一個,爛研,當歸用酒洗過,甘草各五錢,乳香、沒藥各一錢,用酒煎服。如果不能喝酒,就加水煎。服用幾劑後,應該服用補氣血的藥物。
這個叫做「槐花散」的方子,可以治療腸風臟毒導致的下血。
槐花(炒),熟地,青皮,白朮,荊芥穗,當歸身,升麻(各一錢),川芎(四分),
水煎服。或為末,每用三錢,米湯調下。○又方:棕同柏葉燒灰存性,搗飯糊為丸服。
痔漏腸紅方,其效無比。
黃連(一兩,酒浸陰乾),百草霜(一兩,用茅柴燒者佳),烏梅肉(一兩,酒蒸)
共搗為丸。如干,加前浸連之酒,每以酒下四五十丸。三日見效,十日全愈。
隔紙膏,治臁瘡神效。
白話文:
槐花(炒)、熟地、青皮、白朮、荊芥穗、當歸身、升麻(各一錢)、川芎(四分),水煎服。或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米湯調服。另外,將棕櫚葉和柏樹葉燒成灰,保留其藥性,搗碎成飯糊,做成丸劑服用。此方名為「痔漏腸紅方」,效果極佳。
黃連(一兩,用酒浸泡陰乾)、百草霜(一兩,用茅草燒製的最好)、烏梅肉(一兩,用酒蒸),將三者搗碎成丸劑。若丸劑過於乾燥,可加入先前浸泡黃連的酒,每次用酒送服四五十丸。服用三天見效,十天痊癒。此方名為「隔紙膏」,治療臁瘡效果奇佳。
黃耆(研末,五錢),輕粉,乳香,沒藥,銀硃(各一錢),血竭(五分),銅綠(二分),
共為細末,真麻油調成膏,攤油紙上,再用油紙一層以針密刺孔,掩膏藥上貼之,一日一易其膏。
豬臟丸,治大便痔漏下血。
豬大臟(一條,洗淨),槐花(炒,為末,二兩。或用黃連二兩為末),入臟內,兩頭扎定,瓦器內米醋煮爛,共搗,加糕糊為丸。每服五十丸,米飲下,或當歸酒下。(治法詳本門)
又方:用鯽魚去腸,以五倍子末填滿,煅,研末,酒服一錢。
白話文:
「黃耆」、「輕粉」、「乳香」、「沒藥」、「銀硃」、「血竭」、「銅綠」等藥材,各按一定比例研磨成細末,再與「真麻油」調和成膏狀,鋪在油紙上,並在其上穿刺多個小孔,然後貼在患處,每日更換一次。
此方名為「豬臟丸」,適用於治療大便時出現的痔漏出血問題。
「豬大臟」(即豬的腸胃部分)需先清洗乾淨,再加入「槐花」(炒後研磨成粉末,份量為兩兩)或「黃連」(兩兩研磨成粉末)一同放入腸內,兩端用線紮緊。接著,將包裝好的腸胃部分放入瓦器內,用米醋慢煮至熟透,然後混合研磨成粉末的「槐花」或「黃連」,並加入「糕糊」製成丸狀。每次服用約50顆,可用米湯或當歸酒送服。
另一種方法是使用「鯽魚」(即鰻魚),去除內臟後,以「五倍子」的粉末填滿魚體,經過煅燒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一錢,可用酒送服。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實際使用前請尋求專業醫療建議。
用牡蠣粉,茶調服。或用貝母為末服。
備揀古來治諸瘡毒至簡至穩神方於後,以便取用。
雄黃(錢半),杏仁(三十粒,去皮),輕粉(一錢),冰片(少許),共為末,以雄豬膽汁調塗,仙方也。○又方:凡大毒,十日內宜服護心散,使毒氣出外。若內攻,則嘔逆不食而危矣。真綠豆粉(二兩),乳香(一兩),燈心末(三錢。先漿之,焙乾研末後,以水洗去漿,布濾用),以甘草煎濃汁調一錢服。
白話文:
牡蠣粉和茶一起服用,或者把貝母磨成粉末服用。
以下是歷史上治療各種癰疽毒最簡單、最穩定的方法,方便大家使用。
