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鑑》~ 卷之十 (1)
卷之十 (1)
1. 心痛
脈
沉弦細動,皆是痛證。心痛在寸,腹痛在關,下部在尺,脈象顯然。堅實不大便者下之,痛甚者脈必伏。陽微陰弦短而澀者,皆心痛也。脈沉細而遲者,易治。浮大弦長,皆難治。
病
夫心痛者,即胃脘痛也。其種有九:曰飲,曰食,曰風,曰冷,曰熱,曰悸,曰蟲,曰疰,曰去來痛。名雖不同,未有不由清痰食積鬱於中,七情九氣觸於內之所致也。治法須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氣,口得寒物,而病於初傳之時,當以溫散,或溫利之藥。若得稍久,則成郁矣。
鬱則成熱,又當以溫散藥內加苦寒之藥,溫治其標,寒治其本也。由是古方多用山梔為君,熱藥為之嚮導,則邪易伏而病易安。若縱恣口腹,不謹調食,則病復作,必難治也,此病日久,不食亦不死。若痛方止,便吃還痛,必須三五服藥後,漸而少食,庶獲痊愈。其有真心痛者,因太陽觸犯心君,或汙血衝心而痛極,手足青過節者,旦發而夕死,非藥所能治也。
白話文:
脈象:
沈弦細動,都是疼痛的症狀。心痛在寸的位置,腹部疼痛在關的位置,下部疼痛在尺的位置,脈象表現得很明顯。如果脈象堅實且排便困難,需要進行治療。疼痛嚴重時脈象會變得隱藏。陽微陰弦、短而澀的脈象,都是心痛的特徵。脈象沈細而遲緩的,比較容易治療。浮大弦長的脈象,則比較難治。
病狀:
心痛就是胃脢痛。其種類有九種:飲食、食物、風寒、冷熱、心悸、蟲咬、暈眩、往返疼痛。雖然名字不同,但無一不是因為在體內積聚了清痰、食物殘渣、鬱積,或是情緒、氣候的影響導致的。治療時需區分新舊病狀,若是知道身體受到寒氣影響,口裡接觸到寒物,且疾病剛開始發作時,應該使用溫和散寒的藥物,或者溫和利尿的藥物。如果病情持續時間較長,則可能會產生鬱積,進而引起熱症,此時應在溫和散寒的藥物中加入苦寒的藥物,以溫和治療表面的病症,苦寒藥物則針對根本問題進行治療。因此,古方中常常用山梔作為主要藥物,配合熱性藥物作為引導,這樣可以更容易讓邪氣隱藏,使病情得到緩解。但如果放任飲食,不注意調理飲食,那麼疾病就會反覆發作,這時治療就很困難了。這種疾病即使長期存在,不吃東西也未必會死亡。如果疼痛停止後馬上又開始疼痛,必須在服用三五次藥物後,逐漸減少食量,這樣纔有可能完全康復。對於真正的心痛來說,通常是因為太陽部位觸犯心臟君主,或是污血衝擊心臟導致疼痛至極,手腳青紫過節。這種情況在早晨發作,晚上就可能死亡,這種情況下,即使是藥物也難以治療。
治
諸痛不可用補氣,氣旺不通,而痛愈甚。故云: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也。
一、凡痛在心,連兩脅至兩乳下,牽引背板、匙骨下而痛者,實熱也。
一、凡痛在小腹,連臍左右上下㽲痛,手足厥冷者,虛寒也。
一、凡心痛以物拄按則痛止者,挾虛也,以二陳湯加炒乾姜和之。
一、凡心痛因平日喜食熱物,所以致流於胃口作疼痛,用桃仁承氣湯下之,若輕者用韭汁、桔梗能提氣,血藥中兼用之。
一、凡心膈大痛,攻走腰背,發厥嘔吐,諸藥不效者,就吐中以鵝翎探之,出痰積碗許,而痛即止。
白話文:
治
各種疼痛不可使用補氣藥物,因為氣盛而不通,疼痛反而會加劇。因此古人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一、凡是心痛,痛感連著兩側脅肋至兩乳下方,牽引背部脊骨、鎖骨下方而疼痛的,屬於實熱。
二、凡是小腹疼痛,連著臍周圍上下絞痛,手腳冰冷的,屬於虛寒。
三、凡是心痛,用手按壓就會止痛的,屬於虛寒夾雜,可以用二陳湯加炒乾薑調治。
四、凡是心痛是因為平時喜歡吃熱性食物,導致疼痛感在胃部發作的,可以用桃仁承氣湯瀉下。如果症狀較輕,可以用韭菜汁和桔梗,因為它們能夠提氣,可在藥方中加入。
