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之六·雜證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雜證 (2)

1. 脈候

暖肝煎,治肝腎虛寒,氣滯疼痛。

當歸(二三錢),枸杞(三錢),茯苓(二錢),小茴(一錢),肉桂(錢半),烏藥(二錢),沉香(一錢,或木香亦可)

姜三片,煎服。如寒甚者,加吳茱萸,或加附子。

三聖膏,治積聚在募原之間,非藥所能至,用膏貼之。

石灰(十兩),肉桂(五錢),大黃(一兩),

將石灰篩過,炒紅,用醋熬膏,入大黃、肉桂末攪勻,瓦器封貯,紙攤炙熱,貼患處,常熨之。

蘆薈丸,治積久成疳,乃經絡壅滯,致動肝脾陽明之火,故有口糜、牙齦臭爛及體瘦、潮熱、不食等症。

蘆薈,胡黃連,黃連(炒),木香(減半),白蕪荑(炒),青皮(各五錢),當歸,茯苓,陳皮(各兩半),甘草(炙,七錢),

為末,米糊丸,米湯下。

備錄分類治積諸方於後,以便取用。

酒積:輕者,葛根、神麯、黃連、白豆蔻;甚者,甘遂、牽牛。

氣積:輕者,木香、枳殼、厚朴、橘紅;甚者,枳實、牽牛。

血積:輕者,乾漆、桃仁、歸尾、赤芍、紅花;甚者,大黃、虻蟲、水蛭、穿山甲、花蕊石。

痰積:輕者,半夏、栝蔞;甚者,滾痰丸。老痰用海石。(痰在脾里膜外用白芥子。)

水積:輕者,五苓散;甚者,用商陸、甘遂、芫花。

茶積:輕者,薑黃、芝麻;甚者,吳茱萸、椒姜。

瘧積:鱉甲、草果。

癖積:輕者,三稜、蓬朮;甚者,巴霜、大黃。

果積:丁香、肉桂、麝香。

穀食積:輕者,麥芽、穀芽、神麯、砂仁;甚者,雞內金(即雞肫皮)。

肉積:輕者,山楂、阿魏;甚者,硇砂、硝石。

面積:蘿蔔子,姜酒煎。

魚鱉積:紫蘇、橘皮、木香、薑汁。白馬尿專治鱉瘕積,以鮮蝦食之,不痛,乃鱉瘕。

狗肉積:杏仁、山楂。

蛋積:白豆蔻、橘槓、豆豉、薑汁。

蟲積:雄黃、錫灰、檳榔、雷丸、蕪荑、榧子、使君子、川楝子。

凡治積者,審之何經受病、何物成積,見之既確,髮直入之兵以討之,不用群隊之藥以分其勢,何患不愈!至於補後攻,攻後補,因時制宜可也。

五臟所生之積,其症其方,備錄於後。用者,須知因人變化。

肥氣丸,治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令人嘔逆;或痛引小腹,足寒轉筋。

柴胡(二兩),黃連(七錢),厚朴(五錢),川椒(炒,三兩),甘草(三錢),廣朮(炮),昆布,皂角(去皮、筋、子,煨),人參(各錢半),茯苓,川烏(炮。各錢半),乾薑,巴霜(五分),

為細末,蜜丸。初服二丸,以後漸加。利多,飲兩口冷水即止。

息賁丸,治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如覆杯,氣逆背痛,久則喘咳。

厚朴(姜炒,四錢),黃連(六錢),乾薑(炮),人參,茯苓,川椒,紫芫(各七分),桂枝,桔梗,三稜(炮),天冬,陳皮,川烏(炮),白豆蔻(各五分),青皮,巴霜(各三分),

白話文:

[脈候]