雄黃(半個錢),杏仁(30顆,去掉表皮),輕粉(一個錢),冰片(少量),混合在一起成為粉末,然後用雄豬的膽汁調勻塗抹在患處,這是一個神仙般的配方。另外一種方法是:如果出現嚴重的大病,頭十天應該服用護心散,讓毒素排出體外。如果毒素侵入身體內部,就會引起嘔吐、反胃、不想吃東西等症狀,情況就非常危險了。真正的綠豆粉(2兩),乳香(1兩),燈芯末(3個錢。先把燈芯浸濕,烘烤幹燥後再研磨成粉末,用水清洗掉表面的漿液,最後用布過濾使用),用甘草煮成濃稠的湯汁,加入一錢的藥物服用。
至一兩,則香徹瘡口而愈。○又方:毒初起及收斂時,用遠志肉,米泔浸,為末,酒調三錢服,以滓敷患處。○又、時行斑瘡,一身忽如火傷,決之復起,此惡毒也。以多蜜炒升麻,水煎多服,並以升麻煎水洗之。○瘡腫焮熱大痛:大黃末,醋調敷之。燥即易,數次即退。○癰腫無頭:蠶繭燒灰,酒服一枚,即出一頭而自破。
○大毒濕瘡,痛而不癢,黏不得衣被,以菖蒲研末一斗,布席上臥之,覆以被,三五日自愈。○惡瘡初起,搗蒜加麻油厚敷,干即易之,救人危急。○諸瘡久不瘥者,用鯽魚燒研,和醬汁塗之。○癰疽不起發,頭陷黑黯,不熱不痛,服補藥不效,用人牙(煅)、穿山甲(炙)各二錢為末,以當歸、麻黃煎酒,作二次調服,外以薑汁調面敷之。○大毒,用雄雞冠血塗之。
白話文:
如果使用一兩的升麻,其香味可以到達瘡口並且痊癒。另一種方法是在毒症剛出現或正在收縮的時候,使用遠志肉浸泡在米渣水中,磨成粉末,加入酒調勻後服用三錢,並將剩下的渣滓敷在病變部位。對於流行性斑疹傷寒,全身突然像被火灼傷一樣,即使切開也會再次起來,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病症。可以用大量的蜂蜜炒熟升麻,用水煮沸後大量飲用,同時也可以使用升麻煎水來清洗受感染的地方。對於紅腫疼痛的大瘤,可以使用大黃粉與醋混合後敷在上面,等乾了再換新的,多次之後就會消退。對於沒有頭部的大瘤,可以將蠶繭燒成灰,喝下一枚酒,這樣就可以長出一個頭部並且自然破裂。對於有劇烈濕氣的皮膚疾病,會感到疼痛但不會癢,而且粘稠得無法穿上衣服或者蓋上毯子,可以使用菖蒲磨成粉末,放在牀單上躺著,然後用棉被覆蓋住,過了三五天就會自己好轉。對於新近發生的壞死性疾病,可以將大蒜搗碎加上麻油厚厚地敷在上面,等到乾了就更換,這種方式可以在緊急情況下救人的命。對於長期未治癒的各種疾病,可以使用鯽魚燒焦後磨成粉末,再加上一些醬汁塗抹在上面。對於那些已經很長時間都沒有發展的壞死性疾病,頭部凹陷且呈黑色暗淡,既不熱也不疼,吃補品也沒有效果的情況下,可以使用人牙(經過高溫處理)以及穿山甲(烤熟)各取二錢磨成粉末,再用當歸和麻黃煎酒分兩次調服,在外面則可以使用薑汁調節麵糊敷在上面。最後一種治療方法是使用公雞冠上的血液塗抹在疾病的部位。
療腫垂死,菊花一握搗汁,入口即活。冬月採根用,其效如神。○又方:以艾燒灰淋汁,加石灰少許為糊,先將針挑破,至血出,乃點藥三遍,其根自拔。○又方:蜜與蔥搗爛,先刺破瘡頭,塗之,一時毒出,以熱醋洗之。○又方:刺破瘡上,以人糞熱封之,干即易,一日除根。
○又方:內服十全大補湯,加生黃耆五錢,外用蒜切片安瘡上,以熟艾灸之,三壯易蒜。或毒重肉木,灸至肉痛方住。少頃再灸,明日又灸,總以數十壯、幾百壯為妙。若頭上生毒,艾壯宜小。此法最效,百不誤一。凡一切惡毒,具宜用此法,即瘡潰時亦當用。(此條已詳前灸法門。
白話文:
治療嚴重腫瘤的方法:
- 取一把菊花搗碎取汁,喝下後就能恢復活力。冬天可以採用菊花生根的部分使用,效果神奇。
- 將艾草燃燒成灰,用水淋過後加入少量石灰調和成糊狀,先用針把腫瘤表面刺破,讓血液流出,然後在傷口處抹三次這種藥物,腫瘤就會自然消失。
- 把蜂蜜和蔥一起搗爛,先用針刺破腫瘤表面,然後塗上去,毒素會被排出,最後用熱醋清洗一下。
- 刺破腫瘤表面,用人的糞便敷蓋在上面,等乾了就換新的,一天之後就可以去除根本。
另外一種方法是:
- 內服「十全大補湯」加上生黃芪五錢,外部則可以用大蒜切成薄片放在腫瘤表面上,然後用熟艾灸烤它,每次換一次大蒜。如果病情嚴重或者肌肉麻木,要等到肌肉疼痛才停止。休息一段時間後再次進行艾灸,第二天也要繼續做,最好能灸到幾十次甚至上百次。如果是頭部有病變,艾灸的時候應該選擇較小的火候。這個方法非常有效,一百個病人中只有一個人可能失敗。所有類型的有毒疾病都可以使用這個方法,即使是在癒合期也適用。(這段已經詳細說明前面提到的艾灸方法)
)
用初生絲茅針酒煮服之,一針一孔,大奇。○又方:白雞翅下兩邊第一毛燒灰酒服,即破。○又方:以麻雀屎,揀兩頭尖者是雄屎,加芝麻數粒搗敷,即穿。
陀僧為末,桐油調貼即愈。
貝母、南星等分研末,生薑擦之。○又方:以生薑擦動,醋磨貝母搽塗之。○若白癜風,用白蒺藜六兩研為末,每湯水調服二錢。半月白處變紅,一月斷根神效。○又方:用附子、硫黃為末,薑汁調勻,茄蒂擦之。○又方:水銀、輕粉用薑汁擦之。
白話文:
用剛生長的絲茅草針,以酒煮沸後服用,一根針穿一個孔,效果非常神奇。另外還有方法:將白雞翅膀下方兩邊的第一根毛燒成灰,以酒服用,就能破除。又或者用麻雀糞便,挑選兩頭尖的雄性糞便,加入少許芝麻搗碎敷在患處,就能穿透。
將陀僧研磨成粉末,用桐油調和後敷在患處即可痊癒。
將貝母和南星等量研磨成粉末,用生薑擦拭患處。另外還有方法:用生薑擦拭患處,再用醋磨貝母塗抹。如果患有白癜風,可以將白蒺藜六兩研磨成粉末,每次用湯水調和服用二錢。半個月後白斑處會變紅,一個月後就能徹底根治,效果神效。另外還有方法:用附子、硫磺研磨成粉末,用薑汁調勻,用茄子蒂擦拭患處。又或者用水銀、輕粉用薑汁擦拭患處。
用土茯苓一兩,苡仁、銀花、防風、木瓜、木通、白鮮皮各二錢,皂莢子四分,一日二服,忌茶、牛、羊一切發物。即前誤服劫藥,變成痼疾,多服自愈。氣虛加沙參、淮藥。血虛加當歸。有熱加芩連。此外不得再加。此方最穩而效,或止用土茯苓四兩,皂莢子七個,水煎代茶飲。
○外用輕粉、大楓子肉等分為末塗之。○又方:用輕粉一錢,雄黃、硃砂各二錢半,槐花(炒)、龜板(炙)各一兩為末,糊丸,每服一錢,日二服,冷茶下,七日愈。○又方:用輕粉、胡桃肉、槐花(炒)紅棗肉各二錢,搗為丸,分作三服。一日雞湯下,二日酒下,三日茶下。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了幾種中醫藥方,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病或由毒藥引起的疾病。
內服方:
- 主要成分包括土茯苓、苡仁、銀花等,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
- 針對不同的體質,可以適當加减其他藥物,例如氣虛者加沙參、淮藥,血虛者加當歸,有熱者加黃芩、黃連。
-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此方時要忌食茶、牛、羊等發物,以免影響藥效。
