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小學》~ 序 (1)

回本書目錄

序 (1)

1.

嘗謂吳陵劉氏純所輯玉機微義,以發明之。復採集名論,為初教之資也。並刻之,名曰醫經小學,以傳其書。首本草,次脈訣,次經絡,次病機,次治法,次運氣,凡六卷。一本於素問靈樞難經,及張仲景、王叔和至近代劉守真、張潔古、李明之、朱仲修諸家之書,撮其切要,綴為韻語,類粹,以便初學。本末條理,明切簡備,醫學之指南,而端本之書也。凡善學者,皆務本,況醫人之司命,其可昧本而苟乎哉?學醫者誠能熟究是編,融會於心,將所行皆正途,所用皆正法,觸類長之,於幾歲十全,何有哉?此書非劉氏莫之為,非陳公亦莫之傳,學醫之幸,生民之幸也。

純字宗厚,吳陵人。其父叔淵,仲修之高弟,授受有自云。

正統三年己未歲九月甲子,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兵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國史總裁同知經筵事廬陵楊士奇序

白話文:

曾經說過,吳陵的劉氏純(字宗厚)編輯了《玉機微義》,進一步闡述醫學的精義。他又收集各種知名理論,作為醫學初學者的學習資源。這些內容被刻印出來,命名為《醫經小學》,以此來傳播他的著作。內容首先介紹藥材,接著是脈診技巧、經絡學、病機、治療方法、以及運氣學,總共六卷。這些內容均源自《黃帝內經》、《靈樞》、《難經》及張仲景、王叔和等近代醫學大家的著作,摘錄其中的關鍵要點,編織成韻律詩句。

他將這些內容分門別類,使初學者容易理解。從頭到尾,內容條理分明,明確且簡潔,堪稱醫學的導航書籍,也是奠定醫學基礎的重要讀物。對於真正想學習醫學的人來說,都應當從根本開始。醫者掌握生命,豈能忽視根本,隨便應付呢?若學醫之人能深入研究這本書,將其內容融入心中,那麼他們的行為將會遵循正確的道路,使用的治療方法也會是正確的。如此一來,他們將能舉一反三,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愁不能在十年內達到精通的境界呢。這本書如果不是劉氏編纂,如果不是陳公傳播,我們這些學醫的人恐怕就無法有幸接觸到了。這是學醫之人的幸運,更是人民的幸運。

劉純的父親劉叔淵,是朱仲修的得意門生,他所學的醫術有其淵源。

此段文字是正統三年(西元1438年)九月,由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兵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國史總裁、同知經筵事、廬陵人楊士奇所作的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