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小學》~ 醫之可法為問 (1)
醫之可法為問 (1)
1. 醫之可法為問
李東垣先生曰。自伏羲神農黃帝而下。名醫雖多。所可法者有幾人哉。至於華氏之剖腹。王氏之針妖。術非不神也。後人安得而仿之。非若岐伯之聖經。雷公之炮炙。伊摯之湯液。箕子之洪範。越人之問難。仲景之傷寒。叔和之脈訣。士安之甲乙。啟玄子之傳注。錢仲陽之論議。
潔古之方書。皆活法所可學者。豈千方萬論。印定後人眼目者所能比哉。其間德高行遠。奇才異士。與夫居縉紳。隱草野者。雖有一節一法之可觀。非百代可行之活法。皆所不取也。予豈好辨哉。欲使學者觀此數聖賢。而知所向慕而已。或有人焉。徒知廣覽泛誦。自以為多學。
而用無益者。豈其知本歟。
白話文:
李先生說:「從伏羲、神農到黃帝以來,有名的大醫生雖然很多,但值得效法的人又有幾個呢?像華佗開刀治病、王道的針灸除魔,他們的手藝不是不神奇啊!但是後世怎麼能模仿得到呢?不像歧伯的《內經》、雷公的《藥性歌括四百味》、伊尹的《湯液》,以及箕子的《洪範九疇》、扁鵲的《難經》、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王叔和的《脈經》、皇甫謐的《甲乙經》、孫思邈的《千金要方》、錢乙的《幼科鐵鏡》等等,都是可以學習的靈活方法。這些都不是那些固定的方法能夠相比擬的。其中道德高尚、行為遼闊、才能奇特、身分地位不同的人,即使有一些小技巧或者方法是值得欣賞的,但如果不能在百年之後仍然適用的靈活方法,我們都不會採納。我不是喜歡辯論,只是希望學生們看到這幾位聖賢的例子,知道應該朝著什麼方向努力追求。如果有人只知道看很多書籍背誦很多東西,自己認為已經學了很多,然而卻沒有實際用途,那他是否真正瞭解根本的道理呢?」
或問丹溪朱彥修先生曰。醫之為事。切脈察病用藥。先生必以讀儒書者能之何也。曰。非四書無以窮理盡性。成格物致知之功。非易無以窮陰陽造化功用。消長生成之道。升降浮沉之理。孫真人曰。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醫。
問曰。醫書何先。曰必須先讀內經。本草。脈經。非內經無以識病。非本草無以識藥。非脈經何以診候。然後卻參諸家之說。
又問仲景傷寒。出證見方。為醫學之祖。亦先須看否。答曰。凡先入者為主。內經盡陰陽之妙。變化無窮。諸書皆出於此。如越人演八十一難。止得內經中一二。仲景取其傷寒一節。河間以熱論變仲景之法。東垣以飲食勞役立論。恐先仲景書者。以傷寒為主。恐誤內傷作外感。
白話文:
有人向丹溪朱彥修先生提問:「行醫之事,把脈、辨症和用藥,您一定認爲讀過儒家經典的人能夠做到嗎?」他回答說:“沒有《四書》就沒有辦法窮究事物的道理並瞭解人的本質,完成認識世界的方法論;沒有《周易》,就無法理解陰陽變化的作用以及增減生息的過程,也無法明白升沈浮降的原則。”孫真人曾說過,“不懂《周易》的人,不配談論大醫”。
問到“醫學書籍應該從哪一本開始閱讀?”他說必須首先研讀《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和《脈經》。“沒有《黃帝內經》就不能識別疾病”,“沒有《神農本草經》就不知道藥物如何使用”、“如果沒有學習《脈經》,怎麼進行診斷呢?然後可以參考其他各家的說法。”
