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三·傷寒(上) (1)
卷之三·傷寒(上) (1)
1. 一、傷寒總論
冬氣嚴寒,保身不密,殺厲之氣,乘於肌體,若伏而不發,至春變溫,至夏變熱;(溫熱病另有調治。)即時發者,名正傷寒。以寒傷表,發熱憎寒,邪閉皮毛,病在衛也。(衛者氣也。)由淺而深,遍身疼痛,邪入經絡,病在榮也。(榮者血也。)夫人之衛行脈外,榮行脈中,今以寒邪居之,則氣血混亂,經絡壅滯,故外症若此。
自此而漸至嘔吐不食、脹滿等症,則由經入腑,病益深矣。自仲景以來,名賢代起,有言其病而不言其陰陽者,有立其方而未詳其增減者,支離繁碎,令人難用。惟約以汗、吐、下、溫、清、補六法,(六法詳後。)更以虛實二字為提綱,憑症察脈,變化治之,易於拾芥。
白話文:
冬季氣候嚴寒,若個人保養不慎,寒冷之氣會侵入體內,若這些寒氣潛伏不發,到了春季可能會轉化為溫病,夏季則可能成為熱病;對於溫熱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如果寒氣立即引發病症,那稱為傷寒。傷寒是寒氣侵犯皮膚,引發發熱和畏寒,邪氣阻塞皮膚,病癥主要在衛分(衛分是指體表的氣)。從表層深入,全身痛楚,邪氣進入經絡,病癥則在榮分(榮分是指體內的血液)。人體的衛分行於脈外,榮分行於脈中,當寒邪侵入,會導致氣血混亂,經絡阻塞,所以外在表現如上所述。
從此,病情可能逐漸發展到噦心不食、脹滿等症狀,這表示病邪已經進入腸胃,病情變得更深了。自張仲景以來,許多學者提出各種理論,但其中有些人只談論病症卻不討論陰陽理論,有些則只是提出了方劑卻沒有詳細說明加減使用的情況,這些理論往往枝節繁多,讓人難以應用。唯有簡單地以汗法、吐法、下法、溫法、清法、補法六種基本治療方法(後文將詳細說明),並以「虛」、「實」二字作為總領,根據症狀和脈象判斷,靈活運用這些方法進行治療,這樣的療法往往更容易見效。
雖傷寒變症不一,有循序傳經者,有不循序傳經者,有始終止在一經者,有不由表入,直中陰經者,有三陽同病,三陰俱病,陰陽齊病者,有二經並病,前後合病者,及雜症互見,陰症似陽,陽症似陰者。
能明虛實,則宜表宜里,宜攻宜補,而立方用藥,無不曲中,又何慮乎!若執方書,以某方治某病,因某病用某藥;恐病合而人之虛實不合,以及孰宜急、宜緩、宜重、宜輕,不能神明變通,亦非上工。余雖詳言調治,逐條分注於後,亦要在人之善用耳。惟觀其某條治法,即不恰中,亦不甚遠,不致誤枉,或壽世之一端也。
白話文:
第一段
雖然傷寒的變症很多,變化莫測,有些是按照經絡循序漸進地傳播,有些則不按順序傳播;有些始終停留在某一條經絡上,有些則直接從表證深入陰經;有些是三陽經同時發病,有些是三陰經同時發病,也有陰陽經同時發病的;還有些是兩條經絡同時發病,或者前後病症互相影響,甚至出現一些雜症,陰證表現出陽證的症狀,陽證表現出陰證的症狀。
第二段
能夠明辨虛實,就能夠判斷該治表還是治里,該攻還是該補,從而制定方劑,用藥準確,無有不中,又何必擔心呢!如果只拘泥於方書,用某個方劑治療某種疾病,因為某種疾病而用某種藥物;恐怕病症雖然相同,但患者的虛實狀態卻不一致,而且不能靈活地把握急緩、輕重,無法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那就不是醫術高明的人。我雖然在後面詳細闡述調治方法,逐條分注,但最終還是要依靠患者的善用。只要能參考我所提到的治療方法,即使不能完全合適,也不會相差太遠,不至於誤診,或許可以延年益壽。
