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鑑》~ 卷之一 (4)
卷之一 (4)
1. 歸空十法
一法:天鼓不鳴,叩齒不響,命終。二法:天柱倒,上燈後用左手按己額上,觀臂許大,命終。三法:樓頭鼓響,兩手掩耳,次將指彈不響音,命終。四法:神光不在,燈後不見黑影,暗中用手掐眼皮,睛中不光起,命終。五法:曹溪神水乾,舌津液不出者,若無命,命終。
六法:釣罷竿,腎子縮入腹,左三右四,命終。七法:地獄鬨動,忽然左腳有似針刺,命終。八法:己影向燈後見影,命終。九法:丹府水火相推,腹中腎痛,寒毛豎起,命終。十法:神明不在,遍身如蟻子行,胸前蛇走,命終。
白話文:
一法:如果敲擊頭頂(象徵天鼓)沒有聲音,咬合牙齒也聽不到響聲,表示生命即將結束。
二法:如果頭部向後傾斜(象徵天柱倒),在燈光下,用左手按住自己的額頭,如果看不清手臂大小,表示生命即將結束。
三法:如果雙手掩住耳朵,再彈動手指聽不到聲音,表示生命即將結束。
四法:如果精神光芒消失,在燈光後面看不到自己的黑影,黑暗中用手掐眼皮,眼睛裡看不到光芒,表示生命即將結束。
五法:如果口中的津液不再分泌,如同曹溪的神水乾涸,如果沒有生命跡象,表示生命即將結束。
六法:如果腎臟收縮進入腹部,左側三次右側四次,表示生命即將結束。
七法:如果突然感覺到左腳像被針刺一樣,表示生命即將結束。
八法:如果站在燈光後面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表示生命即將結束。
九法:如果丹田部位的水火不平衡,導致腹部腎臟疼痛,全身寒毛豎立,表示生命即將結束。
十法:如果神智不清,全身感覺像是有螞蟻爬行,胸口有如蛇行,表示生命即將結束。
2. 病機
3. 雜病賦
病機玄蘊,脈理幽深。雖聖經之備載,匪師授而罔明。處百病而決死生,須探陰陽脈候,訂七方而施藥石;當推苦樂志形,邪之所客,標本莫逃乎六氣。病之所起,樞機不越乎四因。一辨色、二辨音、乃醫家聖神妙用。三折肱,九折臂,原病者感受輿情。能窮浮、沉、遲、數、滑、澀、大、緩八脈之奧,便知表、里、虛、實、寒、熱、邪、正八要之名。八脈為諸脈綱領,八要是眾病權衡。
澀為血少精傷,責責然往來澀滯,如刀刮竹之狀;滑為痰多氣盛,替替然應指圓滑,似珠流動之形。遲寒數熱,紀至數多少;浮表沉里,在舉按重輕。緩則正復,和若春風柳舞,大則病進,勢如秋水潮生。六脈同等者,喜其勿藥;六脈偏盛者,憂其採薪。表宜汗解,里即下平。
救表則桂枝耆芍,救里則姜附參苓。病有虛實之殊,虛者補而實者瀉;邪有寒熱之異,寒者溫而熱者清。外邪是風寒暑濕燥之所客,內邪則虛實賊微正之相乘。正乃胃之真氣,良由國之鯁臣。驅邪如逐寇盜,必亟攻而盡剿;養正如待小人,在修已而正心。地土厚薄,究有餘不足之稟賦;運氣勝復,推太過不及之流行。
脈病既得乎心法,用藥奚患乎弗靈?原夫中風,當分真偽。真者,見六經形證,有中臟腑、血脈之分;偽者,遵三子發揮,有屬濕火,氣虛之謂。中臟命危,中腑肢廢。在經絡則口眼喎斜,中血脈則半身不遂。僵仆卒倒,必用補湯;痰氣擁塞,可行吐劑。手足瘛瘲曰搐,背項反張曰痓。
或為風痱偏枯,或變風痹、風懿,癱瘓痿易,四肢緩而不仁,風濕寒並,三氣合而為痹。雖善行數變之莫測,皆木勝風淫之所致。雪霜凜冽總是寒邪;酷日炎蒸皆為暑類。傷寒則脈緊身寒,中暑則脈虛熱熾。暑當斂補而清,寒可溫散而去。諸痙強直,體重附腫,由山澤風雨濕蒸;諸澀枯涸,幹勁皴揭,皆天地肅清燥氣。
濕則害其皮肉,燥則涸其腸胃,西北風高土燥,嘗苦渴閉癰瘍;東南地卑水濕,多染癉腫泄痢。其邪有傷有中,蓋傷之淺,而中之深。在人有壯有怯,故壯者行而怯者劇。天人七火,君相五志,為工者能知直折順性之理,而術可通神。善醫者解行反法求屬之道,而病無不治。