他又被問道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是醫學界的鼻祖之一,是否也應該優先閱讀它? 他的答案是: “一般來說, 先接觸的東西會成爲主導思想。《黃帝內經》揭示了陰與陽之間的微妙關係,並且千變萬化無窮無盡。所有其他的書籍都是由此衍生出來的。例如,扁鵲在解釋81個難題時只引用了一兩個例子,《傷寒雜病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劉完素則將熱理論應用於張仲景的方法上。李東垣則是根據飲食勞逸來建立自己的觀點。如果先看了張仲景的著作,可能會誤以爲內傷病是由外部感染引起的”。
先東垣書者以胃氣為主。恐誤外感為內傷。先河間書者。以熱為主。恐誤以寒為熱。不若先主於內經。則自然活潑潑地。
問曰。今之醫但看脈訣。以為診視。越諸方書。便可治病。以為簡便。先生之教讀內經。雖識病無方可據。脈經千條萬緒。難以撫尋。曰。正欲如此。人之生命至重。非積歲月之功。豈可便視人之疾。前人立論制方。有與內經意合者。有穿鑿者。有立意偏者。有因病而以病人之虛實形氣脈證而制方者。
病之變化無窮。人之形志苦樂不一。地土所宜。證有相似。治有不同。不讀內經。便欲據方施治。若有差誤。死不復生。人雖不知。於心安乎。脈理精微。通陰陽造化之理。千變萬化。聖人尚論其端緒。秘其蘊奧。善為脈者。從而推廣。豈高陽生數語之脈訣能盡無窮之病邪。
白話文:
古文中說:「先東垣書者以胃氣為主」,意思是先要考慮到脾胃的功能;「恐誤外感為內傷」是擔心把外部感染當作內部受損來治療。「先河間書者以熱為主」是指首先要考慮到身體是否有發炎或過度活動的情況;「恐誤以寒為熱」是怕把寒冷症狀誤判為熱病症狀。「不若先主於內經」表示最好還是先瞭解《黃帝內經》中的基本理論和原則。「脈經千條萬緒,難以撫尋」的意思是《脈經》中有許多複雜的脈象描述,很難一一查找清楚。「正欲如此,人之生命至重,非積歲月之功,豈可便視人之疾」表示這正是因為人的生命非常重要,不能輕易對待疾病,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學習纔能夠正確地看待疾病的問題。「前人立論制方,有與內經意合者,有穿鑿者,有立意偏者,有因病而以病人之虛實形氣脈證而制方者」表示以前的人在制定藥方時,有些符合《黃帝內經》的理念,有些則沒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有些則存在著偏見或者錯誤的理解。「病之變化無窮,人之形志苦樂不一,地土所宜,證有相似,治有不同」表示疾病的發展變化多樣且無法預測,每個人的情況也各異,因此對於相同的病情可能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不讀內經,便欲據方施治,若有差誤,死不復生,人雖不知,於心安乎?」表示如果不仔細研究《黃帝內經》,就盲目使用藥物治療,如果出現了錯誤,患者的生命可能會受到威脅,即使其他人不知道這個事實,自己也會感到不安。「脈理精微,通陰陽造化之理,千變萬化,聖人尚論其端緒,祕其蘊奧,善爲脈者,從而推廣,豈高陽生數語之脈訣能盡無窮之病邪!」表示脈理非常深奧,涉及到陰陽五行等原理,即使是聰明絕頂的人都只能掌握其中的一部分知識,更何況是一些簡單的文字敘述呢?只有真正精通脈理的人才能夠深入理解並應用它們。
先生曰。劉張之學。其論臟腑氣化有六。而於濕熱相火三氣致病為甚多。以推陳致新。瀉火之法療之。此固高出前代矣。然有陰虛火動。或陰陽兩虛。濕熱自甚者。又當消息而治之。東垣之謂飲食勞倦。內傷元氣。則胃脘之陽。不能升舉。並心肺之氣陷入於中焦。而用補中益氣等藥治之。
