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

《古今醫鑑》~ 卷之九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3)

1. 面病

《難經》曰:人面獨能耐寒者,何也?蓋人頭者,諸陽之會也,諸陰脈皆至頸、胸中而還,獨諸陽脈皆上至頭,故令面耐寒也。一云:手只六陽之經,雖皆上至頭,而足陽明胃之經,起鼻交額中,入齒中,俠口環唇,倚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穴,或其胃中風熱,或風熱乘之,令人面腫,或面鼻色紫,風刺癮疹,或面熱面寒,隨其經證而治之。

升麻黃連湯,治面熱。

升麻(一錢半),葛根(一錢半),白芍(七分半),川芎(四分半),白芷(二分),薄荷(三分),荊芥(三分),蒼朮(八分半),黃連(五分,酒洗),黃芩(六分,酒洗),犀角(四分半),甘草(五分)

白話文:

《難經》曰:

為什麼人的臉部特別耐寒呢?因為頭部是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所有陰脈都到達頸部、胸部後再回流,而所有陽脈都上達頭部,所以才讓臉部能耐寒。

另有一種說法:手部的六條陽經雖然都上達頭部,但足陽明胃經起於鼻樑,經過額頭,進入牙齒,沿著嘴巴環繞嘴唇,依附著頰車穴,到達耳前,經過客主人穴。如果胃中積聚風熱,或者風熱乘虛而入,就會導致面部腫脹,或面部和鼻樑呈紫色,出現風刺性疹子,或是面部忽冷忽熱。應根據經絡證候進行治療。

升麻黃連湯,治面熱。

升麻(一錢半),葛根(一錢半),白芍(七分半),川芎(四分半),白芷(二分),薄荷(三分),荊芥(三分),蒼朮(八分半),黃連(五分,酒洗),黃芩(六分,酒洗),犀角(四分半),甘草(五分)

上銼一服,水煎,食後服。

升麻白芷湯,治面唇紫黑,乃陽明經氣不足也。

升麻(一錢),葛根(一錢半),芍藥(三分),防風(一錢),白芷(一錢),蒼朮(三分),黃耆(七分),人參(七分),甘草(四分)

上銼一劑,薑、棗煎服,宜早飯後,午時前,取天氣上升於中,使陽易達於面也。

連翹散,治面生谷嘴瘡,俗名粉刺。

連翹,川芎,白芷,黃連,苦參,荊芥,貝母,甘草,桑白皮,山梔子

白話文:

取用一劑藥材,加水煮沸,飯後服用。

升麻白芷湯,用於治療面部和嘴脣呈現紫色或黑色,這是因為陽明經的氣血不足所導致的。

所需藥材包括:升麻(1錢)、葛根(1錢半)、芍藥(3分)、防風(1錢)、白芷(1錢)、蒼朮(3分)、黃耆(7分)、人參(7分)、甘草(4分)。

將上述藥材混合後,加入姜和棗一起煎煮,適合在早晨飯後,中午之前服用。這樣可以利用天氣上升的自然力量,促進陽氣達到臉部。

連翹散,用於治療臉部出現谷嘴瘡,俗稱粉刺。

所需藥材包括:連翹、川芎、白芷、黃連、苦參、荊芥、貝母、甘草、桑白皮、山梔子。

上銼,水煎,食後臨臥服。

清上防風湯,清上焦火,治頭面瘡癤,風熱毒。

防風(一錢),荊芥(五分),連翹(八分),梔子(五分),黃連(五分),黃芩(七分,酒炒),薄荷(五分),川芎(七分),白芷(八分),桔梗(八分),枳殼(五分),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水煎,食後服,加竹瀝尤效。

薑黃丸,治頭面腫大疼痛,並喉痹。

殭蠶(一兩),大黃(二兩)

白話文:

將藥材切碎,用水煎煮,飯後睡前服用。清上防風湯可以清熱解毒,用於治療頭面部瘡癤,風熱毒。配方包括防風、荊芥、連翹、梔子、黃連、黃芩、薄荷、川芎、白芷、桔梗、枳殼、甘草等。將藥材切碎成一劑,用水煎煮,飯後服用,加竹瀝效果更佳。薑黃丸用於治療頭面腫大疼痛,以及喉嚨腫痛。配方包括殭蠶和大黃。

上為末,薑汁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井水入蜜少許,研,徐徐食後呷服。

苦參丸,治肺風皮膚瘙癢,或生癮疥癬,有人病遍身風熱,細疹癢痛,不可忍者,連胸脛臍腹,及近隱處皆然,涎痰亦多,夜不得睡。

苦參(一斤,為末),皂角(去皮,並子)

上用水一斗,將皂角浸揉去濃汁,濾去渣,熬成膏,和苦參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荊芥薄荷酒下,惟酒下亦可。

麥門冬膏(黃賓江),治面上肺風瘡。

白話文:

【苦參丸】,用於治療肺風導致的皮膚瘙癢,或是生長癥瘕、疥癬等病症。對於某些全身性風熱症狀,如細小疹子引起的瘙癢疼痛,難以忍受,從胸部、小腿、腹部到私密部位都如此,且伴有大量唾液和痰,晚上無法安睡的人來說,此方非常有效。

材料如下:苦參(一斤,研磨成粉),皁角(去除外皮和種子)

做法:使用一斗水,將皁角浸泡揉搓,去除濃稠的汁液,過濾掉渣滓,熬煮成膏,然後與苦參粉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粒,用荊芥、薄荷酒送服,也可以單純用酒送服。

【麥門冬膏】(黃賓江),用於治療臉上的肺風瘡。

麥門冬(去心,一斤),橘紅(去白,四兩)

上用水煎汁,熬成膏,入蜜二兩,再熬成,入水中一夜去火毒。每服五匙,滾水化開,食後服,夜將後春容散擦之。

春容散(黃賓江)

白附子(六錢),枯礬(三錢),硫黃(五錢),黑鉛(炒枯,三錢),密陀僧(二兩),輕粉(一錢),黃丹(飛過,一錢),麝香(二分)

上為末,先將冷水擦紅處,濕後以末藥擦之,不可擦破,忌酒色、惱怒。

白話文:

麥門冬(去心,一斤),橘紅(去白,四兩):

將麥門冬去除內心部分,使用一斤的量;橘紅去除白色部分,使用四兩的量。

上用水煎汁,熬成膏,入蜜二兩,再熬成,入水中一夜去火毒。每服五匙,滾水化開,食後服,夜將後春容散擦之。

麥門冬和橘紅加水煮沸,熬製成濃稠的膏狀,加入二兩的蜂蜜,再進行熬製,然後將膏狀物放入水中浸泡一夜,以去除火毒。每次服用時取五匙,用熱水溶解,飯後服用,夜晚在使用春容散來擦拭身體。

春容散(黃賓江):

白附子(六錢),枯礬(三錢),硫黃(五錢),黑鉛(炒至乾燥,三錢),密陀僧(二兩),輕粉(一錢),黃丹(飛過,一錢),麝香(二分)。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先用冷水分幾次擦拭紅腫部位,待濕潤後再塗抹粉末,但不可用力擦拭導致破皮,同時要避免飲酒、性行為和情緒激動。

玉容散,治面生皯𪒟,或生小瘡,或生痙痱、粉刺之類,並皮膚瘙癢,能去垢膩。

皂角(三斤,去皮),升麻(八兩),楮實子(五兩),甘松(五錢),三奈(三錢),砂仁(連皮,五錢),天花粉(一兩),白芷(一兩),白芨(一兩),糯米(一升,另研),白丁香(五錢,須臘月收者),綠豆(一兩,另研)

白話文:

玉容散

功效: 治療面部出現的各種皮膚問題,包括白斑、小瘡、熱痱、粉刺,以及皮膚瘙癢等,並能清除肌膚污垢和油膩。

組成:

  • 皂角 (去皮) - 三斤
  • 升麻 - 八兩
  • 楮實子 - 五兩
  • 甘松 - 五錢
  • 三奈 - 三錢
  • 砂仁 (連皮) - 五錢
  • 天花粉 - 一兩
  • 白芷 - 一兩
  • 白芨 - 一兩
  • 糯米 (研磨) - 一升
  • 白丁香 (臘月收穫) - 五錢
  • 綠豆 (研磨) - 一兩

上為末,和勻,量用洗面,不惟馨香,亦且去垢。一方加藿香五錢,樟腦一錢,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清晨洗面最奇。

如玉散(宗橘泉)〔批〕(按此方治外之劑),治面上一切酒刺、風刺、黑靨斑子。

白芷,藿香,牙皂(去皮、子,各一錢),甘松,三奈,水澤,白丁香(另研,各一錢),天花粉,白茯苓(各一錢半),杏仁(去皮,另研),細辛,蜜陀僧(各一錢),樟腦(五分,另研),白芨(少許)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取適量洗臉,不僅香氣宜人,還能去除污垢。另一個方法是加入藿香五錢、樟腦一錢,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搓成彈珠大小的丸子,清晨洗臉效果最佳。此方專治臉上各種酒刺、風刺、黑斑等問題。配方包括白芷、藿香、牙皂(去皮、籽,各一錢)、甘松、三奈、水澤、白丁香(另研,各一錢)、天花粉、白茯苓(各一錢半)、杏仁(去皮,另研)、細辛、蜜陀僧(各一錢)、樟腦(五分,另研)、白芨(少許)。

上為末,臨臥用津唾調,或乳汁調,敷面上,明早溫水洗去,其面如玉。

治抓破面皮。

用生薑自然汁,調輕粉搽患處,更無痕跡。

白話文:

把上面磨成粉末,在睡前用口水或者奶液混合後塗在臉上,第二天早上再用溫水清洗掉。這樣可以使你的肌膚像玉石一樣光滑。治療面部皮膚被抓傷。使用新鮮薑片榨出的汁液和輕粉混合後擦在受損部位,可以不留任何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