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六·本草(上) (15)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本草(上) (15)

1. 一一一、夏枯草

(味苦辛,性微寒,入肝經。)稟純陽之氣,(冬至生,夏至枯。)補肝血,緩肝火。治瘰癧、癭瘤、鼠瘻,(辛散結也。)療目珠夜痛如神,(目眥白珠屬陽,故晝痛,點涼藥則效;黑珠屬陰,點涼藥則劇,用夏枯草純陽之品而勝濁陰,且散厥陰鬱火,同香附各二兩,甘草四錢為末,茶調服,下咽即愈。)及鬱怒所成乳岩乳癰,一切腫痛俱效。

(解內熱,散結氣。)按夏枯草辛寒,久用亦損胃家。

白話文:

夏枯草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涼血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瘰癧、癭瘤、目赤腫痛、乳腺增生等疾病。但需要注意的是,夏枯草性寒,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損傷脾胃。

2. 一一二、大薊、小薊

(味甘溫,入心、肝二經。)涼血、行血、補血。治吐血、衄血、唾咯諸血、沃漏崩中,安胎,(涼血之效。)及婦人痘疹、經血妄行。但小薊力微,能破瘀生新,退熱補虛,不能及大薊之消癰腫也。按二薊理血之外無他長,不能益人。(大薊莖高葉皺,小薊莖低葉不皺,皆用根。)

白話文:

【性味甘溫,歸屬心、肝二經。它有涼血、活血、補血的作用。治療吐血、鼻血、咳嗽咳血、崩漏等血癥,安定胎位,尤其對涼血效果顯著。此外,還能用於婦女痘疹、經血異常出血的情況。然而,小薊的功效較弱,主要用於消除瘀血、促進新陳代謝、退燒補虛,其功效不及大薊在消腫方面。總的來說,兩種薊的主要功能是調理血液,並無其他特別的保健效果。大薊莖部較高,葉片皺紋較多;小薊莖部較低,葉片則沒有那麼皺紋,都使用根部進行療效。】

3. 一一三、旋覆花

(一名金沸草,味鹹甘,微溫,入肺、大腸二經。)咸能潤下軟堅,辛溫能通行破結,化痰結堅痞、能飲、(辛溫。)噫氣,(俗作噯。胸中氣不暢,故噯以通之,屬不足;亦有挾痰挾火者,屬有餘,須憑脈證辨之。)利濕痹,潤大腸,消水腫。(辛能下氣行水。)然走散之藥,冷利大腸,虛寒人禁之。

白話文:

金沸草的中醫特性與應用

金沸草,味鹹甘,性微溫,歸肺經和大腸經。

鹹味可以潤滑腸道,軟化堅硬的腫塊;辛溫則能促進氣血運行,破除積聚,化解痰結、堅硬的痞塊、水腫,並能治療胸悶引起的噯氣。

噯氣,俗稱打嗝,是胸中氣機不暢的表現,多屬氣虛,需要通過噯氣來疏通。但也有一些噯氣是因痰濕或熱氣引起的,屬於氣滯,需要根據脈象和症狀來辨別。

金沸草還有利濕通痹、潤腸通便、消水腫的功效。辛味具有下氣利水的功能,可以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

不過,金沸草屬於走散之藥,容易導致腸道冷利,虛寒體質的人要慎用。

4. 一一四、三七

(味甘氣溫微苦,入胃、肝二經血分。)散血定痛。治刀傷、箭傷、(軍中寶之。)跌撲杖瘡。(杖時先服二錢,則血不衝心。)凡一切血出不止,嚼爛塗之,或為末摻之。亦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經水不止、產後惡血不下,俱宜自嚼,或為末,米湯調下。療癰腫痛。

(醋磨塗之即散,已破者為末摻之。)按三七近時始出,有似竹節者,有似人參者,俱可用,但以末摻豬血中,血化為水者真。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種中藥材,它具有散血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療各種出血、跌打損傷、癰腫疼痛等症狀。文中也提到了如何辨別真假三七。

5. 一一五、地榆

(味苦寒,入肝經。)味苦厚,性沉降。治下焦血證,兼去濕熱,止吐衄崩中,(血虛忌用。)除腸風、(詳載便血。)血痢,(血熱。)斂盜汗,(性澀。)止赤腫瘡毒疼痛。(苦寒。)按地榆寒而下行,凡虛寒下血,及崩帶者,並宜禁之。似柳根,取上截炒黑用。梢反行血。

白話文:

地榆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沉降的特性。主治下焦血證,兼具清熱除濕之效,能止吐血、鼻出血、崩漏等症。但血虛者忌用。此外,它還能治療腸風、血痢(血熱者)、盜汗(因其收斂性)、赤腫瘡毒疼痛等。需要注意的是,地榆性寒且下行,虛寒下血、崩漏者應禁服。其用法類似柳根,取上段炒黑使用,而梢部則反有助於行血。

6. 一一六、瞿麥

(味苦寒,性滑利,入膀胱經。)降心火,利小腸。(心與小腸相表裡,故心火從小腸下。)除五淋,(淋多屬濕熱,利水故濕除。)消目腫痛,(同涼藥用。)通經破血,下胎。(性滑。)心下焦濕熱疼痛者皆可用之。療產後淋。(同蒲黃用。)按瞿麥雖遂膀胱邪熱,但小腸虛者忌服。

白話文:

它味道苦寒,性質滑利,進入膀胱經。能降心火,利小腸。心和小腸互為表裡,所以心火從小腸往下走。能除五淋,因為淋症多屬濕熱,利水就能去除濕氣。能消目腫痛,因為它跟其他涼性藥物一樣具有這種功效。能通經破血,下胎,因為它的性質滑利。心下焦灼、濕熱疼痛的人都可以用它。能治療產後淋症,用法跟蒲黃一樣。雖然瞿麥能消除膀胱的邪熱,但小腸虛弱的人忌服。

7. 一一七、茵陳

(味苦性寒,入膀胱經。)燥濕,(苦也。)除熱,(寒也。)瀉脾胃濕熱。佐五苓,為治疸黃之主藥。(黃者脾之色,由濕熱而成,須分陰陽。陽黃多熱,佐以梔子、大黃,陰黃多寒,佐以附子,乾薑。)療天行時疾熱狂,(苦寒之功。)利水,散結,化痰。(燥濕。)若過用,損傷元氣。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的一種草藥特性。它具有苦味和寒性,主要進入膀胱經。這種草藥可以燥濕、除熱、清瀉脾胃中的濕熱。在治療黃疸時,它是主要的藥物之一,因為黃色是脾臟的顏色,由濕熱所造成。然而,治療時需要區分陰性和陽性的不同情況。陽黃病多與熱相關,可以輔以梔子、大黃等藥物;而陰黃病多與寒有關,則需要使用附子、乾薑等藥物。

這種草藥還可以治療傳染性疾病所引起的熱狂症狀,其苦寒的特性有助於此。此外,它還有利水、散結、化痰的作用,能幫助去除體內積水、結塊及痰液。但要注意,如果過量使用,可能會損傷本來的元氣。

8. 一一八、海金沙

(味甘寒,入小腸、膀胱二經。)入二經血分。治小便癃閉、熱淋、膏濁血淋、石淋、莖中痛,療腫滿,(淡滲。)解去濕熱及傷寒熱狂。(同梔子、牙硝用,利小便則熱自去。)或丸或散用。

白話文:

這是一段關於中草藥特性的描述:這種草藥味道甜而性質涼,進入人體的小腸和膀胱兩條經絡。它主要作用於血液系統,可以治療尿路感染、排尿困難、尿液混濁等症狀,還能緩解疼痛。此外,它可以幫助排除身體中的溼氣和熱量,對感冒引起的發燒也有一定的效果。

如果與梔子和芒硝一起使用,有助於改善小便不暢的情況,從而使體內的熱度自然消退。此種草藥既可以製成丸劑服用,也可以研磨成粉末食用。

9. 一一九、木賊草

(味苦微苦微溫,入肝、膽二經。)中空而輕,去節能發汗,有升散之力。治目疾,退翳障,(翳屬肝邪郁遏,木賊能平肝。)止腸風下血、赤痢、崩帶、脫肛、風濕疝痛。(俱屬肝經病。)但多服損肝,不宜久用。

白話文:

這種藥材味道微苦偏苦,性溫,走肝經和膽經。它質地中空而輕,去節後能發汗,具有向上升散的功效。可以用來治療眼疾,消除眼翳,因為眼翳是肝經氣血郁結造成的,而這種藥材能平肝。同時,它還能止住腸風下血、赤痢、崩漏、脫肛、風濕疝痛等,這些都是肝經病症。但是,服用過多會傷肝,不宜長期服用。

10. 一二○、穀精草

(味辛微溫,入肝、胃二經。)治目翳膜星障、隱澀多淚、雀盲至晚不見、諸疳傷眼、痘後星障,(補益肝氣。)療風火木賊喉痹。(辛能散也。小兒雀盲者,羯羊肝一具,不洗竹刀割開,入穀精煮熟食之,或作丸,茶下。)按穀精去星障,木賊去翳障,兼補肝腎藥,乃效,其功在菊藥之上。星即目中之白點也。

白話文:

此藥味辛性微溫,走入肝經和胃經。

主要功效為:治療眼部翳膜、星狀障礙、視力模糊、淚水過多、雀盲症(傍晚看不清)、各種疳積傷眼、痘疹後留下的星狀障礙。

同時也能補益肝氣。

另外,此藥也能治療風火引起的喉嚨腫痛。

(辛味藥性善於散寒解鬱。小兒雀盲者,可以取一隻羯羊肝,不洗淨,用竹刀剖開,加入穀精(一種中藥)煮熟食用,也可以製成藥丸,用茶水送服。)

據說穀精可以治療星狀障礙,木賊可以治療翳膜,加上補益肝腎的藥物,效果更佳,其功效甚至超越菊花藥物。

星即眼球上的白點。

11. 一二一、決明子

(味苦鹹平,入肝經。)治一切目疾。凡風熱眼赤多淚,及肝虛有火昏暗,可為佐使,惟多服乃效。作枕善治頭風。此馬蹄決明,另有草決明、石決明,與之同功,而各為一種。

白話文:

這是一段古文中對某種藥材的描述:

  • 味道是苦和鹹和平的,進入肝臟經絡。
  • 可治療所有眼睛疾病。
  • 如果因風熱導致的眼睛紅腫且流淚很多,或是因為肝虛弱引起的視力模糊或黑暗,可以作為輔助使用,但只有大量服用才會有效果。
  • 用它來做枕頭可以很好地治療頭部風邪。

這種叫做「馬蹄決明」的藥材還有其他兩種名稱:「草決明」和「石決明」,它們的功能相同,但是各自屬於不同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