五、凡是心膈部位劇烈疼痛,痛感蔓延到腰背部,並且出現昏厥、嘔吐,服用藥物無效的情況,可以用鵝翎探吐,吐出痰積物,如果吐出碗許痰積,疼痛就會停止。
一、蟲痛者,必面上白斑唇紅,又痛後便能食,時作時止是也,用二陳湯加苦楝根皮煎服。上半月蟲頭向上易治,下半月蟲頭向下難治。或曰痛而久臥不安,自按心腹時大叫,或青,或黃唇緩目無精光者,蟲痛也。又曰:腹痛肚大青筋者,取蟲丸主之。
一、心痛卒急無藥,以鹽置刀頭,燒紅淬入水中,乘熱飲之,吐痰而愈。此法治攪腸痧,大痛已死者,立效。
謹按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夫胃脘、心脾痛者,或因身受寒邪,口食冷物,內有鬱熱,素有頑痰、死血,或因惱怒氣滯,蟲動作痛,種種不同,若不分而治之,何能愈乎?余曰:是寒則溫之,是熱則清之,是痰則化之,是血則散之,是氣則順之,是蟲則殺之,庶乎臨證不眩惑矣。
白話文:
一、如果肚子裡有蟲子會疼痛,那麼臉上可能會出現白色斑點,嘴脣會變紅,疼痛之後胃口反而會好,這種疼痛會時而來時而去。使用方法是二陳湯加上苦楝樹皮煎煮後服用。上半月蟲子的頭部在上方比較容易治療,下半月蟲子的頭部在下方就比較難治療。有人說如果疼痛持續且睡覺不安穩,自己摸著胸口或腹部時會大喊,嘴脣或眼珠顏色發青或黃,這種情況就是蟲子引起的疼痛。又有一說法:如果肚子痛,肚子大而且有青筋,可以用蟲丸來治療。
一、如果突然感到心痛卻沒有藥可以吃,可以在刀頭放鹽,然後燒紅後蘸入開水中,趁熱喝下去,可以吐出痰來治好症狀。這方法對治腸胃疼痛非常有效,對於已經疼痛到無法存活的情況,立竿見影。
請注意,疼痛表示不暢通,暢通了就不會疼。胃部、心臟和脾臟疼痛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包括身體受到寒邪侵襲、吃了冷食、體內積熱、長期有痰或死血,或者因為煩躁、生氣導致氣機阻塞,蟲子活動也會引起疼痛,這些情況各不相同。如果不分清原因就進行治療,怎麼能夠痊癒呢?我的看法是:如果是寒邪就用溫暖的方法,如果是熱邪就用清涼的方法,如果是痰就用化解的方法,如果是血塊就用疏散的方法,如果是氣機阻塞就用順暢的方法,如果是蟲子就用殺蟲的方法,這樣臨牀治療時纔不會迷惑。
方
清熱解鬱湯(西園公方),治心痛,即胃脘痛,一服即止。
山梔仁(炒黑,一錢半),枳殼(麵炒,一錢),西芎(一錢),黃連(炒,七分),陳皮(五分),蒼朮(米泔浸,七分),香附(一錢),乾薑(炒黑,五分),甘草(五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熱服。服後戒飯食大半日,渣再煎服。
白話文:
清熱解鬱湯 方
出自西園公方,主治心痛,也就是胃脘痛,服用一劑即可止痛。
藥材:
- 山梔仁(炒黑,一錢半)
- 枳殼(麵炒,一錢)
- 西芎(一錢)
- 黃連(炒,七分)
- 陳皮(五分)
- 蒼朮(米泔浸,七分)
- 香附(一錢)
- 乾薑(炒黑,五分)
- 甘草(五分)
用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取一劑份量,加入生薑三片,用清水煎煮至沸騰後服用。服用後禁食半日,藥渣再煎煮一次服用。
倉卒散(秘方)
山梔仁(炒黑,五錢)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煎服。一方加川芎一錢,尤妙。
一方單用梔子炒,為末,每服二三匙。心痛、腹痛薑湯調下。痢作肚痛,黃酒調下,四肢浮腫,米飲調下;小便淋瀝,白湯調下。
平氣散(劉孟門傳),治心痛。
蒼朮(一錢五分),梔子(一錢五分),當歸(一錢),青皮(一錢),陳皮(一錢),枳殼(一錢),木香(一錢,臨熟時入木香再煎),甘草(三分)
