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二·雜證 (5)
卷十二·雜證 (5)
1. 四十二、論癲狂
龍腦,麝香,牛黃(各三分,細研),犀角屑,人參,茯神,麥冬,硃砂(水飛。各二錢),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炙。各一錢),馬牙硝(二分),金箔(十片)
共研細末,煉蜜丸,彈子大,金箔為衣。寒用熱水,熱用涼水,不拘時,化下一丸;小兒半丸。病久者,日進三服。但牛黃必須真者,方得奏效。
凡癲癇無火者多,若無火證、火脈,不可妄用涼藥,損傷脾胃,致有氣血暴脫凶證。宜用八珍、十全大補等湯,或乾薑、桂、附之類,皆所必用,不得謂概屬實邪而禁用補劑也。
三補丸,治三焦火熱,邪乘心胃二經,狂暴不寧,宜治火為主。而或痰或氣,察其甚者而兼治之。
黃連,黃柏,黃芩(等分),
為丸,淡鹽湯送下。如痰甚者,加膽星。如氣滯者,加香附、白芥子、陳皮之屬。如大便燥結,屬陽明胃火者,加大黃;不應,加芒硝。如口渴,加生石膏。如小便短澀,加澤瀉。如舌燥而黃,加山梔子。
清心湯,治心受熱邪,狂言叫罵,動履失常,脈實便結者。
黃連,黃芩,梔子,連翹,薄荷,甘草,芒硝,大黃,竹葉(二十片)
溫服。如系陽明火盛者,宜白虎湯亦可。(方載下三消。)
生鐵落飲,治因火致痰甚者,狂怒橫暴,病出於肝,屬木。鐵落,金也,以金制木之意,能墜痰鎮心。
鐵落(系鐵砧下錘鐵落下者,收十餘斤,煮水以煎藥),石膏(五錢),元參,秦艽(各四錢半),龍齒,茯苓,防風(各七錢),
上研末,每用一兩,入鐵汁中煎好,加竹瀝半杯合服,每日三次。甚者宜滾痰丸。如水不制火而兼心腎微虛者,用上服蠻煎,或硃砂安神丸亦可。
大承氣湯,治三焦熱甚,狂暴非常。因據《內經》奪食即已之義,(食入於陰,長氣於陽,故陽旺而狂也。)故用此湯下之。或者火極似水,六脈隱伏,身表如冰,而發則叫呼聲高,詈罵逾垣者,亦用此湯數下之。身溫脈生,方得愈也。然亦有心血不足,神無所依,而變亂不常者,此屬癲證,宜補不宜瀉。二者誤認,頃刻凶危。(方見傷寒下證。)
靈苑辰砂散,治風痰諸癇,狂言妄走,一發仆地,吐沫戴眼等證。
辰砂(佳者,一兩),棗仁(微炒),乳香(明者。各五錢),
上研細末。先令病人飲醉,但勿令吐,居靜室中,將前藥作一服,用溫酒一鐘調勻,令頓飲之,便令安臥。或一、二日,或三四日,切勿驚覺,待自醒即愈。若驚寤,則難治矣。
龍腦安神丸,治男婦小兒癲癇,不論遠近,服之悉愈。
白話文:
四十二、論癲狂
靈苑辰砂散,用來治療風痰引起的各種癲癇,像是胡言亂語、瘋狂奔跑、突然倒地、口吐白沫、眼睛上翻等症狀。
配方:
- 好的辰砂(約37.5克)
- 炒過的酸棗仁(約18.75克)
- 明亮的乳香(約18.75克)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先讓病人喝醉,但不要讓他吐出來,將病人安置在安靜的房間裡。把磨好的藥粉當作一劑,用約一杯溫熱的酒調勻,讓病人一次喝下,然後讓他安穩睡覺。可能一兩天,或者三四天,都不要驚動他,等他自己醒來就會好。如果中途被驚醒,就比較難治療了。
龍腦安神丸,用來治療男女老幼的癲癇,不論病程長短,服用後都有療效。
配方:
- 龍腦、麝香、牛黃(都磨成細末,各約1.1克)
- 犀角屑、人參、茯神、麥門冬、水飛過的硃砂(各約7.5克)
- 桑白皮、地骨皮、炙甘草(各約3.75克)
- 馬牙硝(約0.75克)
- 金箔(十片)
做法:將上述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彈珠,外層包上金箔。寒性體質用溫熱的水送服,熱性體質用涼水送服,不拘泥於時間,每次服用一丸;小孩服用半丸。如果病程很長,每天可以服用三次。其中牛黃必須是真的,才能發揮藥效。
一般癲癇沒有火氣的比較多,如果沒有發熱的症狀或脈象,不可以隨便使用寒涼藥物,以免損傷脾胃,導致氣血突然脫失的危險情況。應該使用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藥方,或者使用乾薑、桂枝、附子等溫熱藥物。這些都是必須的,不能認為所有的癲癇都是實邪而禁用補藥。
三補丸,用來治療三焦火熱,邪氣侵犯心經和胃經,導致狂躁不安的情況,應以治療火熱為主。如果有痰或者氣滯等情況,要針對最嚴重的問題一起治療。
配方:
- 黃連、黃柏、黃芩(等量)
做法:將上述藥材做成藥丸,用淡鹽水送服。如果痰多,加入膽南星;如果氣滯,加入香附、白芥子、陳皮等;如果大便乾燥,屬於陽明胃火,加入大黃;如果效果不好,再加入芒硝;如果口渴,加入生石膏;如果小便短少澀痛,加入澤瀉;如果舌頭乾燥發黃,加入山梔子。
清心湯,用來治療心臟受到熱邪侵擾,導致胡言亂語、大聲叫罵、行為失常、脈象有力、大便秘結的情況。
配方:
- 黃連、黃芩、梔子、連翹、薄荷、甘草、芒硝、大黃、竹葉(二十片)
做法:將上述藥材溫熱服用。如果屬於陽明火盛的情況,也可以使用白虎湯。(藥方在下篇三消篇有記載。)
生鐵落飲,用來治療因火氣導致痰多,出現狂躁憤怒、蠻橫暴力的情況,這種情況病根在肝,五行屬木。鐵是金屬,以金克木,有鎮痰安神的作用。
配方:
- 鐵落(鐵砧下錘鐵落下來的屑,收集十幾斤,用水煮沸,用來煎藥)
- 石膏(約18.75克)
- 元參、秦艽(各約16.88克)
- 龍齒、茯苓、防風(各約26.25克)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用約37.5克,加入鐵落煮好的藥汁中一起煎煮,再加入半杯竹瀝混合服用,每天三次。如果病情嚴重,應該服用滾痰丸。如果水無法控制火,並且有心腎虛弱的情況,可以用上面的藥方再煎煮一遍,或者服用硃砂安神丸。
大承氣湯,用來治療三焦熱邪非常嚴重,導致狂躁暴亂的情況。根據《內經》的說法,奪食就是治療這種情況的方法。(食物進入陰經,陽氣會增加,所以陽氣旺盛就會導致狂躁。)所以使用這個藥方來瀉熱。有時候,熱極似寒,六脈微弱不明顯,身體表面像冰一樣冷,但是發病時會大聲叫喊、辱罵,這時候也應該使用這個藥方,多次瀉下。等身體溫暖、脈搏恢復,病就會好。但是,也有一些情況是因為心血不足,精神沒有寄託,而導致精神錯亂,這種屬於癲症,應該補養,不宜瀉下。如果把這兩種情況誤判,會立即導致危險。 (藥方在傷寒下證篇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