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五·婦科(下) (6)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婦科(下) (6)

1. 七十七、產後氣喘

產後氣急喘促者,因榮血下多而竭,衛氣無主,獨聚肺中,故令喘也。此名孤陽絕陰,最為危證。若作痰火實證治之,即刻斃矣。蓋人生於氣,氣壯則根本固,而藏源者斂納於下,運行者強健於中,而何有喘脹之虞!

人參生化湯,治產後喘促,補氣以生血也。

人參(少者,以蜜炒黃耆一二兩略可代之),當歸(五錢),川芎(錢半),甘草(炙,八分),乾薑(炒黑,五七分),熟地(二三錢),

白話文:

產後氣急喘促的中醫解釋及治療方案

產後出現氣急喘促的症狀,是因為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失血過多,導致氣血不足,衛氣失去依託,獨自聚集在肺部,因此造成喘息。這種情況稱為「孤陽絕陰」,是十分危重的症狀。如果誤以為是痰火實證而進行治療,就會立即致命。

因為人人生來就以氣為本,氣旺則根本堅固,氣血才能正常運行。氣血充盈才能使藏於下部的精氣凝聚,氣血運行的力量才會強健,哪裡會有喘息的危險呢?

人參生化湯可以用來治療產後喘促,藥物主要功能是補氣生血。

藥方組成:

  • 人參(少者,可以用蜜炒黃耆一二兩代替)
  • 當歸(五錢)
  • 川芎(錢半)
  • 甘草(炙,八分)
  • 乾薑(炒黑,五七分)
  • 熟地(二三錢)

注釋:

  • 以上藥方僅供參考,具體用藥請遵醫囑。
  • 「錢」指的是古代重量單位,約為3.75克。
  • 「炙」指的是用火烤制。
  • 「炒黑」指的是用油炒至顏色變黑。

棗引,溫服。或加附子一錢,以助藥力。外以鞋底炙熱,於小腹上下熨之。若肺感風寒而喘者,用下除邪清肺湯。

白話文:

把大棗作爲藥引服用,溫熱後飲用。如果想要增強藥物效力的話,可以加入制附片一錢。在外敷方面,則可以用加熱後的鞋子底部在腹部上下來回按摩。如果是由於風寒侵襲導致的咳嗽症狀,可使用下方中的“除邪清肺湯”。

2. 七十八、產後咳嗽

肺主氣,氣為衛。產後氣虛,皮毛不充,腠理不密,風寒襲之,入於肺而為咳嗽。其證發熱惡寒,鼻塞聲重,或流清涕。

除邪清肺湯(新),治肺冒風寒,寒熱咳嗽等證。

當歸(二錢),白芍(酒炒,錢半),前胡(錢半),半夏,陳皮,杏仁,茯苓,甘草(各一錢),荊芥穗(八分),麻黃(留節,四五分。有汗者不用,加桂枝八分。以內有歸芍佐陰,不得疑為過表也)

白話文:

肺臟主導人體的氣,氣是人體抵禦外邪的屏障。產婦生產後,體氣虛弱,皮膚毛髮得不到氣血滋養,肌膚組織疏鬆,容易受到風寒侵襲,風寒入侵肺臟就會引起咳嗽。表現為發熱怕冷、鼻塞聲音嘶啞、或流清鼻涕。可以用「除邪清肺湯」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症狀包括發熱惡寒,寒熱咳嗽。

薑棗引,熱服。

二母湯,治產後敗血,流於肺經。其證胸膈脹滿,不時咳嗽。

知母,貝母,茯苓,桃仁,杏仁(各錢半),沙參(二錢),

水煎,食後溫服。

加味甘桔湯,治久咳不止,涕唾稠黏,宜清肺寬中。

桔梗,茯苓(各二錢),甘草,款冬花,貝母,麥冬,枳殼(各一錢),五味(三分),前胡(錢半),淡竹葉(十五)

白話文:

【姜棗湯】,熱服。

【二母湯】,用於治療產後敗血癥,導致血液流入肺經。病症表現為胸部和膈肌脹滿,不定時咳嗽。

知母、貝母、茯苓、桃仁、杏仁(各錢半),沙參(二錢), 用水煎煮,飯後溫服。

【加味甘桔湯】,用於治療久咳不止,鼻涕和痰液稠密黏滯,適合清肺和胃。

桔梗、茯苓(各二錢)、甘草、款冬花、貝母、麥冬、枳殼(各一錢)、五味(三分)、前胡(錢半)、淡竹葉(十五)