外用方:
- 第一個外用方主要成分是輕粉和大楓子肉,具有殺蟲止癢、消腫止痛的功效。
- 第二個外用方主要成分是輕粉、雄黃、硃砂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癢的功效。
- 第三個外用方主要成分是輕粉、胡桃肉、槐花等,具有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功效。
五日瘡干,七日落痂。○又方:大楓子(燒)和麻油、輕粉研塗,以楓子殼煎湯洗之,效。
用醋或豬膽汁磨墨厚塗之。○又方:用灶心土搗蒜和敷之。○又方:鹿角醋磨塗之。○又方:搗大蒜加麻油,厚敷之,干則頻易,神效。○又方:用芥菜子、柏葉搗敷。○又方:用木鱉子醋磨塗之。○又方:大黃為末,醋調塗之,干即易。○又方:五倍子醋煮敷之。○又方:馬齒莧搗敷。
○又方:葛藤燒灰,水調塗之。○又方:芙蓉花或葉或皮搗敷。○又方:肥皂搗爛,加醋敷之。○又方:用藤黃,醋磨頻塗。但毒人,用當小心。○又方:用水調牡蠣粉敷之,拔毒而消。
白話文:
一般来说,五天疮就会干,七天就会结痂。另外,还可以用烧焦的大枫子研磨后,加麻油和轻粉一起涂抹,再用枫子壳煎汤洗患处,效果不错。也可以用醋或者猪胆汁磨墨厚涂。其他方法还有:用灶心土捣碎后和蒜泥混合敷在患处;用鹿角醋磨涂;捣碎大蒜,加入麻油,厚敷患处,干了就重新敷,效果神奇;将芥菜子、柏叶捣碎敷在患处;用木鳖子醋磨涂;将大黄研磨成粉末,用醋调和涂抹,干了就重新涂抹;用五倍子醋煮后敷在患处;用马齿苋捣碎敷在患处;用葛藤烧成灰,用水调和后涂抹;用芙蓉花的花、叶子或树皮捣碎敷在患处;将肥皂捣碎,加入醋敷在患处;用藤黄醋磨涂,但藤黄有毒,使用时需谨慎;用水调和牡蠣粉敷在患处,可以拔毒消肿。
用羖羊角燒存性,研末,以雞子清調塗之。
用松香末一兩,白礬三錢為末,麻油調搽。(有治法詳本門。)
用母豬糞,黃泥包,煅存性,為末。先以米泔洗淨,搽之立效。
爐甘石(煅,醋淬七次)五錢,兒茶錢半研末,麻油調敷。○又方:輕粉摻之,即痂落而愈。○陰頭生瘡,以蜜煎甘草塗之。○又方:五倍子、花椒皮(炒)各一錢,細辛三分為末,先以蔥湯洗淨,摻之。(下疳亦用。)○內服槐花蕊一、二升,毒從小便出。(愈時身發紅斑一二日無害,永不再發。)
白話文:
-
使用羖羊角燒後保存其活性,研磨成粉末,然後用雞蛋清調和塗抹。
-
用一兩份的松香粉末和三錢份的白礬混合研磨,再用麻油調和擦抹。 (詳細的治療方法請參考本書的相關部分。)
-
使用母豬糞,與黃泥一起包裹,經過煅燒後保持其活性,研磨成粉末。首先用米泔水清洗乾淨,然後塗抹,立竿見影。
-
為五錢份的爐甘石(經過煅燒,並以醋浸泡七次),和錢半份的兒茶研磨成粉末,再用麻油調和敷貼。另外一種配方:可以加入輕粉來使用,這樣傷口會快速結痂並痊癒。對於陰部生長的瘡,可以使用蜂蜜煎煮甘草塗抹。另一種配方:將一錢份的五倍子和炒花椒皮,以及三分份的細辛研磨成粉末,首先用蔥湯清洗乾淨,然後塗抹。 (此方法也適用於下疳。) 另外,內服槐花蕊一至二升,毒素會從尿液排出。 (痊癒時,身體可能出現一到兩天的紅斑,這是無害的,且將永遠不再復發。)
未成膜,五倍子(炒)、百草霜等分,共為末,以醋調塗之,立消。
用艾灸七、八壯,灸時一痛甚,即易之再灸。○又方:於瘤贅未甚大時,取蜘蛛絲拈成粗線,纏扎其根,數日其絲漸緊,(諸絲日松,蛛絲日緊。)瘤根漸細,屢易之自落,誠奇法也。
