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回本書目錄

1. 卷之三·傷寒(上)

2. 一、傷寒總論

冬氣嚴寒,保身不密,殺厲之氣,乘於肌體,若伏而不發,至春變溫,至夏變熱;(溫熱病另有調治。)即時發者,名正傷寒。以寒傷表,發熱憎寒,邪閉皮毛,病在衛也。(衛者氣也。)由淺而深,遍身疼痛,邪入經絡,病在榮也。(榮者血也。)夫人之衛行脈外,榮行脈中,今以寒邪居之,則氣血混亂,經絡壅滯,故外症若此。

自此而漸至嘔吐不食、脹滿等症,則由經入腑,病益深矣。自仲景以來,名賢代起,有言其病而不言其陰陽者,有立其方而未詳其增減者,支離繁碎,令人難用。惟約以汗、吐、下、溫、清、補六法,(六法詳後。)更以虛實二字為提綱,憑症察脈,變化治之,易於拾芥。

雖傷寒變症不一,有循序傳經者,有不循序傳經者,有始終止在一經者,有不由表入,直中陰經者,有三陽同病,三陰俱病,陰陽齊病者,有二經並病,前後合病者,及雜症互見,陰症似陽,陽症似陰者。

能明虛實,則宜表宜里,宜攻宜補,而立方用藥,無不曲中,又何慮乎!若執方書,以某方治某病,因某病用某藥;恐病合而人之虛實不合,以及孰宜急、宜緩、宜重、宜輕,不能神明變通,亦非上工。余雖詳言調治,逐條分注於後,亦要在人之善用耳。惟觀其某條治法,即不恰中,亦不甚遠,不致誤枉,或壽世之一端也。

白話文:

[一、總論傷寒]

冬天氣候嚴寒,若身體防護不周,容易讓強烈的寒氣侵襲身體。這種寒氣如果當時沒有立即發作,可能會到春天轉變為溫病,到夏天轉變為熱病。(對於溫病和熱病的治療方式另當別論。)如果寒氣當時就發作,那稱為典型的傷寒。因為寒氣侵襲了身體表面,導致發燒怕冷,邪氣封閉在皮膚與肌肉之間,這就是影響到了衛氣層面。(衛氣是身體的氣。)若病情進一步惡化,全身開始疼痛,表示邪氣已經進入經絡,這就是影響到了營血層面。(營血是身體的血液。)人的衛氣在脈絡之外運行,營血在脈絡之中運行,現在被寒邪所佔據,導致氣血混亂,經絡阻塞,所以才會出現這些外在的症狀。

隨著病情發展,可能會出現嘔吐、無法進食、腹部脹滿等症狀,這表示邪氣已經從經絡進入腑臟,病情更加嚴重了。從張仲景開始,歷代都有許多醫學名家對傷寒進行研究,但有些只描述了病症而未提及陰陽的區別,有些提供了治療方案卻未詳細說明如何調整配方,這些繁複零散的信息讓人難以運用。只有透過發汗、催吐、瀉下、溫熱、清涼、補養六種基本療法,(六種療法的詳細說明在後面。)再以「虛」、「實」兩字作為核心,根據症狀和脈象來變化治療,這樣做起來就會變得簡單許多。

儘管傷寒的症狀變化多端,有的依照順序影響各條經絡,有的不按順序影響,有的始終隻影響某一條經絡,有的不從表面進入,而是直接影響陰性經絡,有的同時影響三條陽性經絡,有的同時影響三條陰性經絡,有的同時影響陰性和陽性經絡,有的同時影響兩條經絡,有的先後影響不同經絡,甚至有各種症狀交錯出現,陰性症狀像陽性,陽性症狀像陰性的。

只要能清楚辨別「虛」、「實」,就能判斷應該從表層還是內裡治療,應該攻邪還是補養,開出的處方和使用的藥物都能精確到位,還擔心什麼呢?如果只是死記硬背藥方,認為某種藥方只能治療某種疾病,因為某種疾病就使用某種藥物;恐怕就算病症符合,但病患的「虛」、「實」狀況卻不符合,或者不知道何時該急、何時該緩、何時該加重、何時該減輕,不能靈活變通,這樣的人也算不上高明的醫生。雖然我在後面詳細解釋了調理方法,並針對每一條原則做了註解,但關鍵還是在於使用者是否懂得運用。只要看懂了某條原則的治療方法,即使不能完全符合,也不會差太遠,不會造成誤診,或許也能成為延續生命的一種方法。