白話文:
倉卒散(秘方)
藥材:
- 山梔仁(炒黑,五錢)
用法:
-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取一劑量,加入生薑三片,煎煮服用。
- 另一方可在上述方劑中加入川芎一錢,效果更佳。
另有單用梔子治療方法:
- 將梔子炒熟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到三匙。
- 心痛、腹痛時,用薑湯調服。
- 痢疾腹痛時,用黃酒調服。
- 四肢浮腫時,用米湯調服。
- 小便淋瀝時,用白湯調服。
平氣散(劉孟門傳),治心痛
藥材:
- 蒼朮(一錢五分)
- 梔子(一錢五分)
- 當歸(一錢)
- 青皮(一錢)
- 陳皮(一錢)
- 枳殼(一錢)
- 木香(一錢,藥快煎好時再加入木香繼續煎煮)
- 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一大碗,煎至七分,通口服。
清郁散,〔批〕(按此方治心胃鬱火作痛調和之劑),治胃中有伏火,膈上有稠痰,胃口作痛,及噁心,嘔吐清水,或作酸水醋,心煩悶。
陳皮(一錢),半夏(一錢,香油炒),白伏苓(一錢),蒼朮(一錢,米泔浸炒),川芎(六分),乾薑(五分,炒黑),香附(童便炒,一錢),神麯(炒,一錢),黃連(薑汁炒,一錢),梔子(薑汁炒一錢),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煎服。嘔吐甚,加藿香四分,砂仁四分。此方為丸服亦妙。
白話文:
清郁散 方劑說明及用法
方劑組成:
- 陳皮:一錢
- 半夏:一錢(用香油炒)
- 白茯苓:一錢
- 蒼朮:一錢(用米泔水浸泡後炒)
- 川芎:六分
- 乾薑:五分(炒黑)
- 香附:一錢(用童便炒)
- 神麴:一錢(炒)
- 黃連:一錢(用薑汁炒)
- 梔子:一錢(用薑汁炒)
- 甘草:三分
用法:
-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取一劑份量。
- 加入生薑三片,用水一大碗煎煮。
- 煎至藥液剩下七分,去渣,趁熱服用。
- 若嘔吐嚴重,可加藿香四分、砂仁四分。
方劑功效:
- 清除心胃鬱火,調和氣血。
- 針對胃中有伏火,膈膜上有稠痰,胃痛、噁心、嘔吐清水或酸水醋,心煩悶等症狀。
備註:
- 此方可製成丸劑服用,效果也很好。
藥方批註:
此方為治療心胃鬱火作痛的調和之劑。
宣氣散(嚴發十傳),治心胃刺痛,牽引胸膈疼痛,內有實熱,脈數有力者。
梔子仁(鹽酒炒),滑石,大黃,木香
上先將梔子以生薑煎湯,余藥入湯內濃磨溫服。在上必吐痰,在下必瀉,其痛立止。外以蘿蔔子炒,絹包頻熨痛處。
利氣丸(方見諸氣門),治心胃氣滯、食積,鬱熱作痛。
加減柴胡湯(西園公制),治實熱湊上,心腹作痛,發熱不止。
白話文:
【宣氣散】(出自嚴發十傳),適用於心胃刺痛,連帶胸膈疼痛,內部有實熱,脈搏快速有力的情況。
- 梔子仁(用鹽與米酒炒過),滑石,大黃,木香
使用方法:首先將梔子用生薑煎湯,再將其他藥物加入湯中,濃縮後溫服。服用後,有可能會出現嘔吐痰液或腹瀉的情況,疼痛會立即停止。外用蘿蔔子炒熟,用絹布包裹後頻繁地敷在疼痛的地方。
【利氣丸】(詳見諸氣門),適用於心胃氣滯、食積,以及因鬱熱而導致的疼痛。
【加減柴胡湯】(由西園公制訂),適用於實熱上湧,心腹疼痛,發熱持續不退的症狀。
柴胡(一兩),黃芩(七錢半),半夏(七錢半),枳殼(一兩),赤芍(一兩),山梔子(去殼,四兩,半生半炒)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煎服。
