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

《古今醫鑑》~ 卷之九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6)

1. 口舌

《內經》曰: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夫口之為病,或為重舌、木舌,或為糜爛生瘡,或見酸苦辛鹹味。原其所因,未有不因七情煩擾,五味過傷之所致也。經曰:陰之五宮,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也。是以肝熱則口酸,心熱則口苦,脾熱則口甘,肺熱則口辛,腎熱則口咸。

有口淡者,知胃熱也。外有謀慮不決,肝移熱於膽而口苦者。亦有脾胃氣弱,木乘土位而口酸者。或膀胱移熱於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生瘡潰爛,則傷寒狐惑之證,上唇生瘡,蟲食其臟;下唇生瘡,蟲食其肛也。又舌吐不收,名曰陽強;舌縮不能言,名曰陰強。

綠袍散,治口瘡。

黃柏(去粗皮,一兩),青黛(三錢)

上為末,摻患處噙之,吐出涎即愈。一方加密陀僧一錢。

赴宴散(段干兵傳)〔批〕(按此方治口瘡外敷之劑),治口瘡。

黃連,黃柏,黃芩,梔子,細辛,乾薑

上各等分,為細末,先用米泔水漱口,後搽藥於患處,吐咽不拘,神效。

升麻散,治上膈癰毒,舌上生瘡,咽喉腫痛。

升麻,赤芍,人參,桔梗,乾葛(各錢半),甘草(七分)

上銼一劑,水煎,徐徐服之。

《內經》曰:膀胱移熱於小腸,膈腸不便,上口為糜,五苓散合導赤散一服而愈。

〔批〕(按此方治口瘡內服之劑),凡口瘡服涼藥不愈者,乃中氣虛,相火泛上無制,用理中湯治之即愈,甚者加附子,或用官桂末摻之。

上清丸(王天中傳)〔批〕(按此方治口瘡噙化之劑),治口舌痛生瘡。

薄荷葉(三兩),硼砂(五錢),天花粉(一兩),天竺黃(五錢),風化硝,百藥煎,防風,孩兒茶(各一兩),桔梗(七錢),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噙口中,徐化下。

香茶餅,清膈化痰香口。

孩兒茶(四兩),桂花(一兩),南薄荷葉(一兩),硼砂(五錢)

上為末,用甘草煮汁,熬膏作餅,噙化嚥下,美味香甜。

硼砂丸(王天中傳)〔批〕(按此方清上香口之劑),治口氣,口乾,口舌生瘡。

硼砂(二錢),片腦,麝香(各一分),馬牙硝(風化,四錢),寒水石(煅,一錢)

上為末,用甘草膏為丸,如麻子大。不拘時含一丸,咽津。

口唇緊小,不能開口,不能飲食,不治即死,用白布作燈炷如指大,安刀斧上燃燒,令刀上汗出,拭取敷唇上,日二三度,或用舊青布燒灰,調清服,或和豬脂塗敷。又以蛇蛻燒灰,先拭淨敷之;又宜燒亂髮、蜂房、六畜毛灰,豬脂調敷。

治唇緊燥裂生瘡。

橄欖不拘多少,燒灰,豬脂和敷患處。

治口唇裂破成瘡(劉太府方)

爐甘石(二錢,火煅),文蛤(一兩),黃柏(一兩),蒼朮(五錢)

除甘石外,三味同炒赤色,共研極細,入片腦三分,再研,用蠟油調敷唇上。

補唇舌方(太醫院傳)

用鮮蟹燒灰,每二錢,用乳香、沒藥各二分半塗之,即生肉。如多,去唇舌,用川烏、草烏為末,攤紙一條,以涼水調合貼之,即不覺疼,可用刀取。如流血,以陳石灰塗之即止。愈後舌硬,用雞冠血點之即軟。

舌強腫如豬胞,以針刺舌下兩傍大脈,血出即消。勿刺著中央脈,令人血不止,則以火燒銅箸烙之;或以雜草燒鑊鏽,醋調敷舌上下,脫去再敷,須臾即消。此患人多不識,失治則死。凡舌腫,舌下必有蟲狀如螻蛄臥蠶,有頭有尾,頭小白,可燒鐵釘烙頭上即消。

治舌上腫硬。

百草霜,海鹽(各等分)

上為末,井花水調敷。

又方

真蒲黃末,頻摻舌上,內以黃連一味,煎湯服之,以瀉心火。

病機云:舌長過寸,研冰片敷之即收。

治舌無故出血如線,以槐花為末,摻之即止。

治舌忽脹出口外,俗云是蜈蚣毒,用雄雞血一小盞浸之,即縮入。

白話文:

