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二·治法精要 (3)
卷之二·治法精要 (3)
1. 一、論人元氣宜早培補
先將熟地、蓯蓉、棗皮搗化,後入藥末,蜜丸,早夜或酒或鹽水服百丸。
源泉湯(新),治血虛,勞熱,骨蒸,五心熱,大便乾燥,小便黃澀等症。
當歸(錢半),生地(二錢,用大本支摘碎,酒浸一時),熟地(三錢),白芍(錢半,酒炒),阿膠(蛤粉炒成珠,錢半),枸杞(錢二分),青蒿(七分),丹參(二錢半),乾薑(炒黑過心,五七分),淮藥(錢半),元參(一錢),陳皮(七分),地骨皮(一錢),
水煎。日服一劑,或多服。如尺脈弱,血虛有寒者,加肉桂一錢。如婦人產後,加益母草三錢。此方更宜婦人。若五心不熱,減元參。如骨不蒸熱,去地骨皮。如胃寒作嘔者,去生地。
濟陰浚泉丸(新),治陰虛勞熱,骨蒸喉痛,尿赤夜燥等症。
熟地(八兩,製法詳載本草),棗皮(四兩,去核酒蒸),淮藥(四兩,微炒),丹皮(二兩五錢),茯苓(四兩),澤瀉(兩半),枸杞(三兩酒蒸),上肉桂(二三兩),真龜板膠(三四兩,水酒蒸化,合煉蜜為丸)
如精滑白遺者,加杜仲(鹽炒)三兩,補骨脂(酒炒)二兩,胡桃肉三兩。如火炎肺咳,加麥冬三兩,款冬花三兩。如火爍肺而痰臭者,再加白芨三兩。多服自效,但須遠房室,調飲食。一切損神耗力之事,務宜切戒。
隨補羊肉羹(新),治一切體弱神昏,不愛飲食,倦怠無力。大小男女同治,須當隨體加藥引導。至簡至易神方,不可忽視。但有毒者忌之,以羊食百草,能發百毒也。
羊肉不拘多少,或半斤,或四兩,照常加鹽加醬烹調。如命門火衰,或腳膝冷,或身體冷,或腹冷腹痛,大便溏泄,不思飲食,或食而不化等症,每兩羊肉用熟附子一錢同煮,或食、或揀去不食。若以附子研末同煮更妙。虛弱之症須多用數會,其效如神。○如氣虛者,四肢無力,神氣短少,用蜜制黃耆煎水煮羊肉。
○如血虛者,唇白膚枯,或失血之後,或婦人生產之後,或月水瘥後,而色淡血少,用當歸煎水煮羊肉。○如脾土虧弱,不能多食,或泄瀉,或削瘦,此等症候:小兒最多,大人亦不少,用淮山藥炒黃,或少加熟附子,共研細末,敷羊肉服。○以上所載方法,宜因體活用,不得拘泥。
至於羊肉,與人參同為大補之物,但人參猶屬草根,不及羊肉為氣血之俱盛也。且易辦於參,味高於參,天下人所樂食。不得引導之藥,雖日食之,而於不足之處,終無有益。養生者宜知之。
金髓煎,用枸杞,不拘多少,以酒浸之,固封兩月,取出擂爛,同浸酒入砂鍋內熬成膏,淨瓶密收。每早溫酒調服幾匙,夜亦再服。百日,身輕氣壯。積年不輟,可以羽化也。
白話文:
一、論人元氣宜早培補
先將熟地、肉蓯蓉、棗皮搗爛成泥,再加入藥末,用蜂蜜製成藥丸。早晚或以酒或鹽水送服一百丸。
源泉湯(新方),治療血虛、勞累發熱、骨蒸潮熱(感覺骨頭裡發熱)、五心煩熱(手心、腳心、心口發熱)、大便乾燥、小便黃澀等症狀。
