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六·本草(上) (5)
卷十六·本草(上) (5)
1. 二十六、麻黃根
(味甘平微澀,蜜炒。)止一切汗證,皆可加用。蓋其性能行周身肌表,引諸藥至衛分,而固腠理也。
白話文:
(其味道甘淡略帶澀味,通常會用蜜糖炒製處理。)它可以止住所有的出汗症狀,都可添加使用。因為它的功效能在全身的肌肉表層運行,帶領其他藥物到達防禦系統,並且鞏固肌膚毛孔的功能。
(它味道甘甜平淡,稍微有點澀,一般會用蜜糖來炒製。)對於所有類型的過度出汗問題,都可以加入使用。這是因為它能在全身的肌肉表面發揮作用,能幫助其他藥物到達身體的免疫防禦部分,同時也能強化和鞏固皮膚的毛孔功能。
2. 二十七、葛根
(味甘寒,入脾胃二經。生葛汁大寒,解溫病大熱,吐衄諸血。),輕揚升發。退熱止渴,(凡熱而兼渴者,此為最良,以能升胃氣入肺而生津耳。)開腠發汗,(麻黃太陽經藥,兼入肺經,肺主皮毛;葛根陽明經藥,兼入脾經,脾主肌肉,二藥皆發散寒邪,而所入不同。)陽明頭痛。
(陽明頭痛,脈浮緩而洪長,可用葛根為君;若太陽初病頭痛而即用之,反引邪入陽明也。)止腸風血痢,(清胃熱。)發痘疹,(凡痘疹已見紅點,勿再服升葛,恐表虛反增斑爛。)散鬱火,(火鬱則發之義。)解酒毒,(葛花更良。)為治脾胃虛泄之聖藥。(清氣在下,故泄,葛根能升陽明清氣。
)按葛根性涼,胃寒者禁用。
白話文:
【二十七、葛根】
-
(味道甘甜且性質偏寒,主要作用於脾胃兩條經絡。新鮮葛根榨出的汁液極寒,能有效緩解因溫熱疾病引起的高燒,以及各種出血症狀如吐血、鼻血等。)
-
具有輕盈上升的作用,能退燒止渴。(對於伴有口渴的熱性疾病,葛根是最理想的選擇,因為它能提升胃氣進入肺部,進而促生津液。)
-
可以打開肌膚毛孔,促進出汗。(麻黃是太陽經的藥物,同時影響肺經,肺臟主管皮毛;而葛根則作用於陽明經,同時影響脾經,脾臟主管肌肉。這兩種藥物都能驅散寒邪,但作用的部位不同。)能緩解陽明經的頭痛。
-
(對於陽明經的頭痛,其脈象呈現浮緩且洪大的特徵,可將葛根作為主藥;但如果在太陽經剛開始出現頭痛時就使用葛根,反而可能引導邪氣進入陽明經。)能止腸道出血及血痢,(主要是清除了胃部的熱毒。)促進痘疹的發出,(一旦痘疹已經顯現紅點,就不應再服用具有升發作用的葛根,以免表虛導致斑點擴散加重。)能疏散鬱積的火氣,(遵循了“火鬱則發”的原理。)並能解酒毒,(葛花的效果更佳。)被視為治療脾胃虛弱導致腹瀉的神聖藥物。(當清氣下陷,就會引起腹瀉,而葛根能提升陽明經和太陽經的清氣。)
-
根據記載,葛根性質偏涼,胃寒的人應避免使用。
3. 二十八、升麻
(味微苦氣浮,入脾胃肺與大腸四經。忌火,蜜炒。)善散陽明風寒、肌表邪熱。(同蔥白,散陽明風邪;同葛根,發陽明之汗。)能引甘溫之藥,上行補氣而實表。(同參耆用。)治陽明頭痛、齒疼、喉痹、(同石膏用。)下痢後重、大小便閉。(氣滯於中必上行,而後下降。
)凡久泄、脫肛、夢遺、崩中、帶下、癰疽、痘疹、陽虛下陷之類,用佐補劑,皆所宜也。按升麻性陽氣升,凡諸火上炎,吐衄咳嗽,陰虛氣逆者,並不可投。
白話文:
【二十八、升麻】
(其味道略帶苦澀,藥氣較輕,主要作用於脾胃肺與大腸四個經絡。使用時需避免火烤,可與蜂蜜一起炒制。)
擅長驅散陽明經絡中的風寒及皮膚表面的邪熱。 (配合蔥白,可以驅散陽明經絡的風邪;與葛根一同使用,則能促進陽明經絡的汗液排泄。) 能引導甘甜溫補的藥物向上行,補氣並增強表皮的防禦力。 (通常與人參和黃耆搭配使用。) 主治陽明經絡頭痛、牙齒疼痛、咽喉腫痛, (常與石膏一起使用。) 以及下痢後遺症、大小便不通。 (當體內氣滯不暢時,需先使氣向上行,之後才能順利下降。)
對於長期腹瀉、脫肛、夢遺、子宮出血、白帶異常、癰疽、痘疹、以及陽虛下陷等病症,作爲輔助治療,都是適宜的選擇。然而,升麻性質屬陽,具有提升氣的作用,所以對於各種上火症狀,如嘔吐、鼻血、咳嗽,或是陰虛氣逆的情況,都不適合使用。