水煎服。如產後吃鹽太早太多而咳者,難治。宜知自禁。

加味地黃丸,治產後虛羸久咳。雖肺病,而實腎病也。子令母虛,宜滋腎以納氣,乃為司命上乘,而火不得上炎也。

熟地(三五錢),棗皮,淮山藥(各二錢),茯苓(錢半),丹皮(二錢),澤瀉(八分),麥冬(錢半),五味(三分),

煉蜜為丸,早夜用淡鹽水送八錢。

補土保金湯(新),治肺病而補脾者,以土旺生金,而腎水亦源遠而流長也。早夜服上方丸藥,中時宜服此方水藥。

白話文:

以下是簡化的答案:

  • 水煎服:用水煮沸服用。如果產後過早或過多地食用食鹽導致咳嗽,則較難治療。最好自我控制。
  • 加味地黃丸:一種治療產後虛弱和長期咳嗽的草藥配方。即使問題出在肺部,但實際上是與腎有關。因為孩子會使母親變得虛弱,所以應該滋養腎臟來吸收氣息,這是一種高級療法,可以防止火熱上升到身體其他部位。
  • 熟地、棗皮、淮山藥、茯苓、丹皮、澤瀉、麥冬、五味等成分被製成丸狀,早晚使用淡鹽水送服約8錢。
  • 補土保金湯:另一個草藥配方,專門用於治療肺部疾病並增強脾胃功能。這樣做可以使土壤更旺盛,產生更多的金屬元素,同時也能讓腎水源源不斷地流淌。早上和晚上服用上述丸劑,中午應服用這個水劑配方。

人參(隨便),白朮,茯苓(各錢半),炙草,麥冬,貝母,款冬花(各一錢),山藥(炒),扁豆(炒),苡仁(炒。各二錢),

薑棗引。

白話文:

這是一帖中藥方,包含以下材料: 人參、白朮、茯苓各三錢,炙草、麥冬、貝母、款冬花各兩錢,炒過的山藥、扁豆和薏米各四錢,以及姜棗作爲引導。

3. 七十九、產後心湧

心者血之主,產後血虧,心無以養,宜歸脾湯主之。亦有其人宿寒內伏,復因產後虛寒,血凝不行,上衝心之絡脈,故心痛也。脈必弦緊,須用熱攻寒,然必佐以陰藥,方能制其僣越也。若以為敗血攻之,則虛極寒益甚,其誤大矣。

歸脾湯,治產後心血虛損,心無所主而覺痛也。

人參,當歸身(二錢),黃耆(蜜炒),白朮,茯神(各錢半),棗仁(炒研,一錢),遠志(六分),炙草(八分),陳皮(七分),

白話文:

心臟是血液的主要器官,生產之後如果血液不足,心臟就無法得到滋養,應該使用「歸脾湯」來治療。也有這樣的人,體內潛藏著寒冷,再加上生產後身體虛弱、氣候寒冷,血液凝聚不流動,向上沖擊到心臟的血管,所以會感到胸悶疼痛。脈搏一定會呈現出緊張和僵硬的情況,必須要用溫暖的方法去攻擊寒冷,但是一定要配合一些陰性藥物,纔能夠控制住它的過度作用。如果不認為這是壞掉的血液在作祟而去攻擊它,那麼就會使病情更加嚴重,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歸脾湯」可以治療生產後的心血虛損,讓心臟有所依賴而不感到痛苦。用人參、當歸身、黃芪(經過蜂蜜炒製)、白朮、茯苓(各取一半)、酸棗仁(炒熟磨碎,取一份)、遠志(取六份)、甘草(灸烤過,取八份)、陳皮(取七份)。

元肉、蓮肉引。

大岩蜜湯,治產後因虛寒心痛。

生地,歸身(各錢半),獨活,吳茱萸(開水泡一次用),白芍(酒炒),乾薑(炒),炙草,桂心,生甘草(各八分),北細辛(三分),

熱服。

凡產後寒氣上攻則心痛,下攻則腹痛;兼血塊者,宜服生化湯加桂。(方在上六六內。)心痛,用鬱金燒存性,為末,米醋調下,即蘇。

白話文:

元肉、蓮肉一起使用。大岩蜜湯用於治療產後因虛寒導致的心痛。藥方包括生地、歸身各半錢,獨活、吳茱萸用開水泡過後再使用,白芍用酒炒,乾薑炒過,炙草、桂心、生甘草各八分,北細辛三分,熱服。產後寒氣上攻會導致心痛,下攻則會導致腹痛,如果伴有血塊,則宜服用生化湯加桂。心痛可以用鬱金燒成灰,研磨成粉末,用米醋調服,即可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