【病症】

根據《內經》所述,顏色黃代表與脾臟相關,其表現在口部,精華藏於脾臟,因此疾病會反映在舌頭上。口部的疾病可能包括雙重舌、舌頭腫大、潰瘍、或是口中有酸、苦、辛、鹹的味道。究其原因,都是由情緒波動和飲食過度所導致。例如,肝臟過熱會使口中有酸味,心臟過熱會產生苦味,脾臟過熱會感到甘甜,肺臟過熱會有辛辣感,腎臟過熱則會感到鹹味。

口淡無味可能是胃熱的徵兆。也可能由於肝臟過熱影響膽囊,導致口苦。脾胃虛弱,肝氣過剩,也會引起口酸。膀胱過熱影響小腸,造成消化不良,可能導致口腔潰瘍,這可能與傷寒或狐惑症有關,上脣潰瘍可能影響內臟,下脣潰瘍可能影響肛門。舌頭伸展無法收回被稱為"陽強";舌頭縮回無法說話被稱為"陰強"。

【處方】

-「綠袍散」治療口腔潰瘍。將黃柏去皮,青黛混合,磨成粉末,塗抹在患處,吐出唾液即能緩解。也可以加入密陀僧增加效果。

-「赴宴散」(段幹兵傳)治療口腔潰瘍。將黃連、黃柏、黃芩、梔子、細辛、乾薑均勻混合,細磨成粉,先用米湯漱口,再塗抹藥粉在患處,無論吞下或吐出,都有顯著療效。

-「升麻散」,治療喉嚨腫痛和舌頭潰瘍。將升麻、赤芍、人參、桔梗、乾葛、甘草等份混合,煎水服用。

-對於口腔潰瘍,如果涼性藥物無效,可能是中氣虛弱,可用理中湯治療,嚴重情況可以添加附子,或者使用官桂粉。

-「上清丸」(王天中傳)治療口舌疼痛和潰瘍。將薄荷葉、硼砂、天花粉、天竺黃、風化硝、百藥煎、防風、孩兒茶、桔梗、甘草混合,用蜂蜜製成彈珠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顆,慢慢融化。

-「香茶餅」,清理喉嚨,化痰,使口氣清新。將孩兒茶、桂花、南薄荷葉、硼砂混合,用甘草煮汁熬成膏狀,製成餅狀,服用後可感受到美味與香甜。

-「硼砂丸」(王天中傳)治療口氣、口乾和口腔潰瘍。將硼砂、片腦、麝香、馬牙硝、寒水石混合,用甘草膏製成芝麻大小的丸子,隨時含服。

對於口脣緊閉,無法開口或進食的情況,可使用白布在刀斧上燃燒,待刀斧出現汗水,擦拭後敷在嘴脣上,每日數次。或將舊青布燒成灰,與豬油混合塗抹,也可使用蛇皮燒成灰,清潔後敷在患處。此外,燒亂髮、蜂巢、六畜毛灰,與豬油混合塗抹也有幫助。

治療嘴脣乾裂和潰瘍。將橄欖燒成灰,與豬油混合塗抹在患處。

治療口脣破裂形成潰瘍(劉太府方)。將爐甘石、文蛤、黃柏、蒼朮混合,炒至赤色,再加入片腦,用蠟油調和塗抹在嘴脣上。

補充脣舌的處方(太醫院傳)。使用新鮮蟹殼燒成灰,每次使用2錢,與乳香、沒藥混合塗抹,可促進肉體生長。如果損傷嚴重,去除脣舌,使用川烏、草烏粉,攤在紙上,用涼水調和貼在患處,不會感到疼痛,可以使用刀具處理。如果出血,用陳石灰塗抹即可止血。康復後若舌頭僵硬,使用雞冠血點在舌頭上,即可恢復柔軟。

如果舌頭腫脹如豬胎,應使用針刺舌下兩側的大靜脈,讓血液流出,腫脹就會消退。切勿刺中心靜脈,否則會導致大量出血,需用火燒銅筷烙在舌頭上;或將各種草本燒成鍋鏽,用醋調和敷在舌頭上下,剝離後再次敷上,片刻後腫脹就會消退。這種病情往往不易被認知,若不及時治療會有生命危險。一般來說,舌頭腫脹,舌下必定有類似螻蛄或蠶的寄生蟲,有頭有尾,頭部呈白色,可使用燒熱的鐵釘烙在蟲頭上,就能消除。

治療舌頭腫脹和硬化。將百草霜和海鹽混合,用水調和敷在舌頭上。

另一種方法是使用真蒲黃粉,頻繁地塗抹在舌頭上,同時內服黃連煎湯,以清除心火。

如果舌頭無故出血,使用槐花粉敷在出血處即可止血。

如果舌頭突然腫脹並伸出嘴外,俗稱為蜈蚣毒,使用雄雞血浸泡,舌頭就會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