虛火實火,補瀉各合乎宜;濕熱火熱,攻發必異乎劑。既通六氣之機,可垂千古之譽。嘗聞血屬陰,不足則生熱,斯河間之確論;氣屬陽,有餘便是火,佩丹溪之格言。氣盛者為喘急,為脹滿,為痞塞,兼降火必自己;血虛者為吐衄,為勞瘵,為煩蒸,非清熱而難痊。理中湯治脾胃虛冷,潤下丸化胸膈痰涎。
暴嘔吐逆,為寒所致;久嗽咯血,是火之愆。平胃散療濕勝濡泄不止。益榮湯治怔忡恍忽無眠。枳殼散、達生散令孕婦束胎而易產。麻仁丸、潤腸丸治老人少血而難便。定驚悸,須索牛黃、琥珀;化仗鶴蝨雷丸。通閉以葵菜、菠䔖,取其滑能利竅;消癭以昆布、海藻,因其咸能軟堅。
斯先腎之秘妙,啟後進之無傳。所謂夏傷於暑,秋必作瘧。近而暴者,即時可廖;遠而痎者,三日一發。若癉瘧但用清肌,在陰分勿行截藥。人參養胃,治寒多熱少而虛;柴胡清脾,理熱多寒少而渴。自汗陽虧,盜汗陰弱。嗽而無聲有痰兮,脾受濕侵,咳而有聲無痰兮,肺由火爍。
霍亂有寒有暑,何《局方》議乎辛溫?積聚有虛有實,豈世俗偏於峻削?當知木鬱可令吐達;金鬱泄而土鬱奪,水鬱折而火鬱發。泄發即汗利之稱,折奪是攻抑之別。倒倉廩,去陳莝,中州盪滌良方;開鬼門,潔淨府,上下分消妙法。如斯瞑眩,反掌生殺,輒有一失,悔噬臍之莫追,因而再逆,恥方成之弗約。
大抵暴病非熱,久病非寒。臀背生疽,良由熱積所致;心腹卒痛,卻乃暴寒所幹。五泄五癉因濕熱,惟利水為尚;三消三衄為燥火,若滋陰自安。嘔吐咳逆,咎歸於胃;陰㿗疝瘕,統屬於肝。液歸心而作汗,斂之者黃耆六一;熱內熾而發疹,消之者人參化斑。身不安兮為躁,心不寧兮為煩,忽然寒僵起粟,昏冒者名為屍厥,卒爾跌僕流涎,時醒者號曰癲癇。腹滿吞酸,此是胃中留飲。
胸膨噯氣,蓋緣膈上停痰,欲挽回春之力,當修起死之丹。竊謂陰陽二證,療各不同,內外兩傷,治須審別。內傷外傷,辨口鼻呼吸之情;陰證陽證,察尺寸往來之脈,既明內外陰陽,便知虛實冷熱。曰濁曰帶,有赤有白,或屬痰而或屬火。白於氣而赤於血,本無寒熱之分,但有虛實之說,痢亦同然。
瘀積濕熱,勿行淡滲兜澀湯丸,可用汗下寒溫湧泄。導赤散通小便癃閉,溫白丸解大腸痛結,地骨皮散退勞熱偏宜,青礞石丸化結痰甚捷。火鬱者必捫其肌,胎死者可驗其舌。玄胡、苦楝醫寒疝控引於二丸;當歸、龍薈,瀉濕熱痛攻於兩脅。諳曉陰陽虛實之情,便是醫家玄妙之訣。
當以諸痛為實,諸癢為虛。虛者精氣不足,實者邪氣有餘。泄瀉有腸垢、鶩溏,若滑脫則兜澀為當;腹痛有食積鬱熱,倘陰寒則姜附可施。厥心痛者,客寒犯胃,手足溫者,溫散即已。真頭痛者,入連於腦,爪甲黑者,危篤難醫。結陽則肢腫有準,結陰則便血無疑。足膝屈弱曰腳氣,腫痛者濕多熱甚。
腰痛不已曰腎虛,閃挫者氣滯血瘀。巔頂苦疼,藥尊藁本,鼻淵不止,方選莘荑。手麻有濕痰死血,手木緣風濕氣虛,淋瀝似欲通不通。氣虛者清心蓮子。便血審先糞後糞。陰結者平胃地榆。蓋聞溲便不利謂之類,飲食不下謂之格,乃陰陽有所偏乘,故脈息因而復溢。咳血與嘔血不同,咳血嗽起,嘔血逆來。
吞酸與吐酸各別,吞酸刺心,吐酸湧出。水停心下曰飲,水積脅下曰癖。行水以澤瀉、茯苓,攻癖以芫花、大戟。控涎丹雖云峻利,可逐伏痰;保和丸性味溫平,能消食積。溺血則血去無痛,有痛者自是赤淋。短氣乃氣難布息,粗息者卻為喘急。胃脘當心而痛,要分客熱客寒;遍身歷節而疼,須辨屬風屬濕。
通聖散專療諸風,越鞠丸能開六郁。虛弱者目眩頭暈,亦本痰火而成;濕熱者精滑夢遺,或為思想而得。緣雜病緒緊無據,機要難明,非傷寒經絡有憑,形證可識,臨病若能三思,用藥終無一失,略舉眾疾之端,俾為後學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