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二·雜證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雜證 (3)

1. 四十一、論痔漏

○熏痔神方:用白芷、黃柏、夏枯草、紫花地丁各五錢,明礬、皂礬、甘草各一錢,煎水,先熏後洗,二次立愈。後用便桶刮垢焙乾,每一錢加冰片二分,研末,攤紙上,按痔上,二次斷根。○痔漏作痛,先以木鱉仁一兩煎洗,次搗蔥葉汁,和蜜塗之,三時即安。○翻花痔,用木瓜研末,鱔魚涎調貼。

○翻花痔,用荊芥、防風、朴硝各五錢,煎湯洗之。次用木鱉子仁、鬱金研末,入冰片少許,水調敷之。○丹溪云:漏瘡須先服補藥,外以附子為末,唾津和為餅,如三錢厚,安瘡上以艾炷灸之。但灸令微痛,不可令大痛成泡,或數十壯,以多灸為貴。附子餅乾,易之,來日再灸,直至肉平為效。

如是者,或灸至七日、十日,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潰,而易收功,切勿以潰而不灸也。此法最妙,百治百愈。○遠年痔漏,用木賊、蓮蕊、牽牛、當歸等分研末,水調服。○外痔寸長,用槐花日服,並洗之。○凡雞、鴨、鵝、牛膽,俱搽痔有效。

白話文:

治療痔瘡的神奇熏洗方: 使用白芷、黃柏、夏枯草、紫花地丁各五錢,明礬、皂礬、甘草各一錢,加水煎煮。先用藥液熏蒸患處,再用藥液清洗,這樣做兩次就能痊癒。之後,將裝過藥液的便桶底部刮下的沉澱物烘乾,每一錢沉澱物加入冰片二分,研磨成粉末,塗在紙上,然後貼在痔瘡上,這樣做兩次就能根治。

痔瘡疼痛的治療方法: 如果痔瘡疼痛,先用木鱉仁一兩煎煮的水清洗患處,然後將蔥葉搗爛取汁,混合蜂蜜塗在患處,大約三個時辰就能止痛。

治療翻花痔(痔瘡脫出)的方法: 將木瓜研磨成粉末,用鱔魚的黏液調和後塗敷在患處。

另一種治療翻花痔的方法: 使用荊芥、防風、朴硝各五錢,加水煎煮後清洗患處。然後,將木鱉子仁、鬱金研磨成粉末,加入少量冰片,用水調和後塗敷在患處。

丹溪(朱丹溪,著名醫家)說: 治療漏瘡(肛瘺),必須先服用補益藥物,外用則將附子研磨成粉末,用唾液調和成餅狀,厚約三錢,貼在瘡上,然後用艾炷在藥餅上進行艾灸。艾灸時只需感到輕微疼痛即可,不要過度艾灸導致起泡。可以灸數十壯,以多灸為佳。當附子餅乾燥時,就更換新的,隔天再灸,直到瘡口平復為止。 如此這般,可能需要灸七天、十天,未成膿者就會消散,已成膿者則會潰破,這樣更容易痊癒,千萬不要因為潰破就不再艾灸。這個方法非常有效,百用百靈。

治療多年痔漏的方法: 使用木賊、蓮蕊、牽牛、當歸等量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後服用。

治療外痔腫大如寸的方法: 使用槐花每天服用,並用槐花水清洗患處。

其他治療痔瘡的方法: 雞、鴨、鵝、牛的膽汁都可用於塗抹痔瘡,有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