3. 二、傷寒脈論

(觀此可知症之表裡虛實。)

經脈十二,六陽屬腑為表,六陰屬臟為里。經脈分手足者,以足經之脈,長而且遠,自上及下,遍絡四體,按之可知周身之病;手經之脈,短而且近,皆出入足經之同,故凡診傷寒外感者,但言足經,而不言手經也。然足之六經,又以三陽為表。而太陽一經,為陽中之表,以脈行於背,背為陽也,且包復周身,故凡風寒傷人,自太陽經始。陽明經,為陽中之裡,以脈行於腹,腹為陰也。

少陽經,為半表半裡,以脈行於側也。至於足之三陰主裡,其脈自足上腹,雖亦在肌表之間,而其風寒未有不由陽經而入陰分也。若不由陽經入者,即為直中陰經,必連臟矣,故陰經無表症。凡浮脈,固屬表也,然有感寒邪之甚者,拘束衛氣,脈不能達,亦沉而兼緊,但以發熱頭痛等表症,參合自可辨也,切不可概以浮為表論。如血虛動血者,陰虛水虧者,內火熾盛者,關陰格陽者,脈俱浮大,宜知之也。

至於脈浮而緊者,邪氣有餘也;按之無力者,元氣不足也。元氣不足,何以逐邪!必使元氣漸充,自虛而實,自數而緩,則陽氣漸達,胃氣漸至,即為將解之兆。若日見緊數無力,則凶矣。

雜病以弦為陽,以緩為弱。傷寒以弦為陰,以緩為和。寸為陽,或沉細而無力者,為陽中伏陰。尺為陰,或見沉數者,為陰中伏陽。寸口數大有力,為重陽。尺部沉細無力,為重陰。寸脈浮而有力,主寒邪,表實宜汗;浮而無力,主風邪,表虛宜實。尺脈沉而有力,主陽邪在裡,為實,宜下;無力,主陰邪在裡,為虛,宜溫。

寸弱無力,忌吐;尺弱無力,忌汗,忌下。汗下後脈靜者生,正氣復也;躁熱者死,邪氣勝也。溫之後,脈來歇至者,正氣脫也。純弦者名曰負;按之如解索者名曰陰陽離,皆死。陰病見陽脈者生,正氣在也。陽病見陰脈者死,正氣絕也。(其餘雜症脈理俱載雜症條下。)

白話文:

【二、傷寒脈象討論】

人體有十二條經脈,其中六條屬於腑,與外表相聯,另六條屬於臟,與體內相關。這些經脈分佈於手腳,由於腳部的經脈長且遠,從頭到腳,遍及全身,所以按壓它們可以瞭解全身的健康狀況。手部的經脈較短且靠近,它們的運作與腳部經脈相似,因此,在診斷外感風寒時,我們通常只談論腳部經脈,而不提手部。

腳部的六條經脈中,又以三條陽性經脈為外層。其中,太陽經是陽性中的外層,因為它的脈絡位於背部,而背部屬陽,並且覆蓋全身,所以當風寒侵襲人體時,通常會從太陽經開始。陽明經是陽性中的內層,因它的脈絡位於腹部,而腹部屬陰。

少陽經則處於半外半內的位置,因為它的脈絡位於身體的側面。至於腳部的三條陰性經脈主要與內臟相關,雖然它們的脈絡從腳延伸到腹部,即使它們也在皮膚表面,但是風寒通常不會直接影響到陰性經脈,除非通過陽性經脈進入。如果風寒不經過陽性經脈就影響到陰性經脈,那便是直接影響到了臟器,因此,陰性經脈不會出現外層的症狀。雖然浮脈一般屬於外層,但如果寒邪非常嚴重,可能會束縛住防禦系統的能量,使得脈搏無法正常運作,也會出現深沉且緊繃的情況。然而,只要伴隨發燒、頭痛等外層症狀,就能分辨出兩者的差異,不能一概而論認為浮脈就是外層。例如,血虛導致血液流動失常,陰虛導致水分不足,內火旺盛,或者陰陽失調的情況下,脈搏也可能呈現浮大。

