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三·傷寒(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傷寒(上) (2)

1. 六、論表裡之虛實

凡表實者,無汗惡寒,或發熱惡熱。走注紅腫,知榮衛有熱。身痛拘急,知經絡有寒。

凡表虛者,有汗惡寒;或多麻木,難舉動;或毛槁肉削,顏色憔焠。凡裡實者,或脹痛痞堅,或閉結喘滿,或懊憹不寧,煩躁不眠;或氣血積聚,腹中不散;或寒邪熱毒,深留臟腑之間。

凡裡虛者,為心神怯跳,津液不足;或飢不能食,渴不喜冷。上虛則食不化,嘔惡中滿;下虛則二便不禁,肛門脫出,泄瀉遺精。

白話文:

[六、討論外表與內在的虛實狀態]

凡是外在實證的,會無汗且怕冷,或者發燒怕熱。身體會出現紅腫流動的現象,這表示體內的營養和防禦系統有過熱的情況。身體疼痛且僵硬,這表示經絡有受寒的問題。

凡是外在虛證的,會有出汗卻怕冷的現象;或者感到麻木,動作困難;或者皮膚乾燥,肌肉消瘦,臉色憔悴黯淡。

凡是內在實證的,可能會有脹痛、痞硬、腹部堅固等症狀,或者便祕、喘息、胸悶等症狀,或者內心焦慮不安,煩躁無法入睡;或者氣血在腹部積聚,久久無法散去;或者寒邪熱毒,深藏在臟腑之中。

凡是內在虛證的,可能會有心神膽怯、心跳加速、津液不足的現象;或者雖然餓但吃不下,口渴卻不喜歡喝冷飲。上半身虛弱的話,食物消化不良,會有噁心、腹脹的感覺;下半身虛弱的話,大小便控制不住,可能有肛門脫垂,或者有腹瀉、遺精等問題。

2. 七、論汗證

凡太陽、陽明、少陽,或三陽合病,或並病,但頭痛、身痛、發熱、惡寒及喘而胸滿等候,雖為日已久,內有一症,即表邪猶在。脈浮緊而數,無汗者,用麻黃湯或羌活湯汗之;若脈浮緩而弱,自汗者,用桂枝湯微汗之。總之,表邪散,便不傳經入里,否則為變不一矣。

凡各經邪症,汗之不徹,猶未汗也。共人仍身熱煩躁,坐臥不安,脈緊無汗,乾燥錯語者,是表邪未散也。其故有三:邪在經絡筋骨,而汗僅出皮毛,此邪深汗淺,衛解而榮不解,一也;或以十分之邪,而出五分之汗,此邪重汗輕,二也;或汗後遽起露風,而因腠疏復感者,三也。凡遇此者,當辨微甚以再汗之。

如汗透而身熱愈甚,此陰陽交而魂魄離,大凶之兆也。又有邪本不甚,而年衰體弱,發散太重,或屢散被害者,或邪去而胃傷,不能飲食而羸憊者,此過汗之患也。倘汗過亡陽,氣脫昏沉等候,以四味回陽飲救之;若得煎參三五錢飲之更妙。

白話文:

[對於汗證的討論]

只要太陽經、陽明經、或是少陽經,甚至是這三個陽經一起或兩兩合併發生疾病,如果出現頭痛、身體痛、發燒、怕冷以及喘息胸悶等症狀,就算病了很長時間,只要其中一個症狀還在,就表示表面的邪氣還存在。如果脈搏浮緊且快速,沒有出汗,可以使用麻黃湯或是羌活湯來促進發汗;若脈搏浮而緩弱,自己會流汗,則應使用桂枝湯來稍微發汗。總的來說,只要表面的邪氣散去,就不會傳到裡面影響臟腑,否則可能會有各種不同的變化。

