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

《古今醫鑑》~ 卷之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四 (1)

1. 口病

牛黃散,治小兒口中百病,鵝口口瘡,重齶不能吮乳,及咽喉腫塞,一切熱毒。

牛黃(一分),片腦(一分),硼砂(一分),雄黃(二分),青黛(二分),朴硝(一分半),黃連(八分,末),黃柏(八分,末),辰砂(二分)

上為細末,每少許,敷口內。

瀉心湯,治小兒口疳。

黃連為末,每一字,蜜水調服。

小兒口苦生瘡,乃心脾受熱。口瘡赤,心臟熱;口瘡白,脾冷;口瘡黃,脾臟熱。

吳茱萸末,醋調敷腳心,移熱即愈。藥性雖熱,能引熱下行,其功至良。

2. 牙疳

玉蟾散,治小兒走馬牙疳,牙齦臭爛,侵蝕唇鼻,先用甘草水洗淨,令血出塗之,亦理身上肥瘡,但是疳瘡用之,立效。

蚵皮(即蝦蟆,不鳴不跳者是,用黃泥裹,火煨焦,二錢半),黃連(二錢半),麝香(少許),青黛(一錢)

上為末,濕則乾摻,干則香油調抹之。

一方,治小兒走馬牙疳,一時腐爛,即死。

婦人便桶中白垢,火煅一錢許,入銅綠三分,麝香一分半,敷之立已。

立效散,治走馬牙疳。

黃丹(水飛),枯礬,京棗(連核燒存性)

共為細末,敷之神效。

3. 眼病

拔毒膏,治嬰兒患眼腫痛。

熟地黃一兩,以新汲水浸透,搗爛貼兩腳心,布裹住,效。

一方,治小兒赤眼。

黃連末,水調貼腳心,干則水濕之。

一方,治小兒熱眼。

南星(四分),大黃(六分)

上為末,陳醋調勻,左眼敷右腳底,右眼敷左腳底,裹腳纏縛,俟口內聞藥氣即愈。

4. 頭瘡

治小兒頭瘡,胎毒等瘡。

白芷(一兩),花椒(五錢),黃丹(五錢),枯礬(二錢),五倍子(一兩)

上為末,干則香油調搽,濕則乾摻之。

治肥瘡黃水瘡(秘方)

紅棗(燒灰,一錢),枯礬(一錢),黃丹(一錢),松香(一錢),宮粉(五分),銀珠(三分)

上為末,濕則乾摻之,干則香油調搽。

5. 發斑

治小兒常發風癍,及腳常紅腫,此脾經風熱也。

防風通聖散去硝黃,加鼠黏子酒炒,黃連為末服之。外用防風白芷薄荷黃芩、黃連、黃耆黃柏煎湯,浴洗避風。

6. 小兒諸方

保嬰百中膏(京師傳),治小兒疳癖瀉痢,咳嗽不肯服藥,及治跌撲傷損手足肩背,並寒濕腳氣,疼痛不可忍者。

瀝青(二斤半),威靈仙(一兩),蓖麻子(去殼,一百二十枚,研),黃蠟(二兩),乳香(一兩,另研),沒藥(一兩,另研),真麻油(夏二兩,春秋三兩,冬四兩),木鱉子(去殼,二十八個,切碎,研)

上先將瀝青同威靈仙下鍋熬化,以槐柳枝攪勻,須慢慢滴入水中,不黏手,拔如金絲狀方可。如硬再旋加油少許,如軟加瀝青。試得如法,卻下乳香、沒藥末,起鍋在灰上,再用柳條攪數百次;又以粗布濾膏在水盆內,拔扯如金絲,頻換水浸二日,卻用小銚盛頓。如落馬墜車,於破傷疼痛處,火上炙熱,貼透骨肉為驗,連換熱水數次,浴之則熱血聚處即消。小兒疳癖,貼患處;瀉痢,貼肚上;咳嗽,貼背心上。

混元丹(鮑思齋傳),養元氣,和脾胃,清火退熱,化痰理嗽,定喘安神,鎮驚卻風,止瀉消積,化痞止汗,消脹,利小便,小兒百病。

黃耆(一錢,蜜炙),人參(去蘆,一錢),縮砂(去皮,二錢),白茯神(去心,皮,二錢半),益智(去殼,六錢),莪朮(火煨,三錢),山藥(薑汁炒,二錢半),遠志甘草水泡,去心,一錢半),桔梗(一錢),香附(一兩,蜜水煮過),甘松(八錢半),牛黃(一分),麝香(三釐),金箔(十片),滑石(六兩,用牡丹皮五兩煎,去水丹,煮水乾為度,滑石用青色者佳,如無用白者),辰砂(一兩,甘草一兩,水煮半日,去甘草不用),粉草(一兩,半生半煨),木香(一錢),白茯苓(去皮,二錢半)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小雀卵大,金箔為衣。每服一丸,米湯研化服。驚風,薄荷湯研化服。

萬億丸(方見通治),治小兒百病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