4. 二十九、柴胡
(味苦微辛微寒,入肝膽三焦心包四經。前胡、半夏為使,惡皂莢,反藜蘆。生用走表,酒炒能佐補劑。)能引肝經清氣上升。治傷寒病傳肝經、寒熱往來、(若病猶在太陽,即用柴胡則引賊入門;如病已入陰經,復服柴胡,是重虛其表。)胸痞脅痛、(屬肝木有餘。宜小柴胡湯加川芎、青皮、白芍。
)口苦耳聾、(肝膽之邪。)嘔吐心煩、(邪在半表半裡。)諸瘧寒熱、(邪伏半表半裡,適在少陽所主之界。)頭眩目赤。(肝膽之火。)按柴胡味薄氣升,善泄善散,凡陰虛勞熱,及初感風寒,皆禁用。
外有銀州生者,根長尺余,色微白而軟,另是一種,可佐補藥。能退勞熱疳熱。北產者如前胡而軟,可用。南產者強硬,不可用。
白話文:
【二十九、柴胡】
(柴胡的味道略帶苦澀與微辛,性質微寒,主要作用於肝臟、膽囊、三焦和心包等四大經絡。其藥效可由前胡和半夏輔助增強,但與皁莢相剋,與藜蘆相沖。生用時,柴胡可以調節身體表面的機能,經酒炒後,則可配合補藥使用。)
柴胡能促使肝臟中的清新氣息上昇,適用於感冒轉移至肝臟引起的寒熱交替現象。(如果疾病仍在皮膚層面,即使用柴胡,可能讓病情加重;反之,若疾病已經深入內臟,再服用柴胡,可能導致身體表面防禦力進一步減弱。)對於胸悶脹痛、肋側疼痛,(這類病症多由肝臟功能過盛所致。)可採用小柴胡湯,並加入川芎、青皮、白芍來治療。
此外,柴胡還能緩解口苦、耳鳴、(這是肝膽部位出現問題的徵兆。)以及半表半裡間的惡心、心煩等症狀,(邪氣侵襲半表半裡處。)各種瘧疾的發燒、寒戰,(邪氣潛藏於半表半裡之間,正位於少陽經脈範圍。)以及頭暈、眼睛紅腫。(這是由肝膽火氣過旺所引起。)柴胡氣味淡薄,具有良好的疏泄和散發效果,對於陰虛勞損、初期感受風寒的患者,皆不適合使用。
另外,在銀州地區生長的柴胡,其根部長達一尺多,顏色偏白且質地柔軟,屬於另一種品種,可搭配補藥使用,有助於退燒、改善勞損和消瘦所引發的發燒。北方產出的柴胡,質地與前胡相似,但較為柔軟,適合使用。南方產出的柴胡質地堅硬,不宜使用。
5. 三十、前胡
(味苦辛微甘,氣寒,入肺脾胃大腸四經。半夏為使,惡皂莢,畏藜蘆,皮白肉黑,味甘氣香者食。忌火。)性陰而降氣,氣降則火降,而肝膽風熱之痰自消。(氣有餘便是火,火則生痰。)解肺經風寒,(辛也。)理胸腹痞滿,(甘也。)泄肺經之熱,(苦也。)散太陽之邪,(寒也。
)除哮喘、咳嗽、(肺邪。)嘔逆,安胎,霍亂,(安脾。)療風熱頭痛、小兒疳熱。按前胡治火熱風痰,凡陰虛火動,及不因外感而有痰者禁之。
白話文:
【三十、前胡】
(味道苦辛且稍微有點甜,性質偏寒,能影響到肺、胃、脾和大腸這四個部位。與半夏搭配使用效果更佳,但與皁莢相沖,怕藜蘆,外皮白色裡面黑色,味道甜且香氣撲鼻的適合食用。烹調時應避免火候過大。)
其本性屬陰,有助於降氣,氣順了火氣自然下降,肝膽受到風熱影響產生的痰液也能自行消失。(氣過剩就可能轉化為火氣,而火氣會生成痰。)能緩解由風寒引起的肺部問題,(因其辛味。)調理胸腹脹滿不適,(因為它帶有甜味。)清除肺部的熱度,(由於它的苦味。)散去由寒冷導致的病邪,(因為其性寒。)
能治療哮喘、咳嗽等症狀,(這些都是肺部受邪的表現。)止嘔,穩定懷孕狀態,緩解霍亂,(因為能安定脾臟。)治療風熱頭痛和兒童的疳熱。然而,前胡主要用於治療因火熱、風邪引發的痰,對於陰虛火旺或非因外感而產生的痰,應避免使用。
6. 三十一、紫蘇
(味苦氣溫,入肺經。宜橘皮,忌鯉魚。色紫氣香者良。)味辛入氣分,色紫入血分。祛風去寒,解肌發汗,(辛也。)開胃益脾,下食消脹。(氣香而溫。)梗能順氣安胎,子能消痰定喘。
(紫蘇同陳皮、砂仁,行氣安胎;同藿香、烏藥,溫中止痛;同香附、麻黃,發汗解肌;同川芎、當歸,和血散血;同桔梗、枳殼,利膈寬腸;同萊卜子、杏仁,消痰定喘;同木瓜、厚朴,散濕解暑,治霍亂腳氣。)按氣虛表虛者忌用葉,腸滑氣弱者忌用子,多服瀉人元氣,慎之!