2. 二、傷寒脈論
(觀此可知症之表裡虛實。)
經脈十二,六陽屬腑為表,六陰屬臟為里。經脈分手足者,以足經之脈,長而且遠,自上及下,遍絡四體,按之可知周身之病;手經之脈,短而且近,皆出入足經之同,故凡診傷寒外感者,但言足經,而不言手經也。然足之六經,又以三陽為表。而太陽一經,為陽中之表,以脈行於背,背為陽也,且包復周身,故凡風寒傷人,自太陽經始。陽明經,為陽中之裡,以脈行於腹,腹為陰也。
少陽經,為半表半裡,以脈行於側也。至於足之三陰主裡,其脈自足上腹,雖亦在肌表之間,而其風寒未有不由陽經而入陰分也。若不由陽經入者,即為直中陰經,必連臟矣,故陰經無表症。凡浮脈,固屬表也,然有感寒邪之甚者,拘束衛氣,脈不能達,亦沉而兼緊,但以發熱頭痛等表症,參合自可辨也,切不可概以浮為表論。如血虛動血者,陰虛水虧者,內火熾盛者,關陰格陽者,脈俱浮大,宜知之也。
白話文:
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理解到症狀的表裡虛實。中醫經脈共有十二條,其中六條陽經屬於六腑,代表身體的表層;六條陰經屬於五臟,代表身體的內部。經脈可以分為手足兩種,腳部的經脈長且遠,能全面地巡迴全身,按壓時可以知道身體各處的疾病;而手臂的經脈較短且近,它們和腳部的經脈共同運作,所以當診斷外感傷寒時,通常只提到腳部的經脈,而不提手臂的經脈。然而腳部的六條經脈,又以前三條陽經為表層。其中,太陽經是所有陽經中的最外層,因為它的脈絡循行於背部,背部是陽性部位,並且覆蓋整個身體,所以風寒侵襲身體,通常都是從太陽經開始。陽明經則是陽經中的內部,因為它的脈絡循行於腹部,腹部是陰性部位。少陽經則介於表裡之間,脈絡循行於側邊。腳部的三條陰經主要代表內部,脈絡從腳上升至腹部,雖然也在皮膚和肌肉之間,但風寒侵襲往往都是從陽經進入陰經。如果風寒不是從陽經進入,那麼就是直接進入陰經,必定影響到五臟,因此陰經沒有表層症狀。一般來說,浮脈代表表層,然而,有些因受到嚴重寒邪影響,拘束衛氣,脈搏無法傳達,也會出現沈緊的脈象,只要配合發熱、頭痛等表徵,就能辨認出來,切記不能一律認為浮脈即是表層症狀。例如,血虛引起出血、陰虛導致水分不足、內火旺盛、陰經與陽經相對失調的情況下,脈象都會呈現浮大,這都需要我們瞭解和留意。
至於脈浮而緊者,邪氣有餘也;按之無力者,元氣不足也。元氣不足,何以逐邪!必使元氣漸充,自虛而實,自數而緩,則陽氣漸達,胃氣漸至,即為將解之兆。若日見緊數無力,則凶矣。
雜病以弦為陽,以緩為弱。傷寒以弦為陰,以緩為和。寸為陽,或沉細而無力者,為陽中伏陰。尺為陰,或見沉數者,為陰中伏陽。寸口數大有力,為重陽。尺部沉細無力,為重陰。寸脈浮而有力,主寒邪,表實宜汗;浮而無力,主風邪,表虛宜實。尺脈沉而有力,主陽邪在裡,為實,宜下;無力,主陰邪在裡,為虛,宜溫。
寸弱無力,忌吐;尺弱無力,忌汗,忌下。汗下後脈靜者生,正氣復也;躁熱者死,邪氣勝也。溫之後,脈來歇至者,正氣脫也。純弦者名曰負;按之如解索者名曰陰陽離,皆死。陰病見陽脈者生,正氣在也。陽病見陰脈者死,正氣絕也。(其餘雜症脈理俱載雜症條下。)
白話文:
如果脈搏浮而緊,表示體內邪氣過盛;如果按下去沒有力氣,則代表元氣不足。元氣不足,怎麼驅逐邪氣呢?必須慢慢補充元氣,讓身體由虛轉實,脈搏由數轉緩,這樣陽氣才能慢慢到達,胃氣才能慢慢恢復,這才算是有要康復的跡象。如果每天脈搏都越來越緊、越來越數、越來越無力,那就很危險了。