用爐甘石三錢研細末,以麻油半杯煉熟下之,再煉,將黃色,再下黃丹(研細末)二錢再煉,滴水成珠便止,傾於碗內收貯。用時,以油單紙攤鐵器上,下以火燒熱,挑膏藥於紙上,乘熱易開,貼患處。先須以鹽茶洗淨,中安燈心一根,引膿水下流,然後以膏藥貼之。年久頑瘡立愈。予用悉效。
白話文:
【未成膜,五倍子(炒)、百草霜等分,共為末,以醋調塗之,立消。】
未形成疤痕時,使用炒過的五倍子和百草霜按照等份混合,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後塗抹,能立即消除傷口。
【用艾灸七、八壯,灸時一痛甚,即易之再灸。○又方:於瘤贅未甚大時,取蜘蛛絲拈成粗線,纏扎其根,數日其絲漸緊,(諸絲日松,蛛絲日緊。)瘤根漸細,屢易之自落,誠奇法也。】
在瘤塊還不算太大時,可以採用艾灸七到八次的方法,若灸時感到疼痛嚴重,則換另一處再灸。另外一個方法是,在瘤塊初期,用蜘蛛絲捻成粗線,繞著瘤塊的根部纏繞,幾天後,會發現蜘蛛絲逐漸緊實,其他線條逐漸鬆弛,而蜘蛛絲則逐漸更緊,瘤塊的根部也會逐漸變細,反覆更換線條後,瘤塊會自然掉落,這種療法確實非常神奇。
【用爐甘石三錢研細末,以麻油半杯煉熟下之,再煉,將黃色,再下黃丹(研細末)二錢再煉,滴水成珠便止,傾於碗內收貯。用時,以油單紙攤鐵器上,下以火燒熱,挑膏藥於紙上,乘熱易開,貼患處。先須以鹽茶洗淨,中安燈心一根,引膿水下流,然後以膏藥貼之。年久頑瘡立愈。予用悉效。】
使用三錢的爐甘石研磨成細末,以半杯的麻油煉熟後加入,再次煉製至呈黃色,再加入二錢研磨成細末的黃丹,直到滴水成珠後停止,然後傾倒於碗中保存。使用時,先以油單紙鋪在鐵器上,下方用火加熱,將膏藥放在紙上,趁熱貼在患處。在此之前,必須以鹽茶清潔患處,中間放置一根燈心,引導膿水流出,然後再貼上膏藥。這種方法對於久治不癒的慢性病竈,可以立即見效。我使用此法均獲成效。
用大黃、一兩(煨),皂角刺一兩共為末,酒下,即下毒物如魚腦。再服再下,如亂髮之蟲。後服雄黃花蛇丸,名通天再造散。
用松脂,少入輕粉細研,先以麻油塗之,次摻藥,一日即愈。
五倍末,醋調塗之。○又方:用絲瓜藤、根煎水塗之。○又方:用鯽魚燒灰,和醬塗之。○:又方:用石膏(燒研)二兩,黃丹五錢摻之,生肉而愈。
此瘡生面上耳邊,浸淫流水,用羖羊須、荊芥、棗肉各二錢燒灰,入輕粉四分再研,麻油調塗,二三衣愈。口吻瘡同治。○又方:用鱉甲燒灰摻之,妙。
白話文:
使用大黃一兩(需先經過煨制),與皁角刺一兩一起磨成粉末,用酒送服,可以排出體內的毒素,像是魚腦一樣。若效果不佳,可以再次服用,直到排出像亂髮般的小蟲。接著,服用雄黃花蛇丸,其名為「通天再造散」。
使用少量的松脂,加入少量輕粉,細細研磨,先以麻油塗抹患處,然後敷上藥粉,一天就能痊癒。
使用五倍子粉末,加醋調製後塗抹患處。另一個方法是使用絲瓜藤、根煎水塗抹患處。再一個方法是使用鯽魚燒成灰,與醬混合後塗抹患處。還有一個方法是使用石膏(燒製後研磨)二兩,黃丹五錢加入,這樣能加速患處痊癒。
這類傷口長在臉部或耳邊,會有滲出液,可用羖羊須、荊芥、棗肉各二錢燒成灰,加入四分之一的輕粉再研磨,以麻油調製後塗抹患處,兩三次就能痊癒。對於口周的傷口,同樣可以使用這個方法治療。另一個方法是使用鱉甲燒成灰,加入後塗抹患處,效果非常好。
用螃蟹搗爛塗之。○又方:用杉木煎湯洗之,俱效。
