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十·雜證 (4)
卷之十·雜證 (4)
1. 三十一、論泄瀉
淡滲湯(新),治新病水泄,小便短少而黃,或口渴腹痛,不拘男婦大小,服之立效。
蒼朮(一錢五分),厚朴(姜水炒,一錢),生白芍(一錢三分),甘草(一錢二分),扁豆(三錢),赤茯苓,建澤瀉,淮木通,豬苓,宣木瓜(各一錢),陳皮(八分),川萆薢(四錢足),車前子(八分),廣木香(三分,煨熟)
同煎,不用引。每味揀道地上料,稱足分量,多水煎服,一刻即愈。此方得力在多用萆薢,以能清膀胱入水之路,庶不入大便,而泄止矣。如受寒邪,身痛發熱,加桂枝一錢。如頭痛,加白芷、川芎各一錢,北細辛二、三分。如虛寒腹痛喜按者,加砂仁、真藿香各八分。如夾食者,加神麯、麥芽各炒八分。
如舌黃、口渴喜冷者,加黃芩一、二錢,生石膏三錢,或加黑山梔八分。
升陽除濕湯,治春傷於風,夏生飧泄,謂完穀也。所謂下者舉之是也。
蒼朮(一錢三分),柴胡,防風,羌活,神麯(炒),澤瀉,豬苓(各八分),陳皮,麥芽,甘草(炙,各四分),升麻(七分),
姜三片。溫服。如脈虛體弱者,加人參更妙。
清涼湯(新),治濕熱瀉痢,或發熱喜冷,或腹痛手不可按,或所瀉者臭惡而熱,或小水痛而赤,是暴病脈實者可用。
白芍(一錢三分),甘草,梔子,茯苓,澤瀉,黃芩,枳殼,木通,黃連(各一錢),
溫服。如大便帶血,加熟大黃一錢,當歸一錢。如內熱甚者,或加黃柏、膽草。
疏利湯(新),治食積,水停,痰凝,氣滯,肚腹脹痛,或生冷寒濕傷臟,邪實,霍亂,泄利初起者,宜察虛實用之。
陳皮(一錢),法半夏(錢半),茯苓(二錢),甘草(炙,一錢),厚朴(姜水炒),烏藥,豬苓,澤瀉,神麯(炒,各錢半),吳茱萸(開水泡,焙乾,五、七分)
食遠溫服。如氣痛甚者,加木香五分,砂仁七、八分。如寒濕甚者,小便短赤,加蒼朮錢半。如腹痛喜熱喜按者,加炮乾薑一錢。如小便短,大便多水者,加萆薢四錢,木香四分煨用。
甘緩湯(新),治泄瀉急而趨下,不能少停,此脾氣虛而下墜也。
人參(少者,用山藥四錢炒黃代之),白朮,茯苓,甘草(炙,各錢半),升麻(五分),陳皮(七分),苡仁(炒),芡實(炒,各二錢),木瓜,白豆蔻肉(炒研,各一錢),
紅棗四枚。溫服。此小便清而大便泄也。或加肉豆蔻(麵包煨)一錢,煨木香四分。
燥脾湯(新),治脾胃虛寒,濕淫轉甚,泄瀉不止。
白朮(二錢),茯苓(錢半),甘草(炙),乾薑(炮),砂仁(炒研),藿香,肉桂(各一錢),肉豆蔻(飯或麵包煨,一錢),
紅棗、生薑引。如泄而水多者,加蒼朮錢半。如寒甚肚痛者,加附子一、二錢。如氣滯作痛者,加木香五分,或丁香四五分,吳茱萸(制)七、八分。
白話文:
三十一、論泄瀉
淡滲湯(新):這個方子治療新發的水瀉,小便量少而黃,或者口渴腹痛,不論男女老少,服用後立即見效。
藥材組成:蒼朮(一錢五分),厚朴(用薑水炒過,一錢),生白芍(一錢三分),甘草(一錢二分),扁豆(三錢),赤茯苓,澤瀉,淮木通,豬苓,宣木瓜(各一錢),陳皮(八分),川萆薢(四錢),車前子(八分),廣木香(三分,煨熟)。
