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三·傷寒(上) (6)
卷之三·傷寒(上) (6)
1. 十九、論傷寒中寒不同
凡六腑屬陽,一受寒邪,先發太陽,發熱惡寒,治宜疏散。五臟屬陰,一受寒邪,必發太陰,惡寒不熱,治宜溫托;以腠理素虛,而陽微最忌發表。其外寒所受雖同,而里則以有火為傷,無火為中之異,此猶人所共知;至於陽極而症似陰,陰極而症似陽,治若稍混,殺人反掌。詳明於下,以便取用。
凡陽症似陰者,手足冷,大便閉,小便赤,煩悶昏迷,身寒卻不欲衣,口渴,指甲紅,脈必沉滑,或四肢厥冶。此陽極於內,真陰失守也。輕則調胃承氣湯,重則大承氣湯下之,以救一線之陰,不至為陽所劫。此時不知診脈,疑以為寒,用一毫溫熱之藥,則立斃矣。
白話文:
六腑屬陽性,一旦受寒,會先發太陽,出現發熱惡寒的症狀,需用疏散的藥物治療。五臟屬陰性,一旦受寒,會發太陰,出現惡寒不發熱的症狀,需用溫托的藥物治療。由於腠理原本虛弱,陽氣微弱,最忌諱發散藥物。雖然外寒的感受相同,但內裡卻有陽虛受傷和陰虛受傷的區別,這點大家都很清楚。但要注意的是,陽氣極度虛弱時症狀會像陰虛,陰氣極度虛弱時症狀會像陽虛,如果治療方法稍有混淆,就會危及性命。以下會詳細說明,以便應用。
陽虛症狀類似陰虛時,會出現手腳冰冷、便秘、小便赤、煩躁昏迷、身體發寒卻不想要穿衣服、口渴、指甲紅,脈象沉滑,或四肢厥冷等現象。這是陽氣極度虛弱,真陰無法守住的緣故。輕則用調胃承氣湯,重則用大承氣湯瀉下,以救回最後一線生機,避免陽氣完全耗盡。此時若不懂診脈,誤以為是寒症,用溫熱藥物,就會立即致命。
凡陰症似陽者,煩躁面赤,咽乾,大便泄,小便清,指甲黑,或身熱反欲得衣,口渴,不喜冷水,脈必浮微。若認為陽證,投以寒藥,死者多矣。總之,陰證不分熱與不熱,不論脈之浮沉大小,但指下無力,重按全無,便是伏陰,急與五積散,通解表裡之寒。若內有沉寒,必須姜附溫之。如附子理中湯(方載上十六內。)之屬,乃為妙劑。
五積散,治內外陰寒,並治感冒食積,嘔吐,背項拘急等症。
當歸(一錢),白芍,陳皮(各八分),川芎,白芷,桔梗(各一錢),蒼朮(錢半),枳殼,肉桂(各一錢),半夏,厚朴,茯苓(各一錢三),乾薑(一錢),麻黃(去節,五、八分),人參(少者亦服),甘草(七分),生薑(一錢),蔥白(三莖)
白話文:
如果陰症表現得像陽症,患者會感到煩躁,臉色發紅,咽喉乾燥,大便稀溏,小便清澈,指甲發黑,或者雖然身體發熱卻反而想多穿衣服,口渴,不喜歡喝冷水,脈象一定是浮而微弱。如果誤以為是陽證,就用寒涼藥物治療,很多病人就會因此喪命。總之,陰症不管表現出熱症還是寒症,脈象無論是浮沉、大小如何,只要是指下無力,重按下去完全沒有脈搏,就屬於伏陰,應該立刻服用五積散,疏通表裡寒邪。如果體內有深寒,必須用生薑、附子等溫熱藥物治療,比如附子理中湯,都是非常有效的藥方。
水煎,熱服。
太陽湯(新),治寒中三陰,戰慄厥逆,嘔吐昏迷,唇青囊縮等症。
白朮(三錢),乾薑(炒,一二錢),當歸(錢半,泄者不用),山藥(炒,二錢),附子(二三錢,勢危者用生附子,濕紙包煨熱用),甘草(炙,一錢),白芍(煨,錢半),生薑(一錢),紅棗(三枚)
水煎服。或假熱,拒格不納,冰冷服。○此方用白芍,恐陽藥之僭越也,可代理中、四逆、回陽等湯。如冬月,寒傷太陽經,有表證者,加麻黃八分。頭痛,加北細辛二、三分。如肉振汗多者,加制黃耆二、三錢。如泄瀉者,加烏梅二個,去當歸。如肝脈緊而鬱滯者,加肉桂二錢。如小腹痛而喜按者,加吳茱萸七分,湯泡一次用,又須兼下方外治,乃妙。
白話文:
用清水煎煮,熱的時候服用。這個藥方叫做太陽湯,專治寒邪侵襲三陰,出現發冷、四肢厥逆、嘔吐昏迷、嘴唇發青、陰囊縮小等症狀。藥材包括白朮三錢、乾薑(炒,一、二錢)、當歸(錢半,如果患者有腹瀉就不用)、山藥(炒,二錢)、附子(二、三錢,情況危急就用生附子,用濕紙包好煨熱服用)、甘草(炙,一錢)、白芍(煨,錢半)、生薑(一錢)、紅棗(三枚)。煎好後服用,如果患者假熱,拒絕進食,可以冷服。這個方子中加入白芍,是為了防止陽藥過於強勁,可以代替中、四逆、回陽等湯劑。如果是在冬月,寒邪傷了太陽經脈,有表證的患者,可以加麻黃八分。頭痛的患者,可以加北細辛二、三分。如果患者肌肉顫抖、汗出過多的話,可以加制黃耆二、三錢。如果患者腹瀉,可以加烏梅兩個,去掉當歸。如果患者肝脈緊縮而鬱滯,可以加肉桂二錢。如果患者小腹疼痛,喜歡按壓,可以加吳茱萸七分,用湯泡一次服用。此外,還要配合其他的外治方法,效果才會更好。
華佗救脫陽法,治寒中三陰,陽脫無脈,昏倒強直等症。
用蔥白一、二斤搗碎,炒熱,絹綢包熨臍下,以二包更替熨之。脈漸出,手足溫者、生。內服上方,但藥小及少緩者,俱不能濟。
白話文:
治療寒冷侵襲三陰經絡,導致陽氣衰弱、失去脈搏、昏迷不醒和肌肉僵硬等病症的方法是:使用一到兩磅的新鮮蔥白搗碎後加熱,然後用絲綾包裹放在肚臍下方進行熱敷,交替使用兩個包裹來持續熱敷。如果脈搏逐漸出現且四肢變得暖和起來,就表示病人有希望康復。同時可以服用上述方劑,但如果藥量不足或療程延遲,都無法起到有效的效果。
2. 二十、論傳經及合病並病
凡風寒中人,入陰入陽,原無定體;及已中之後,或傳或不傳,或初入太陽,即入少陰,而成真陰症者有之,不必盡如經言日傳一經者之說也。所以凡治傷寒,宜見證治證,如在表者疏之,在中者和之,在裡者攻之,不必拘泥,此活法也。○合病者,或兩經同病,或三經齊病是也。
治之者,必以一經病重為主,各經病亦須兼之。因證察脈,自必適中。如方書所載白虎湯治三陽同病之類,似難恰合,宜變通因心。○並病者,一經先病未盡,又過一經者是也。但過經不盡循序,或越一經越二經者有之。治之者,宜以後過之經為主治,勿使未盡,而又過經也。
白話文:
風寒入侵人體,可以入陰也可以入陽,沒有固定的模式。當人體已經感染後,疾病可能會傳播,也可能不會傳播。有時候,疾病剛開始進入太陽經,就馬上進入少陰經,形成真正的陰證。因此,不一定要完全按照經典所說的一天傳播一條經脈的說法。
所以,治療傷寒,應該根據具體的證狀來進行治療。比如,表證就應該疏散,中證就應該調和,裡證就應該攻伐,不必拘泥於固定的模式,這就是活法。
合病是指兩種經脈同時生病,或三條經脈同時生病。治療合病時,必須以病重的那條經脈為主,同時也要兼顧其他經脈的病症。根據症狀和脈象來判斷,自然會找到最佳的治療方法。比如,方書中記載的白虎湯,是用來治療三陽同時生病的,但是實際上可能並不完全適用,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灵活變通。
並病是指一條經脈的病症還沒完全消除,又感染了另一條經脈。但並病的傳播並不一定遵循順序,有可能跳過一條或兩條經脈。治療並病時,應該以後感染的那條經脈為主,不要讓前一經脈的病症還沒治好,又感染了其他經脈。
能因機察變,原始要終,乃為高明。○仲景曰:傷寒先在太陽,脈靜者不傳,若煩躁脈數者為傳也。○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傷寒數日,無熱而煩躁者,為陽去入陰也。若能食,不嘔,陰受邪也。
白話文:
如果能夠洞察病情變化的根本原因和發展趨勢,就能成為一位高明的醫生。張仲景說:“患了感冒後首先出現在太陽經絡上,如果脈搏平靜就不會轉移;如果有煩躁感且脈搏跳動快速就表示已經轉移到其他部位。”患有感冒兩三天之內沒有出現陽明經或少陽經的症狀,代表病邪未有轉移。患有感冒幾天之後,即使沒有發燒但仍有煩躁的情況,這可能是因為病邪從陽氣較盛的地方進入到陰氣較重的地方。但如果患者可以正常進食、不會嘔吐,那麼可能就是陰氣受到病邪侵襲的原因。