各種疾病,脈搏弦緊代表陽氣,脈搏緩慢代表虛弱;傷寒病,脈搏弦緊代表陰邪,脈搏緩慢代表和緩。寸脈代表陽氣,如果沉細無力,表示陽氣中潛伏著陰邪;尺脈代表陰氣,如果沉而數,表示陰氣中潛伏著陽邪。寸口脈搏數而有力,代表陽氣過盛;尺部脈搏沉細無力,代表陰氣過盛。寸脈浮而有力,表示寒邪入侵,表證實證,應該用汗法治療;浮而無力,表示風邪入侵,表證虛證,應該用補法治療。尺脈沉而有力,表示陽邪入侵內臟,為實證,應該用下法治療;無力,表示陰邪入侵內臟,為虛證,應該用溫法治療。
寸脈弱無力,忌諱吐法;尺脈弱無力,忌諱汗法和下法。汗法或下法治療後,脈搏平穩者能活下來,代表正氣恢復了;身體燥熱者會死,代表邪氣戰勝了。溫法治療後,脈搏時有時無,代表正氣衰竭了。脈搏完全弦緊,稱為「負」,按下去像解開繩索一樣,稱為「陰陽離」,這兩種情況都會死亡。陰證出現陽脈,代表能活下來,因為正氣還在;陽證出現陰脈,代表會死亡,因為正氣消失了。其他雜病的脈理,都記載在雜病條目下面。
3. 三、傷寒六經循序傳變
心:為手少陰,與手太陽小腸經相表裡。
肝:為足厥陰,與足少陽膽經相表裡。
腎:為足太陰,與足太陽膀胱經相表裡。
脾:為足大陰,與足陽明胃經相表裡。
肺:為手太陰,與手陽明大腸經相表裡。
心包絡:為手厥陰,與三焦手少陽相表裡。
凡感冒傷寒,初入在足太陽膀胱經,次傳足陽明胃經,三傳足少陽膽經,四傳足太陰脾經,五傳足少陰腎經,六傳足厥陰肝經。以上所言六經傳變,是其理之常也。亦有越經傳者,有不拘日數傳者,有二經三經同病者,宜見病治病,不可拘泥。其脈其症,俱於謂治各經方下明之。
白話文:
心經屬於手少陰經,與手太陽小腸經互相表裡;肝經屬於足厥陰經,與足少陽膽經互相表裡;腎經屬於足太陰經,與足太陽膀胱經互相表裡;脾經屬於足大陰經,與足陽明胃經互相表裡;肺經屬於手太陰經,與手陽明大腸經互相表裡;心包絡經屬於手厥陰經,與三焦經(手少陽)互相表裡。
感冒和傷寒初期會影響足太陽膀胱經,接著依序傳至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最後影響到足厥陰肝經。以上六經傳變是常見的病理變化。不過也可能出現跨經傳染、不按時間順序傳染,以及兩個或三個經絡同時生病的情況,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治療,不可拘泥於固定的模式。有關脈象和症狀的詳細說明,會在各經治療方法中闡述。
4. 四、論治傷寒勿拘古方
凡治傷寒,歷祖仲景。但仲景所制之麻、桂、硝、黃等劑,峻猛已極。原因當時人氣稟強壯,且為冬月感冒重邪而設,自然適中。第流傳既久,天氣人氣,日薄一日,不必盡同。凡寒熱感冒,及傷食房勞等候,皆有頭病、發熱、口渴等症,若即謂太陽、陽明之症,泥執古方,通治今人弱質,必被夭枉者多矣。
故存古人傳經之論者,俾人知傷寒局方之原,立法之所以自始也;遵列古方次第汗下者,俾人知立方用藥之體,而易於仿也;集諸賢之說者,俾人知古今變化之理,而慎於用也。後之治此症者,當因時因人而權衡之,勿以生死大關輕徇舊方。庶幾人登壽域,乃為司命上工。幸勿以余言為妄也。
白話文:
對於治療傷寒,我們都應遵循張仲景的理論與方子。然而,張仲景所創製的如麻黃、桂枝、芒硝、大黃等藥物,其效力非常強烈。這主要是因為當時人們體質較強壯,且這些藥物是針對冬季感冒重病設計的,所以適合當時的情況。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和人體狀況逐漸變化,可能不再完全符合過去的標準。
當遇到風寒或熱傷風、消化不良、房勞等症狀時,可能會出現頭痛、發熱、口渴等症狀。如果直接套用太陽經和陽明經的診斷,固守古方來對待現在體質較弱的人們,那麼必定會有很多人因此受到嚴重的損害。
因此,我們應該保留並學習古人傳下的理論,讓大家瞭解傷寒的治療原則,明白藥方的制定背景;依照古人的方子,按照汗、下等步驟進行治療,讓人們明白藥方和藥物的使用原則,進而更加謹慎地使用藥物。對於後代治療這種疾病的人來說,應當根據時代和個人情況來調整,不要輕易套用舊方,以免危及生命。希望你們能理解我的話不是空談。
5. 五、論證分表裡
凡陽邪在表則表熱;陰邪在表則表寒。陽邪在裡則裡熱,陰邪在裡則裡寒。邪在半表半裡,無有定處,則往來寒熱。邪在表則腹不滿,邪在裡則腹脹滿。邪在表則呻吟不安,不煩不嘔,邪在裡則煩躁悶亂,並作嘔逆。邪在表則能食,邪在裡則不能食。若在表裡之間,縱不欲食,未至於不能食也。
有胸痞悶,而初見心煩喜嘔者,表邪方入里,不可攻下。凡表症悉具,而脈沉微者,以元氣不足,不能外達也,但當救里,以助陽散寒為主;若不知溫中以固根本,而再用發散之劑,則危亡立至。
白話文:
一般來說,陽性病邪在體表就會表現為發熱,陰性病邪在體表則會出現畏寒。陽性病邪在內臟則會引起內熱,陰性病邪在內臟則會造成內寒。如果病邪徘徊在體表和內臟之間,沒有固定位置,就會出現時寒時熱的症狀。
病邪在體表時,腹部會感覺不滿,病邪在內臟時,腹部會出現脹滿感。病邪在體表時,患者會呻吟不安,不會感到心煩和嘔吐,病邪在內臟時,則會煩躁不安、胸悶氣短,並且出現嘔吐。病邪在體表時,患者仍然可以正常進食,病邪在內臟時,患者則會失去食欲。如果病邪處於體表和內臟之間,患者可能不想吃東西,但並非完全不能吃。
如果患者出現胸部痞悶,同時伴隨心煩、嘔吐的症狀,說明表邪剛剛侵入內臟,此時不可使用攻下瀉下的藥物。如果患者表現出所有表證,但脈象沉細微弱,這是由於元氣不足,無法到達體表。此時應該以救治內臟為主,用像助陽散這樣的溫暖陽氣、散寒的藥物。如果不知道要溫補脾胃以固本培元,而繼續使用發散的藥物,則會導致危及生命的後果。
注釋
- 陽邪: 指性溫熱的病邪。
- 陰邪: 指性寒涼的病邪。
- 表: 指人體的體表,包括皮膚、肌肉等。
- 裡: 指人體的內臟。
- 助陽散: 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
- 溫中: 指溫補脾胃,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
- 固根本: 指鞏固人體的根本,增強正氣。
- 發散: 指發汗解表,使病邪從體表排出。
總結
這段中醫古文闡述了病邪在人體內部不同的位置,會導致不同的症狀。同時也強調了辨證論治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的病邪位置,需要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才能有效地治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