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

《古今醫鑑》~ 卷之六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7)

1. 發熱

《脈經》曰:脈大無力為陽虛,脈數無力為陰虛。無力為虛,有力曰實。

夫發熱者,謂怫怫然發於皮膚之間,則成熱也。與潮熱、寒熱若同而異。潮熱者,有時而熱,不失其時;寒熱者,寒已而熱,相繼而發。至於發熱,則無時而發也。世間發熱,證類傷寒者數種,治各不同,外感內傷,乃大關鍵。張仲景論傷寒、傷風,此外感也。因風寒之邪感於外,自表入里,故宜發汗解散之,此麻黃、桂枝之義也。

以其感於春冬之間,寒冷之月,即時發病,故謂之傷寒,而藥用辛熱以勝寒。若時非寒冷,則藥當有變矣。故春溫之月,則當變以辛涼之藥;夏暑之月,則當變以甘苦寒之藥。故云冬傷寒不即病,至春變溫,至夏變熱,而其治法必因時而有異也。又有一樣冬溫之病,謂失其時,而有其氣。

蓋冬寒時也,而反病瘟焉,此天時不正,陽氣反泄,用藥不可溫熱。又有一樣時行寒疫,卻在溫暖之時,時本溫暖,而寒反為病,此亦天時不正,陰氣反逆,用藥不可寒涼。又有一樣天行瘟疫,熱病多發於春夏之間,沿門合境相同者,此天地之厲氣,當隨時令參氣運而施治,宜用劉河間辛涼甘苦之藥以清熱解毒。以上諸症,皆外感天地之邪者也。

若飲食勞倦,內傷元氣,此則真氣下陷,內生虛熱。故東垣發補中益氣之論,用參、耆等甘溫之藥大補其氣,而提其下陷,此用氣藥以補氣之不足也。又若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則陽氣偏勝,而變為火矣,是為陰虛火旺勞瘵之證。故丹溪發陽有餘陰不足之論,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補其陰而火自降,此用血藥以補血之不足者也。益氣補陰,皆內傷證也。

一則因陽氣之下陷,而補其氣以升提之;一則因陽火之上升,而滋其陰以降下之。一升一降,迥然不同矣。又有夏月傷暑之病,雖屬外感,卻類內傷,與傷寒大異。蓋傷寒傷形,寒邪客表,有餘之證,故宜汗之;暑傷氣,元氣為熱所傷而耗散,不足之證,故宜補之,故東垣所謂清暑益氣湯也。

又有因時暑熱,而食冷物以傷其內,或過取涼風以傷其外,此則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治宜辛熱解表,或辛溫理中之藥,卻以傷寒治法相類者也。凡此數證,外形相似,而實有不同,治法多端,而不可惑謬。故必審其果為傷寒、傷風、及寒疫,則用仲景法;果為溫病,為熱病,及溫疫也,則用河間法;果為氣虛也,則用東垣法;果為陰虛也,則用丹溪法。如是則庶無差誤,以害人性命矣。

今人但見發熱之證,皆認作傷寒外感,卒用汗藥以發表,汗後不解,又用表藥以涼其肌,設是虛證,豈不死哉。間有頗知發熱屬虛,而用補藥,則又不知氣血之分,或氣虛而補血,或虛病而補氣,誤人多矣。故外感之與內傷,寒病之與熱病,氣虛之與血虛,如冰炭相反,治之若瘥,則輕病必重,重病必死,可不畏哉?

一、傷寒發熱,是寒邪入衛,與陽氣交爭而為外熱。陽氣主外,為寒所搏而失其職,故為熱。其脈緊而有力,是外之寒邪傷衛也。治主外。

一、傷暑發熱,是火邪傷心,元氣耗散,而熱邪客於中,故為發熱,汗大泄,無氣以動其脈,虛遲而無力,是外之熱邪傷榮也。治主內。

一、內傷發熱,是陽氣自傷,不能升達,降下陰分而為內熱,乃陽虛也。故其脈大而無力,屬肺脾。

一、陰虛發熱,是陰血自傷,不能制火,陽氣升騰,乃陽旺也。故其脈數而無力,屬心腎。

一、大病後血氣兩虛,遂成勞怯,潮熱往來,盜汗自汗,或無汗燥熱,世俗便以地骨皮、柴胡,往往不效,其病增劇。故男血虛有汗潮熱者,人參養榮湯。氣虛有汗潮熱者,補中益氣湯。血虛無汗潮熱者,茯苓補心湯。氣血兩虛無汗潮熱者,逍遙散;其咳嗽咯血,以人參五味子散、骨蒸湯、清骨散。以上皆勞熱之聖藥也。

升陽散火湯,治男婦四肢發熱,筋骨間熱如火烙,捫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虛而得之,或胃虛過食冷物,郁遏陽氣於脾胃之中,火鬱則發之。

生甘草(二錢),防風(二錢五分),炙甘草(三錢),升麻,葛根,獨活,羌活,白芍藥,人參(各五錢),柴胡(八錢)

上銼,生薑三片,水煎服。忌生冷寒涼之物月餘。

四物二連湯,治血虛,虛勞發熱,五心煩熱,晝則明瞭,夜則發。此熱在血分也。

當歸,川芎,白芍藥,生地黃,黃連,胡黃連

上銼作劑,水煎服。

清心蓮子飲,治發熱口乾,小便赤澀,夜則安靜,晝則發熱,此熱在氣分也。

加減逍遙散,治子午潮熱。

胡黃連,麥門冬,黃芩,地骨皮,秦艽,木通,車前子

上銼一劑,清水每以浸濕,燈心煎服。

加減小柴胡湯,治虛損,手心腳心發熱,加本方。

香附米,黃連,前胡

柴苓湯,治邪傳半表半裡發熱,及內傷發熱,雜證發熱。

小柴胡湯合五苓散

鱉甲飲,治病後食力未復,邪熱未除,房勞虛損,一切骨蒸盜汗。

鱉甲,秦艽,柴胡,地骨皮,枳殼,知母,當歸,烏梅

上銼,生薑三片,桃、柳頭各七個,空心午前、臨臥各一服,渣再煎。忌酒色、貪婪、酒醋、魚腥、燒炙、煎煉、芋頭、山藥、胡椒、濕面、性熱等物,男女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