3. 二十一、論兩感
凡病兩感者,內外皆感於寒者有之。亦有縱欲、勞力、七情先傷於內,而後寒邪復傷於外者,是表裡俱病,本危症也。然細察之,亦有緩急可辨。彼三陽之頭痛、身熱、耳聾、脅痛、惡寒而嘔者,外邪也。其三陰之腹滿、口渴、囊縮、譫語者,此內邪也。若外甚於內,當以外為主治,而兼調其內;內甚於外,當以內為主治,而兼理其外。
外甚者疏之、解之,內甚者,和之、攻之,以言內外傷寒者也。若元氣素虛,脈息無神,而內傷復兼外感者,此宜單顧根本,不可攻邪;一得元氣不敗,則強寇自退,或可望其生矣。此症變態非常,不可鑿言方治。姑舉古方,以治兩感傷寒,為臨此症者之法。
白話文:
然而仔細觀察,病情也有輕重緩急之分。
- 若為三陽經症,表現為頭痛、發熱、耳聾、脅肋疼痛、惡寒並嘔吐,則屬外邪侵襲。
- 若為三陰經症,表現為腹脹、口渴、小便不利、神志不清,則屬內邪作祟。
大羌活湯,治內外兩感傷寒。若內傷,不繫外寒傳裡者,忌用。
羌活,獨活,防風,防己,黃芩,黃連,白朮(各二錢),蒼朮(二錢),甘草,北細辛(各一錢),知母,生地(各七錢),川芎(七分),
白話文:
大羌活湯,這是一款用來治療因外部風寒和內部體質問題同時導致的感冒。但如果感冒是由內部原因引起,並不是因為外部的寒氣進入身體而造成的,這種情況下就不適合使用這個藥方。
這個藥方的成分包括:羌活、獨活、防風、防己、黃芩、黃連、白朮(每種藥材大約6克),蒼朮(約6克),甘草、北細辛(每種藥材約3克),知母、生地(每種藥材約21克),川芎(約2.1克)。
換句話說,大羌活湯主要用於治療那種既有外部風寒因素,又有身體內部不調的感冒情況。它包含了多種中藥,如羌活、獨活等,這些藥材都有助於散寒解表,而像黃芩、黃連這樣的藥材則有助於清熱去火。白朮、蒼朮和知母等藥材,則有調節身體機能,滋潤身體的作用。甘草和北細辛能調和諸藥,增強藥效,而生地和川芎則能滋養血液,舒緩頭痛。所有這些藥材組合在一起,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水煎,熱服。此陰陽兩解也。蓋表裡俱病,欲汗之則有里症,欲下之則有表症。潔古制此方者,意以傳經為陽邪,故以羌、獨、蒼、防、芎、細祛風發表,升散傳經之陽邪;芩、連、知、地黃、己清熱利濕,滋培受傷之陰血;又用朮、草以回中州而和表裡,或可救治。
沖和靈寶飲,治症同前。
羌活,防風(各錢半),細辛(五分),川芎,白芷,生地,黃芩(各一錢二分),甘草,柴胡,乾葛,石膏(各一錢二分),黑豆(一撮)
白話文:
煎水服用,此方可解表里雙重症狀。因為患者表裡皆有病症,想發汗卻有裡症,想瀉下卻有表症。古代醫家創造此方,認為傳經之邪為陽邪,故用羌活、獨活、蒼朮、防風、川芎、細辛祛風發表,升散傳經的陽邪;用黃芩、黃連、知母、生地黃、白芍清熱利濕,滋養受傷的陰血;又用蒼朮、白芷回歸中州,調和表裡,或可救治。
沖和靈寶飲,治療的症狀與前者相同。
羌活、防風各一錢半,細辛五分,川芎、白芷各一錢二分,生地黃、黃芩各一錢二分,甘草、柴胡、乾葛、石膏各一錢二分,黑豆一撮。
加生薑、蔥白煎服。如自汗,加白朮、黃耆。如胸滿,加枳殼、桔梗,去生地。喘,加杏仁。若要汗下兼行,加大黃。當隨症加減,不可執滯。
白話文:
服用方法
- 加入生薑,用蔥白煎服。
- 如果有自汗的症狀,可以加入白朮和黃耆。
- 如果胸部滿悶,可以加入枳殼和桔梗,並去除生地。
- 如果有喘息的症狀,可以加入杏仁。
- 如果需要同時發汗和瀉下,可以加入大黃。
用藥原則
- 應根據病症的變化,適當增減藥物,不可一成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