對於各經絡的邪氣症狀,如果發汗不夠徹底,就等於還沒真正發汗。病人仍然會感到身體發熱、焦躁不安,脈搏緊繃不出汗,口乾舌燥並且胡言亂語,這都表示表面的邪氣尚未散去。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三:一是邪氣在經絡和筋骨,但是隻從皮膚表面發汗,邪氣深而汗淺,外表雖然看似好了,但是裡頭的邪氣還在,這是第一種情況;二是邪氣很重,但是隻發出一半的汗,這是邪氣重而汗輕的情況,這是第二種;三是發汗後立刻起身吹風,導致毛孔張開再次受涼,這是第三種情況。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判斷病情的輕重,再進一步發汗。

如果發汗很徹底,但是身體反而更熱,這可能是陰陽失調,靈魂和身體開始分離,是極度危險的徵兆。另外,有的時候邪氣本來就不嚴重,但是因為年紀大體質弱,發汗太過頭,或是反覆發汗受到傷害,或是邪氣離開了,但是胃部受損,無法正常飲食,身體因此虛弱疲憊,這些都是發汗過度可能造成的問題。如果發汗過度導致失去陽氣,出現氣息微弱、精神渙散等症狀,可以用四味回陽飲來急救;如果能煎煮幾錢的人參來喝,效果會更好。

3. 八、論忌汗

凡脈微、弱、弦、沉,及尺遲、無力者,以上六脈,俱忌汗。再有下利清穀者,小便失禁者,咽喉乾燥、身重心悸者,及陽虛、衄血、吐血、淋家、瘡家、腹中上下左右動氣者,悉不可發汗。

白話文:

[八、討論關於出汗的禁忌]

凡是脈搏呈現微弱、虛弱、弦緊、深沉,以及尺脈緩慢、無力的這六種脈象,都應避免使用促進出汗的方法。

再者,如果有下痢且排泄物如清澈的穀物汁液、無法控制小便、喉嚨乾燥、身體沉重伴有心悸,以及陽氣虛弱、鼻出血、吐血、尿路感染、皮膚病患、腹部四周有不正常的氣動感,這些情況下,都不能使用發汗的治療方式。

4. 九、感冒傷寒新舊發表諸方

(古方分量最重,今酌而減之。)

麻黃湯,治太陽經病,頭項痛、腰脊強、發熱惡寒、身痛無汗、脈浮緊者,以太陽經脈由脊背連風府故也。亦治太陽陽明合病。

麻黃(去節一錢,或多用),桂枝(錢半),甘草(八分),杏仁(去皮尖,十五粒)

水煎,熱服,復取微汗,汗出勿再服,總要有汗方止。若汗已出,漸次解所復者,勿得頓減貪涼,以防表疏復感也。

桂枝湯,治太陽中風,發熱惡寒、頭痛乾嘔、自汗脈浮緩者。

桂枝,白芍,生薑(各二三錢),甘草(一錢),大棗(五枚,去核)

水煎,熱服,復取微汗,不得太過。以汗者血之液也,汗多則衛氣疏,不能內以護榮,故用桂枝和榮散邪,用白芍護榮固理。姜能散寒止嘔,棗以甘溫能和,此不專於發散,而兼和榮衛者也。邪出而衛自密,汗亦止矣,豈桂枝能塞汗乎!

以上二方,皆治寒邪初感,溫散之妙法也。至於桂枝湯,則凡四時陰勝之邪皆所宜用。但浮脈而緊,發熱無汗者總之。以脈緊為傷寒,服之則表益實,而汗愈難出故也。

升麻葛根湯,太陽病,次傳陽明胃經,身熱、目痛、鼻乾、不寐、脈洪而長,以陽明主肌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也。

升麻,葛根,白芍(各二錢),甘草(炙,一錢),

加姜煎服。如頭痛,加白芷、川芎。如身痛,加羌活、防風。如熱不退,加黃芩,或加石膏。胃虛不食,加白尤。腹痛,倍白芍。若傷寒未入陽明者勿服,恐引表邪入陽明也。(此經多氣多血,寒邪入,則血氣壅滯。辛能達表,輕可去實,故用升葛辛輕之品,發散陽明表邪。邪盛則陰虛,故用白芍也。)