此亦前人所無也。然天不足於西北。地不滿於東南。天陽而地陰。西北之人陽氣易降。東南之人陰氣易升。苟不知此。而徒取其法。則於氣之降者。固可以獲效。而於氣之升者。亦從而用之。吾恐反增其病矣。當以三家之論。去其短而取其長。又曰。陰不足而陽有餘。因而思之。
白話文:
老師說:「劉、張二人的學問,他們對五臟六腑氣化的理論有六個觀點,但對於溼熱和邪火這三個因素導致疾病的討論很多。可以用促進新陳代謝和洩火的方法來治療它們。這些方法已經遠高於前輩了。然而有些病人是因為陰虛火旺或是陰陽雙方都虛弱,溼熱的情況更嚴重,這種情況下就應該要適度調節治療方式。李杲認為過度飲食、疲勞和操勞會損傷元氣,使胃脘部的陽氣無法上升,連帶影響到心肺的功能,使其沈入中焦部位,因此使用補充中氣的藥物進行治療。
這個方法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天地之間西北地區的天空不夠充足,東南部的土地沒有填滿。天屬陽性,地屬陰性,西北的人容易下降陽氣,東南方的人容易上昇陰氣。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只是盲目模仿他的方法,那麼對於下降的氣息當然可以獲得效果,但是對於上升的氣,也會隨之應用。恐怕反而會增加病情。應該根據這三家的觀點,去除他們的缺點並吸取優點。」他又說:“陰虛陽盛的情況,值得我們思考。”
故人病氣升者多。氣降者少。是其驗也。補其陰與陽齊等。則水火自然升降。所謂乾坤定位。而坎離交也。
凡治病用藥。以前人方論未可者。切不宜孟浪。須沉潛思繹。千條萬緒。必求氣之所在而取之。不過格物致知之功。久久自入窮通變化之妙。
論曰。五運六氣。內經備論。諸方所略。其理奧妙。未易造入。願發明焉。曰。學醫之初。且須識病機。知變化。論人形而處治。若便工於氣運。恐流於馬宗素之徒。而云某生人於某日。病為某經。用某藥治之之類也。人之臟腑。外應天地。司氣司運。八風動靜之變。人氣應焉。
豈不切當。苟不知此。為醫未造其理。何以調之。楊太受常云。五運六氣。須每日候之。記其風雨冥晦。而有應時作病者。有伏氣後時而病者。有故病沖而動者。體認純熟。久則自能造其至極。
白話文:
因此,大多數人的疾病是由於氣上升引起的,很少有人因為氣下降而生病。如果能夠使陰和陽相等,那麼水和火就會自然而然地上下運動,這就是所謂的乾坤定位、坎離交會。 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對於前人的理論不能盲目跟從,必須深思熟慮,仔細推敲。要找出病因並採取對策,只需要運用格物致知的方法,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就能夠掌握其中的道理和技巧。 有一種說法稱,五行運行和六氣變化,在《黃帝內經》中有詳細討論,但許多古籍中的道理非常深奧難懂,不容易理解。希望可以進一步闡述一下這個問題。回答道:學習醫學的人首先應該瞭解病情的特點和發展趨勢,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診斷和治療。如果過早專注於五行運行,可能會陷入像馬宗素那樣的境地,只關注出生日期、患病經絡以及使用哪種藥物來治療等等。然而,人體的器官與外界環境相互影響,天氣和季節的變化也會引起人們身體狀況的改變。 如果不瞭解這些知識,就無法成為一個合格的醫生,更不用提如何調整患者的健康狀態了。楊太受曾經說過,五行運行和六氣變化每天都要去觀察,記錄下當時的天氣情況,並且分析哪些因素可能導致疾病發生或加重。只有通過長期的研究和實踐,才能真正達到最高境界。