對於脈搏浮且緊的情況,表示邪氣過剩;如果按壓下去感覺無力,則表示元氣不足。元氣不足,如何能驅邪!必須讓元氣逐漸充足,從虛弱轉為強壯,從快速轉為平穩,這樣陽氣才能逐漸恢復,胃氣也能逐漸回歸,這就是病情將要好轉的徵兆。但如果脈搏持續緊繃且無力,那就是凶兆了。

對於一般的疾病,弦脈表示陽性,緩脈表示虛弱。然而對於傷寒來說,弦脈表示陰性,緩脈表示和諧。寸脈為陽性,如果出現沉細且無力的情況,表示在陽性中藏有陰性。尺脈為陰性,如果出現沉而快速的情況,表示在陰性中藏有陽性。寸脈快速且有力,表示陽性過剩。尺脈沉細且無力,表示陰性過剩。寸脈浮且有力,表示寒邪在表層,且實在,應發汗治療;如果浮且無力,表示風邪在表層,且虛弱,應補充實質。尺脈沉且有力,表示陽邪在內層,且實在,應使用下法治療;如果無力,表示陰邪在內層,且虛弱,應使用溫補法治療。

寸脈虛弱無力,應避免催吐;尺脈虛弱無力,應避免發汗和下法。發汗或下法後,如果脈搏平靜,表示正氣恢復,這是好轉的跡象;如果出現焦躁和發熱,表示邪氣佔優勢,這是死亡的跡象。使用溫補法後,如果脈搏出現間歇,表示正氣已經流失。純弦脈被稱為負脈;如果按壓下去像鬆開繩子一樣,被稱為陰陽離脈,這些都是死亡的跡象。如果陰性疾病的病人出現陽性脈象,表示正氣仍在,這是生存的跡象。如果陽性疾病的病人出現陰性脈象,表示正氣已經耗盡,這是死亡的跡象。(其他各種疾病的脈象原理都記錄在相關條目下。)

4. 三、傷寒六經循序傳變

心:為手少陰,與手太陽小腸經相表裡。

肝:為足厥陰,與足少陽膽經相表裡。

腎:為足太陰,與足太陽膀胱經相表裡。

脾:為足大陰,與足陽明胃經相表裡。

肺:為手太陰,與手陽明大腸經相表裡。

心包絡:為手厥陰,與三焦手少陽相表裡。

凡感冒傷寒,初入在足太陽膀胱經,次傳足陽明胃經,三傳足少陽膽經,四傳足太陰脾經,五傳足少陰腎經,六傳足厥陰肝經。以上所言六經傳變,是其理之常也。亦有越經傳者,有不拘日數傳者,有二經三經同病者,宜見病治病,不可拘泥。其脈其症,俱於謂治各經方下明之。

白話文:

[三、傷寒六經循序傳變]

心臟:屬手少陰經,與手太陽小腸經互為表裡。

肝臟:屬足厥陰經,與足少陽膽經互為表裡。

腎臟:屬足少陰經,與足太陽膀胱經互為表裡。

脾臟:屬足太陰經,與足陽明胃經互為表裡。

肺臟:屬手太陰經,與手陽明大腸經互為表裡。

心包絡:屬手厥陰經,與手少陽三焦經互為表裡。

凡是感冒或感染風寒,最初會影響到足太陽膀胱經,接著傳至足陽明胃經,然後傳至足少陽膽經,第四步傳至足太陰脾經,第五步傳至足少陰腎經,最後一步則傳至足厥陰肝經。以上所說的六經循序傳變,是通常的理論。但也有跳過某經脈直接傳變的情況,或者不依特定天數傳變,甚至有兩條或多條經脈同時受病的情形,治療時應根據病情實際情況來判斷,不能死板地遵循理論。關於脈象和病症的詳細描述,將在後面對應各經脈的治療方法中進行說明。

