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十·雜證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雜證 (8)

1. 三十二、論嘔吐

加味小柴胡湯,治少陽證,耳聾脅痛,乾嚥,潮熱。用小柴胡湯(方見傷寒表證。)加竹茹二錢,生薑重用三錢,煎服。

丁香安胃湯,治脾胃虛寒,不時嘔吐。

丁香(五分),黃耆(炙,二錢),人參,甘草,當歸,蒼朮,吳茱萸(炮焙),草豆蔻(各一錢),陳皮(八分),柴胡(酒炒),升麻(蜜炒),黃柏(各三分),

水煎服。或加生薑引。

藿香平胃散,治內傷飲食,填塞太陰,嘔吐不已。

真藿香,厚朴(姜水炒),陳皮(各一錢),蒼朮(錢半),砂仁,甘草(炙。各五分),神麯(炒,八分),

姜一錢,棗二枚,水煎服。

加味異功散,治胃虛而嘔,不喜飲食。

人參(或用山藥炒黃四錢代之),白朮,茯苓(各錢半),甘草(炙),陳皮,砂仁(炒研),藿香(各五分),神麯(炒,七分),陳米(一合)

順取流水煎沸,泡伏龍肝擂細攪渾,放冷澄清,入前藥,加薑棗煎服。

四君子湯,治胃口有痰,心中欲吐不吐,欲嘔不嘔。雖曰噁心,實非心病。

人參,白朮,茯苓(各錢半),甘草(炙,一錢),生薑(二三錢),

或二陳湯加生薑,甚者理中湯。

家秘理中湯,治中寒嘔吐,陰盛格陽,不納藥者。

人參,白朮(三錢),乾薑(炮,錢半),甘草(炙),附子(各一錢),

煎就去渣,入童便、獖豬膽汁各半杯,再煎一、二沸,服之神效。

蘇葛二陳湯,治酒傷作嘔,面赤口渴,煩躁噁心,連日不寧。

陳皮,甘草(各一錢),半夏,茯苓(各錢半),黃連(姜水炒),梔子(炒。各八分),蘇葉(六分),乾葛(二錢),

水煎,熱服乃效。

吐酸水或綠水,肺弦急出寸口,屬火上逆,以二陳湯加吳茱萸一錢(開水泡一次用)、黃連、柴胡各八分。或平胃散。氣逆者加香附。

丹溪茱連丸,治嘔酸,吞酸。

黃連(土炒,兩半),吳茱萸(泡焙,一兩),陳皮,蒼朮(米泔浸),黃芩(土炒),桔梗,茯苓(各一兩二錢),

共為末,神麯糊丸,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少用開水送下,即睡一刻。

小半夏湯,治停水嘔吐。

半夏(二錢),茯苓(錢半),

生薑汁合服。

備揀古來治嘔吐至簡至穩諸方於後,以便取用。

脾胃氣虛,胸膈不利者,用六君子湯,壯脾土,生元氣。○若過服辛熱之劑,而嘔吐噎膈者,用四君子加芎、歸,益脾土,以抑陰火。○胃火內格,而飲食不入者,用六君子加芩、連,清熱養胃。○食入嘔出,用六君子加木香、炮姜,溫中補脾。○若服耗氣之劑,血無所生,而大便燥結者,用四君子加芎、歸,補脾生血。

○若火逆衝上,食不得入者,用四君子加山梔、黃連,清熱降火。○若痰飲阻滯,而食不入者,用六君子加木香、山梔,補脾化痰。○若脾胃虛寒,飲食不入,或入而不化者,用六君子加木香、炮姜,溫補脾胃。更非除房勞、調飲食、節厚味者,不治。年高無血者亦不治。○嘔逆不得下者,用五靈脂、狗膽汁丸服。

白話文:

加味小柴胡湯:這個方子是治療少陽病,症狀有耳聾、脅肋疼痛、乾嘔、發潮熱。在小柴胡湯的基礎上,加入竹茹二錢,生薑加重到三錢,煎煮後服用。

丁香安胃湯:這個方子是治療脾胃虛寒引起的間歇性嘔吐。 藥材包括:丁香五分、炙黃耆二錢、人參、甘草、當歸、蒼朮、炮製過的吳茱萸、草豆蔻各一錢、陳皮八分、酒炒柴胡、蜜炒升麻、黃柏各三分。用水煎煮服用,也可以加入生薑引藥。