治病用藥猶權衡。不可毫釐輕重也。若以執古方而治今病。更不酌量。吾不知其不能無少差也。
先生曰。吾每治病。用東垣之藥。效仲景處方。庶品味數少。則藥力專精也。問曰。讀素問有不曉者奈何。曰。乃上古之書。中間多有闕文訛舛。且通其所可通。缺其所可疑。又王冰釋於強解。及失經意者亦有之。須自要著力熟讀玩味。
問曰。素難之外。更看何書為要。曰。外感法重景。內傷法東垣。則仲景治法。更合內經。然於讀書皆須覽過。以長識見。
問曰先生治病有證同而異治者。又非地土不同。老幼苦樂之異何也。曰。陰陽氣運。參差不齊。賦生有厚薄。五氣有偏勝。臟腑剛柔不同。用藥以抑強扶弱取中而治。豈得而同也。
白話文:
治療疾病使用草藥就像秤一樣,不可以有任何微小的偏差。如果只是按照古老的方子來治療現在的病症,而不考慮病情的程度和患者的情況,我不知道這樣做是否會有所偏差。
老師說:「每次我看診時,都會使用李杲(東垣)的草藥配方,並且參考張仲景的處方,希望能夠減少草藥的味道和種類,讓草藥的力量更加集中、精準。」
問道:「閱讀《黃帝內經》有些地方不懂該怎麼辦?」回答:「這是一本古老的文字,其中有很多遺漏或錯誤的地方,我們只能理解那些可以理解的部分,對於疑點就先放一旁吧。而且王冰在註解的時候也有誤解或者失去原作者的意思的地方,所以自己也要努力熟讀並研究它的味道。」
問道:「除了《黃帝內經》,還有哪些書籍是重要的呢?」回答:「對應外部感染的方法主要來自張仲景,內部受損的方法主要是李杲(東垣),但是這些都是根據《黃帝內經》的原則進行治療的。然而,在閱讀任何書籍之前都需要先瀏覽一遍,以便增加自己的知識和見聞。」
問道:「老師,您有時候遇到相同的症狀但卻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這是因為地域的不同嗎?還是年齡、性別以及生活環境等因素造成的呢?」回答:「人體中的陰陽氣息運行的速度各不相同,人的生命質量也是各有千秋,五個器官的功能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用藥物來抑制強者的功能並扶持弱者的功能,並取得平衡來進行治療,怎麼可能完全一樣呢?」
問曰諸方立論。有多用熱者。有多用寒者。時之異耶。地勢之然也。曰。看方須要知其立意。取其所長。去其所短。人性偏執。其通疏者。自古及今。寧幾人歟。
問曰一人之證。久伏床枕。處方既定。前後又有加減者何也。曰。內有初中虛實之異。外有八風之變。四時更易。氣運迭遷。七情所動。是以主病之藥雖不更。佐使豈無加減也。
問曰何以謂之通疏。曰。無先入之主。能窮變化之神。識時措之宜。致二五之精妙合為沖和之氣。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上者抑之。下者舉之。無所偏負。則自然天地位。而萬物育矣。
嘗看成無己注傷寒論曰。夫傷寒之病。以陽氣為主。只此一句。已見深造聖蘊。蓋天之邪氣感。則傷人氣也。飲食起居七情動。則傷人形也。然此其深者。氣病形乃應。形氣病乃從。治病必求其本。
白話文:
問道:「各種療法建立理論的時候,有的多使用溫熱的方法,有的多使用清涼的方法,這是因為時代的不同嗎?還是地理環境的原因呢?」回答說:「要看懂一個方子必須要知道它的立意所在,採納它的好處,去除它的缺點。人的性情往往偏向某一方面,能夠通達開朗的人,古今以來又能有多少人呢?