用穿山甲(五錢),豬苓(二錢),並以醋炒,研末,酒服二錢,愈。
用硫黃(三錢),花椒(錢半),水粉,大楓子肉,木鱉子肉(各錢二分),共研末,新豬脂搗擦三四次痊。
內服下消風湯二劑。
消風湯,用治乾疥極癢,及一切瘡腫熱癤。
赤芍(錢半),生地(二錢),荊芥,白芷,銀花,羌活,獨活,連翹,甘草,防風(各一錢),
水煎服。如熱燥,加黃柏、苦參。如面上頭瘡,加川芎、白附各一錢,北細辛三分。
白話文:
這段古文描述了幾個治療皮膚病的方法,包括:
- 螃蟹療法: 用螃蟹搗爛塗抹患處,可能是利用螃蟹的某些成分來消炎止癢。
- 杉木療法: 用杉木煎湯洗患處,可能是利用杉木的抗菌作用來治療皮膚病。
- 穿山甲、豬苓療法: 用穿山甲、豬苓煎藥內服,可能是利用這兩種藥材的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作用來治療皮膚病。
- 硫黃、花椒療法: 用硫黃、花椒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豬油調和塗抹患處,可能是利用這些藥材的殺菌消炎作用來治療皮膚病。
- 消風湯: 是一個常用的中藥方劑,用於治療各種皮膚病,包括乾性疥瘡、瘡腫、熱癤等。
需要注意的是
這些都是古代醫書中的記載,現代醫學對這些方法的療效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如果你有皮膚病,建議你還是去看醫生,不要自行用藥。
立效湯(新)凡遍身瘡痛,悉濃汁盈滿,服之即膿干,立效。
生黃耆(三錢),白朮(錢半),當歸身(二錢),小川芎(五分),白芷,蒼朮(各錢二分),淨銀花(錢半),茯苓,甘草(各一錢),車前子(去殼,八分),
痛甚,加生地二錢。稱足分量,水煎服。大瘡悉愈。或小者復出,多服斷根。
凡小兒至熱天,遍身砂核,癢燥不安,甚則三粒五粒,變成熱癤。用赤芍大黃黃柏苦參(各二錢),連翹,荊芥,銀花,甘草(各一錢),蒼朮(錢半),羌活,獨活,黃芩(各錢二分),共研末,每用二錢,蒸濃水半杯,乘熱遍塗三、四次即愈。甚則加黃連錢半更效。此予屢試之方也,用之最妙,亦慈幼之一端也。
白話文:
治療全身瘡痛,膿汁充盈的方子。服用後膿液迅速乾燥,效果顯著。藥方包含黃耆、白朮、當歸、川芎、白芷、蒼朮、銀花、茯苓、甘草、車前子等,疼痛嚴重者可加生地。此外,針對小兒夏季全身長出紅疹,瘙癢難耐,甚至變成熱瘡的狀況,可用赤芍、大黃、黃柏、苦參、連翹、荊芥、銀花、甘草、蒼朮、羌活、獨活、黃芩等藥物研末,用濃水調敷,效果顯著,嚴重者可加黃連。
用青礬為末摻之,即化為水。
用酸石榴皮蘸明礬末擦之。若用醋,蟲即沉下。
凡癰疽大毒,速用真綠豆粉(一兩),乳香(五錢),燈心(用漿焙乾,研末,水法去漿。二錢),以生甘草煎濃汁,調一錢服,至一兩,香徹瘡口而愈。否則毒內攻,或不食而嘔,則危矣。
用陳石灰研末搽之,即愈。
用蠶豆殼燒灰,水調塗之。
用硼砂、爐甘石、銀殊、白蠟各四分為末,忌鐵。以麻油半小杯入藥熬化,待冷塗之,即愈。然後於囊下逢中,燒桐油燈火,一路三壯,斷根。○又方:用柴胡、當歸、車前子、木通、膽草、黃芩、甘草、澤瀉、梔仁各錢半,水煎服。後以本滓加黃連、黃柏各一錢,牡蠣粉二錢,煎水洗,隨用鳳凰殼(即抱雞出雛蛋殼。
白話文:
使用青礬磨成粉末,加入後立即會溶解為水。
使用酸石榴皮沾上明礬粉末擦拭患處。若使用醋,蟲子就會沈下。
