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

《古今醫鑑》~ 卷之十五 (1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五 (15)

1. 楊梅瘡

〔批〕按上方治楊梅瘡熏貼外施之劑

楊梅頑瘡(楊西塘傳)

乳香,沒藥,輕粉,雄黃,銅綠(各等分)

上共為末,用人乳一鍾,熬至半鍾,入前藥再熬令乾,擂爛搽上。

香鰾湯,治楊梅瘡,筋骨痛久不愈者。

茜草,麻黃,烏藥(各一撮),細茶,魚鰾(二錢,用芝麻炒成珠,去麻),槐子(炒焦),花椒(各五錢),乳香(一錢),生薑(五片),蔥白(五根)

上銼一劑,水煎一鍾,通口服。二、三劑即愈,不發。

黑金散(毛東園傳),治曾服輕粉,致筋骨疼痛。

當歸,川椒(去目),甘草,細茶,黑鉛(各四兩)

上銼,分作十劑,水煎服,或後入麝香一分。

換骨散(毛東園傳),治天泡瘡,筋骨疼痛。

川歸,荊芥,麻黃,梔子,連翹,花粉(各一兩),角刺(一兩半),乳香,沒藥(各一錢半),土茯苓(四兩)

上銼,分十劑,水三碗,煎一碗,二次服之。

〔批〕(按上方治楊梅瘡毒致筋骨痛者)

登瀛散,治遠年楊梅風漏,或筋骨疼痛。

土茯苓(二斤),防風,荊芥,五加皮,白蘚皮,威靈仙,木瓜(各一兩半),生地黃(酒洗),白芍藥,當歸,川芎,白茯苓,川牛膝,杜仲(炒),白芷,地骨皮,青藤,槐花,黃連(各一兩)

上銼十劑,水一鍾半,酒一鍾,煎至一鍾,瘡在上,食後服;在下食前服。渣再煎,每日一帖,煎兩次合一處,庶濃淡得宜。作兩次溫服,第三次勿煎,逐日曬乾,至三帖統煎湯。

候溫洗浴。初服五帖之內,瘡勢覺盛,乃毒氣攻外,勿懼。輕者至十帖,重者至二十帖,見奇功。忌房事、生冷煎爆、母雞、鵝羊、豬頭、蹄、蝦、魚,此皆動風之物。

蒼耳散,治楊梅瘡已服輕粉,愈後手髮癬,或手掌上退一層,又退一層,生生不絕者,名鵝掌風。

蒼耳子,金銀花,皂角刺,防風,荊芥,連翹(各一錢),蛇床子,天麻,前胡(各五分),土茯苓,牙皂,甘草(各三錢)

上銼一劑,生薑一片,川椒一撮,水煎,不拘時服。

右軍方,治楊梅瘡後鵝掌風。

烏藥(五錢),白芷(五錢),雄黃(二錢),硃砂(二錢),沒藥,乳香(各一錢)

上共為末,面丸如梧桐子大。每三十丸燒酒送下,五、七日見效。

玉脂膏(王中城傳),治楊梅瘡愈後,鵝掌癬瘡,久而不瘥,一擦如掃。

牛油,桕油,香油,黃蠟(各一兩,溶化入),銀硃(一錢半),官粉(二錢),麝香(五分)

上為末,入內攪勻,抹癬上,火烤,再擦再烤,如神。

治梅毒久不愈。土蜂窩,長腳蜂窩,油松節(三味燒過罩,成炭)

上為末,用香油煎滾,入黃蠟再煎,入藥調如膏,夾油單紙貼瘡,一、二日即變白生肌,如神。

白話文:

[楊梅瘡]

[批示] 以下是治療楊梅瘡,以外敷、薰蒸的藥方:

楊梅頑瘡(楊西塘傳授)

乳香、沒藥、輕粉、雄黃、銅綠(各取等量)

將以上藥材一同研磨成粉末,取人乳一盅,熬煮至半盅,加入之前磨好的藥粉再次熬煮至乾燥,搗爛後塗抹在患處。

香鰾湯,治療楊梅瘡,筋骨疼痛久治不癒的狀況。

茜草、麻黃、烏藥(各取一小撮),細茶、魚鰾(二錢,用芝麻炒至珠狀,去除芝麻),槐子(炒焦)、花椒(各五錢),乳香(一錢),生薑(五片),蔥白(五根)

將以上藥材切碎成一份,用水煎煮一盅,一次性服用。服用二、三劑即可痊癒,不再復發。

黑金散(毛東園傳授),治療曾服用輕粉,導致筋骨疼痛的狀況。

當歸、川椒(去除籽)、甘草、細茶、黑鉛(各四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分成十份,用水煎煮後服用,也可在藥中加入少許麝香(一分)。

換骨散(毛東園傳授),治療天皰瘡,以及筋骨疼痛的狀況。

川歸、荊芥、麻黃、梔子、連翹、花粉(各一兩),角刺(一兩半),乳香、沒藥(各一錢半),土茯苓(四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分成十份,用水三碗煎煮成一碗,分兩次服用。

[批示](以上藥方是治療楊梅瘡毒素導致筋骨疼痛的狀況)

登瀛散,治療多年楊梅瘡引起的潰爛,或是筋骨疼痛的狀況。

土茯苓(二斤),防風、荊芥、五加皮、白蘚皮、威靈仙、木瓜(各一兩半),生地黃(用酒洗過),白芍藥、當歸、川芎、白茯苓、川牛膝、杜仲(炒過)、白芷、地骨皮、青藤、槐花、黃連(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分成十份,用水一盅半、酒一盅,煎煮至一盅,瘡在身體上部,飯後服用;在下部則飯前服用。藥渣再煎一次,每日一帖,兩次煎煮的藥液混合在一起,使藥液濃淡適中。分兩次溫服,第三次則不用煎煮,將藥渣曬乾,至三帖的藥渣一起煎煮湯藥。

待藥湯溫熱後用來洗浴。初服五帖之內,瘡勢可能會加重,這是體內毒氣向外發散的現象,不必害怕。輕者至十帖,重者至二十帖,即可見效。服藥期間忌房事、生冷油炸食物、母雞、鵝羊、豬頭、蹄、蝦、魚等容易誘發疾病的食物。

蒼耳散,治療楊梅瘡服用輕粉後,痊癒後手部出現癬,或是手掌不斷脫皮,反覆發作,稱為鵝掌風的狀況。

蒼耳子、金銀花、皂角刺、防風、荊芥、連翹(各一錢),蛇床子、天麻、前胡(各五分),土茯苓、牙皂、甘草(各三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成一份,加入生薑一片、川椒一小撮,用水煎煮,不拘時間服用。

右軍方,治療楊梅瘡後出現的鵝掌風。

烏藥(五錢)、白芷(五錢)、雄黃(二錢)、硃砂(二錢)、沒藥、乳香(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一同研磨成粉末,用麵粉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燒酒送服,五、七日即可見效。

玉脂膏(王中城傳授),治療楊梅瘡痊癒後,鵝掌癬瘡久治不癒的狀況,塗抹後效果顯著。

牛油、桕油、香油、黃蠟(各一兩,融化後加入),銀硃(一錢半)、官粉(二錢)、麝香(五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融化的油脂中攪拌均勻,塗抹在患處,用火烤乾,再塗抹再烤,效果神奇。

治療梅毒久治不癒的狀況,可取用土蜂窩、長腳蜂窩、油松節(將這三味燒成炭),

將其研磨成粉末,用香油煎滾,加入黃蠟再次煎煮,加入藥粉調成膏狀,用油紙貼在瘡上,一、二日瘡口即可變白長出新肉,效果神奇。