又問道: '一個人生病很久了,躺在牀上不能起身,已經開好了一個處方,但是前面和後面都有增減的地方是為什麼? 回答說:“身體內部有不同的虛實情況,外部受到不同的季節、氣候影響,以及七種情緒的刺激,所以主要治療疾病的藥物雖然不會改變,但輔助使用的其他藥物當然會有所增減。”
又問到:"什麼叫做'通疏'? 答道:"沒有事先存在的主觀想法,可以深入研究事物的變化,瞭解當時的情況,達到五行相生相剋的平衡狀態,虛弱就滋養,過盛就消散,寒冷就升溫,炎熱就降溫,上升的抑制,下降的提升,這樣就不會有任何一方被忽視或失衡,自然而然天地就會安定,萬物就能夠茁壯成長。
曾經看到成無己在註解《傷寒論》時說:「傷寒這個疾病,主要是以陽氣作為基礎」這句話已經顯示出他對聖賢思想的理解深度。因為天上的邪氣感染,就會造成人身上的正氣受損;飲食起居和七情六慾的波動,也會導致身形受損。然而這些都是表面現象,只有當氣質出現問題時,外形才會產生反應;只有當外形和氣質都出了問題,才能找到真正的病因。"
先生曰。仲景治傷寒以寒字為主。用辛熱甘熱等藥者。主即病而言。河間治熱病。以熱字為主。用辛涼等劑者。主不即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溫。至夏變為熱病之意也。
問曰。陰陽之體用。先生嘗以陰不足。而陽有餘。遠取諸天地日月為譬其體也。近取呼吸升降為喻其用也。則得聞命矣。然陰陽虛實之體雖不同。而其升降之用。所乘之機。既無降殺。則陰之體本虛。曷用補哉。
先生曰。邵子謂天地自相依附。天依形。地附氣。其形也有涯。其氣也無涯。人之形質有涯者也。天癸絕後。形則衰矣。苟不益陰以內守。則陽亦無以發揚為健運之能。是天失所依也。而為飄散飛蕩如喪家之狗耳。陽既飄散。則地愈失所附也。形氣不相依附則死矣。人其補養殘衰傷朽之質。又何云哉。
白話文:
老師說:「張仲景治療感冒是以寒冷作為主要症狀,使用辛辣、苦澀等類型的草藥;這是針對當時的病情來考慮。劉河間治療熱性疾病時,也是以熱作為主要症狀,使用辛辣、清涼等類型的方劑;這主要是為了預防冬天潛伏在皮膚中的冷毒,在春天轉化成為暖和的病症,在夏天就可能變成熱性的疾病了。」
他接著問道:「陰與陽之間的關係,您曾經拿太陽月亮作比喻,說明它們各自的功能;又從人的呼吸升降來描述它的作用。這些我都明白了。但是陰與陽各自的特點雖然有所不同,但他們的作用卻是一樣的,都沒有下降或消亡的情況出現。那麼陰性物質本身就很弱小,為什麼還需要用滋補的方法呢?」
老師回答道:「邵雍曾說過,天地互相依靠著生存,天空靠著地形,大地靠著空氣。地形是有邊界的,空氣卻沒有界限。人類的生命力有限,當女性停經之後,身體就會逐漸衰老。如果不能增強陰性物質的力量,那麼陽性物質也就無法發揮出健康運動的能力。這樣一來,天失去了依託,就像流浪狗一樣漂泊不定。一旦陽性物質消失,土地也就失去依託了。形態和氣息相互脫離的話,生命也就結束了。對於那些已經老邁或者受損的人來說,我們應該如何進行調理呢?」
先生曰。治病必分血氣。如氣病補血。雖不中病亦無害也。血病補氣。則血愈虛散。散則氣血俱虛。是謂誅罰無過也。病或晝輕夜重者血病也。晝重夜輕者氣病也。蓋晝陽夜陰也。
座右銘曰。學問所以別理欲。開昏閉。衣食所以防飢寒。廣恩惠。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心術要不得罪於天地。
衛生藥室銘曰。治病之方。先顧元氣。攻病擊邪。斟酌藥劑。邪輕劑輕。邪峻劑峻。元氣或虛。峻劑當慎。必求其本。如流有源。泥標忘本。白首不痊。血病治血。氣病治氣。臟腑經絡。逐一點視。虛的施補。實的施瀉。察色聽聲。勿差纖芥。屬寒治寒。屬熱治熱。屬濕燥火。