煎藥方法:將以上藥材一起煎煮,不用另外加藥引。每種藥材都要選擇道地的上等貨,份量要足夠。用大量的水煎煮服用,很快就會痊癒。這個方子的關鍵在於大量使用萆薢,因為它能清理膀胱的水液通道,使水液不進入大便,這樣就能止瀉了。如果受了寒邪,身體疼痛發熱,可以加入桂枝一錢。如果頭痛,可以加入白芷、川芎各一錢,北細辛二、三分。如果虛寒腹痛,喜歡按壓,可以加入砂仁、真藿香各八分。如果夾雜食物消化不良,可以加入神麯、麥芽各炒八分。如果舌苔黃、口渴喜歡喝冷的,可以加入黃芩一、二錢,生石膏三錢,或者加入黑山梔八分。
升陽除濕湯:這個方子治療春天感受風邪,導致夏天出現飧泄,也就是排泄出未消化的食物。這就是所謂的「下陷者舉之」的治療方法。
藥材組成:蒼朮(一錢三分),柴胡,防風,羌活,神麯(炒),澤瀉,豬苓(各八分),陳皮,麥芽,甘草(炙,各四分),升麻(七分),薑三片。
服用方法:溫服。如果脈象虛弱、體質虛弱,加入人參效果更好。
清涼湯(新):這個方子治療濕熱引起的瀉痢,可能出現發熱喜歡涼快、腹痛而且不能按壓、排泄物臭穢而且發熱、小便疼痛發紅等症狀。適用於病情急迫、脈象有力的人。
藥材組成:白芍(一錢三分),甘草,梔子,茯苓,澤瀉,黃芩,枳殼,木通,黃連(各一錢)。
服用方法:溫服。如果大便帶血,可以加入熟大黃一錢,當歸一錢。如果體內熱邪很重,可以加入黃柏、龍膽草。
疏利湯(新):這個方子治療因食物積滯、水液停滯、痰液凝結、氣機不暢,導致肚子腹脹疼痛;或者因生冷寒濕傷及內臟,邪氣旺盛,以及霍亂、剛開始腹瀉等症狀。需要根據虛實情況來使用這個方子。
藥材組成:陳皮(一錢),法半夏(一錢半),茯苓(二錢),甘草(炙,一錢),厚朴(用薑水炒過),烏藥,豬苓,澤瀉,神麯(炒,各一錢半),吳茱萸(用開水泡過,焙乾,五、七分)。
服用方法:在吃飯後溫服。如果氣痛很嚴重,可以加入木香五分,砂仁七、八分。如果寒濕很嚴重,小便短少發紅,可以加入蒼朮一錢半。如果腹痛喜歡熱敷喜歡按壓,可以加入炮乾薑一錢。如果小便少,大便多水,可以加入萆薢四錢,木香四分(煨過)。
甘緩湯(新):這個方子治療腹瀉急迫,無法停止,這是因為脾氣虛弱而下陷。
藥材組成:人參(如果沒有,可以用炒黃的山藥四錢代替),白朮,茯苓,甘草(炙,各一錢半),升麻(五分),陳皮(七分),薏仁(炒),芡實(炒,各二錢),木瓜,白豆蔻肉(炒後研磨,各一錢),紅棗四枚。
服用方法:溫服。這種情況通常是小便清澈而大便腹瀉。可以加入肉豆蔻(用麵包煨過)一錢,煨過的木香四分。
燥脾湯(新):這個方子治療脾胃虛寒,濕邪越來越嚴重,導致腹瀉不止。
藥材組成:白朮(二錢),茯苓(一錢半),甘草(炙),乾薑(炮製),砂仁(炒後研磨),藿香,肉桂(各一錢),肉豆蔻(用飯或麵包煨過,一錢),紅棗、生薑做藥引。如果腹瀉而且水多,可以加入蒼朮一錢半。如果寒邪很重,肚子疼痛,可以加入附子一、二錢。如果氣機不暢引起疼痛,可以加入木香五分,或者丁香四五分,吳茱萸(製過)七、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