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

《古今醫鑑》~ 卷之三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4)

1. 六經證

上銼一劑,水煎服,以利為度。

治傷寒發黃。目不識人。(黃賓江傳)

生蔥火煨熟,去粗皮,扭出汗,蘸香油,點目兩眥。

三川劉尚書方,治濕熱發黃,死在旦夕。

用烏骨白雄雞一隻,干撏去毛,破開,刳去腸雜,刀切爛,鋪心胸間,黃退病愈,神效神效。

小陷胸湯,治小結胸,心下痞滿而軟,按之則痛。

黃連(二錢,炒),半夏(五錢),栝蔞仁(三錢)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不拘時服。

開胸散,治結胸。

柴胡,黃芩,半夏,枳實,枯梗,黃連,栝蔞仁,山梔子,甘草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玄參升麻湯,〔批〕(按此方治咽痛之劑)

治傷寒失下,熱毒在胃,發斑咽痛,甚則譫語。

玄參,升麻,甘草(炙,三錢),加石膏、知母。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

梔豉湯,〔批〕(按此方治懊憹之劑)

治汗、吐、下後,心煩滿悶或痛,頭微汗,虛煩不得眠,又復顛倒。心中懊憹,乃燥熱怫鬱於內也。

山梔子,淡豆豉

上銼一劑,水煎服。煩躁者,不得眠也,懊憹者,鬱悶不舒之貌也;煩者,火入肺也;躁者,火入腎也,故用梔子以治肺煩,豆豉以治腎躁。嘔噦加生薑,陳皮。有宿食而煩躁者,加大黃。下後腹滿而煩躁,加枳實、厚朴。下後身熱而煩,加乾薑、甘草。瘥後勞復,加枳實。

竹葉石膏湯

治傷寒已經汗、下,表裡俱虛,津液枯竭,心煩發熱。氣逆欲吐,及諸煩熱,並宜治之。

石膏(二錢),半夏(一錢五分),麥門冬(去心,一錢),人參(一錢),甘草(一錢)

上銼一劑,青竹葉、生薑各五片,粳米百餘粒,煎服。熱極發狂,倍石膏、知母。嘔,加生薑汁。

溫膽湯,〔批〕(按此方治不眠之劑),治虛煩不得眠。

陳皮(去白),半夏(制),茯苓,枳實(炒,各二錢),竹茹(一錢),甘草(五分),加酸棗仁(炒,二錢)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溫服。如心膽虛怯,觸事易驚,加麥門冬、柴胡、人參、桔梗。

柴胡升麻湯,〔批〕(按此方治聲嘶之劑),治傷寒咳嗽聲嘶,或咽喉痛。

柴胡,黃芩,半夏,升麻,乾葛,枳實,桔梗,知母,貝母,玄參,桑皮,甘草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柴胡竹茹湯,治傷寒潮熱作渴,嘔逆不止。

柴胡,黃芩,半夏,竹茹,知母,甘草

上銼,生薑一片,水煎服。

柴胡枳桔湯,〔批〕(按此方治喘咳之劑),治傷寒胸脅痛,潮熱作渴,痰氣喘。

麻黃,杏仁,桔梗,枳殼,柴胡,黃芩,半夏,知母,石膏,乾葛,甘草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解熱下痰湯(雲林制)〔批〕(按此方治痰嗽之劑),治結胸痰熱氣滯,咳嗽失聲。

白話文:

六經證

將藥材稍微搗碎,加水煎煮後服用,以排便順暢為度。

治療傷寒引起的黃疸,患者連人都認不出來。(黃賓江傳授的方子)