利氣保安湯(西園公制)〔批〕(按此方治心胃實熱作痛清熱之劑),治氣痛,已服通利之藥,下後餘熱作痛,或痛在小腹者。
柴胡,青皮,枳殼,香附,鬱金,木通,赤芍,山梔仁(各等分,炒)
四聖散(段千戶傳),治心痛、肚腹痛,陰證絞腸痧神效。
白話文:
柴胡一兩,黃芩七錢半,半夏七錢半,枳殼一兩,赤芍一兩,山梔子去殼,四兩,半生半炒。以上藥材研磨成粉,加入生薑三片,煎煮服用。此方名為利氣保安湯,適用於心胃實熱作痛,或服通利藥後餘熱作痛,或小腹疼痛者。
柴胡、青皮、枳殼、香附、鬱金、木通、赤芍、山梔仁各等分,炒製後研磨成粉。此方名為四聖散,適用於心痛、肚腹痛,尤其是陰證絞腸痧,效果顯著。
五靈脂(炒出煙),桃仁(麵炒黃色,去皮尖),草烏(水泡,一日一換,浸七日,去皮尖,切作片,用新瓦焙乾,各用一兩),青黛(二錢,入藥八錢,為末)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或十七丸,用艾葉七片炒出煙,陳酒一鍾,入鍋去艾,溫艾湯送下。
一用倉卒散,治氣自腰腹間攻心,痛不可忍,腹中冰冷自汗,如洗手足,攣急厥冷。
白話文:
藥方
- 五靈脂(炒至冒煙),桃仁(用麵粉炒至黃色,去皮尖),草烏(水泡七天,每日換水,去皮尖,切片,用新瓦片焙乾,每種用一兩)。
- 青黛(二錢,與其他藥材共八錢,研磨成粉)。
將以上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五至十七丸,用艾葉七片炒至冒煙,以陳酒一盅加入鍋中,去除艾葉,溫熱艾湯送服藥丸。
功效
此方名為「倉卒散」,可治氣從腰腹間攻心,疼痛難忍,腹部冰冷,自汗如洗手足,手腳抽筋,厥冷等症狀。
山梔子(大者四十九個,連皮搗爛炒),大附子(一枚,泡,去皮)
上為末,每服二錢,酒煎八分溫服。
丁胡三建湯,〔批〕(按此方治心胃冷氣作痛辛溫之劑),治冷心疼,面青唇黑,手足厥冷。
丁香,良薑,官桂(各一錢五分)
上銼一劑,水一碗,煎七分,用胡椒五十粒,炒黃色為末,調入湯藥內,頓服。
救急奇方,治男婦心疼,禁了牙關欲死者。
隔年老蔥白三五根,去皮、須、葉,搗成膏,將病人斡開口,用銅匙將膏送入喉中,用香油四兩灌送,但得蔥膏下喉。少時將腹中所停蟲病等物化為黃水,微利為佳,永不再發。
白話文:
【山梔子(選大者四十九個,連皮打碎後炒),大附子(取一枚,泡軟,去皮)】
以上成分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用熱酒煎煮至八分量後溫服。
「丁胡三建湯」,【注】(按照此配方治療心胃寒冷引起的疼痛,屬辛溫類藥物),用於治療心臟疼痛,面色蒼白、嘴脣深黑,四肢冰涼的情況。
丁香、良姜、官桂(各取一錢五分)
將以上成分研磨成一劑,用水一碗,煎煮至七分量,加入五十粒胡椒,炒至金黃色後研磨成粉末,與湯藥混合,一次服用。
「救急奇方」,用於治療男女的心臟疼痛,對於牙關緊閉、生命垂危的病人有奇效。
使用隔年老蔥白三五根,去掉皮、根和葉,打成膏狀,將病人嘴張開,用銅匙將膏狀物送入口中,再灌入四兩香油,只需讓蔥膏進入咽喉。不久後,腹部存留的蟲病等物質會轉化為黃水,輕微排便即可,並且這種情況不會再次發生。
追蟲丸,治蟲咬心痛。
乾漆(五錢,炒去煙),雄黃(二錢五分),巴豆霜(一錢)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二三丸,有子苦楝根皮煎湯送下。
小金丹,〔批〕(按此方治心胃蟲攻作痛追逐之劑),治蟲之作痛,時痛時止,痛則攻心,口吐清水,人中鼻唇一時青黑者是。
雄黃(一錢),薑黃(一錢),巴豆(去油,一錢),三柰(一錢),丁香(二十五個),人言(三分)
白話文:
追蟲丸用來治療蟲咬引起的胸痛。將乾漆(五錢,炒去煙)、雄黃(二錢五分)、巴豆霜(一錢)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如黍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二三丸,用苦楝根皮煎湯送服。
小金丹專門治療蟲引起的胸痛,症狀為時痛時止,痛時劇烈,痛到心口,口吐清水,人中、鼻唇一時變得青黑。將雄黃(一錢)、薑黃(一錢)、巴豆(去油,一錢)、三柰(一錢)、丁香(二十五個)、人言(三分)研磨成粉末服用。
上為末,用紅棗煮熟去核為丸,如粟米六。每服四、五丸,五六歲兒用六、七丸,或八、九丸,艾葉煎湯,入醋少許,不拘時送下。
心紅散(徐薊川傳),治心痛氣痛,及治孕婦心疼。
銀硃,雞糞(炒焦乾,為末)
上二味,各等分,和一處。每服一錢,熟黃酒調服,即出冷汗立止。
治一切心腹胸腰背疼痛和錐刺(秘方)
花椒為細末,醋和為餅,貼痛處,上用艾搗爛鋪上,發火燒艾,痛即止。
加味枳朮丸,治清痰,酒積、食積、茶積、肉積,在胃脘當心而痛,及痞滿噁心嘈雜,噯氣吞酸,嘔吐脾痰等證,其效如神。
白話文:
上為粉末,使用紅棗煮熟後去除核做成藥丸,形狀類似小麥粒,每次服用四到五顆,五到六歲的兒童使用六到七顆,或者八到九顆。以艾草煎好的湯水,加入少量醋,不限時間服用。
心紅散(由徐薊川傳授),用於治療心痛和氣痛,以及孕婦的心痛。
銀朱,雞糞(需先炒至焦乾,然後研磨成粉)
這兩種材料分別等量,混合在一起。每次服用一錢,用熱黃酒調服,可以立即停止冷汗的產生。
針對所有的心腹胸腰背疼痛和像被針刺一樣的痛感(祕方)
花椒研磨成細粉,與醋混合成餅狀,貼在疼痛處,上面覆蓋艾草,並將艾草搗碎後點燃,疼痛即可緩解。
加味枳朮丸,用於治療痰多、飲酒過量、食物過量、喝茶過量、食用過量肉品導致的胃部不適,表現為胃部中心的疼痛,以及脹滿、噁心、嘈雜、打嗝、反酸、嘔吐脾臟的痰液等症狀,其療效如同神明般神奇。
白朮(三兩),枳實(麵炒黃色),蒼朮(米泔浸三宿,焙),豬苓(去黑皮),川芎,麥櫱面(炒黃色),神麯(炒微色),半夏(湯泡透,各一兩),澤瀉(去毛),赤茯苓(去皮),黃連(陳壁土炒),白螺螄殼(炮,各七錢),縮砂仁,草豆蔻,黃芩(陳壁土炒),青皮(去白),萊菔子(炒),乾生薑(各五錢),陳皮,栝蔞子,香附子(童便炒),厚朴(薑汁製炒),檳榔(各三錢),木香(二錢),甘草(二錢)
白話文:
白朮(三兩),枳實(用麵粉炒至黃色),蒼朮(用米泔水浸泡三天三夜,再烘乾),豬苓(去除黑皮),川芎,麥櫱面(炒至黃色),神麯(炒至微黃色),半夏(用湯泡透,各一兩),澤瀉(去除毛),赤茯苓(去除皮),黃連(用陳壁土炒),白螺螄殼(炮製,各七錢),縮砂仁,草豆蔻,黃芩(用陳壁土炒),青皮(去除白皮),萊菔子(炒),乾生薑(各五錢),陳皮,栝蔞子,香附子(用童子尿炒),厚朴(用薑汁製炒),檳榔(各三錢),木香(二錢),甘草(二錢)
吞酸,加吳茱萸湯泡,寒月五錢,熱月二錢五分;久病挾虛,加人參、白扁豆、石肉各五錢。時常口吐清水,加炒滑石一兩,牡蠣五錢。
上為細末,用青荷葉泡湯浸,晚粳米研粉,作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多至一百丸,清米飲送下。
白話文:
如果感到胃酸,可以用吳茱萸湯泡服,冬天用五錢,夏天用二錢五分;如果久病體虛,可以加人參、白扁豆、石肉各五錢。如果經常吐清水,可以加炒滑石一兩、牡蠣五錢。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青荷葉泡水浸泡,再用晚粳米研磨成粉,製成糊狀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七十到一百丸,用清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