白話文:
【紫蘇】
(其味道略苦,性質溫和,主要影響肺部。適合與橘皮一同使用,但不應與鯉魚一起食用。選擇顏色為紫色且有濃鬱香味的品質最佳。)
紫蘇的味道辛辣,可作用於身體的氣分,其紫色則可作用於血液部分。它能驅除風寒,有助於解表發汗,(這是由於它的辛辣特性。)同時也能開胃健脾,促進消化,消除脹氣。(這是由於它具有香味及溫暖的特性。)
紫蘇梗能幫助順暢氣息並安胎,而其種子則能化痰平喘。
(紫蘇與陳皮、砂仁一同使用,可順氣安胎;與藿香、烏藥一起,能溫暖中焦並緩解疼痛;與香附、麻黃配合,能發汗解表;與川芎、當歸合用,可調和血液並散瘀;與桔梗、枳殼搭配,有利於胸膈寬暢及腸道;與萊菔子、杏仁一起,能化痰平喘;與木瓜、厚朴一同使用,可去除濕氣並解暑,治療霍亂及腳氣。)
然而,對於氣虛及表虛的人不宜使用其葉片,腸道滑泄及氣弱的人應避免使用其種子,過量服用會損耗人體的元氣,因此需謹慎使用。
7. 三十二、桔梗
(味苦辛微涼,入肺經,兼入心胃二經。畏白芨、膽草。)開提氣血,表散寒邪,能退肺熱,清利頭目。(引藥上行。)治痰壅、喘促、鼻塞、(肺氣滯也。)喉痹、咽痛、(心火。)口瘡、齒痛、(胃火。)肺癰、乾咳、(肺火。)胸痛、(火鬱上焦。)下痢、腹痛、腸鳴、腹滿,(肺火鬱於大腸。
)排膿行血,(氣暢。)下氣消痰。(肺氣清,濁氣自下行耳。)按桔梗為舟楫之劑,引諸藥上於至高之分以成功,若攻補下焦藥中,不可入也。
白話文:
【三十二、桔梗】
(其味道有點苦和辛辣,性質微涼,主要影響肺部,同時也會作用在心臟和胃。但應避免與白芨、膽草一同使用。)
桔梗能夠提升和調節氣血運行,驅除身體表面的寒氣,能減緩肺部的熱感,並有助於清潔和舒緩頭部和眼睛的不適。(可幫助藥物向上運行。)它適用於治療痰多、呼吸急促、鼻子不通、(這通常是由肺部氣滯所導致。)喉嚨腫脹、咽喉疼痛、(可能是由心臟的火氣過旺引起。)口腔潰瘍、牙齒疼痛、(可能是由於胃部的火氣過旺。)肺部感染、乾咳、(可能由於肺部火氣過旺。)胸部疼痛、(這通常是因為上半身的火氣被壓抑。)下痢、腹部疼痛、腸道鳴叫聲、腹部脹滿,(這是因為肺部的火氣在大腸中被壓抑。)
此外,桔梗還能幫助排出膿液和血液中的毒素,(使氣血運行順暢。)並有助於降低胃氣,消除痰液。(當肺部的氣血運行順暢,身體的濁氣自然會向下排出。)
值得注意的是,桔梗就像一艘船,能帶領其他藥物到達人體最高的部位來發揮效用,但如果是要對付或補充下焦(下腹部)的藥物,就不宜加入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