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鑑》~ 卷之五 (8)
卷之五 (8)
1. 泄瀉
瑞運丸(何春元傳),治元氣大虛,脾胃怯弱,泄瀉不止,不思飲食。
山藥(炒,二兩),蓮肉(二兩),白朮(土炒,二兩),芡實(二兩),人參(去蘆,一兩),橘紅(一兩),白茯苓(一兩),白芍藥(酒炒,一兩),甘草(炙,五錢)
上為末,用雄豬肚一個,洗淨,煮爛,搗和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米湯送下。
養元散,〔批〕(按此方治虛瀉之劑),治泄瀉,飲食少進。
糯米(一升,水浸一宿,濾干,燥慢火炒,令極熱),乾山藥(少許),胡椒(少許)
上各為細末,和勻,每日清晨用半盞,再入砂糖少許,滾湯調服,其味極佳,且不厭人,大有滋補。其女人子宮虛冷,不能成孕,久服之,亦能懷孕。
平胃散,治濡泄腸鳴多水。
蒼朮,厚朴,陳皮,甘草(各一錢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服。
五苓散,治症同前。
白朮,茯苓(各一錢),桂(六分),豬苓,澤瀉(各一錢二分)
上銼一劑,水煎服。
胃苓湯,治水瀉腹痛。
陳皮,厚朴,蒼朮,甘草,白朮,茯苓,肉桂,豬苓,澤瀉(各一錢),加芍藥,黃連(各八分)
上銼一劑,姜一片,水煎服。
黃芩湯,治腸垢熱泄,所下黏垢,小便赤澀,脈數煩渴。
黃芩(炒,五錢),芍藥(炒,三錢),甘草(一錢)
上銼一劑,水煎服。
衛生湯,治脾胃虛弱,不能泌別水穀。
陳皮,茯苓,甘草,人參,白朮,山藥,澤瀉,薏苡仁
上銼一劑,加砂仁末一錢,水二鍾,煎至八分服。一方加蓮肉、芡實、乾山藥各二兩,亦效。一方用糯米磨粉,不拘多少,入百草霜十分之二,水和為餅,烙熟食之。一方單用糯米,半生半炒,煮粥食之,亦效。
安胃和脾散,治脾胃不和,中脘痞塞,腹痛脹滿,不思飲食,嗜臥無時,嘔吐痰涎,逆氣吐酸,面黃肌瘦,泄瀉不止,四肢乏力,沉困自汗、盜汗等症。
蒼朮(二兩,姜炒),厚朴(五錢,姜炒),藿香(五錢),砂仁(五錢),人參(去蘆,五錢),白朮(土炒,五錢),白茯苓(五錢),木香(火煨,五錢),檳榔(五錢),蓬朮(火煨,五錢),澤瀉(五錢),甘草(炙,五錢),紅棗(二十四個,去皮、核,焙乾)
上共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淡薑湯送下。
家蓮散(陳□堂傳),治經年久瀉冷泄,及休息痢。
蓮肉(泡去皮、心,微火焙乾,四兩),厚朴(姜炒,一兩),乾薑(炒黑,一兩)
上三味,共為細末,每服二、三匙,米飲下,日三次。
理氣健脾丸(方見脾胃),治脾胃虛弱,久瀉久痢。
依本方,去桔梗,加酒炒白芍藥,其效如神。
實腸丸(黃賓江傳),治久瀉久痢,虛滑不禁及脫肛。臭椿樹根皮,不拘多少,切碎,酒拌,炒為細末,用真阿膠水化開,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湯下。
白話文:
泄瀉
瑞運丸(何春元傳授的方子),治療元氣嚴重虛弱,脾胃功能不佳,導致腹瀉不止,沒有食慾。
藥材:山藥(炒過,二兩),蓮子肉(二兩),白朮(用土炒過,二兩),芡實(二兩),人參(去除蘆頭,一兩),橘紅(一兩),白茯苓(一兩),白芍藥(用酒炒過,一兩),甘草(炙烤過,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取一個雄豬的胃,洗淨後煮爛,搗成泥狀,與藥粉混合製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一百顆,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養元散(註解說:這個方子是治療虛弱性腹瀉的藥方),治療腹瀉,食慾不振。