藿香平胃散:這個方子是治療飲食內傷,導致脾胃功能失調,引起的持續嘔吐。 藥材包括:真藿香、薑汁炒過的厚朴、陳皮各一錢、蒼朮一錢半、砂仁、炙甘草各五分、炒神麯八分。加上生薑一錢、紅棗二枚,用水煎煮服用。

加味異功散:這個方子是治療胃虛引起的嘔吐,沒有食慾。 藥材包括:人參(或者用炒黃的山藥四錢代替)、白朮、茯苓各一錢半、炙甘草、陳皮、炒後研磨的砂仁、藿香各五分、炒神麯七分、陳米一合。 用剛流動的清水煮沸,倒入事先準備好、擂細攪勻的伏龍肝粉,放涼澄清後,加入前面的藥材,加生薑和紅棗一起煎煮服用。

四君子湯:這個方子是治療胃裡有痰,感到想吐又吐不出來,想嘔又嘔不出來的情況。雖然感覺噁心,但實際上並不是心臟的疾病。 藥材包括:人參、白朮、茯苓各一錢半、炙甘草一錢、生薑二到三錢。 也可以用二陳湯加生薑,如果情況嚴重,可以用理中湯。

家秘理中湯:這個方子是治療中寒引起的嘔吐,體內陰氣過盛,陽氣無法發揮作用,導致藥物無法被吸收的情況。 藥材包括:人參、白朮各三錢、炮製過的乾薑一錢半、炙甘草、附子各一錢。 煎好後去除藥渣,加入半杯童子尿和半杯豬膽汁,再次煎煮一兩次,服用效果很好。

蘇葛二陳湯:這個方子是治療飲酒過量引起的嘔吐,臉色發紅、口渴、煩躁噁心、連續幾天都感到不舒服。 藥材包括:陳皮、甘草各一錢、半夏、茯苓各一錢半、薑汁炒過的黃連、炒梔子各八分、蘇葉六分、乾葛二錢。 用水煎煮,趁熱服用效果才好。

如果吐的是酸水或綠水,並且脈象呈現弦急的情況,這屬於火氣上逆,可以用二陳湯,加入吳茱萸一錢(用開水泡一下再用)、黃連、柴胡各八分。或者用平胃散。如果氣逆嚴重,可以加入香附。

丹溪茱連丸:這個方子是治療嘔吐酸水,吞嚥酸水。 藥材包括:土炒黃連二兩半、泡製過的吳茱萸一兩、陳皮、米泔水浸泡過的蒼朮、土炒黃芩、桔梗、茯苓各一兩二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神麯糊製成藥丸,像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少量開水送服,服藥後立刻睡一會。

小半夏湯:這個方子是治療體內停水引起的嘔吐。 藥材包括:半夏二錢、茯苓一錢半。 用生薑汁混合服用。

這裡收集了古代治療嘔吐的簡單有效的方子,方便大家選用。

如果脾胃氣虛,胸膈不暢,可以用六君子湯,來增強脾胃功能,產生元氣。如果過度服用辛辣燥熱的藥物,導致嘔吐、食道阻塞,可以用四君子湯,加入川芎和當歸,來補益脾土,抑制體內的虛火。如果胃火旺盛,導致吃不下東西,可以用六君子湯,加入黃芩和黃連,來清熱養胃。如果吃進去的食物又吐出來,可以用六君子湯,加入木香和炮薑,來溫中健脾。如果服用過多耗氣的藥物,導致氣血不足,大便乾燥,可以用四君子湯,加入川芎和當歸,來補脾生血。

如果火氣上逆,導致吃不下東西,可以用四君子湯,加入山梔子和黃連,來清熱降火。如果痰飲阻滯,導致吃不下東西,可以用六君子湯,加入木香和山梔子,來補脾化痰。如果脾胃虛寒,導致吃不下東西,或吃進去也無法消化,可以用六君子湯,加入木香和炮薑,來溫補脾胃。更重要的是要戒除房事勞累、調整飲食、減少油膩的食物,不然是很難治好的。年老體虛氣血不足的,也很難治好。如果嘔吐嚴重,藥物難以下嚥,可以用五靈脂和狗膽汁製成藥丸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