將新鮮蔥用火烤熟,去掉外皮,擠出汁液,沾上香油,點在眼角的兩側。

三川劉尚書的方子,治療濕熱引起的黃疸,病危在旦夕。

用一隻烏骨白公雞,將毛拔乾淨,剖開肚子,去除內臟,用刀將雞肉切爛,敷在患者的胸口,黃疸消退,病就痊癒了,效果非常神奇。

小陷胸湯,治療胸部有結塊,心下覺得脹滿但按下去是軟的,按壓會痛。

黃連(炒過,8克),半夏(20克),瓜蔞仁(12克)

將藥材稍微搗碎,加三片生薑,用水煎煮,不拘時間服用。

開胸散,治療胸部有結塊。

柴胡,黃芩,半夏,枳實,桔梗,黃連,瓜蔞仁,山梔子,甘草

將藥材稍微搗碎,加三片生薑,用水煎煮後溫服。

玄參升麻湯,(註解:這個方子是治療咽喉腫痛的)

治療傷寒沒有及時通便,導致熱毒在胃中,出現發斑、咽喉腫痛,嚴重的話會說胡話。

玄參,升麻,炙甘草(各12克),加入石膏、知母。

將藥材稍微搗碎,用水煎煮後溫服。

梔豉湯,(註解:這個方子是治療心煩悶亂的)

治療發汗、嘔吐、排便後,心中煩悶、脹滿或疼痛,頭部微微出汗,虛煩而睡不著,並且反覆輾轉。心中煩悶不安,是因為燥熱鬱積在體內。

山梔子,淡豆豉

將藥材稍微搗碎,用水煎煮後服用。煩躁不安是因為睡不著,煩悶則是指鬱悶不舒的樣子;煩是火氣進入肺部;躁是火氣進入腎臟,所以用梔子治療肺的煩悶,豆豉治療腎的躁動。想吐就加入生薑、陳皮。如果有宿食導致煩躁,就加入大黃。排便後腹脹煩躁,加入枳實、厚朴。排便後身體發熱煩躁,加入乾薑、甘草。病癒後過於勞累復發,加入枳實。

竹葉石膏湯

治療傷寒已經發汗、排便,導致體表和體內都虛弱,津液耗竭,心煩發熱。氣逆想吐,以及各種煩熱症狀,都適合用此方治療。

石膏(8克),半夏(6克),麥門冬(去心,4克),人參(4克),甘草(4克)

將藥材稍微搗碎,加入青竹葉、生薑各五片,粳米一百多粒,煎煮後服用。如果熱到發狂,就加倍石膏、知母。如果想吐,就加入生薑汁。

溫膽湯,(註解:這個方子是治療失眠的),治療虛弱引起的煩躁失眠。

陳皮(去掉白瓤),製半夏,茯苓,炒枳實(各8克),竹茹(4克),甘草(2克),加入炒酸棗仁(8克)

將藥材稍微搗碎,加三片生薑,用水煎煮後溫服。如果心膽虛弱,容易受到驚嚇,就加入麥門冬、柴胡、人參、桔梗。

柴胡升麻湯,(註解:這個方子是治療聲音沙啞的),治療傷寒引起的咳嗽聲嘶,或者咽喉疼痛。

柴胡,黃芩,半夏,升麻,葛根,枳實,桔梗,知母,貝母,玄參,桑白皮,甘草

將藥材稍微搗碎,加三片生薑,用水煎煮後溫服。

柴胡竹茹湯,治療傷寒引起的發熱、口渴,以及嘔吐不止。

柴胡,黃芩,半夏,竹茹,知母,甘草

將藥材稍微搗碎,加入一片生薑,用水煎煮後服用。

柴胡枳桔湯,(註解:這個方子是治療喘咳的),治療傷寒引起的胸脅疼痛,發熱口渴,痰多喘息。

麻黃,杏仁,桔梗,枳殼,柴胡,黃芩,半夏,知母,石膏,葛根,甘草

將藥材稍微搗碎,加三片生薑,用水煎煮後溫服。

解熱下痰湯(雲林制) (註解:這個方子是治療痰咳的),治療胸部結塊、痰熱氣滯,咳嗽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