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一·脈法 (12)
卷之一·脈法 (12)
1. 二十四、脈宜沉候
凡症既難憑,當參之脈理。脈若難憑,當取之沉候。彼假症之發見,皆在表也。故浮取脈,而脈亦假焉。真症之隱伏,皆在裡也。故沉候脈,而脈可辨耳。脈辨已真,猶未敢恃,更察稟之厚薄,症之新久,醫之誤否,夫然後濟以湯丸,可以十全。
白話文:
既然病症的判斷有時很困難,應該參考脈象的理論來輔助判斷。如果脈象也難以判斷,那就應該深入地去探查脈象的深層部分。那些偽裝或非典型的病症,通常都是表面的現象。所以如果只在皮表淺層探查脈象,得到的脈象也可能被表面現象影響,不是真實情況。真正的病症,往往都隱藏在身體的內部。因此,只有深入地探查脈象,才能真正辨別出病症。即使脈象辨別清楚了,也不敢完全依賴,還需要進一步觀察患者先天體質的強弱,病程的新舊,以及之前治療是否得當等因素。在全面考量這些因素後,再給予適當的湯藥或丸藥治療,這樣才能達到十全十美的治療效果。
2. 二十五、脈以沉取為根
經曰:「脈浮無根者,死。」是謂有表無里,陰即絕矣,孤陽豈能獨存乎!又須參診兩尺絕否,(尺脈論見第六條。)生死昭然。
白話文:
經典上說:「如果脈象浮而不具備沉部的根柢,這個人的生命危在旦夕。」這指的是隻有表證而無相應的裏證,代表體內的陰氣已經瀕臨衰竭,單單的陽氣如何能夠獨立維持生命呢!此外,還必須進一步檢查雙手尺部的脈象是否已經消失,(關於尺部脈象的理論,可參考第六條。)這樣一來,病人的生存與死亡情況就顯而易見了。
經典裡提到:「若脈象輕浮且沒有沉部的支撐,此人病情危急。」這表示只有表面的病症而沒有內在相對應的病症,意味著體內的陰氣已幾乎耗盡,單靠陽氣如何能獨自維繫生命呢!另外,還需進一步檢查雙手手腕內側的脈搏是否還有跳動,(有關手腕內側脈象的討論,詳見第六條。)透過這些檢查,病患的生死情況就會變得非常明確。
3. 二十六、老少脈異
老者,脈宜衰弱,若過旺者,病也;倘旺而不躁,此稟之厚,壽之徵也;如其躁疾,有表無里,此名孤陽,死期近矣。少者,脈宜充實,若衰弱者,病也,倘細而和緩,三部同等,此稟之靜,福之徵也;若細而弦數,木強乘土,死期至矣。
白話文:
【二十六、老年人與年輕人脈象的差異】
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的脈象應該是較為衰弱的,如果脈象過於旺盛,這可能是疾病的徵兆;但若脈象雖然旺盛卻不顯得躁動,這代表他體質本來就比較強壯,是長壽的徵象;然而,如果脈象既旺盛又躁動快速,且只有表面的脈象而無內在的脈象,這種現象被稱為「孤陽」,表示死亡的期限已經接近了。
對於年輕人而言,他們的脈象應該是充實有力的,如果脈象衰弱,這可能代表著疾病;但如果脈象雖細小卻平穩緩和,且手腕上、中、下三部分的脈象都一樣,這顯示他的體質是平靜穩定的,是好運的徵兆;然而,如果脈象細小且快速如弦,這表示肝氣過盛而壓制脾氣(中醫理論中的「木強乘土」),那麼死亡的期限也就到了。
4. 二十七、胎脈歌括
(在婦科第二十條)
白話文:
文字內容則是說:「(這部分的內容可以在婦科學的第二十條找到詳細說明)」 然而,由於你提供的內容過於簡略,實際上的具體脈象描述和解釋並沒有包含在內。在古代醫學中,「胎脈歌括」通常是指用來描述懷孕女性脈象特徵的歌訣或口訣,以便於醫生診斷和判斷懷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