5. 四、論治傷寒勿拘古方

凡治傷寒,歷祖仲景。但仲景所制之麻、桂、硝、黃等劑,峻猛已極。原因當時人氣稟強壯,且為冬月感冒重邪而設,自然適中。第流傳既久,天氣人氣,日薄一日,不必盡同。凡寒熱感冒,及傷食房勞等候,皆有頭病、發熱、口渴等症,若即謂太陽、陽明之症,泥執古方,通治今人弱質,必被夭枉者多矣。

故存古人傳經之論者,俾人知傷寒局方之原,立法之所以自始也;遵列古方次第汗下者,俾人知立方用藥之體,而易於仿也;集諸賢之說者,俾人知古今變化之理,而慎於用也。後之治此症者,當因時因人而權衡之,勿以生死大關輕徇舊方。庶幾人登壽域,乃為司命上工。幸勿以余言為妄也。

白話文:

在治療傷寒這方面,我們通常會遵循張仲景的醫學理論。然而,張仲景所創立的如麻黃湯、桂枝湯、硝石、黃連等藥方,其藥性都非常猛烈。這是因為他認為當時人們的體質比較強壯,而且這些藥方主要是為了冬季感染嚴重風邪的情況而設計,因此效果顯著。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人的體質,都逐漸變弱,情況和過去已經有所不同。對於一般的感冒,或是因飲食過量、房事過勞等原因引起的頭痛、發燒、口渴等症狀,如果就直接判定為太陽或陽明病症,死守古方來治療現在體質較弱的人,那可能會導致許多無辜的人早逝。

保存古人關於傷寒傳經的理論,讓人們瞭解傷寒局方的起源,以及立法的初衷;列舉古方的出汗和下瀉療法,讓人們瞭解開方用藥的原則,方便學習;匯集眾多賢者的觀點,讓人們瞭解古今醫學的演變,進而在使用時更加謹慎。對於後世治療此類病症的人,應根據時代和個人狀況進行調整,不要輕易地沿用舊方,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得以健康長壽,才能算是真正高明的醫生。希望你們不要認為我的話是無稽之談。

6. 五、論證分表裡

凡陽邪在表則表熱;陰邪在表則表寒。陽邪在裡則裡熱,陰邪在裡則裡寒。邪在半表半裡,無有定處,則往來寒熱。邪在表則腹不滿,邪在裡則腹脹滿。邪在表則呻吟不安,不煩不嘔,邪在裡則煩躁悶亂,並作嘔逆。邪在表則能食,邪在裡則不能食。若在表裡之間,縱不欲食,未至於不能食也。

有胸痞悶,而初見心煩喜嘔者,表邪方入里,不可攻下。凡表症悉具,而脈沉微者,以元氣不足,不能外達也,但當救里,以助陽散寒為主;若不知溫中以固根本,而再用發散之劑,則危亡立至。

白話文:

[五、討論病症的表裡分別]

只要是熱性的病邪在身體表面,就會引起體表發熱;若是寒性的病邪在身體表面,則會導致體表感到寒冷。同樣地,熱性的病邪進入身體內部,會造成內部發熱;寒性的病邪進入身體內部,則會使內部感到寒冷。如果病邪處於半表半裡的位置,沒有固定的影響範圍,就會出現一陣冷一陣熱的情況。病邪在體表時,腹部不會感到脹滿;而病邪在體內時,腹部就會有脹滿感。病邪在體表時,病人會呻吟不適,但不會感到煩躁或嘔吐;而病邪在體內時,病人會感到煩躁、混亂,並且會有嘔吐的反應。病邪在體表時,病人的食慾正常;而病邪在體內時,病人的食慾會減退。如果病邪處於表裡之間,雖然可能影響食慾,但還不至於完全吃不下東西。

如果病人有胸口悶痛,且初期出現心煩及想嘔吐的症狀,表示體表的病邪正要進入體內,此時不宜使用強烈的瀉下療法。通常來說,若是所有表症都顯現,但脈象卻顯示沉弱,這代表病人的元氣不足,無法順利抵禦外界的侵擾,治療應以安撫體內、輔助陽氣、散去寒氣為主要目標;如果不知道用溫和的方式調理中焦以鞏固身體根基,反而再使用強烈的發汗藥物,可能會立刻導致病情危急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