對於腫瘤等嚴重疾病,請迅速使用真正的新鮮綠豆粉(一兩份),乳香(五錢份),燈心(用漿醃乾後研磨成粉末,用水方法去除漿液,二錢份),以生甘草煮出濃稠的汁液,調和成一錢份服用,直至一兩份,使傷口清潔而痊癒。否則,毒素可能內攻,或者患者無法進食並開始嘔吐,這將會非常危險。
使用陳年的石灰研磨成粉末塗抹,即可痊癒。
使用蠶豆殼燒成灰,與水調和塗抹,即可痊癒。
使用硼砂、爐甘石、銀殊、白蠟各四分研磨成粉末,避免使用鐵器。將半小杯的麻油加入藥物中熬煮至融化,待冷卻後塗抹,即可痊癒。接著,在囊袋下方的部位,點燃桐油燈火,沿著道路進行三次治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另一個方子:使用柴胡、當歸、車前子、木通、膽草、黃芩、甘草、澤瀉、梔仁各錢半份,加水煮服。後續再將剩下的藥渣加入黃連、黃柏各一錢份,牡蠣粉二錢份,再次煮水清洗,隨後使用鳳凰殼(即抱雞出雛蛋殼)。
)一錢,冰片一分,大古勇、青黛各二分,輕粉八釐共研末,擦三次立愈。屢試屢驗。○又方:蛇床子五錢,生白礬三錢,煎水洗後,用黃丹、枯礬、生牡蠣共為末擦之。○又方:胡椒煎湯洗之。○陰濕諸瘡,用蛇床子二兩,朴硝一兩煎水洗。
陀僧(三錢),水粉,花椒(各錢半),海螵蛸(一錢),硫黃(三錢),共為末,以生薑蘸藥擦患處,三次愈。但先用連翹去間四錢,酒煎服,斷根。
梔子仁研末,蜜調塗之。○又方:大黃研末,蜜調塗之。○又方:杉樹皮燒灰,雞子白調塗之。○又方:絲瓜葉搗敷。無生葉,用干葉研末,蜜調塗之。○又方:綠豆擂濃漿塗之。○又方:井底泥敷之。○又方:石膏末敷之。○又方:生桐油調人中白敷之。
白話文:
將一錢冰片、二分大古勇、二分青黛、八釐輕粉研成粉末,擦患處三次即可痊癒,屢試屢驗。另外,也可以用五錢蛇床子、三錢生白礬煎水洗患處,再用黃丹、枯礬、生牡蠣研成粉末擦拭。還可以用胡椒煎湯洗患處。陰濕諸瘡可以用二兩蛇床子、一兩朴硝煎水洗。
陀僧三錢、水粉、花椒各錢半、海螵蛸一錢、硫黃三錢研成粉末,用生薑蘸藥擦患處,三次即可痊癒。但需先用四錢連翹去間,酒煎服,以斷根。
將梔子仁研成粉末,用蜜調和後塗抹患處。另外,也可以用大黃研成粉末,用蜜調和後塗抹患處。也可以用杉樹皮燒灰,用雞子白調和後塗抹患處。也可以用絲瓜葉搗碎敷患處,若無生葉,可以用干葉研成粉末,用蜜調和後塗抹患處。另外,也可以用綠豆擂成濃漿塗抹患處。也可以用井底泥敷患處。也可以用石膏末敷患處。也可以用生桐油調人中白敷患處。
用劉寄奴草搗敷,止血立愈。○又方:不拘柴燒枯炭,研末,乘熱深擦之,血止不痛。忌水浸洗。但面上勿用,恐有黑印。○又方:嚼三七敷之。再嚼一錢,米湯下,有瘀血即化。○跌打瘀血積痛,大黃(一兩,酒蒸),杏仁(七粒去皮),雞鳴時服之,血下即痊。外紅紫腫痛,大黃末,薑汁調塗妙。
○打撲瘀痕,水調半夏末敷之。○跌閃出骨,蠶砂(四兩),綠豆粉(四兩,俱炒),枯礬(二錢),為末,醋調敷之,包定,日換一次。忌孕婦見之,三次愈。○又方:骨碎、生蟹搗,沖酒服。外以滓敷之,扎定,少傾細聽,骨接有聲,神妙。○……○止血合口,用五月五日取金櫻子、桑葉、苧葉搗餅陰乾,用時研末敷之。
白話文:
治療外傷出血
- 用劉寄奴草搗碎敷在傷口上,可以止血迅速痊癒。
- 另一個方法:不論是柴火燒成的木炭還是其他枯炭,研磨成粉末,趁熱敷在傷口上,可以止血止痛。忌諱用水浸泡清洗。但要注意,臉上不要使用這種方法,以免留下黑色印記。