藥材包括:當歸(七點五克)、生地(十二克,選用大塊的根部切碎,用酒浸泡一小時)、熟地(十八克)、白芍(七點五克,用酒炒)、阿膠(用蛤粉炒成珠狀,七點五克)、枸杞(六克)、青蒿(四克)、丹參(十五克)、乾薑(炒黑至中心焦黑,三至四克)、淮山藥(七點五克)、元參(六克)、陳皮(四克)、地骨皮(六克)。
用水煎煮。每天服用一劑,或可多服。如果尺脈(中醫把脈部位)虛弱,血虛有寒者,可加入肉桂六克。如婦人生產後,可加入益母草十八克。此方更適合婦女服用。如果沒有五心煩熱,可以減少元參的用量。如果骨頭沒有蒸熱感,去掉地骨皮。如果胃寒想吐,去掉生地。
濟陰浚泉丸(新方),治療陰虛勞熱、骨蒸潮熱、咽喉疼痛、小便赤黃、夜晚乾燥等症狀。
藥材包括:熟地(二百四十克,製法參照本草相關記載)、棗皮(一百二十克,去核後用酒蒸)、淮山藥(一百二十克,稍微炒過)、丹皮(七十五克)、茯苓(一百二十克)、澤瀉(六十克)、枸杞(九十克,用酒蒸)、上等肉桂(六十至九十克)、真龜板膠(九十至一百二十克,用水和酒蒸化後,與煉製的蜂蜜混合製成藥丸)。
如果出現精液滑脫或遺精,加入鹽炒杜仲九十克、酒炒補骨脂六十克、胡桃肉九十克。如果因火邪上炎導致肺咳,加入麥冬九十克、款冬花九十克。如果火熱灼傷肺部導致痰液腥臭,再加入白芨九十克。多服即可見效,但必須禁慾,注意飲食,切忌一切損耗精神體力的活動。
隨補羊肉羹(新方),治療一切體弱神昏、食慾不振、倦怠乏力。男女老少都適用,需要根據個人體質加藥引導。此方簡單有效,不可忽視。但有毒性的藥材需禁用,因為羊吃百草,可能帶有毒性。
羊肉不論多少,可取半斤或四兩,按照平常的烹調方式加鹽、醬油調味。如果屬於命門火衰(腎陽虛),或腳膝冰冷,或身體發冷,或腹部冰冷疼痛,大便溏泄,食慾不佳,或吃了不消化等症狀,每兩羊肉用一錢熟附子一起煮,煮好後可以食用,或將附子挑出不吃。如果將附子研成粉末一同煮效果更佳。虛弱的病症需要多服用幾次,效果非常顯著。
- 如果是氣虛,四肢無力,精神不振,氣短,用蜜製黃耆煎水煮羊肉。
- 如果是血虛,嘴唇蒼白,皮膚乾燥,或失血後,或婦女生產後,或月經後,出現面色蒼白,血量不足,用當歸煎水煮羊肉。
- 如果是脾胃虛弱,不能多吃,或腹瀉,或身體消瘦,這類症狀兒童較多,成人也不少,用炒黃的淮山藥,或少量加熟附子,共同研成細末,塗在羊肉上食用。
- 以上所列方法,應根據個人體質靈活運用,不可拘泥。
羊肉和人參同為大補之物,但人參畢竟屬於草根,不如羊肉氣血雙補的作用強。而且羊肉比人參更容易獲得,味道也比人參好,是天下人都喜歡吃的食物。如果沒有藥物引導,即使每天吃羊肉,對於不足之處,終究沒有益處。養生的人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金髓煎,用枸杞,不論多少,用酒浸泡,密封兩個月,取出搗爛,再將浸泡的酒倒入砂鍋中熬成膏狀,放入乾淨的瓶子中密封保存。每天早上用溫酒調服幾匙,晚上也再服一次。一百天後,身體就會變得輕健有力。如果長年堅持服用,可以達到羽化登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