白話文:
醫生說:治療疾病必須區分血液和氣息。如果治療氣息疾病的病人時用補血的方法,即使沒有治好也沒什麼危害;如果是治療血液疾病的病人卻使用補氣的方法,那麼血液就會更加分散,導致氣血都變得虛弱。這就是所謂的「懲罰」了。病情白天較輕、夜晚嚴重的是血液疾病;白天嚴重、夜晚輕微的是氣息疾病。因為白天屬於陽性,而夜晚屬於陰性。
座右銘上寫著:學習和知識可以分辨道理和慾望,打消混亂的想法。穿衣服和吃飯都是為了防止餓冷,擴大恩惠。言語行為都要留下好的榜樣讓子孫效仿。內心想法不能得罪天和地。
衛生藥房上的銘文寫道:治療疾病的方子,首先要考慮到身體的基本健康狀態(元氣),攻擊邪氣並適當地選擇藥物。邪氣輕的時候就應該減少藥量,邪氣強烈的時候就要增加藥量。如果基本健康狀況不好,就需要謹慎使用劇烈的藥品。一定要找到根本原因,就像河流要有來源一樣。只看表面忽略根本原因,就算活到老也不能康復。治療血液疾病的就該專注在血液上,治療氣息疾病的就該專注在氣息上,對於五臟六腑以及經脈也要一一檢查。虛弱的地方需要用滋補的方式處理,充盈的地方要用排泄的方式處理。觀察面色和聆聽聲音,不要有任何錯誤。對付寒冷的病症就應治療寒冷,對付炎熱的病症就應用治療炎熱,對付溼度大的病症就應用乾燥的治療方法來治療。
細心分別。氣微則逆。氣甚則從。逆為正治。從乃反攻。從少從多。各觀其事。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必先歲氣。毋伐天和。違時伐化。夭殃斯多。寒熱溫涼。用之遠之。升降浮沉。順時為宜。厥逆厥順。道理玄微。或有所假。不必拘之。在表治表。在裡治里。汗下之間。反掌生死。
上制以緩。下制以急。緩急不分。無過受擊。新病猛除。久病寬治。不久不新。寬猛相濟。求治之誠。必當自寶。毋得苟就。輕此至道。病不可治。必當速已。毋得容情。啟人之毀。凡此數條。聖師至訓。洞然於胸。正行無問。
廣陵丘克容先生曰。今醫之專門於劉張者。率以發汗吐下施治。蓋本諸張子和十形三療。若曰風。寒。暑。濕。燥。火。內傷。外傷。內積。外積。視其中人。身之上若下。必三法之可已。果子和之遺意歟。何其與內經仲景之言大不相似也。內經不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白話文:
仔細地分辨病情。如果氣弱就是逆症;如果氣強就是從症。逆症是正常的治療方法,而從症則是相反的方法。使用從症要根據情況來決定用量多少。開始的時候可能相同,但最後結果卻不同。必須首先考慮年份的特點,不要破壞自然界的平衡。違反季節進行治療會帶來很多災禍。冷、熱、溫、涼等藥物應適當使用,升、降、浮、沈等性質應該按照當時的情況來選擇。厥逆(指脈搏跳動快慢不一)和厥順(指脈搏正常),這些都是深奧的道理,有時候可以藉助一些工具,但是不一定非要遵守它們。對於皮膚表面的疾病,就要對症治療;對於身體內部的疾病,也要對症治療。在使用出汗或者排泄的方式治療疾病的過程中,要注意掌握好度,否則就會受到打擊。新的病症要迅速去除,長期存在的病症要慢慢調理。既不是短期也不是長期的病症,要用柔和和猛烈相結合的方法來治療。治病要有誠信,不能草率行事,也不能輕易放棄。如果疾病無法治癒,一定要及早結束治療,不能拖泥帶水。以上幾種原則是前輩老師留下的教誨,我們要把這些建議牢記心中,遵循正確的道路,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不怕。現在有些醫生只專注於劉張兩位名醫的研究,他們通常採用發汗、嘔吐和利尿等方式進行治療,這是基於張子和提出的“十形”、“三療”的理論。例如:風、寒、暑、溼、燥、火六種病因以及內傷、外傷、內積、外積四種病理狀態,看病人身上哪個部位受到了影響,然後再決定是否可以用上述三個方法來治療。這樣做真的是張子和的意思嗎?為什麼跟《黃帝內經》和張仲景所說的大不一樣呢?《黃帝內經》並沒有說:“邪氣旺盛就是實證,精神衰竭就是虛證。”