- 再一個方法:將三七嚼碎敷在傷口上。再嚼一錢的三七,用米湯送服,如果有瘀血就會化開。
跌打瘀血積痛
- 跌打瘀血積痛,可以用大黃(一兩,用酒蒸過),杏仁(七粒去皮),在雞鳴時服用,血瘀就會排出,傷勢就會痊癒。
- 外傷紅腫疼痛,可以用大黃粉末,用薑汁調和後塗抹,效果很好。
其他外傷治療
- 打撲瘀痕,可以用水調和半夏粉末敷在傷口上。
- 跌打閃傷,骨頭錯位,可以用蠶砂(四兩),綠豆粉(四兩,都要炒熟),枯礬(二錢),研磨成粉末,用醋調和敷在傷口上,用布包好,每天換一次。忌諱孕婦接觸,一般三次就會痊癒。
- 另一個方法:骨頭碎裂,可以將生蟹搗碎,用酒沖服。外敷蟹肉渣,包紮好,過一會兒仔細聽,骨頭會發出接上的聲音,效果神奇。
止血合口
- 想要止血使傷口合攏,可以在五月五日採摘金櫻子、桑葉、苧葉,搗成餅狀陰乾,使用時研磨成粉末敷在傷口上。
名軍中一捻箭。○凡跌打痛腫,用蔥和蜜搗敷,立效。(飲童便妙。)○跌打損傷垂危者,用蚯蚓煎酒服,神效。
遍身瘙癢,或生癮疹,此血熱,或血虛以生風也。用上消風湯,或加黃連。如老人婦人,加當歸、白芍。如身熱,加青蒿。○又方:用苦參為末,皂莢煎濃汁,丸服。○又方:以石灰醋和塗之,隨手即消。
人乳、桐油等分,和勻,以鵝翎掃塗,神效。
用生薑、陳酒糟各一斤同搗爛,罨傷處。
小兒頭面患瘡,膿汁作癢,痂厚不落。用松香、枯礬、官粉、黃丹等分為末,麻油調敷。若作癢出水,水到即潰者,用綠豆、松香為末,麻油調敷。○又方:以益元散加枯礬少半,以庇油調敷大妙。內服荊黃敗毒散二服。
白話文:
軍中有一種箭藥。所有跌打傷造成的疼痛和腫脹,使用蔥與蜂蜜混合後搗碎敷在傷處,立即有效。(喝兒童的尿液效果更好。)對於接近生命危險的跌打傷,使用蚯蚓煮酒服用,效果神奇。
全身癢癢,或者出現疹子,這通常是血液過熱或血液不足引發的風症。使用清風湯,或者加入黃連。對於老年人或婦女,可以加入當歸、白芍。如果伴有身體發熱,則可以加入青蒿。另外一個方法是,使用苦參研磨成粉,皁莢煎熬濃汁,做成丸子服用。又一個方法是,使用石灰和醋調和塗抹,可以迅速消退症狀。
人乳和桐油按比例等分,混合均勻,用鵝毛掃帚塗抹,效果神奇。
使用生薑和陳年酒糟各一斤,一起搗碎成糊,敷在傷口處。
小孩頭部和臉部發生破皮,有膿液且癢癢,結痂厚而不脫落。使用松香、枯礬、官粉、黃丹等分量研磨成粉末,加上麻油調和敷在患處。如果膿液流出,可以使用綠豆和松香研磨成粉末,加上麻油調和敷在患處。另外一個方法是,使用益元散加入少量的枯礬,加上庇油調和敷在患處效果非常好。內服荊黃敗毒散兩次。
用銅綠末敷。○又方:用枯礬、黃丹摻之。
人有久苦床簀者,身上骨高處,或磨去皮,或磨去肉,實在有不安於睡者,只得厚鋪絮褥,亦覺無益。余有一法,床上之草要四、五寸厚,將於睡患之處排開二寸闊,上面仍舊安席安褥,將患處恰安空闊席草坑上,自覺相宜。即無病瘦人,有骨高處,亦如此睡法最妙。
白話文:
使用銅綠粉末敷治。另一個方法:使用枯礬和黃丹混合使用。
有人長時間因牀架問題而感到不舒服,身體高起處的部位,可能會磨損皮膚,甚至皮膚和肌肉,讓人無法安心睡眠。我有一個方法,就是在牀上鋪上四到五寸厚的稻草,將患處周圍排開二寸寬,然後再鋪設牀單和枕頭,讓患處正好安放在空隙大的草坑上,這樣會感到舒適許多。即使對健康瘦弱的人來說,若存在身體高起處,採用這種睡姿方式也極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