藥材:糯米(一升,用水浸泡一晚,濾乾後用小火慢慢炒,炒到非常熱),乾山藥(少量),胡椒(少量)。
將以上藥材各自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每天早上用半小杯,再加入少許砂糖,用滾燙的開水沖泡調服,味道極佳,而且不會讓人感到厭惡,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對於婦女子宮虛冷,不易懷孕的情況,長期服用也有助於懷孕。
平胃散,治療因腸胃濕熱引起的腹瀉,伴有腸鳴和多水。
藥材:蒼朮,厚朴,陳皮,甘草(各一錢五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煮水服用。
五苓散,治療與平胃散相同病症。
藥材:白朮,茯苓(各一錢),桂枝(六分),豬苓,澤瀉(各一錢二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煮水服用。
胃苓湯,治療因水濕引起的腹瀉,伴有腹痛。
藥材:陳皮,厚朴,蒼朮,甘草,白朮,茯苓,肉桂,豬苓,澤瀉(各一錢),另加芍藥,黃連(各八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生薑一片,煮水服用。
黃芩湯,治療因腸道積熱引起的腹瀉,排出的糞便黏膩污濁,小便赤澀,脈搏快速,口渴煩躁。
藥材:黃芩(炒過,五錢),芍藥(炒過,三錢),甘草(一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煮水服用。
衛生湯,治療因脾胃虛弱,不能分辨水穀而導致的腹瀉。
藥材:陳皮,茯苓,甘草,人參,白朮,山藥,澤瀉,薏苡仁。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砂仁粉一錢,用水兩碗,煎煮至剩八分時服用。另一方加入蓮子肉、芡實、乾山藥各二兩,也有效果。還有一方用糯米磨成粉,用多少都可以,加入十分之二的百草霜,用水和成餅狀,烙熟食用。還有一方單用糯米,一半生一半炒,煮成粥食用,也有效果。
安胃和脾散,治療脾胃不和,導致胃脘脹悶,腹痛脹滿,沒有食慾,喜歡躺臥,時常嘔吐痰液,打嗝吐酸水,面色發黃,身體消瘦,腹瀉不止,四肢乏力,身體沉重困倦,自汗、盜汗等症狀。
藥材:蒼朮(二兩,用薑炒過),厚朴(五錢,用薑炒過),藿香(五錢),砂仁(五錢),人參(去除蘆頭,五錢),白朮(用土炒過,五錢),白茯苓(五錢),木香(用火煨過,五錢),檳榔(五錢),蓬朮(用火煨過,五錢),澤瀉(五錢),甘草(炙烤過,五錢),紅棗(二十四個,去皮去核,烘乾)。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時用淡薑湯送服。
家蓮散(陳□堂傳授的方子),治療經年累月腹瀉不止的寒性腹瀉,以及反覆發作的痢疾。
藥材:蓮子肉(泡水去除外皮和蓮心,用小火烘乾,四兩),厚朴(用薑炒過,一兩),乾薑(炒黑,一兩)。
將以上三味藥材一同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三匙,用米湯送服,每天三次。
理氣健脾丸(藥方見於脾胃部分),治療脾胃虛弱,長期腹瀉或痢疾。
按照原方,去除桔梗,加入用酒炒過的白芍藥,效果非常好。
實腸丸(黃賓江傳授的方子),治療長期腹瀉或痢疾,因虛弱導致大便滑脫不止及脫肛。臭椿樹根皮,不論多少,切碎後用酒拌勻,炒過研磨成細末,用真阿膠用水化開,和藥末製成丸子,像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顆,空腹時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