小柴胡湯,陽明病,又傳少陽膽經,胸脅痛、耳聾、寒熱往來、嘔而口苦、咽乾目眩、脈弦而數,以少陽之脈,循脅絡耳故也。

柴胡(二錢),半夏(錢半),人參,甘草,黃芩,生薑(各一錢),棗(三枚),

水煎服。如嘔逆,加陳皮,倍生薑。煩者,去半夏,加栝蔞。渴者,去半夏,加花粉。若不渴,外有熱,去人參,加桂枝,覆取微汗。咳嗽,去參棗,加乾薑、五味。(咳為肺寒,乾薑散寒,少加五味以斂肺。肺脈不虛者不用。少陽症,有嗽無喘;陽明症,有喘無嗽。)虛煩,加竹葉、粳米。

腹痛,去黃芩,加白芍。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脅痛,加青皮、白芍。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黃芩、加茯苓。(太陽病,或飲水多,停心下,故悸;水蓄不行,故小便不利。茯苓能利水。)本經頭痛,加川芎。發黃,加茵陳。

加減羌活五積散(新),治四時感冒,發熱、惡寒、頭痛、身疼、咳嗽、聲重,脈浮緊無汗者,以代發表古方,不論大小皆治。

當歸(錢半),白芍(一錢),陳皮(八分),半夏(錢半),茯苓(一錢三分),甘草(一錢),桔梗,枳殼,川芎,白芷,防風(各一錢),羌活(八分),桂枝(一錢),紫蘇葉(五分),北細辛(三分),

姜三片,蔥白五寸,水煎,熱服,取微汗。如冬春寒甚,加麻黃五六分。夏秋,加蒼朮錢半。

加減羌活湯(新),治傷風寒,頭痛、身痛、憎寒、壯熱、脈浮緊無汗,及四時不正之氣。凡男女大小同治。以代麻、桂、青龍等湯也。

羌活(一錢),防風(一錢二分),蒼朮,川芎,白芷,甘草(各一錢),陳皮(八分),北細辛(二、三分),生薑(一錢),蔥白(五寸)

熱服,取微汗。如自汗者,去蒼朮,加白朮,或加黃耆。胸滿,加枳殼、桔梗。嘔逆,加半夏。喘促,加杏仁。可隨症加入。此方不犯三陽禁忌,為解表穩方,可以便用。

補中益氣湯,治虛弱不足。年衰脈微之人,外受風寒,難用表劑,補中即以除蔻,亦可隨症照後加入。善用者最效。

人參(無者用淮山藥三、四錢炒黃代之),黃耆(蜜炒),白朮(各錢半),陳皮(五分),當歸,甘草(炙。各一錢),升麻(用蜜水炒,或用淡鹽水炒),柴胡(酒炒。各三分),生薑(五分),紅棗(三枚),

水煎服。病屬太陽,無汗寒熱者,加羌活、防風。頭痛,加白芷、川芎,或加北細辛二、三分。汗不出者,再加蒼朮。自汗者,加桂枝、白芍。寒甚者,加蘇葉。熱甚者,加黃芩。○此方惟上焦痰嘔、中焦濕熱、傷食、膈滿者忌服。

益元散邪湯(新),治元氣太虛,脈大無力,外感寒邪,憎寒壯熱,身痛頭痛,或嘔惡泄瀉等症。邪氣不能外達,惟溫中自可散寒;即素稟薄弱之輩,或連進二三服,自必陽回而解。

當歸(二三錢),白芍(煨,錢半),陳皮(一錢),白朮,熟地(各三四錢),山藥(二錢),甘草(炙,一錢),黃耆(蜜炒,錢半),麻黃(去節,八分),桂枝(一錢),生薑(煨,錢半),

水煎,熱服,略蓋以取微汗。如頭痛,加川芎、白芷各一錢,北細辛二分。如泄瀉者,去當歸,加蓽薢四錢,茯苓一錢,木香(煨)三分。若三陽並病者,加柴胡二錢。○仲景治傷寒,如麻、桂等湯以溫散,固為千古妙方;至於陽根於陰,從補血而散者,惟此乃得云騰致雨之妙,為今時之所宜。勿得疑為驟補無用,而徒以散邪為主,致為夭枉之失。

○上方補氣以散邪,此方補血以散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