暖肝煎,用於治療肝腎虛寒、氣滯導致的疼痛。

藥材包含:當歸(6-9克)、枸杞(9克)、茯苓(6克)、小茴香(3克)、肉桂(4.5克)、烏藥(6克)、沉香(3克,或用木香代替也可)。

加三片生薑一同煎煮服用。如果寒冷症狀嚴重,可以加入吳茱萸,或者加入附子。

三聖膏,用於治療積聚在胸腹之間,藥物難以到達的病症,使用藥膏外敷治療。

藥材包含:石灰(300克)、肉桂(15克)、大黃(30克)。

將石灰篩過後炒紅,用醋熬製成膏狀,加入大黃、肉桂粉末攪拌均勻,用瓦器密封儲存。使用時將紙攤平,放在膏藥上加熱,貼在患處,經常熨燙。

蘆薈丸,用於治療積聚時間過久形成的疳症,是因為經絡阻塞,導致肝脾陽明之火上炎,所以會出現口瘡、牙齦腐爛發臭,以及身體消瘦、潮熱、食慾不振等症狀。

藥材包含:蘆薈、胡黃連、黃連(炒)、木香(減半)、炒白蕪荑、青皮(各15克),當歸、茯苓、陳皮(各7.5克),炙甘草(21克)。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米糊製成藥丸,用米湯送服。

以下是記錄分類治療積聚的各種方劑,方便取用。

  • 酒積:輕微者,用葛根、神麯、黃連、白豆蔻;嚴重者,用甘遂、牽牛。
  • 氣積:輕微者,用木香、枳殼、厚朴、橘紅;嚴重者,用枳實、牽牛。
  • 血積:輕微者,用乾漆、桃仁、歸尾、赤芍、紅花;嚴重者,用大黃、虻蟲、水蛭、穿山甲、花蕊石。
  • 痰積:輕微者,用半夏、栝蔞;嚴重者,用滾痰丸。老痰用海石。(痰在脾臟外膜,用白芥子。)
  • 水積:輕微者,用五苓散;嚴重者,用商陸、甘遂、芫花。
  • 茶積:輕微者,用薑黃、芝麻;嚴重者,用吳茱萸、椒姜。
  • 瘧積:用鱉甲、草果。
  • 癖積:輕微者,用三稜、蓬朮;嚴重者,用巴豆霜、大黃。
  • 果積:用丁香、肉桂、麝香。
  • 穀食積:輕微者,用麥芽、穀芽、神麯、砂仁;嚴重者,用雞內金(即雞肫皮)。
  • 肉積:輕微者,用山楂、阿魏;嚴重者,用硇砂、硝石。
  • 麵食積:用蘿蔔子,加薑酒煎服。
  • 魚鱉積:用紫蘇、橘皮、木香、薑汁。白馬的尿液專門治療鱉瘕積,用新鮮蝦餵食,如果沒有痛感,那就是鱉瘕。
  • 狗肉積:用杏仁、山楂。
  • 蛋積:用白豆蔻、橘槓、豆豉、薑汁。
  • 蟲積:用雄黃、錫灰、檳榔、雷丸、蕪荑、榧子、使君子、川楝子。

凡是治療積聚的人,要審查是哪個經絡受病,什麼東西形成的積聚,看清楚後,直接用藥攻擊,不要用多種藥物分散藥力,這樣才能治好!至於先補後攻,還是先攻後補,要根據情況靈活運用。

五臟所生的積聚,它們的症狀和方劑,記錄在下面。使用時,要知道根據不同的人的情況變化用藥。

肥氣丸,用於治療肝臟積聚,稱為肥氣,在左脅下像覆蓋的杯子一樣,會讓人噁心嘔吐;或者疼痛牽引到小腹,腳部發冷,甚至抽筋。

藥材包含:柴胡(60克)、黃連(21克)、厚朴(15克)、炒川椒(90克)、甘草(9克)、炮廣朮、昆布、皂角(去皮、筋、子,煨)、人參(各4.5克)、茯苓、炮川烏(各4.5克)、乾薑、巴豆霜(1.5克)。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藥丸。開始服用兩丸,之後逐漸增加。如果腹瀉次數過多,喝兩口冷水就可以停止。

息賁丸,用於治療肺部積聚,稱為息賁,在右脅下像覆蓋的杯子一樣,會導致氣逆、背痛,時間久了就會喘咳。

藥材包含:姜炒厚朴(12克)、黃連(18克)、炮乾薑、人參、茯苓、川椒、紫芫(各2克)、桂枝、桔梗、炮三稜、天冬、陳皮、炮川烏、白豆蔻(各1.5克)、青皮、巴豆霜(各0.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