又曰。虛則補之。實則瀉之。邪盛而實當瀉。三法或可已也。精奪而虛當補。將無他治歟。第曰。木鬱則達之。火鬱則發之。土鬱則奪之。金鬱則泄之。水鬱則折之。是亦發汗吐下之別稱也。向使此無彼遏。果例用歟。仲景治外感。分六經。別腑臟。亦嘗發汗吐下也。而太陽有解肌。
少陽則三禁。並病用刺法。豈無其故歟。子和亦曰。不讀本草。焉知藥性。又曰。識病得法。工中之甲。仗三療療十形。又何必知藥性求得法哉。豈子和真書亡於金源氏之南遷。此特後人附會其說。而執迷妄意者。遂以鹵莽之言為的確之論。甚至認虛為實。假寒為燠。其於適事為故。
白話文:
他又說:「虛弱的人要滋補,強壯的人要洩氣。如果邪氣旺盛且身體實際上很健康,就應該使用洩的方法來治療;但如果精神衰竭且身體虛弱,就需要進行其他治療方法了嗎?」接著他又進一步說明:「對於肝鬱、心火旺、脾濕、肺燥及腎冷等症狀,可以分別使用疏肝、清熱、健脾胃、宣肺以及溫暖腎臟等方式來治療,這些都是與出汗、催吐和灌腸等不同的治療方式。」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一書中提到,對應不同經絡和臟器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例如太陽經脈的病症可以用解肌的方式來治療。「小腸經脈的病症則不能用出汗、催吐和灌腸的方式來治療,必須要用針灸來治療。難道沒有原因嗎?朱震亨也曾經說過:“如果不瞭解本草(即藥物),怎麼能夠知道藥性的呢?”另外他也曾表示:“只要能夠正確地辨識病情,並掌握正確的治療方法,即使不懂得藥物性質也可以成爲優秀的醫生。”難道朱震亨真的因爲南宋末年遷都到南方而導致他的著作失傳了嗎? 這些說法只是後人的猜測而已, 而那些執著於錯誤觀念並盲目相信這些話的人就會把一些粗略的觀點當作準確無誤的道理來看待。以至於將虛證當成實證,將寒證當熱證處理,這樣對於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是非常不利的。」
與夫各安其氣之說。略不加究。志古之士。獨無憾焉。
夫醫道之有內經以來。歷代名醫著述之藏有司者。至有元時得一百七十九家。二百九部。一千二百五十九卷。不為不多矣。然其要者寧幾歟。惟七書而下。所可法者。如有宋成無己傷寒明理論。金之劉守真原病式。元李明之內外傷辨。醫學發明。活法機要。王好古此事難知。
羅謙甫衛生寶鑑。朱彥修局方發揮。及聖朝滑伯仁十四經發揮。徐用誠本草發揮。皆啟七書之精奧。為體用之本領云。
白話文:
以上的文字在講解的是關於中醫的一些重要著作和作者,在過去的歷史中有許多著名的醫生寫下了他們的研究成果,這些作品被收藏在官方機構裡。然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並不是很多,只有七本書是值得學習和效仿的。這七本書包括了宋代成無己的《傷寒論》、金代劉守真的《原病式》、元代李明之的《內外傷辨》、《醫學發明》、《活法機要》、王好古的《此事難知》,以及明代羅謹父的《衛生寶鑒》、朱彥修的《局方發揮》、滑伯仁的《十四經發揮》、徐用誠的《本草發揮》等。這些書籍都是開啟七本書精髓的重要工具,也是理解中醫基本原理的重要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